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214部分

钢铁时代-第214部分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钉在了这里,让南方革命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袁世凯入住北京,接下来,清廷的末日肯定要到了。”杨元钊悠然的说道。

    蒋百里虽然知道,清廷气运不久,可是如同杨元钊这么的肯定的,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甚至有些捏拿不住,

    “那么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跟北洋划定一个隔离带,我们不主动的出手,向着西方而去。”杨元钊一手放在地图上面,气势如虹的说道,在他手掌的范围之中,正是陕西。

    “陕西,?”

    “对,首先是陕西,然后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

    蒋百里虽然知道,杨元钊心气很大,但是却没有想到,杨元钊的心气会如此之大,一路向西,不是甘肃,青海,宁夏,甚至是新疆,这么一大片的疆域,几乎是整个西北,还是地广人稀,人心彪悍的地方,要控制下去,不容易啊。

    可回头想想,这些地方是贫瘠,广阔的地方,不容易引起中原的反应,却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容易建设,3年前的包头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包头是什么样的,一片戈壁滩和广阔的土地上面,能够建设完成,那是何等的成果。

    “不必着急,慢慢来,陕西是肯定要占据,这是整个西北的中心地带,至于青海,宁夏甘肃的甚至是新疆,占据了山西陕西之后,这些地方,逃不出去的。”

    知道了杨元钊的目的,接下来,就是单独的军事了,陕西不同于宁夏甘肃这些地方,人口稠密,又是六朝古都,曾经1900年,慈禧都逃到了西安避难,要拿下来军事上面是没问题,关键要平稳和完整的吃下,这就需要计划和行动了。

    几个月的时间,包头拥有了更多的部队,虽然这些部队,跟之前的第一军,甚至是第二军都无法相比,但是整个山西蒙古已经基本稳定,用他们镇守地方,把第一军和第二军调回来,,让这样的调动,不会耗费多少的实力,反倒是把人用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去了。

    几个小时之后,计划彻底的制定下来,电文也迅速的联络了各地的驻军,在西北内部,调动开始频繁了起来,这一切,北洋军一点都不知道,驻扎在距离张家口50公里之外的段祺瑞,他接到了山西总督和绥远将军,这两位大员在包头独立之后,第一时间被俘获,也作为首批释放的清廷官员,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北洋军的俘虏,虽然只是营正,却带来了包头这边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杨度到太原() 
杨度心情是平静的,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于包头,他也是充满了兴趣,一个在中国的版图上面,只是一个遥远的边陲小镇,但是短短的几年,居然发展到连强横的北洋军都要侧目的地步,这是何等神奇的发展,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洋的兴盛,杨度非常的了解,从当年从李中堂那里继承了部分北洋的老底子,借助着小站练兵,袁世凯花费了20年时间,才积累下来了7万的北洋军,自认为中国毫无敌手,却没想到,遇到了包头这个另类,几年的潜心发展,已经跟北洋差不多了,到底是真正的实力,还是虚张声势,总要过去看看才知道。

    离开了袁世凯的府邸,杨度没有过多的停留,他是袁世凯的幕僚,只用按照袁世凯的命令行事,既然袁世凯指派他去往包头,那就去吧,暂时而言,就包头的表现来看,对北洋没有多少恶意,否则的话,在张家口,他就拥有重创北洋的实力,只要全军出马,从山西和陕西目前显示出的番号来说,15万以上的大军是有的。

    包头是怎么支撑起这么多军队的,是列强在背后,杨度听说包头的发展,是跟德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德国真的有能力武装15万以上的军队么,还有那些炼钢厂,包头到底是拿出了几分实力来兴建军队,穷兵不武还是游刃有余,这些都需要去西北,亲身经历一下。

    出了北京城,中国的出行,在20世纪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传统文人的杨度,也可以做火车出行,火车确实是方便了许多,以往要从北京到山西,路上最少要走一两个月。可是现在,火车帮助之下,可能几天时间就能够抵达。

    在石家庄转车,从正太线,前往了太原,顺道的转道包头。包头独立了,跟北洋军相互争斗打仗,本来最近的京张铁路,却因为张家口的对持,根本无法进入。哪怕杨度贵为袁世凯的幕僚,也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贸然的穿越战区,他除非是嫌命长,北线是被彻底的否决了。

    杨度自问不是不顾性命的,他选择了绕路太原,也看看几年前他曾经去过的太原。跟现在有什么变化。北洋跟包头,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正太线一直都在正常的运行着。这是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的事情,北洋一方怕阻断了正太线之后,触及到包头的底线,疯狂的攻击河南河北,而包头,当然是不希望正太线断掉。虽然还有其他的手段,甚至是马帮和走商。把包头的产品运输出去,可是工业化的时代。大工业生产所产出的商品,数量庞大,没有正太线的话,效率不知道要下降多少,这是包头所不能容忍的。

    从成为袁世凯的幕僚开始,杨度就再没有去过西北,也没有坐过正太线,他没有发现,比起其他的中国铁路,正太线的车速还稍稍的快了一点,山西是受到包头影响最重的一个省,哪怕是包头采用了低调的作风,可是秘密的对正太线,特别是山西这一边的正太线改造,也在进行,虽然没有大动干戈,却也让正太线的速度,提升了5公里,行车的密度更是增加了3倍左右。

    要知道,正太线原有的平均速度,也就是在20公里左右,5公里,等于是25%左右的提升,加上采用了部分包头的控制和指挥方法,正太线的整体运力,比之前提升了3倍以上,是包头商品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包头独立之后,蒙古和山西归属于西北之后,光明正大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造,包括铁路本身的,还有指挥系统的,只是时日尚浅,特别是为了避免正太线的整体变动,选择的另修一条平行的山西境内铁路,所以杨度根本就体会不到包头80公里以上的超高速铁路,最少现在是没办法了。

    顺着正太线,杨度花费了快2天的时间,顺着石家庄来到了太原之后,被太原的景象,给吓了一大跳了,这是太原么,怎么感觉,跟到了上海,确切的说,是到了上海租界的那种感觉,到处都是在建的高楼,而道路也是平整的洋灰路面。

    杨度学习的是帝王心术,为的就是辅助一个枭雄,甚至是一个皇帝,北方比较重要的城市,杨度都曾经游历过,太原算的上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却不是比较发达的城市,杨度早在十几年前过来看过,即便作为一省的首府,太原跟其他的首府比起来,也差了很多。

    太原的重要,在于的它是联系着直隶跟蒙古的重要要道,是中央制衡蒙古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山西这边民风比较彪悍,相对比较的贫瘠,这点在太原都有很明显的显示,杨度到过的,是十几年前的太原,甚至在1908年之前,太原就是这么的一个样子,可是现在,伴随着山西大开发,特别是包头的发展,直接的带动的城市,就是大同,张家口,绥远和太原,这是包头除了卫星城市之外,重点发展的几个城市,未来他们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带,带动整个西北的发展。

    这其中,距离包头最远的是太原,作为晋商的老巢,包太高速公路的终点,一些必要的建设还是有的,太高速公路在这里终结,在太原北占领之后,大张旗鼓的建设了太原,公路是首当其冲的。

    然后就是各种的市政设施,因为包头这边,注重卫生,整体的城市规划非常的完善,连带着太原这边也是如此,早在包头新军占领太原之前,太原的城市管理已经不是清政府说了算了,几乎全盘的复制了包头的模式。

    现代的城市管理,几乎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跟清朝的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即便是太原的老住户,也会发现太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何况是杨度这样几年都未曾来过,甚至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太原的变化就更大了。

    推翻了清政府之后,太原归于了西北政府的怀抱,西北政府投入了巨资,主要的投入方向是城市和市政的建设,在新区专门的划出了一大片,作为工业和轻工业建设,大量轻工业的工厂,分布在了这里,成为了太原一个新的亮点,以往太原的城市,只是在中心地带,进行改造,尽可能的保持了太原的原汁原味。

    后世,为了发展,把一些古建筑和历史意义的东西给毁灭了,这些恰恰是中国最为骄傲的和珍贵的,跟后世相比,中国早了一个世纪,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因为杨元钊和一体机,可以比国外更快的发展,就不必通过这样的毁灭的方式发展,完全可以在荒地,或者是不重要的小城,建设一块新城么。

    事实上,这也是包头和西北发展的主要方法,顺着中心城区向外扩张,一排排的高楼,取代了以往,破旧的民房,不但容纳的人员大大的增加了,整个城市的结构也日趋合理,太原原来的几条街道,现在都变成了洋灰路,整洁而又平坦,在太原城市之中,除了繁多的马车之外,居然还看到了一两个小轿车,还有卡车,这些都是包头的新产品,顺着晋商和商人的脚步,进入到了太原。

    这些就算是在国外,都非常少见的东西,现在却堂而皇之的在太原的街头行驶着,杨度不是没有见识的,北京也是中国最繁华,新事物最多的城市之一,他不会觉得轿车和货车是怪物,可是如此多的数量,着实让杨度吃惊不小。

    这就是太原,属于西北的太原,杨度从太原的变化之中,就知道了西北,在包头的改变之下,会大不一样,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不亲自的来到西北,永远不会知道西北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这样的亲自观察之上,才发现了变革性的变化。

    如果单纯是财富和城市本身变化,这也倒罢了,北洋倾尽全力,在列强的支持下,也能够让一个小城市富裕和富庶起来,但是更让他吃惊的,却是人们的精神状态,走在街道之上,所有人的精神状态,不是别处的麻木不仁或者跳脱跋扈,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了希望,甚至连脚步都快了很多,似乎有人在身后追着他们,催促他们快点走一样。

    偶尔在街上,还看到了一些学生,在对着民众宣传,这个让清廷有些色变的民运,却在太原正常的进行,一些闲人在看热闹,更多人则是行色匆匆的,经过一个工厂的时候,正好遇到工厂换班,深蓝色的统一服装,欢声笑语的工人队伍,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都是那么的高兴,这足以说明问题。

    杨度的目的地是包头,也就没有多停留,从太原向着的,包头,就更加的容易了,正太线靠近山西这边,正在进行新线路的修筑,当新线路修筑完成之后,就会改线,彻底的跟太原车站并到一起。

    杨度询问了一些人之后,知道前往太原最快的方法是乘坐火车,而快速列车每天都好几班,价格贵一点,却胜在快速,几乎半天就可以到达包头,他吃惊之余,还是前往了新建的火车站,去购买了前往包头的火车票。(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北银行() 
杨度来太原的时候,在北方,越过了包头,越过了白云鄂博,继续的向前,逐步的向着蒙古草原上面深入的地方,两条铁路,正如同巨龙一样,向前快速延伸。

    此时铁路上,一辆列车在奔驰着,它的终点,在不太遥远的北方,距离后世国境线,只有80公里左右。

    本身,在这样鸟不生蛋的地方,建头的股东之中,引发相当的质疑,但是杨元钊强力的推行了这一切,硬生生的通过了这个铁路计划,一共300多公里,深入到的蒙古的腹地,没有任何城市的荒僻地方。

    好在只有300多公里,还只是复线,600公里的铁路,在全力以赴的兴建之下,只用了3个月的时候,就建成通车了,就在通车的前夕,本来按照固定的勘测队,在铁路的末端的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型的金铜矿。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金铜,全部是贵金属,前者作为金属储备,是世界上公认的硬通货,只要拿着黄金,你可以买到能够买到的一切,后者,则是重要的军事材料,除了弹壳之外,还在不少的武器之中,有相当的使用。

    中国一向缺乏黄金和铜,这个发现,哪怕只是一部分,也代表着庞大的财富,更何况,还从蒙古发现的两个大矿铁矿和煤矿,只不过条件比较恶劣,暂时,还是不开采为好。

    目前的蒙古,地广人稀,西北这边,还远没有影响到整个蒙古的程度。几个镇的兵力,可能洒在整个蒙古大草原和荒漠之中,就不见踪影了,这是杨元钊所没有动作的根源,金铜矿。却可以勘测开采,只是把矿石给运回来,什么样的开采技术,比的上杨元钊的一体机,可以完全的把的金铜都留下来。

    这给被称为蒙古21世纪前后最大的发现,距离中国边境只有不到80公里的距离。是一个特大的金矿,远景储量1200吨,铜的储量3370万吨,这个即便是后世中国,这个金和铜。也足够让人侧目了。

    金铜矿的矿石,会储存在一个特别的仓库之中,这里只有杨元钊能够进来,会把金铜给炼制了之后,转化为铜锭或者金条,然后储备在西北银行之中。

    西北银行,这也是包头独立之后,提上议事日程上面的一件事情。之前,哪怕是成立了政府,使用的也是白银和鹰洋。等于铸币的收入,都被外国人赚取了。

    哪怕杨元钊有能力建立银行,却没有敢轻举妄动,一个货币的出现,很容易引发清廷的重视,而现在。一个完整的政权,金融再也不能控制在别人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货币。

    伴随着包头独立,甚至是占据了整个山西。西北的力量,第一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