钢铁时代-第9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未来,几乎每隔几十米,上百米,就有一个塌方带,甚至连山都要炸塌几个,别说是这个时代的美国,就算是后世的美国或者是中国,也别想在一两年之内,清理这些塌方带。
除了固定翼之外,就是他们自己携带的武器,虽然说这一次破坏太平洋铁路,是以炸药为主的,炸药占据了补给7成以上,可是他们还是携带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在可能遭遇到战争的时候,不必担心武器装备不够,至于其他的,就是炸药和油料了,前者是为了破坏太平洋铁路,后者则是为了那些机动车辆提供足够的油料,这些车辆虽然不多,可是10吨左右的油料还是必须的。
山谷里面,传来了的机械的轰鸣声,在吊车,叉车,和铲车的配合之下,很快的,山谷就变了一个摸样,在郁郁葱葱树林的一角,一个拥有40多个房间的简易房舍在的机器的帮助下,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竖起来了,他们就是未来一段时间,特种部队住宿的地方,特种部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可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条件,还是有利于战斗力的发挥。
中国因为科技的领先,再加上对于人的重视,实际上走上了后世美军的哪一条路,尽可能的考虑到舒适性和人体工学,在做到这个的基础上面,再考虑别的,不能说,有能力舒适的情况下,还必须要特种部队野营,在野地里面,总是没有房间里面舒服,必须要考虑到各种的可能性。
食宿的问题,通过简易房间解决,杨元钊的主导下,框架式结构和简易房间,早早的就在中国发展起来了,早期包头很多的工厂和民居,都是这样建造的,这也给后期的拆迁和升级创造了机会,要知道,中国在1908年开始,发展的速度几乎是坐了火箭,很快就从一穷二白,直接进入到了的现代化之中,其中牵扯到的更新换代不知道多少,原来要扒掉原来的工厂,或者另外迁移到别处,可是框架式结构,可以轻而易举的拆掉,或者扩建,这就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所以,这也就成为了后世中国工业的标准配置,钢构房或者简易房成为了主流。
在放下来构建的前提下,用一些工具配合,很快就搭建成了一连串的房屋,里面的各种设备是一应俱全的,只要把随身物品给摆放一下,就可以形成一个可以容纳12人左右,一个小队的房间,这样以小队为单位,无论是执行任务,还是值班之类的,都比较的方便,不必考虑惊扰到别人的问题。
解决了住宿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修建仓库了,跟临时的简易住房不同的是,这些不具备保暖的功能,只是一个遮挡的功能,全部的材料,都是薄薄的轻钢,借助着一些卡子等材料,构建成型,借助着简单的起重机和部分的人力,巨大的临时棚子搭建起来,这个仓库的总容积超过了3万立方米,是一个占地超过了一公顷的庞大仓库,目前的物资只是摆放了仓库的很小一个角落的,一次投入的1000多吨物资,还有未来,可能投下来的数万吨物资,都放在这个简易棚子之中。
因为没有时间做水泥地坪和防潮处理,最下面有隔板的,隔板的下面是的整齐的木头块,摆放整齐之后,就可以防潮,防止水流,可以有效的防止火药受潮,在安全性上面,这个房屋基本上不具备一点,他本身就是一个临时性的建筑,在构筑的时候,更多的考虑隐蔽性。
一个占地超过了1公顷庞大仓库,即便是在空中看也是非常醒目的,所以在设计之中,这个仓库的位置,是在靠近大山的一侧,稍稍有些向外倾斜的山峰,会遮挡30%以上的房屋,这可以遮挡来自同一水平面的视线,屋顶经过了特殊的绘制,跟周围的环境融入一体,上方不是金属,而是金属彩绘,以迷彩的黄绿为主,如果不是在近处看,只是从空中看的话,很难发现这里建起了一排房屋,只是感觉是一个不规则森林和草原。
伪装同样是中国研究的重点,哪怕现在中国的科技足够的发达,也是外向攻击性的兵种为主,按理说不用来做伪装,历史上的,美国就很少做这一点,可是中国不是美国,庞大的国土的,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不知道,用伪装来达到目的,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何乐而不为呢,况且伪装本身就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后世第四代隐身飞机,同样是伪装,不过伪装的不是人眼,而是雷达。
通过伪装,尽可能的跟周围的环境融入一体,他们接下来,也会对屋顶进行一定的伪装,用杂草,松枝之类的,尽可能让这里不那么的突兀,这也是保证安全的方法之一。
这一个仓库是专门用来盛放炸药的,这也是单独放在这里,距离主要宿营地有1。5公里左右,只有武器弹药,才会跟特种部队放在一起,这也是保证安全,这里不是专业的军火库,即便没有外敌,万一那个储藏不当,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自摆乌龙。
2万吨的炸药,1。5公里并不足以安全,却是他们能够做到最大,最安全的距离,最起码不会在睡梦之中,一下子全部都见了佛祖。
这个山谷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一般而言,是不太可能有人过来,除非美国发现了他们,否则落下炮弹的概率,基本上等于零。当然了,也不会,放任不管,那是对这里的不负责任,接下来的日子之中,会在这里设立一组的警卫,用值班的方法,24小时监控这里,以保证安全,类似警卫还有5组,分别位于谷内和外围高地,基本上周围5公里之内,都在这些的监控之内,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且解决问题。
在机械的帮助下,按部就班进行营地的构筑,一个个的物资规整到位,最多3个小时,山谷就整个变了一个模样,建立一个稳定的营地,做好了几处的警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周菊阳命令休息了,包括他在内,所有的特种部队成员,都忙碌了大半个下午,在颠簸的飞机之中,跨越了大半个北美特种部队成员,已经相当的疲惫了,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人员,继续的警戒周围,确保他们安全之外,剩下的,才开始休息。
他们今天做的,只是一个基础的工作,未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陆陆续续的空投会持续的半个月,给这里补充足够的炸药,以保证陈仓计划的顺利进行。
同时,到了后期,除了空投在这个位置之外,还会选择其他位置,长达500公里长的落基山脉,铁路线总长度超过了1。4倍,这不是人力能够丈量的,他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把落基山脉的两侧入口都给封堵起来,然后就可以安心在内部活动了,一些比较大的桥梁之类的,不用特种部队过去埋设炸药,直接让航空兵把他们炸掉就可以了。
山谷之中恢复了平静,虽然太阳还没有下山,在夏日的阳光还在倾斜着热力,可对于陈仓计划而言,这一个小组已经完成了准备,暂时停止了工作,而在落基山脉的另外一个方面,另外200多人,也开始了伞降,他们只是携带了基本的武器和装备,没有携带多少炸药,他们降落的地方算的上是落基山脉的外围,他们需要用一天半的时间,行进92公里,前往一处桥梁所在,然后炸掉那一座桥梁,以达到封锁落基山脉的一侧入口的目的,相对于这一边大动干戈,那边只是起到一个骚扰的作用,让太平洋铁路断绝一段时间。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西线入口()
内华达山脉,是靠近美国西海岸的山脉,而内华达州,也是美国山脉最多的州之一,也是美国矿产比较集中的州,1859年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银矿,让内华达的淘银潮出现。美国整个地理,是西高东低,西部主要是科迪勒拉山系,是包括了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在内的庞大山系,这也是中国陈仓计划的重点。
在最终西部的入口选择上面,中国选择了萨克拉门托这个点,这是加利福尼亚注明城市,后世的国王队就在这么一个城市之中,算得上是加利福尼亚第五大城市,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比较重要的一个城市,在19世纪淘金潮开始的时候,这里成为人口的重要集散地。
靠近萨克拉门托附近的山区,距离海边只有一百多公里,在中午时分,在空旷无人的山间谷底,一百多伞花的飘洒下来,这一次,只是空降伞兵,而不是跟落基山脉另外一端那样,不但空降了伞兵,还空降了大量物资,这里并不是目的地,而只是一个空降点,跟另外一端不同的是,这里已经是山脉的边缘了的,靠近西海岸的平原地区,一直都是美国发达的地区,西海岸三洲在整个美国西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伞兵空降,不能选择夜晚,夜晚能见度低,容易发生危险,在白天那就局限性非常大,在多方面考虑之后,炸断西部出口这个时效性没有那么的重要,索性选择更深入山区的地方空投。
500米左右的高度,空投下来只要两三分钟,这里距离最近的城市也有70多公里,在靠近内华达山脉之中,人烟稀少。
萨克拉门托是加利福尼亚的重要城市,可是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后市那么发达,甚至说,从内华达州来说,到21世纪也不过200万人,至于萨克拉门托,到21世纪也没有超过50万人人口,在美国算是比较大的城市,可是跟中国比起来,哪怕比20世纪的中国,都排不上号。
早在宋朝,甚至更远的唐朝,中国已经拥有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了,就人口这一点来说,中国是冠绝世界的,这么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跟内华达州相接的城市,虽然说重要,却也还是一个的不大得到城市,曾经,这里也是华人占据比较大份额的一个城市,只不过现在,几乎整个西部,都因为华人的离开,变得萧条了起来,萨克拉门托也不例外。
没有失去,就不知道某一件东西的重要性,美国的排华法案,享受着华人带来的便利,可是一旦失去之后,却发现,没有了华人,很多东西变得不那么方便了。
几乎整个西部地区,华人从事的都是最底层的工作,甚至在某种情况下,黑人都比华人的地位高。看历史书之中,说黑人是奴隶过的如何凄惨,可是奴隶代表着有价值,不像是华人一样,只有使用价值。黑人奴隶本身是可以作为货品交易的,一个健壮的,可以从事体力劳动的黑人,在市场上还是比较抢手的,即便是为了自己的财产保值,奴隶主也需要保证黑人的健康,当这个黑人死了,就代表着财产的直接缩水。
华人不一样,都是那些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出来闯世界的,甚至连语言都不通,直接背井离乡,来到了美利坚,他们能够干什么,最底层的工作,华人吃苦耐闹之下,哪怕是语言不通,也能够找到活干,可是这些活要么是脏活累活,要么是一般人不愿意去干的工作,为了活着这么简单,华人似乎表现除了什么都能干,把某些工资给拉低了,引发了一些底层民众的不满,而主流意识之中,双方的不同人种,也带来了某种的歧视和偏见。
本身这没有什么,华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融入世界,且没有争夺,可是美国的政体是所谓的民主,最少说,表面上,一些选票是很重要的,在无耻政客的眼里,就变成了争夺选票的工具,也掀开了华人悲惨的开始,这也是排华法案的发源地。
当排华法案不断的激化,美国借题发挥,不给华人活路,要说是过去,在世界各国,类似的情况都成功了,华人逆来顺受,哪怕压制到极点,也不会起来反抗,或许就被屠杀,甚至是悄无声息在最底层活着,可惜在这个时代,中国已经崛起了,中国不允许本国的侨民被奴役,被迫害,哪怕拿出巨大代价,最终在一部分国家的斡旋之下,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前提下,把一千万华人撤回来了。
这部分华人,不能说给中国注入一针强心针,却也是有巨大的帮助,他们的不少受过了高等教育,还有掌握了熟练的技术,这些在美国,都没有什么用,美国主流社会,不会给华人机会,可是中国会给,杨元钊一直都在控制科研和重工业之中,非本国人的比例,可惜在一些高端领域,一些重要的领域,依然有很多外国人的身影,这部分的美籍华人的出现,极大的平衡了这一点,一些杨元钊刻意控制,甚至是压制的领域,被放开了,中国科研和实力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这是这一部分美籍华人最大的贡献。
按理说,华人都撤走了,美国也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无论是一部分药物和丝袜的配额,还是大量现金,都对美国有巨大的帮助,可是美国人之中中上阶层,突然发现中国撤侨之后,原来简单的工作,可以随便找到人来做的工作,比如说,清扫下水道,比如说洗碗,比如说一些肮脏臭活,这些都没人干了,原来用工价格也开始大幅度的攀升,还没有曾经的效率高,至于美国的下层,该找不到工作,还是找不到工作,日子过得苦,还是过的苦,根本没有因为中国人的离开而改善。
这个时代,还没有多少人,深入的了解一些经济之中的深层次原因,总之,城市的活力在下降,特别到了战争持续的阶段,青壮年减少的时候,他们也深深受到了的人口减少危害,甚至一部分人开始怀念的华人了。
萨克拉门托,作为加州的第五大城市,他在地位上和人口上,远不如洛杉矶和旧金山,甚至在这个时代,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没有多少人。
这部分只有200多人的特种部队,前往的目标正是在萨克拉门托三角洲上面几座铁路桥,萨克拉门托正因为萨克拉门托河在内的几条河交汇处,才拥有发达交通条件,通过航运,可以快速的前往旧金山湾,或者上溯到内华达等地,再加上附近的各种矿藏,是一个人力的集散地,特别是太平洋铁路的贯通,通过萨克拉门托通往旧金山,跟美国沿海铁路网进行连接,故而非常重要。
在西部入口的选择上面,最终选择了这里,一方面,断绝加州和西海岸三洲,对于犹他州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