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子帝国-第7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铮对下面观众们的反应很满意:卧槽,如果不能吓得你们尿一裤裆,丫头不是白忙活了这么久?
“能够对飞行器实现这些巧妙地调遣,核心是利用数学模型设计的算法和控制理论,来我们告诉飞行器回来,丢下杆子……”伴随着林铮手中控制棒的动作,这次无人机一个摇晃,痛快的将杆子丢在了地上:“接下来我将演示理解物理模型和屋里世界工作的价值……嗯。亲爱的,你口渴么?”
嗯?这是什么意思?刚刚在前排坐下的谭娜愣了一下,不过随即就笑了:“有点。”
“这是个问题,”林铮一本正经的点头。有些苦恼,“我这里有水,但我不能亲自过去,有了……”
说着,林铮从小几上拿起一个透明的玻璃水壶,往一支高脚杯里面倒了些水。然后将高脚杯放在悬浮在自己面前的无人机上,高脚杯和水的重量让无人机微微往下一沉,不过很快就重新保持好了平衡保持着悬浮状态。
动了下手中的控制棒,林铮将控制棒指向谭娜的位置,载着高脚杯的无人机随即轻盈的飞到谭娜的面前停下。林铮微笑着道:“尝尝,味道还不错。”
优雅的从无人机上拿起水杯喝了一小口,然后将高脚杯放在无人机上,开心的对林铮道:“谢谢你亲爱的,你也喝一点。”
她很喜欢林铮和她玩的这个小互动,也很享受这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人宣布自己很幸福、自己两口子很恩爱的感觉……嗯,说白了就是女人天生都有秀恩爱的本能。
组委会的人脑门上冒出三条黑线:知道你们两口子感情好,可就算你们感情好,也不至于在这里秀吧?倒是厅里的老外们鼓起热烈的掌声,性格天生比较热烈外放的老外更喜欢林铮和谭娜两口子这种性格,不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有不少人向林铮和谭娜高高的竖起了大拇指。
同样抿了一口,林铮这才笑着道:“谢谢大家,嗯,大家刚刚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当我将一杯水放在飞行器上的时候,飞行器有个下沉失去高度的动作,而不是像刚才的那根根子一样,是因为杯子比杆子重吗?其实并不是,是因为我并没有在数学模型系统中包含这杯水,也就是说,飞行器的系统并不知道这杯水就在它的身上,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告诉飞行器这一点……”
说着,林铮再次拿起那个有点像是警用T型棍的控制棒,道:“我想让它呆在这里……这里……以及这里……”
随着林铮手中控制棒的不断动作,顶着高脚杯的无人机不停在空中变幻着位置和方位,简直就如同一个训练有素的动物。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脸色不人再次多了些:刚刚还以为联创科技的技术已经够厉害了,但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他们的实力,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他们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你们的技术这么厉害,大家以后还能不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心里不舒服?心里不舒服就对了,那些脸色不老兄的表情林铮的心里舒服了很多,语气也愈发的轻快起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杯子里的水为什么没有洒出来呢?你林铮刚刚明明说过没有建立数学模型、飞行器并不知道这杯水的存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万有引力的因素,万有引力影响万物,杯子和飞行器都是在同一个方向上的;第二个原因是螺旋桨和水杯都指向了相同的方向:向上。把这两个原因放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杯子上的侧力都被空气力学缩小和控制,而这些对于飞行器的移动速度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大家看……”
于是伴随着林铮手中控制棒的动作,无人机脑袋上“顶着”高脚杯,再次玩起了刚刚顶着“教鞭”时玩过的那些动作:不停的在空中变化着位置,或者如同荡秋千一般大幅度的左摇右晃,但和刚才顶“教鞭”一样,无人机上的水杯依旧稳稳地,没有掉下来,杯子里面的水也没有洒出来一滴。
“这就是不用模型化杯子的原因,不管飞行器怎么样,它们本来就不会分离。”
伴随着更加热烈的掌声,脸色不人也越来越多,林铮则笑眯眯的拿起杯子:“不好意思各位,说了这么长时间我真的有点口渴了,我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不要走开,接下来更哟。大家都明白林铮这话里面的意思。
但有人开始坐立不安了,没错,是有关部门的同志。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林铮展示的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厉害、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只要看这些老外们那瞪圆的眼睛,身不得自己变身为一架摄像机,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都事无巨细的录下来、回去之后连林铮脚上的鞋子沾了多少灰尘都要研究明白、以便搞清楚这些灰尘是不是和刚才的展示有什么相互配合和影响的地方的样子,就知道林铮演示的这些东西当中蕴藏着了不起的技术,但问题是,把这么先进的东西给外国人看,真的好么?不会存在泄密的危险么?
国家的意思是通过本次博览会让美国人意识到别小瞧了我们,为咱们和美国人的谈判争取一个有利的筹码,但现在看来,林铮拿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太吓人了?
要不要阻止他?(。)
第1232章 吓死人的黑科技:下 6/10()
“头儿,要不要请示一下上面?”西装革履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小王小心翼翼的小声向老张问道:“林铮说的的这些东西,这……这……是不是有点不妥当啊?”
带队的老张却是一脸的淡定,缓缓的摇头道:“不着急,先看看再说。”
还要在看看?小王有些着急了,再看下去,谁知道林铮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会折腾出什么事来?可在这里老张才是负责人,虽然心里有些郁闷,还是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新人,对老同志保持尊重是工作的基本规则之一,没有人会喜欢不听话的小家伙。
而这个时候,台上的林铮已经开始了……
“说到这里呢,出色完成的这个任务其实要比其他的任务要简单一些……”
林铮的话刚一落地,下面又是一阵骚动:敢情你们前面露出来的东西还是简单的?尼玛,有没有天理了?!
小王更是急的嘴上差点儿冒泡:我擦!这个林铮真是嘴上不带把门的,怎么什么东西都敢往外说?
如果不是现场有这么多老外,他简直恨不得直接冲上去一把堵住林铮的那张破嘴。
看到小王急的跟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一般无二的模样,老张皱了下眉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了,怎么一个个的性子都这么毛糙?低声呵斥道:“干什么?你当上面不知道?”
老张说出来的这个重磅消息砸的小王七荤八素,一脸的迷茫相:“啊?张哥您的意思是……上面知道?”
指了指台上的林铮,老张道:“他们的这个活动和上面报备了,你说上面知不知道?”
“……”
联创科技已经和上面报备过了?小王顿时就傻了眼,哪怕再傻,他也知道既然已经报备过了,那就说明林铮今天说的这些是上面允许的,但是上面为什么会允许林铮说这么的东西呢?小王心里就想不通了。
“上面当然有上面的考虑,”老张毕竟是带队的,帮助新人是他的职责。看小王一脸迷茫的样子,只好给他解释道:“上面是怎么想的和咱们没关系,咱们的工作就是盯着点,别让人捣乱。其他的一切都和咱们没关系,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小王长出了一口气,他是真明白了,既然上面能让林铮说这些,那就肯定有允许林铮这么说的道理。上面怎么考虑的关自己什么事,只要自己做好自己份内的那部分就好了,想明白了,小王一脸感激的对老张道:“张哥,谢谢您提醒我。”
“都是自己兄弟,客气什么,”老张摆摆手:“赶紧看着,看看这位林大老板又折腾出什么新鲜玩意儿来了。”
……………………
“熟悉和理解了物理学问题以后物理学会告诉你哪个是容易实现的,哪个是困难的,就刚刚我们的两个例子而言。运输这杯水的任务是简单的,而显然,平衡杆子是困难的,对于这一点,大家没疑问吧?”目光在人身上扫过,见大家都没有疑问,林铮这才接着道:“我们都听说过,有些运动员在受伤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做一些运动,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当机器在受到极端物理损伤的时候,它们还能做这些动作吗?”
“常识告诉我们。这一类型的飞行器至少需要四副螺旋桨动力才能够保持飞行,因为这四个角度控制着飞行器的翻滚、倾斜、摇动和加速,6轴和8轴飞行器有6个和8个螺旋桨,能够为飞行器额外的冗余。但四轴飞行器更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拥有最少数量且能保持固定的螺旋桨发动机数量:4个,又或者……不是?”
什么?
今天联创科技的这个技术讨论会给大家的惊喜真是一次比一次还要多,刚刚大家觉得这架无人机能够平衡杆子和水杯就已经够逆天了,可现在,听林铮话里面的意思,竟然是人为的给这架无人机造成损伤之后。让这架无人机还能飞?
可能吗?观众们又是一阵骚动。
好在这次大家都学乖了,尽管心中好奇的不行,不过却没有一个人举手提问,开口打断林铮的话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大家都瞪大了眼睛认真的盯着林铮接下来的一举一动,恨不得将林铮的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接下来人看傻了的一幕出现了:林铮从一旁的小几上拿起一把剪子,嘁哩喀喳的将四副双叶螺旋桨中的每一副的一个桨叶给剪了下来,如此一来,整架无人机原本是有8只桨叶的,现在就只剩下了4只。
疑问从每一个的心头升了起来:不是吧?难道都被破坏成了这个熊样都还能飞不成?
但事实证明,即便是被破坏成了这个样子,这架无人机也真的还能飞——这架无人机虽然飞的歪歪扭扭,姿态也是以平行状态滴溜溜的打转,但他真的还能飞,飞行器的高度基本上是保持的很稳定的。
“卧槽!”
“**!”
“ohmy!”
人都被惊呆了:尼玛都成这个样子了,这货居然真的还能飞?!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所见,谁敢对自己说一架飞行器被破坏成这个样子都还能飞,自己一定吐他一脸:你就吹牛X吧,但现在,事实就真的子自己眼前发生了。
“基于飞行器的数学模型,我们发现它可以用非常规的方式来飞行,”手中再次拿起了控制杆,一边控制着飞行器的爬升、下降、前加速、后加速,林铮一边道:“我们无法控制飞行器的遥动,但通过算法,我们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翻滚、倾斜和加速,这架飞行器还是可以重新配置的。”
控制着这架“重伤”的无人机落下来,林铮接着道:“数学模型精确的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可以实现这些,在刚刚的这个例子上,科学知识使我们设计出如此新奇的机械构造,或者说设计出聪明的算法,可以如此优雅的处理物理损伤,就像是人类的运动员一样,而不是如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飞行器一样,通过冗余的机械构造来实现这一点……仅此一点,我们就了多少成本和宝贵的飞行重量?
我们禁不住屏住呼吸,当我们观看一个跳水运动员翻着筋斗入水的时候,但我们观看一名撑杆跳运动员在空中扭转身体迅速到底坠落地面的场面时,我们可以思考,跳水运动员可以完成一个漂亮的入水吗?撑杆跳运动员可以完成一个漂亮的落地吗?
设想我们想要飞行器在这里执行一个类似于跳水运动员的的三周翻转之后,精确的停止在它开始执行翻转之前的位置,这个过程发生的如此之快,以至于当飞行器执行时我们不能用位置反馈做出正确的移动,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实际上飞行器是在盲目的执行这个动作,我们可以观察它是怎么样完成这个过程的,然后利用这些信息修改飞行器的行为,所以下次翻转的时候会更好一点,就像是跳水运动员和撑杆跳运动员那样。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这个过程才能够被学习和执行,直到达到最高标准。”
然后……不出所料的,当另外那架没有被暴力破坏的无人机爬升,在空中做出一个繁重翻滚三周的动作,并且随着动作的一遍遍重复飞行姿态越来越稳定之后,观众都已经麻木了:震撼太多,很多人的大脑直接宕机了。
但你们以为这样就算完事?
真是tooyoungtoosimple了。
“当熟练地掌握这一点之后,飞行器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知道,在很多体育运动中,集中移动中的球是一个必须的技能,而现在,这架飞行器也可以像是运动员一样,轻松的、毫不费力的做到这一点。”
林铮的话音刚落,终于有人忍不住了,跳起来大叫:“这不可能!根本就没有一种飞行器能够做到这一点!”
有人跳出来搅局,主持人连忙站出来:“这位先生您……”
“这位先生是?”林铮皱了下眉头;向主持人示意没关系,然后向这位跳出来的仁兄问道:“这位先生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嗯,麻烦工作人员给这位先生一个话筒。”
说是技术讨论会,但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自己在说,有太多的人积攒了一肚子的问题,现在,稍稍打破一下规矩其实也没多大问题了。
“我是一个美国的在华留学生,我叫史蒂夫,也是一名航空模型爱好者,”史蒂夫接过话筒,一脸愤怒的望着林铮道:“恕我直言,林先生,您说的这些根本无法做到,因为只是不可能的。”
“以前的确是不可能的,”林铮点点头,并没有因为对方的无礼而生气,一脸平和的向他问道:“但那只是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如果从原理上来讲,史蒂夫先生,您认为有没有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