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200部分

钢铁时代-第200部分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的话,也不行,总不能一下子把蔡锷等人,空降到参谋长,甚至是副司令的位置上,虽然蔡锷很合适,但是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军官的观感,就可以让他焦头烂额,蔡锷一向是不适合处理这样的事情的,这样做,是会毁了他的。

    但是机械化部队不同,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创造性的,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加强团会包括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车营,一个自行火炮营,二个摩步化步兵营和一个机械化后勤营,总共6个营的配置,加上一些团属直辖部队,总人数,会超过5000人,看似是一个加强团,实际上,是两个加强团的人员。

    人员上面,还算是其次的,真正的威力还是在坦克营,装甲车营和自行火炮营,这些,在世界上,甚至连概念都不存在,即便是包头,也只是在杨元钊的头脑之中有这样的概念,如果不是一体机的存在,杨元钊也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么多的东西,整合在一起。

    杨元钊娓娓道来,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蔡锷和张孝淮,两人的眼前越来越亮,人数很多,人员上面,恐怕要超过5000人,按照之前的了解,新军的人数,是有一说一,没有空饷的,这样一来,基本上都相当于半个镇,本身,蔡锷之前的想法,只是想要的主导一个标,最多也是一个协,去云南也只是一个标筒,没想到,杨元钊会这么的看重,直接给了半个镇。

    可是接下来的介绍,详细的说明了坦克,装甲车,自走火炮的概念之后,不但三杰的眼前在发亮了,其他人也都动容了,能够在这个时候担任师长的,哪怕是最晚的孙岳,眼光都极好的,这样的一个加强团,火力上,比起一般的两个团来说,完全不弱,正面对抗完全不落下风,最关键的是速度,他就像是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一样,跑得过它的打不过他,打得过它的跑不过它,甚至连防护上面,都会极强,自走后炮,坦克和装甲车,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

    蔡锷越想越激动,看阎锡山他们等人的态度,很显然,这个建议,杨元钊并没有跟阎锡山等人沟通,再不同意,说不定连这个机缘就飞了,鼻子微微的一粗,道:“我同意留下来,这个团我可以去组建,那么基本的人员上面!”

    杨元钊把目光投向了王金铭,冯玉祥不在,大部分的军务,是由他兼任的,他当然知道,杨元钊的目的,点头说道:“我们五个师,会抽调一批精干,组成两个步兵营,还可以提供一部分的炮兵和司机,帮助松坡兄,把骨架搭起来。”

    这等于每个师抽调了一小部分的人员,对于究竟训练的五个师而言,这点上绝对没问题的,再说了,包头早就有扩编计划,也就是以师为单位,每个师都会继续扩编,这样,等于整个编制扩大了一些,加上蔡锷这个新成立的加强团,包头的兵力会进一步的上升。

    “杨会长,这么的扩编,装备没问题吧?”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蒋百里,突然插言道,杨元钊没有安排他,可看给蔡锷和张孝淮安排的这样,他很清楚,全盘,应该都在杨元钊的掌控之中的,他也会得到妥善的安排,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对于这个新建的加强团,他也很感兴趣,这么一个实验性的部队,关键不是人员,而是装备,解决不了装备,只是一个加强的步兵团而已,不比别的部队强大太多。(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办军校() 
装备,蒋百里的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直接的在蔡锷的头上撒了下来,本身热火朝天的想着的蔡锷,这才想到,看起来很美好的装备,可是似乎都像是在科幻之中走出来的,那个浑身装备了厚甲,还能够打炮的坦克,世界上有这样的装备么?

    “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不是蒋百里,而是王金铭,他顿了一下才说道:“几年前,我们包头遭遇马匪的时候,我们曾经改装过大型拖拉机,外挂的钢板,当时只是临时的去使用,现在,伴随着我们对发动机和坦克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整了整体化,基本的数据在这里!”

    说实话,坦克作为未来最强陆战武器,杨元钊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他的研究,哪怕包头现在的各方面技术不全面,借助着一体机,他都会继续的研究。

    事实上,后世的眼光,加上一体机的逆天能力,还是让他研究出一款坦克,大型拖拉机的底盘,完整的装甲,出色的滑膛炮,看起来很怪异的坦克,比不上t34等二战才大名鼎鼎的坦克,却绝对比一战时期,英国的那个坦克原型车,不知道强大了多少,甚至在动力上,因为一体机和杨元钊这个发动机工程师,完全不弱于二战的坦克。

    简单指标,不全面,可是众人都是军人,都是有想象力的,很快就分析出了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制造的可能,可是谁也知道,这些东西一旦制造出来,是海量的真金白银在背后。甚至,这笔钱,还绝对不是小数目。

    张孝淮稍稍的计算了一下,脸色有些发白,略带颤抖的说道:“这个实验团。整个包头的财力能不能支撑下来!”

    “这点没问题!”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刘澍说道:“我们包头这边,对于军事上面的支持是包头收入的10%,上个月,我们的包头的利润总额,27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已经是商会的绝密材料了,可以说这个数据。一直在商会的少数人之中掌握着,原因无他,包头太富裕了,恐怕这个富裕程度,会让高高在上的清政府都侧目的。现在名声传出去了,可是包头这边也不说话,外人去猜的话,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猜到,包头这边,到底有多少的利润,甚至他们不会知道。包头这边的利润,不是占据着成本的小头,是占据着整个成本的大头。就这一点上,包头的利润率相当的可怕。

    这么多,哪怕是早有准备,蔡锷等人也大吃了一惊的,按照这个投入的话,每个月是的270万美元。换算成银元的话,会是540万。那么一年,就要超过了6000万。6000万的银元啊,不是普普通通东西的,马关条约的赎辽费,也不过是3000万,这笔钱,换算成美元也有1500万美元,换算成英镑的话,也几百万英镑,能够制作出几艘君权级战列舰,这笔钱投入到了一个包头新军,哪怕是10万人的新军,也是富裕道了极点,无论是什么装备,都可以买到的。

    “加强团的装备钱,不走财政!”杨元钊的话,更是让现场沸腾了,特别是阎锡山,有些羡慕的说道:“老大,不要这么偏心么,要不给我们几个自走火炮!”

    “百川,加强团是实验性不多,投入会比一般部队要大,再说了不少的装备,需要跟国外合作,甚至跟德国,不好计算成本,还是我来拿好了,不然一旦超支,政府预算都没办法做,说不定就是一个大窟窿!”

    三杰很好奇,为什么杨元钊这么说,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后来,才在一次闲聊之中,从阎锡山那里知道,原来,整个包头最大的金主,不是包头政府,也不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才多少呢,加起来也就是几亿美元的,但是杨元钊的手里,最少有50亿英镑,恐怕连英国的政府储备,也未必有杨元钊一个人多。

    加强团的事情,似乎放下了,大家开始讨论起了整个包头军队的投入,加强团的装备又杨元钊买单了,可是日常的消耗和军饷,还是走财政,财政的10%投入军费,蔡锷等人,也很好奇,到底他们能够分到的有多少,会是这么一年的,还是未来还有。

    说到经济,这是刘澍的强项,他略带傲然的说道:“现在,伴随着一个个的企业扩建,逐步的完成,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中,这个利润总额,还会有相当大的提升,可能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财政收入会扩张一倍吧。”

    蔡锷等三人明白了,难怪新军会这么强,就算是军官也不吃空饷,原因就是包头太富裕了,军官们的薪水极高,士兵们的生活水准也有一定的保证,又有足够的文化知识,这些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包头新军的现状,一个战斗力极强,几乎是武装道了牙齿上面的超级部队,最关键的时,这个部队的大部分武器,都可以生产,从这个方面上说,武器上面的投入,就比别的军队,最少减少8成以上,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能不强横么的?

    很快的,杨元钊认命蔡锷为独立一团的团长,张孝淮为参谋长,负责参赞军务,蒋百里被空下来了,这让蔡锷和张都很奇怪,心直口快的蔡锷直接的问道:“百里兄的才干,远超过我,要不,我就担任副的统制,让百里兄担任统制。”

    “我没有安排百里兄,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任务。“

    “什么任务。”蔡锷一片的愕然,可是当事人蒋百里却平静无比,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么了解他们三人,是否能够达成他的愿望。

    杨元钊看向蒋百里,说道:“百里兄,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元钊这句话问出来,所有人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军队重要的是什么,武器,士兵,纪律,不,一个军队的灵魂,就是军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的合格的指挥官,能够把一群羊,变成一群狼,可是一个混蛋的指挥官,生生的能够把一群狼变成一群羊,这是无数历史的战例都证明过。

    “军官!”阎锡山脱口而出的说道,事实上,蒋百里也想到了,在杨元钊问他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前一亮,之前的预感实现了,杨元钊真的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看来大家都认可了军官的重要作用,我们包头新军,成立的日子较短,吸引力也不强,最多只是从各地挖掘一批军官小学堂的学生,这些军官,成为班排长足够了,可是我们的新军即将要扩编,未来,恐怕扩编的速度会越来越大,这样军官的缺口,会一步步的扩大,百里兄学贯中西,对于东方和西方的军士,都有极为深刻的了解,又主要推行军国民教育,这正好跟包头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准备邀请百里兄,兴建一个大型的军校,担任这个军校的执行校长,系统化的培养各级的军官,以往我们新军的军官,也可以通过短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提升我们新军整体的战斗力。”

    蒋百里看着一脸平静的杨元钊,心中百感交集,说实话,包头的新军,已经是他见过的,最强横的新军了,从纪律,军事素养,到枪支弹药,全部都是非常到位的,军官素质也可以用合格来形容,一个拥有了钢铁般纪律的军队,军官最多就是一个螺丝钉,合格就可以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元钊的心会这么大,系统化的培养军官,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个延续的,绵绵不绝的力量,着一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整个中国军人的脊梁,他相信,富裕到了极点的包头,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未来一两年之后,伴随着大量军官的出现,包头新军的实力,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更大的提升,这对于已经实力强横的包头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不知道,我能够得到多少准备资金!”蒋百里平静的说道,一个军校,投入绝对是绝大的,最少比普通的部队多得多,全球的军校,都是在国家的支持下成立的,因为只有国家才有实力支撑这么大的盘子。

    “我可以说是无限!”

    “无限?”蒋百里的眼前一暗,杨元钊把他的表情看在眼里,连忙说道:“百里兄误会了,我说的是,只要你需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前期只要不超过1亿英镑,我都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兑现!”

    蔡锷等三人都抽了一口冷气,阎锡山等人也吃惊无比,早知道杨元钊这么看重军校,可是看重到这种程度,着实让人惊叹。

    “多谢杨会长看重,我会尽我的全力为你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军校!”

    “不是为我,是为了中国!”杨元钊深深的说道。

    “是的为了中国,为了建设真正的中国国防军!”

    就这样,三杰被留下来了,蔡锷去主导新的实验性的加强团,张孝淮帮他一起,而蒋百里则投入了更加忙碌的工作之中,一个属于中国的陆军大学。(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报头条() 
哪怕清朝已经病入膏肓了,哪怕包头已经兴建了政府,实际在帮助中枢进行城市和周围的各方面管理,可是几百年的朝廷,还是多少让人心中忐忑,房间里面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大公报是如何知道的?”一个股东好奇的问道,他的问话,打破了房间寂静,包头可以说把各方面都做的极好,甚至为了保密,跟太原,张家口的铁路,并不连接,而是相隔十来公里,而且为了避免让上面知道,每年花费到这个方面的资金,就多达2000万两。

    “不知道,听说是有人给他们提供的消息!”侯金盛双手一摊说道。

    “有人?”“什么人,太可恶了!”下面一阵的纷乱了起来的,杨元钊一拍桌子,说道:“都还没有反应呢,自己先乱了,侯先生,能不能撤下来,花多少钱都可以!”

    侯金盛摇摇头,说道:“他们通过渠道直接把文章交给了英敛之!”

    “英敛之?”大部分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包括杨元钊,旁边就有消息灵通人士介绍,英敛之满清正红旗人,赫舍里氏,保皇党的成员!

    听到了这个简单的介绍,众人都知道,事不可为,见到大boss了,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保皇党,包头的铁路绝对是一个大卫星,甚至最近还在说,铁路国有化,这个报道是不可能被撤下来的。

    房间之中再一次的出现了寂静,蒋百里看了众人一眼,站起来插口说道:“按理说,我是个新人。不能随便张嘴,但是我有些问题想问问,到底是什么人,给爆料了我们这个消息,顺便问一下。其他的大报,是不是也接到了同样的文章!”

    众人愣了一下,对啊,怎么忘记这个了,如果只是一个大公报,或许会在天津引起一阵的轰动。也可能会进入到清廷的视角,但是总能解决,如果说大部分的大型报纸,都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