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165部分

钢铁时代-第165部分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拉斯眼神越来越亮,乘坐着马车回去,就扑入到了研究所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天才就是天才,在打开了思路之后,回去的第一时间,就拿出来了一份解决方案。

    以广播发射塔为基础,专门占据一个频段,借助着30米左右的高度,可以笼罩周围20公里的面积,在这个基站之中,所有的无线电发射机,都可以通过特定的频道,跟它进行联系,然后经过基站,自动的分析滤过,扩大之后,向外发射,这要多经过一道手续,可是对于速度达到光速的无线电一样,根本就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基本上是理论意义上面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之中。一般人根本就感觉不到这个时间的变化。

    很快的,第一个树立在广播塔之上,广播塔的高度和条件,让它成为了天然的基站,在上面。哪怕是普通基站,也可以笼罩整个包头,现在的包头,最远端,距离基站足足有15公里,经过测试。在25公里之内的方圆之中,通过这个基站,特制的接受装置,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信号,至于再远的话。就有些信号衰竭,最远的信号,甚至可以达到45公里的距离,这比之前的预计要高的多。

    没想到,最终会弄出来这么一个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经不能够被称之为军用无线电,减少了很多的灵活性。却多了不少的实用性,整体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的手机一样的东西,在没有基站笼罩的范围之中。几乎是一个摆设,但是这成功的解决了有跟没有的问题,只要有这么一个体系,以师为单位的军队,可以在一个战区,25公里方圆。基本上是一个师能够控制的战场范围,形成完善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共享一切的资源,前线的一切发现。都能够通过无线电,传输到后面指挥部的参谋室,包头独特的重视参谋,在这一点发挥出巨大的效果的,参谋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作战方案,然后由指挥官选择,用群智代替个体的智力,未必的惊世骇俗,却足够的出色,足够让军队的战斗力波动不大。

    包头实际控制的范围,已经很大了,以包头为中心,500公里左右,几乎覆盖了大同,绥远,张家口和太原,当然了,这只是下面,具体的城市之中,还是由清廷进行控制的,也因此,在新的地理上面,包头开始兴建大量的基站,以25公里为一个节点和方圆,需要400个左右的基站,现实情况,是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地方会密集一点,有些地方,就稀疏一点,甚至在包头没有控制的范围之中,也密集设立基站,包头电文,可以通过秘密的无线电网络,发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并且根据着包头的秘密兴建,逐步的扩大了起来。

    在原有的基础上,居然弄出了另外的这么一条的东西,这倒是预料之外的,拥有了基站之后,接收端和发射端就比较容易了,因为不考虑高频发射的关系,只是在25公里的范围之内,能够接收到就可以了,这对于特拉斯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

    长波在空气之中,会相对较多的衰减,可是能够穿越600英里,甚至可以穿过整个大西洋,不考虑便携式的接收端的接受,只要发射,这很容易,找到基站,就可以通过基站接受,并且继续发射出来,稳定的,有电力作为后盾的基站,可以的拥有比较强大的发射能力,最少范围之中,所有的接收端都可以收到讯息的。

    就这样,减轻了三个方面之后,新的发射机很快就制作出来了,在一根一米长的天线帮助下,甚至可以接收到45公里之外的基站传来的讯息,只不过这是极限,一般在25公里的范围之内,讯息的完整度非常的高的的,这样基本上满足了之前的使用,最关键的是,减轻了电量和发射端的功率之后,这个无线电的质量降低到了12公斤,甚至比之前的15公斤还要低,这已经有了实战的作用了,最少一个专门的发报员背着,可以跟其他人一起行动。

    因为广播塔是现成的,当设备安装上去之后,做了一系列的测试,发现效果非常的棒,无线电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已经开始进入到电文的编制方面,参考了部分有线电报的电文,制作了一批明码的电文,又根据之前编制的简单密码,制定了暗码电文,随便找一本书,按照书上面字迹,以数字,字母,甚至是公式计算,在连续的变动之后,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这个需要时间。

    这个时代,不过是20世纪初期,在无线电都没有应用到军事方面,除了注意别用明码之外,简单的保密就足以让密码保密了,其他的,根本不必担心,大不了重新编撰一本专门的密码本,不考虑吐字什么的,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简直是无解的。

    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机的制作完成,代表着无线电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完成,这玩意,只有真正的使用到军队上面,才能够发挥他的巨大作用,为此,在第一次的实验完成了之后,杨元钊就专门的带着最成功的试验产品,去了一趟54混编协,相对于之前,在包头在包头商会的控制之下之后,54混编协也开始扩编了,表面上,还是顶着混编协的帽子,可是实际上,被分为了4个师,分别是一二三四师。

    这些师,已经不按照北洋军的标准,在杨元钊看来,北洋军的标准有些固定,不是适合现代战争,全部按照后世的编制的,杨元钊领军队总司令,冯玉祥是副总司令和第一师的师长,至于其他的师,二师是施从云,三师是王金铭,四师则是另外一个历史名人,阎锡山。

    说实话,阎锡山加入54混编协,是一年多之前的事情,甚至一直到他加入新军一年多,在新军脱颖而出了之后,杨元钊才知道,这个后世的西北王,已经到了包头了,他还想着要去找呢。

    阎锡山毕业于日本陆士的他,本就军事出众,在北洋军之中任职,后来,在54混编协扩军之后,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他,加入了54混编协,在这个部队之中,没有什么的历史,全部都按照能力,出色的能力就能够占据更高的职务。

    阎锡山作为在历史上面,脱颖而出的人物,个人的能力非常的出众,因为在北洋那边,就是一个副队,来到新军之后,从队正开始,一路走到了标统,甚至他所带的标,在四个标之中,相对比较强,后发而先至,标改成师之后的,全盘的参照了后世的军制,三三制,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一个营三个连,以此类推,而最低的单位是班,一共有15个人,比后世的12人左右,甚至是10人的班,略微的多一点的。这样的话,一个排的人数,大概是50人左右,一个连差不多是200人,一个营达到了750人左右,一个团接近3000人。

    本身,9000人的编制,基本上都是老兵,又加上了一部分后勤的3000人,总计达到了12000人,等于包头在年初的时候,又征兵12000人左右,超过5万的军制,让包头的势力更加的稳固了,标该师之后,一定程度上面,减少了很多体系,三三制的整编,让师作为整个部队独立作战的单位,控制力极强,特别是大量重装备和马克沁下放到了师这么一级的单位的,可以说,目前包头新军的马克沁和火炮,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最强的,即便是英德等强国,也只有到了二战后期,在自动武器和火炮上面,才能够接近包头的标准,可以说,从装备上,包头,不低于世界上任何的强国,至于训练和真实的战力上面,这就只能够用实战来衡量了。

    杨元钊抵达的时候,新军正在训练,相对于之前的几次,这一次的新军训练并不起眼,毕竟,包头现在是接近4万人训练一万多人,这样的比例,只要完成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之后的,新军就基本成型了,战斗力不会下降多少,毕竟,才调整了的25%的士兵而已,这些士兵之中大部分都是训练了一年以上的老兵,战斗力非常强大。(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线电指挥() 
还是在之前,商议包头建立政府的那个办公室之中,冯玉祥见到了杨元钊,办公室的布置,跟之前没有多少的区别,不过冯玉祥此时的样子,却跟之前有些不同。

    冯玉祥作为副总司令,可以说杨元钊只是一个名义,包头军队的实际控制者,全面掌握了军队的一切,似乎有些压力较大,比之前瘦了许多,部队越多,其中要处理的事情也就越多,跟北洋军不一样,包头是一个成立不到3年的军队,很多东西,都没有形成体系,管理起来,要他亲自来做。

    新代表着管理困难,可一定程度上面,何尝不代表着无数的可能,正是因为建立的时间短,对于他们吸纳更新的知识有帮助,新式的战壕,火炮的应用,包括一些炮瞄气球的使用,这些都是包头第一个使用上去的,效果非常的好,冯玉祥平添了无数的工作,却也乐在其中,他几乎可以看到,包头的新军以肉眼看的到的速度,在不停的扩张,强大起来。

    “元钊老弟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看到杨元钊,冯玉祥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放下了手头上面的东西,主动的迎了上来。

    没等冯玉祥在说话,杨元钊直接的道:“冯大哥,我给你带来一个利器!”

    冯玉祥眉毛一挑,有些吃惊的问道:“哦,拿到要看看,是203毫米炮么?”

    “203毫米炮还在研制之中,不过我带来的是另外一件东西!”杨元钊脸色略微的一暗,略带不好意思的说道。

    203毫米炮,也是之前杨元钊说给冯玉祥听的。那可以作为陆军的最大火力之一,可惜那玩意太重了,203毫米炮,作为4500吨巡洋舰的主炮,即便在海军舰船上面。威力也是很大的,可是舰炮的威力,是庞大的重量和管身比带来,放在战舰之上,不能够称之为主炮,在陆军之上。绝对是强悍,10几吨的重量,让陆地上面,更多的只能够作为炮台一样的存在,而不能够跟着部队。运动,威力大大的减少了,大炮之所以是陆军之王,一方面是火力上面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就是机动能力,当年的明朝,拥有强悍的红衣大炮。也只能够被动的守城,如果能够有清末列强们的步兵炮,恐怕战局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203毫米火炮。是研究所,武器研究院,重点研制的项目,可惜进展缓慢,杨元钊借助着一体机的材料,对它进行的改装。减轻了炮管和整体的重量,也达到了6。5吨。这样重量,在后世。或许可以成为重炮部队的支援火力,在这个时代,恐怕也只有铁路上,能够承受。

    列车炮,这在后世,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援火力,最早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出现,以庞大的威力和机动性,成为陆军火炮之王,以目前,似乎可以建设,但是投资太大了,并且对铁路有一定的而影响,暂时没必要弄出来。

    “是什么东西!”杨元钊心思飞了很久,一直到冯玉祥问话,才反应过来,一拍手说道:“把东西上上来吧!”

    杨元钊一拍手,大寒就拿着一个古怪盒子进来,四四方方,差不多跟一个大背包差不多的,前面有背带,可以双肩的背负,全部都是金属构筑的,看起来样子非常的古怪。

    “这是什么玩意?”冯玉祥略带吃惊的问道,杨元钊经常弄出来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让他也不敢轻易的下结论。

    杨元钊看着冯玉祥,平静的说道:“这是无线电收发机!”

    “无线电?”哪怕作为军人,冯玉祥的也知道最近包头最大的新闻,甚至在军营之中,也有喇叭和收音机,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让士兵们放松一下,听新闻和听戏,这可是目前包头,大部分人最大的娱乐时间,眼前一亮,略带的郑重的问道:“就是那个,跟广播一样的东西!”

    “没错,就是那个!”杨元钊见到冯玉祥知道,也就省了许多的功夫,简单的把这个的功效给说了一遍之后,冯玉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凝重。

    无论是过去战争,还是现在战争,战机这东西,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古语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讲的就是战机,只有在前线的将军,才能够知道战机的变化,可以自由的掌握,这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包头新军,以参谋部为主,除非是前线的参谋部,否则的话,就会存在着战机不明或者说夏凉命令不太符合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前线之中,也分最前线和中间的,战机的把握,确切的说,战场的嗅觉,是每一个名将所引以为豪的,这也是区分名将和普通将领的关键,在一些蛛丝马迹之中,寻找到合适的战机,一击必杀。

    从杨元钊所叙述的这个无线电的作用上面,这个无线电,却成为了改变这一切的关键,以往的蛛丝马迹,需要依靠推断,甚至是赌博而做出来的决定,现在有了足够的支持。如果把这个无线电普及到营,甚至是连,指挥者等于多了无数的眼睛,敌人的任何的变化,都可以通过无线电,汇总到指挥部,甚至是后方,这样一切的情况都已经明了,拥有的一方,甚至可以洞察对方的虚实,根据对方的情况,进行先决的研究,以优势兵力,打败对手,这是何等的恣意,这个古怪的东西,虽然没有203毫米炮那么的惊人,在某种程度上,作用甚至在火炮之上。

    “太好了,这个东西有多少,难学不难学,我要让他普及到连!”冯玉祥一拍桌子,当即路段的说道。

    杨元钊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连忙说道:“没问题,这个电台并不困难,只是要学习电文和翻译,有些困难,必须要专门的来训练,不过不会比新兵训练困难多少,只不过,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

    听到了杨元钊对于电报员的要求,冯玉祥沉默了,这样的人,数量太少了,基本上都作为重点的培养,比如班长,甚至是未来的连排长的预选来做的,包头新军在扩张,有过足够经验,是留学海外的人员太少了的,这对于底层军官而言,缺口非常的大。

    跟包头其他的市民一样,军队之中,一样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