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第7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2万吨的初步工业化,到现在,已经上到了8万吨的乙烯综合工程,可是这个全部都是国家项目,要想达到500万吨的深度裂解项目,需要最少几十个这样的国家项目,按照每一个投资8000万到1亿的话,这就需要50亿,这不是一个小钱,这是一个让人抬不起头来的大钱。
石化项目,特别是深加工的石化项目的,盈利非常的丰厚的,这个项目一旦完成,好处也是极大的,这些会生产不同的工业材料,乙烯,丙烯,还有各种高分子的材料,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如果在这里生产之后,一部分成品油,可以通过铁路运往中国的西部,减少运送石油的消耗,毕竟,因为的运输条件的关系,在西部腹地,很少有大型的石化企业的,最多就是一些小型的,大部分的石油化工项目是集中在沿海,中国的地域太过广大,从上海到新疆,数千公里的里程,对于西南而言,从泰国到南宁,最少比广州到南宁差不多了,还省去了在海上飘摇的这一段。
大部分的成品油,会通过铁路,进入到中国的各个区域,一路上面的消化掉,至于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则会通过一系列的配套工厂,变成各种的物资,直接的出口,从泰国这边生产的东西,运送到德国的话,节约的路程可就多了,这会让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如果再算上中南省较为低廉的用工成本,也可以尽量的用上。
这就是眼光的作用,如果没有克拉运河,在中南省建立大型石化项目,哪怕缩小到50万吨,也是一个普通的局面,人力成本会跟运输成本抵消,如果算上人工在技术上面的种种不足,成本还会微微提升,可是克拉运河如同dian石成金的作用,本身就是交通要道,只要仓储项目建设,剩下的就可以铺开。a href=小皇商/a
王荣民连克拉运河这样的项目,都弄不到足够的钱开工,不然他自己就能够建设,1500万吨汽油,1000万吨柴油,1000万吨没有的综合体,总投资会超过40亿华元,这还是技术和人员方面都到位的情况下,如果加上深度裂解500万吨的工程,需要的总投资超过150亿。
可是他依然提出了这个项目,原因很简单,跟石化项目相关的,全部是赚钱的项目,中国大力的推广各种的机动车,目前各种机动车的保有量在1000万辆左右,这些机动车,每时每刻,都会鲸吞大量的燃料,从石油裂解企业在中国出现加油站和石化企业就成为了业绩最为优良的,百万吨,千万吨,甚至是数千万吨的项目,纷纷的投入,中国对于燃料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缺少了燃料,中国的工业可能会停摆。
中国从来都不缺乏消息灵通人士,在杨元钊对于克拉运河项目扩大规模的时候,很多消息灵通人士已经知道了,一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中央的一个交通项目,可是有心人的眼里,这是开发中南省的起dian,特别是中南省还在王荣民的手中控制的。
果然,这个综合的6000万吨的石化产业,绝对是中国石化产业之中最大的,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和集群优势,当然了,还有一个劣势,原料的劣势,被克拉运河的运量给抵消了,只要每年有1。5亿吨以上的石油经过克拉运河,那么中南省将不会缺少原料的,当仓储了大型的码头建成,中南省有足够的能力消化掉这些,这会有多少利益。
中国从统一开始,就不是没钱的,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底层的民众都有大量的资金,杨元钊推动的高薪培育市场的方法初见成效,不但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连弱小的银行都得到了的巨大的发展,历史上的民国,500万资本规模的银行,已经算的上一流的大银行了,可是从最开始,西北银行和下面的几大商行,他们的资本总量就是3亿美元以上,几年的时间,随着中国的发展,随着西北的走向中国,他们的吸纳的资金,早已经是总资本的百倍以上,西北银行在1916年,资本总额突破了3800亿西北元,也就是1900亿美元,几乎被摩根财阀和下面的家族影响的资金总量还要多,四大商行的总资本高达8000亿美元,这也是中国强大的象征。
不过银行需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不可能直接调动庞大的资金过来的,必须要有计划才可以,可是一些富庶的家族,或者是几个相近的团体结合在一起,拿出个几千万,甚至是一亿,一个欣欣向荣,整个省为核心的国家级项目,一个可能在克拉运河的基础上面吃的满嘴流油的项目,他们已经准备付出一定的代价,找到可以赚钱的项目,无论是投资,还是推动,都可以做,可是王荣民却不一样,直接给他们开了一条路。a href=只道静水情深(娱乐圈)/a
在中国任何的地方,投资石化项目都不会亏钱,区别只在于赚钱的快慢,而在中南省,这个未来克拉运河要冲,只要是从中东回来的船,都会在这里经过,那么石油化工的额外成本,就降低到了最低,不能够跟直接在油矿的旁边,却也相差不大,在这个时代,石油的运输成本呢,没有那么的高昂。
想明白了这一dian,这些先知先觉的人们,怎么可能不扑上来,千万不算多,上亿也凑合,一个个意向签订,不但大型仓储和石化项目的第一笔资金到位了的,就连克拉运河的前期投入也都到位了,因为无论是王荣民,还是那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他们都知道,一切的前提就是在克拉运河的贯通上面,无论他们这边做了再多的投资,也只能够等到克拉运河贯通再说。
第一期3000万美元的资金到位,王荣民立刻的大张旗鼓,中国在运河,在建筑设计上面最出色12家测绘设计团队,收到了他的邀请,本身这些团队都是参加过这个研讨会,对于中央的态度也是心知肚明,没钱也需要去勘探,更别说没钱。
王荣民的动向,落到了杨元钊哪里,杨元钊乐了的,中央还没有开始,地方却先开始了,正等于说是给中央将了一个军,好在,这跟他接下来的计划,算的上是不谋而合的,既然地方已经做了前期的工作,克拉运河也确实能够在一年之内完工,那么最少1年,最多一年半的通航,哪怕战争在1918年结束,他都能够迎来1年的时间,更别说,在战争结束的初期,基于一些条约和脸面上的关系,最少说1年之内,石油运输不会结束,这样的话,克拉运河还会有2年的好日子,之后,就说不准了。
不过晚建不如早建,这么一个关系到重要军事用途和经济用途的运河,必须要更早的掌握在中国的手中,而配套项目也可以运行,5000万吨的仓储的和6000万吨的深加工项目同样可以投入,这会设计到海量的资金,中央和杨元钊会配套一部分,剩下的,就只能够依靠王荣民自筹的,目前看来,王荣民自筹的不错的,既然这方面做得的不错,那就给他们加上一把火吧。
很快,杨元钊旗下的基金会,正式的投资克拉运河项目,首批8000万美元的资金,正式的注入到了专门的账户之中,然后中国做大型工程的中铁军团,生产军团,最少7个师,35万人开赴中南省,随同一起去的,还有最少4。5万辆各种大型的车辆,克拉运河是准备一边勘探,一边施工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时间,尽快的投产。(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全力保障()
抛出了一个石化项目,一个仓储项目,直接让克拉运河的计划再无任何的阻挡,从上到下都已经知道了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甚至还有中央级别的媒体,给这一个项目预热造势,声势浩大,一下子,几乎大半个中国都知道了这么一个项目,对于普通的升斗小民来说,可能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对于一些有心人来说,这就是发财的机会。
中央的每一个举措,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克拉运河不单单是克拉运河本身,还牵扯到了物流运输,甚至是一系列的配套,甚至是石化项目都传的沸沸扬扬的,这些后知后觉,没有足够的前瞻性的第二批投资者数量更多,只不过他们单独一个的资本不高,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
不过没等这把火渐渐的熄灭,王荣民就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项目,还是一个超大型的项目,就是钢铁联合体,这个钢铁联合体项目其实也是东南亚的钢铁项目,本身是会放在马六甲,那里距离澳洲更近,从西澳发现了大量的铁矿石,远景储量接近50亿吨,这是一笔的让世界都颤抖的铁矿石,由于开采方便,品味较高,即便是通过水运运过来,成本也比中国品味较低的,而且复杂的铁矿来的容易。
可是克拉运河的出现,让中国看到了别的选择,马六甲这边,算的上是稍稍外围一点的,还是一个岛屿的,将来有人可能突破中国的防卫圈,这里会是第一道的前线,可是如果放在泰国,那不一样,外围是克拉运河和另外一侧,泰国这边最少有几百公里的纵深,而且的西奥那边的矿产,不必绕行东奥,或者是走马六甲,直接通过克拉运河运到泰国腹地也相当的方便,通过泰国,可以通过铁路辐射整个中国,无论是仓储还是冶炼都非常方便。
最关键的是,东南亚也有大量高品位的铁矿石,比如说的石溪铁矿,这个远景储量超过5亿吨,即便是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占据一个相当的地位,本身就有这个根基,只要港口通畅,再有西澳这边铁矿石,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铁矿,从一开始,就只重工业的象征,在目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钢铁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当然了,类似中国这样,以亿为单位的,钢铁已经不能够称之为力量的,要看转化为军工方面的到底有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中国朝气蓬勃的建设,特别是海岛,澳大利亚甚至是西伯利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各个领域,甚至是各种的产品之中也会使用到钢铁,钢铁成为了重要的商品的,从来都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只要投资到了,产出的物资基本上不愁消耗的,包头钢铁基地才几年的时间,不但完成了成本的回收,还大量的支援了其他地方的建设,对于任何一个省份来说,一个庞大的钢铁基地,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
说实在的,物流和石化项目,都是杨元钊想到的,钢铁项目,还真的没想到,后世的新加坡在最初,也只是石化基地,钢铁项目是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被开发出来之后,大量船只途径新加坡让他看到了商机,给杨元钊第一个想法就是石化,铁矿石还真的没想到。
不过铁矿石从不再从达尔文出发,而是从西北角,这里可以兴建大型的海港,然后绕行苏门答腊岛从克拉运河的进入到泰国湾,这样算得上比较的顺利的,也绕开了东南亚繁忙的航道,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钢铁石化,运输,这将会成为中南省未来的三驾马车,王荣民也相当的聪明,他以河内为一个中心,作为一个超大型的编组站,以万象和曼谷为另外的两个点,这三个点讲会支撑起整个中南省,沿途一系列的工业带计划的,把目前处于农业之中的中南省,变成一个工业的基地,平均的分布各种的项目,石化钢铁是集中在港口城市,可是其他的一些配套,却分布在内陆地区,以点带面的带动,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可是有了中央的首肯,这一切成为了可能性的。
王荣民的计划,相当的庞大,不是胡说八道的空想的,在他出色的控制之下,精准的把握到了运河贯通的时间,一切都是基于运河,甚至在整个中南省,地方配套的铁路建设就有许多的,很多本身应该是集约化的工厂,分散开来,进入到了整个中南省的每一个地方,通过的区域交通带来的便利,进一步的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未来会让整个中南省都向着工业化的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
物流,钢铁,石化,三大项目,就如同三个炸雷一样,彻底的炸响了中国的发展,热钱开始向中南省汇聚,石化项目的主体项目,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投资的,可是基于他的附属项目,比如说使用石化的新材料的棉纺织的,丝袜,还有其他的一些塑料的项目,这些投资就可大可小了,面对着一个专门为工业生产投资的机会,消息灵通的人士都看到了机会,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可是积少成多就是非常可观的。
说实在的,从王荣民上交了这个计划之后,杨元钊最关注的省一级的主官,就是他了,综合性开发,因地制宜,甚至是交通带动发展,这是后世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带来的,就算是新加坡,依托着马六甲,也是用了近百年的时间,跌跌撞撞,才走出了后世的一条道路,王荣民居然能够看到这一点,不但利用到了,还非常出色的利用到了,单单一个克拉运河,只能够证明的王荣民有眼光,且运气很好。
可是后续提出的一系列的计划,证明了他对于克拉运河的优势是清清楚楚的,借助着这个运河,他把能够设计到的都给涉及到了,并且牢牢的把握住了主动权,这种能力在中国高层之中是少见的。王荣民的提案通过之后,在中组部的建议之中的,就建议把王荣民调到工业局的,统筹整个中国的工业,不过却被杨元钊拦住了,他希望再看看。
工业局的发展,在全局的高度,应该是比中南省的省长要搞,可是中国的工业,已经走入到了一个固定的渠道,换任何人前来,最多也就是微调,不可能发生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克拉运河对于中南省,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项目,如果王荣民没有能力,只是提出了这个运河计划,没有候选的发展,不能够合理利用起这个运河的巨大优势的话,把他调过去,也无所谓,不能挡住他提升的脚步,可是如果王荣民能够更进一步的话,对于杨元钊来说,那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中南省在克拉运河的帮助下,获得长足的发展的话,对于整个的中国,对于东南亚地区,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工作的,跟西伯利亚不同,西伯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