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只有德国人,哪怕舍尔手中,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舰队,对于马六甲的威胁也只是破坏而已,海军上不了岸,再怎么新加坡也是一个庞大的海上要塞,扼守整个马六甲海峡,是英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可是多了婆罗洲的南洋军就不一样了,拥有20万以上的正规军人,抽调了几万人到新加坡,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超过9艘主力舰,还有众多的辅助舰艇,压制住新加坡的海上防御,当几万的陆军登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并且逐步进军的时候,新加坡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新加坡的攻克,一下子把亚洲分为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中东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首先慌了的,不是失去了马六甲的英国人,英国人虽然比较沮丧,却早就预想到了这一切,新加坡的失陷只是时间问题,慌神的是法国,本来就在欧战之中,被德国人打的是屁滚尿流的法国,现在能够仰仗的,就只有殖民地了,中南半岛的殖民地,是法国比较重要的殖民地之一,其中盛产的粮食,为法国从殖民地扩军备战,提供了重要的基石,现在,却运不过来了。
英法美俄日,几个主要国家,开始在国际社会之中质询中国,到底是不是要加入同盟国的阵营,于整个协约国为敌。
虽然说,现在的西北,在实力上,并不惧怕真正的对抗协约国,拿下了婆罗洲和马六甲之后,最少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有马六甲扼守住太平洋的入海口,各国的力量除非攻克了马六甲,才能够把手伸到中国。东南沿海中国大地最精华的地方,已经被护卫了进来,这心就安了一半。
对于别人而言。守住马六甲不容易,可是西北拥有成熟的16寸炮。一体机也好,特钢制造也好,成本相当的低,大不了让马六甲变成刺猬,建成真正的海上要塞,到时候,最少有250门16寸炮构成火炮群,再加上最少500架飞机。即便是二战时期,都是不可能攻破的要塞,更何况是一战时期。
不过,西北还没有准备好走上前台,在美国还没有参与到战争的时候,西北依然希望,多在背后一定的时间,最少在美国参战之后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再参与到世界战场之中,此时当然是矢口否认。
英法抓住婆罗洲变乱的主题是华人这一点。一直追着穷追猛打的,多多少少让中国在名誉上面比较被动,好在。在之前西北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南洋的举措,差不多就要进行了。
在婆罗洲,南洋华人之中的代表,一部分依附华人的土人傀儡,加上一些少数民族的代表,最少3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一件大事,南洋立国的问题。
南洋极为庞大。也极为复杂,杨元钊有信心。把南洋控制好,可多一层名义。似乎更加几隐蔽,新成立的南洋国,会以自己的名义,加入到德国之中,德国也会顺势的给南洋国提供保护,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最终一拍即合。
中国统一和开国大典,已经筹备了几个月了,相对于中国的郑重,南洋就仓促多了,由于华人的特殊性,在南洋寻找了一些兰芳的后人,就是似是而非的,以兰芳复国为名头,建立了兰芳国。
说起来时兰芳国,跟兰芳实际上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取得只是兰芳的名头,这些华人来历也被解释为当年兰芳后人,为了复国,忍辱负重十几年,逐步的从中国过来,并且秘密组织了一部分的武装,这其中,对德国表示了极为隆重的感谢,因为在公开的文件之中,是德国帮助了兰芳。
这等于是秘密的手段,并不算光彩,可是德国在亚洲利益,几乎是最低,他知道西北的强大,也知道西北的目标,亚洲是他的基本盘,任何列强们,把手深入到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一定会引起他的反弹的,故而德国选择了其他方向,世界这么大,只要打败了协约国,到处都是美味的果子,等待着他的采摘,亚洲,放弃就放弃了。
兰芳这个名字,第一时间,成为了各国媒体的焦点,谁都在打听,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无孔不入的记者,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兰芳的一些消息,开始出现在了报端,建于18世纪,在19世界末日,也就是20多年前,被荷兰给覆灭掉了,在其中,荷兰人还做了相当不光彩的事情,有历史记载的屠杀,就有好几次,也难怪兰芳复国之后,对荷兰那么的仇视。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的好好地,而且德国也公开的承认了,就是他们在暗地里面支援兰芳,支援自由的民众的复仇。骗鬼去吧,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名义,如果有公正的话,过去几百年来,所有受过不公正待遇的人,又到哪里去说理去,为什么德国人偏偏就找上了兰芳,最关键的是,德国人大度的不要任何利益。
这个时代的世界局势,就是这样,你*裸的去,肯定是不可以的,但是只要有一个遮羞布在,在大面上,把理由给讲清楚之后,剩下的就是看谁的拳头大了,在没有对方拳头大的情况之下,只能够捏着鼻子认下来,现在英法俄美就遇到了这个情况,中国死活不承认,只好看着,看中国接下来会不会露出马脚。
杨树和朱华集中了这些人,共同商讨兰芳立国的事情,虽然,目前只是控制了婆罗洲,可是未来兰芳的国土面积,包括了印度尼西亚,满蓝西亚,甚至新几内亚等地,占地超过了200万平方公里,犹豫绝大部分都处于热带,肥沃的土壤可以一年三熟,庞大耕地面积,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有粮食,就能够养活国民,这是未来中国的立国之本。
相对于中国的开国,从国旗国歌,甚至是一些基本礼仪,政体结构等方面,要做很多的准备,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准备好,婆罗洲一直都是在战争之中,他们的一切东西都从简了,甚至是国旗国徽都是借用过去兰芳的国旗和国徽。
所有受到邀请的华人都欢欣鼓舞,华人是一个善良的种族,无论是在东南亚,还是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是顺民之中的一份子,很少有主动的反抗的,即便有,也是自己抱团,反抗别人的压迫的,这种情况之下,华人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受欺负的对象。
清政府对于本国普通民众都是不闻不问,更何况远隔重洋的各种华人的,当年的兰芳国,还有婆罗洲的众多华人小国,甚至向清政府献国,可惜被清政府无情的拒绝了,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化外之地,还有什么不错的土地之类,也正是这一次之后,兰芳国的遭遇,让南洋的华人惊醒了,开始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支持革命党推翻满清的道路。
现在,在婆罗洲的华人的努力之下,南洋终于要有了自己的国家,整个婆罗洲,还有马六甲的新加坡都是他们的新领地,而首都的为止,就定在坤甸。
年轻的南洋年轻人欢欣鼓舞,他们都为自己拥有国家而高兴,而老一辈,知道婆罗洲种植园的一部分秘密的,也都心知肚明,兰芳国不是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他真正是未来中国的一个地区,换成清政府,他们或许在心中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可是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西北从当年的一偶之地,席卷天下,未来中国的前途,肯定是超级大国的级别,强大的德意志帝国都配合着他,就证明了一切了。对于这些南洋富豪家主们,加入到中国,这并不是一个不愿意接受的选择,可前提是要加入中国,而不是兰芳国,虽然这是一体。
一些久未动弹的南洋豪门家主,纷纷的北上包头,向西北表达衷心,外交部和情报局也相当的重视,一一的接见了他们,并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大量实权位置,毕竟一个国家,各种的位置众多,只是靠移民,也不可能把这些位置全部占据。这些华人富商们都得到了好处,获得了实权,如果无意外的话,未来5到10年,他们是快速发展的时间,可是西北也收获了大量有经验工作人员,这算是某种程度的双赢吧。
整个兰芳的政府是以议会制,分成了兰芳党和华公党,一个党魁是杨树,一个党魁是朱华,由此可以看出,这就是一锅的东西,在相互竞争之中,第一任政府,由双方共同阻隔,基本上把部长的位置都给分的干净,然后按照临时约法,会在2年之后,举行全民公决。
当然了,这是有选择的全民公决,负责公决的代表,必须要在南洋有18个月的纳税记录,还有一定教育背景和财富情况,说白了,就是用财富,知识,纳税等门槛,把土人隔绝在外,土人之中懂得文化知识的少,照章纳税和拥有教育背景的更少了,即便冒出来几个,也完全不影响大局的。
一个国家的确立,千头万绪的,西北方面由于开国大典的关系,没办法支援他们,他们几乎是摸着石头,最终走过来了,由于事情比较急,最终立国的日子赶在了中国的开国大典之前,定为阳历的6月8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兰芳立国()
东南亚的6月到10月,是雨季到来的日子,潮湿热带雨云,给东南亚带来了丰沛的降雨,整个婆罗洲都沉浸在一股潮湿的气氛之中,能够在雨季到来之前结束战斗,对婆罗洲华人来说,是一件相当庆幸的事情,虽然说,南洋军为了雨季作战,准备了许多东西,比如说,专门适应雨季,准备了包括雨披,胶靴在内的各种东西,可是在大雨中作战,总没有晴天来的好。
兰芳国,成立大典,在1914年的雨季刚刚开始,就举行了,西北的华人,在南洋立足已久,基本上,在西北的全力支持之下,该有的东西都已经有了,有陆军,有完善政务体系,甚至还有一小部分的海军,甚至拥有造舰的能力。
当年杨树他们过来,跟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富商,达成了一揽子的协议,这其中,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石家船厂的项目,在石家老船厂的基础上面,扩建的造船厂的时候,尽可能的增大,从原来的3000吨级左右的造船厂,发展到1。5万吨级的船坞,拥有生产装甲巡洋舰的能力。
伴随着西北吃透了从德国方面得到了造船数据和船坞之后,西北可以兴建所有5万吨以下的船坞,在战败了荷兰和英法之前,这个船坞的兴建工作,就已经在婆罗洲开始了,婆罗洲是个岛国,周围的深水良港比比皆是,在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选择了坤甸附近的一处地方,兴建大规模的造船厂,既然舍尔的舰队,会在婆罗洲附近进行活动。那么必要的后勤补给和修理设施是必要,已经把大量的机器设备秘密的运到这里,超过30名工程师和大量技术人员。也已经到位了,未来这个婆罗洲的造船厂。跟青岛的造船厂一样,会拥有修建的大型主力舰的能力。
不过这里的规模较小,暂时只是2个5万吨和2个3万吨级的船坞,暂时只负责后勤补给和一些小型船舶的兴建。正是这个造船厂的兴建,让舍尔定下心来,德国方面,还没有告知他们的舰队的去向,暂时只能够留在东南亚。前往中国不太方便,没有后勤,没有修理,没有稳固的基地的,舰队永远都是一个的飘萍,现在有了这些之后,舰队能够发挥出来的效果,就更大了。
这也是舍尔稳定下来的根源,亚洲是英国和法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特别是英国的。印度这个英国女皇皇冠上面的明珠,对于英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特别是全部依靠殖民地的今天,他们不但频频的接触美国人,想让美国人从菲律宾动手,因为有消息称,德国是第一个承认兰芳国的列强,而且兰芳国有可能在开国大典之中,加入到同盟国。
一个刚刚成立的兰芳国,没有资格让英法害怕,可是一个加入到同盟国。甚至有某种意义上面,代表着中国意向的可能性。却不得不让他们重视,兰芳国跟中国的关系。甚至比英国跟英联邦共和国还要亲密的多,这种情况之下,这会不会代表着某种的信号。
不管如何,兰芳国的成立,成为了1914年世界上的一件大事,世界不少国家,都派出了代表前来兰芳参加开过大典,其中,同盟国的诸国,都是要承认兰芳,并且跟兰芳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建立比较密切的联系,甚至德国会更进一步,租借新加坡军港,作为亚洲舰队的锚地。
德国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还是把舍尔舰队放在了亚洲,一方面,英国在的得到了美国的6艘无畏舰之后,在无畏舰数量上面,已经压过了德国,德国的公海舰队想要突围,还是要过英国本土舰队这一关的,真的要是爆发战争,双方产生战列舰级别的大海战的话,对于两国而言,那就只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另外一方面,舍尔舰队是在亚洲,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这么庞大的目标也掩饰不了,英国肯定知道舍尔舰队的威胁,如果舍尔舰队想要回归的话,那就是干掉他最好的一个机会。
从东亚到德国,又不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即便是英国人愿意放行,德国人都不敢相信,更别说英国人就不会放行,整个非洲东海岸,南非,非洲西海岸,到处都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殖民地,他们做点手脚,甚至是冒险派出战舰去围剿都有可能。
从某种方面来说,真的让舍尔舰队回来了,又能够做什么,无外乎是跟英国决战,在没办法大胜的前提下,任何战列舰级别的战斗,都是必须避免的,与其,让舍尔的舰队冒险归来,还不如让他在亚洲成为一股机动力量,不但破坏协约国在亚洲的现状,还能够牵制到同等数量的战舰。
由于时间太过仓促了,兰芳国的成立仪式,并不太隆重,只是按照一定的规程,邀请了一些外交人员,这其中奥匈,土耳其,意大利在亚洲的外交官前来,然后就是德国的外交官了,虽兰芳也礼貌的向美国,法国,英国发出了邀请,却没有人过来,英法还没有从舰队的打击之中醒过来,明确表示不会过来,只派出了几个联络员,美国本身是准备派出总统特使,但是后来又改变了主义了,似乎有所顾虑。
整个兰芳成立大典之上,一副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