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从酋长到球长 >

第580部分

从酋长到球长-第580部分

小说: 从酋长到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陈健希望这些人深入印度,并且在印度大量投资投射力量,只要能够让他们在印度获得完全的有效统治之前完成工业革命并且在明帝国完成一系列的思想和社会革命,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就像是某种骗局一样,已经在印度投入了太多,在完全有效统治之前就不可能抽身而走去中国。

    这个时间差因为陈健的涉足,可能只需要七八十年到一百年时间,所以这个世界线上的中华文化圈必须要抓住这一百年的时间,完成撬动世界秩序最为关键的一跃。

    就陈健个人的理解,大约世界发展的越均衡,越早出现世界性的产能过剩和相对过剩,越早让所谓发达国家难以用技术优势获得的超额利润来提高福利拉拢本国工人阶层,世界性的变革也就越容易出现。

    而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把技术扩散出去,让世界上至少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完成工业革命而不仅仅是数个国家完成来维持工业倾销体系,让矛盾愈发尖锐,让改良无路可走无利可让。

    客观上,殖民和帝国主义可以加速世界连为一体,而革命如果发生在先发的帝国主义本国之内,由其构建的体系也就会崩解。想要让其瓦解,不至于被内部暂时的改良所欺骗,除了一场真正波及世界几大洲的、而非欧洲中心的、转移国内矛盾的真正的世界大战外,并没有更为简单的途径,而且这也是绕不过去的。

    只不过此时陈健希望好好和这些人谈谈,因为这些人的动作可能会影响他想要做的事。

    在假装认真考虑了这些人的利益后,陈健称赞道:“诸位的想法是对的,只不过我还是觉得诸位有些操之过急。”

    “陈先生只要不反对,那么咱们还是可以谈谈的。”

    陈健笑道:“我有什么可反对的?欧洲的贵族体系我也并不支持,你们要做的事和我们要做的事并不矛盾。我所说的操之过急是说诸位的野心并不是不可实现,只是投入的成本有些过高。”

    “这倒要请教。”

    这么说也算是发自真心,不过对方也不可能全信,既要听陈健的建议,又想要剥离掉陈健那些建议中对他们不利的东西。

    陈健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荷兰人渴望香料,香料产自香料群岛。从香料群岛回欧洲,需要经过印度和咱们已经有百余人移民的天涯海角,还要绕过非洲。”

    众人点点头,不明白陈健为什么会说这些听起来只不过是陈诉事实的话。

    “诸位,这就像是放风筝,风筝和放风筝的人之间还有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印度和天涯海角。”

    “如果太早表现出对香料群岛的咄咄逼人,荷兰的印度公司董事可能会壮士断腕,将精力从香料群岛撤离,从而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他们公司的名义主业上印度。”

    “从香料群岛撤离到印度,他们距离本土更近,我们距离更远,此消彼长,互相竞争起来对你们并不合算。”

    说到这,已经有人想到了什么,问道:“陈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的胃口和野心是可行的,但是先后顺序需要作出变动?”

    “没错。不要双管齐下,而是诱使他们舍近求远。你们也知道,尼德兰在香料群岛的实力此时并不强,公司投入的也不是多到难以割舍的地步。所以,现在他们还是有可能抽身而走,撤到印度专心经营。”

    陈健拿手比量了一下距离,又道:“但如果让他们继续在香料群岛折腾,你们华夏印度公司暂时不要透露出对香料的极大野心,而是提早在印度获得包税权和合法贸易权,在时间上占据优势,那么荷兰印度公司为了利益就会加大在香料群岛的投资。”

    “一旦他们决心在香料群岛扎根,前期的投入肯定巨大,包括驻军、修建堡垒、维持垄断、海军优势等等。到时候荷兰的印度公司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现金短缺,而且那时候投入太多再想要离开就会舍不得。”

    “你们一旦在印度站住了脚,就像是切断了风筝的线。而我们只需要从这边跨大洋而不需要绕一个大洲,东西夹击之下他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又怎么会有反抗之力呢?”

    “到时候,就算他们逼不得已不得不撤出香料群岛的贸易,可印度你们已经捷足先登,他们更无优势,除了缩回到欧洲还有什么办法呢?南洋公司在非洲搞奴隶贸易,因为有市场有利可图,可荷兰人如果没有市场南洋公司继续保持垄断,他们连在非洲都待不下去。”

    “所以,我的建议是,荷兰印度公司的事,你们不要插手。吕宋和马尼拉,暂时不要做出想要抢占的态度,不要给荷兰人太大的压力。”

    “于我们,我们可以继续获得马尼拉的白银,同时在亚洲和荷兰人暂时联手看似结盟,减少我们的压力。于你们,你们将来只需要一战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不是在香料群岛解决之后,再在印度同一起跑线上和他们继续争雄。”

    “如果你们现在就从香料群岛把他们逼走,他们就会把心思放在印度上,可你们现在连印度都还没有正式获得合法贸易权,而印度终究还是有个帝国的,他们也会警觉你们在那里的行动。”

    众人听完陈健的建议,互相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眉头紧锁,显然难以决定。

第六十二章 祸水东引(下)() 
这些人不得不承认,陈健提出的意见很不错,这是细节上的修订可以让他们更早获得优势、将来只需要一场距离本国更近的战场的决战就能彻底控制局势。

    先印度后香料,可以让荷兰人直接从亚洲退回到非洲或是欧洲。而先香料后印度,则让荷兰人有从香料群岛退到印度专心经营的可能。

    这是歼灭战而非击溃战的布局,众人也相信陈健所说的操之过急的确是言之有物。

    然而,这些人也明白陈健包藏祸心,即便不是祸心,也有私心。

    如果不先香料后印度,望北城就是一个必不可缺的中转站,任何在亚洲的活动都必须与墨党达成默契和沟通,不可能单独行动。

    换句话说,墨党的人说你们公司做得不对我们不支持,公司在亚洲就会步履艰难。

    同样,以望北城作为前进基地,望北城的商业贸易会发展的更快,同时又可以狐假虎威,借用华夏印度公司的实力资本和士兵,达成在南中国海的威慑。

    从望北城到泰国,在泰国地峡的那一侧建立堡垒与葡萄牙人对峙,又不可避免地要借用墨党在泰国的关系进行,至少公司不可能亲自出面,因为对印度公司的信任泰王并未建立。

    而且在印度的每一步进取,除了墨党理念所不认同的地租收入外,墨党的贸易都可以随后跟进插手,将明朝手工业者和海商的势力拉过去而没有任何的滞涩。

    但既然这些利益集团的目标就是地租收入而非贸易收入或是原材料工业倾销体系,或者说暂时没想那么远或者说暂时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那么陈健的这个明显包藏目的的建议就是大为值得考虑的。

    其实陈健的祸心不止如此,一旦印度公司在香料贸易上获得了足够的利润并且稳定下来,对于望北城的南扩计划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一旦将来明帝国出现变故,印度公司很可能因为距离更近的缘故从而涉足,导致问题变得错综复杂。这些人为了利润可是什么都能干出来的,真要是到时候抓住机会,投资满清抢劫集团获得贸易特权,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很可能一拍即合,成为另一种模式的晋商。

    为了杜绝这种可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可能,陈健还是决定让他们远离南中国海。

    荷兰人在陈健眼中就是昙花一现,狭小的国土、商业资本压迫的手工业、对外投资的利润过高导致的资本外流等等,都决定了荷兰人就是个软柿子,随时可以捏,想怎么揉就怎么揉。

    可华夏印度公司却完全不同,这不是个软柿子,是个不亚于南洋公司的巨兽,而且是一个与权力家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巨兽,一旦长大扎根对付起来可就不是对付荷兰人那么简单了。

    这是祸水东引,出卖印度的利益换取足够的缓冲期。

    将来能不能引火烧身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此时居住在尧之地、舜之壤的千万人民。

    自己这边的墨党组织在望北城只是教书先生和传火者,剩下的还是要靠本地人民的力量来决定自己的未来是面临比历史上更为庞大和强大的另一个印度公司鸦片流入打开国门;还是即便这个印度公司更强大更庞大也不敢有觊觎之心。

    祸水东引的办法会带来很多的变数,与历史上的英国不同,印度发达的手工业和高品质棉布让原本世界线上的英国印度公司可以朝国内倾销印度的手工业品,甚至想办法避开国内的超额关税。

    所以,英国人可以等很久才在印度动手,前期靠着手工业品往国内和欧洲倾销也有利可图。

    但是现在,对华夏的印度公司来说,就算是国内没有关税,印度的手工业品也比不过闽郡和沿海六郡发展起来的水力工厂业,以及即将发生的动力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极低成本。

    就是没有关税、甚至每艘船都可以百分百地保证安全,手工业品都未必有利可图,反倒是原材料和手工业品出口才可以单程获利。

    在利润的驱使下,华夏的印度公司会对于地租和控制权的渴望会远超正常世界线上的英国印度公司,而且会不遗余力投放更多的力量、更加猥琐地运用宗教矛盾、更加熟练地运用阶层矛盾培养上层种姓做同盟。

    也会让在印度获得统治权的时间大大加快,一旦完成就会不可避免地将目光投向被围住的中华文化圈。如果不能发生蜕变和自身的变革,可能会比正常历史线上更加危险,也更早陷入东西两面围堵的境遇那时候陷入风筝线境地的就不止是荷兰的印度公司了。

    这一切的变数,就在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得统治权和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强行传播的这段时间内。

    争取的这段时间不能把握住,将来就是更为可怕的双面的绞索。

    是机遇期,也埋下了更大的危机。

    然而陈健别无选择,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最终,在陈健和这些利益集团的秘密协商下,众人接受了陈健的先印度后香料的建议。

    墨党内部允许华夏的印度公司在望北城停留、停靠、补给,甚至可以驻扎士兵。

    印度公司在望北城的补给可以不需要用现金支付,而是可以用账单的形式直接在闽郡的银行结算,也可以在闽郡的银行兑换一定数量的移民地通用纸币在望北城进行交易。

    望北城可以提供驻扎的印度公司武装雇工的服装、火药、船帆、绳索、维修和粮食。

    望北城的墨党组织会派人跟随印度公司第一批前往印度的船只同行,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北大年或是阿瑜陀耶寻找印度商人进行引荐。

    如果发生战争,望北城的舰队可以帮助印度公司攻下马六甲,也可以帮助组织一定数量的明帝国移民前往马六甲扩充那里的力量,修建堡垒炮台。

    同时,如果确定了与葡萄牙开战,望北城的墨党组织和明帝国海商集团的垄断公司,会在机会允许的条件下拿下澳门,断绝葡萄牙人与明帝国和果阿之间的贸易,共同打击葡萄牙人。

    但是,华夏的印度公司在征得墨党同意之前,不得占领马尼拉。对于荷兰人的香料贸易,也由陈健牵线由荷兰和华夏的两家印度公司进行商谈,暂时不要做出垄断香料贸易的举动,而是尽可能与荷兰人达成欧洲归荷兰、共和国归印度公司的互不侵犯的条件。

    与荷兰进行香料兑换手工业品的贸易港,暂时就定在望北城,以此来拉拢荷兰人在香料群岛继续投资,从而让他们投入过大难以自拔,不可能壮士断腕放弃香料贸易去经营印度。

    望北城和印度公司会合作打击走私和海盗,包括印度公司利用自身的权力优势帮助制定一系列地打击沿海走私和定期巡航的制度,而望北城的势力则在南中国海地区驱逐其余可能深入的势力、打击任何有可能被敌人扶植利用的海盗集团。

    当然,这一切合作的前提,是华夏的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第一步走得顺利。

    至少,要获得合法贸易权,获得开办工厂的权利和包税权,否则一切定下的利益基础也就不复存在。

    当祸水东引的种种预定的条款商量完毕后,权力家族和资本求租所组成的华夏印度公司派出了三条装满了各种稀奇货物的船只,由那名颇有殖民主义头脑的年轻人指挥,并且董事会任命那个跟随陈健环球航行并且想要做一番大事的年轻人为公司驻印度第一任全权总督。

    都城海防卫城的码头上,这位年纪轻轻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明白自己走出了第一步,带着年轻人的万丈豪情,踏上了横渡太平洋在望北城停靠的旗舰,一如数年前踏上环球航行之旅的那时还年轻的陈健。

    除了年轻和野心,他一无所有。

    但这就足够了,至少,这是一个没有尊贵血脉的年轻人可以实现野心的年代。

    年轻人敢有野心且可能出现暴发户的时代,生机勃勃。

第六十三章 新词汇(上)() 
印度公司迈出了扩张殖民的第一步,走的是完全不同于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主导模式,却最终要顺理成章地走到那种模式。

    这个可以涌现出暴发户、野心家的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不仅仅有陈健参与的各种活动,还有许许多多民间的力量开始为了利润、名声、或是为了寻求刺激,开始探索这个世界。

    北方的几位毛皮商人出资组建了一支大约一百八十人的武装探险队,承诺提供各种物资,将来收获的所有利润按照四六分成。

    他们相信从北方莽莽的林海松涛出发,或许会有一条抵达西海岸的通路。路总是有的,但是不是一条值得走的路,取决于是否有大量的水系可以作为连接中转的通路。

    北方的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