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子帝国-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吴俞莹,倒真的是个聪明人,知道这块肉实在是肥的有些过分,根本不是自己可以觊觎的。
“对了,我个人比较看好接下来京城房地产市场的爆发,你向总公司提交个报告,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可以集资入股,总要让大家享受到公司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大家也可以入股?”吴俞莹的眼珠子瞪得老大,一直在京城工作,她太清楚老板这番话的威力了:这等于自己人在家中做,天上就哗啦啦的往下落钱吖。
“我都说了,要让大家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嘛,”想到这么一个笼络人心的办法,林铮不免有些得意,笑眯眯的道,“这个入股,不强迫,愿意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不出也没关系,不要将公司给大家搞福利的事情弄得变了味,这个不好。”
…………………………………………
“老板,听说您在找邮电部那个叫李信杰的麻烦?”电话里,孙亚芳有些不好意思的向林铮问到。
“不是吧?”林铮听的下巴好悬砸在脚面上,短短的瞬间,他已经想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他没想到肖艳的动作这么快,更没想到这家伙找人说情竟然直接找到自己公司内部来了,“我说亚芳经理,你竟然也认识这种人渣?”
林铮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混蛋竟然能和孙亚芳拉上关系。
“我也不想啊,”电话那头的孙亚芳真是要多无奈那就有多无奈,“可你也知道,我原来的单位和邮电部呐边不少打交道,认识几个邮电部的人很正常吧?”
“啧……”
还真是这个道理,某种程度上,化为也是靠着邮电部吃饭的,作为电子电器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家,本身就是首都人的孙亚芳和邮电部的人熟悉那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算那姓李的家伙不认识孙亚芳,可邮电部里面认识她的人绝对不会少了,只要那个姓李的家伙有心,稍微打听一下,肯定能够打听的到孙亚芳现在已经成了联创科技公司的高管,以双方的关系,让孙亚芳递个话,她还真没办法拒绝。
无比牙疼的吸了两口气,林铮很是无奈的对孙亚芳道,“亚芳经理,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是你不知道那家伙嚣张到了什么程度……咱们递给他们的资料,丫看都不看一眼的就直接丢地上说不合格,你说这都叫什么事?”
竟然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孙亚芳听的也是一阵牙疼,她只知道那个姓李的处长和自己老板在言语上起了点冲突,自己老板年轻气盛的就要他好看,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孙亚芳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估计连那个帮李处长递话的家伙都不清楚,那个姓李的混蛋做事实在是太不靠谱了……现在听自己老板这么说,孙亚芳一时间都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了:你丫好歹也是部委里的工作人员,拿捏下面办事的人的办法多了去了,这混蛋就偏偏选择了最笨的一种,你丫能更没脑子一点吗?
有这么一档子缘由,孙亚芳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资料看都不看的打回来,这在部委里面是常事,算不得什么事,可这么做的程序不对,正确的程序是你将资料收下,回头再给打回去,至于在这段时间里你看没看,这个谁知道?可你这么做,真是……能直接在部委里面办事的人,就算再怎么没背景,那也不是普通小老百姓能比的吧?
————————————————————————
ps:兄弟们,不好意思,估计第三更要2点才写完了,我写完之后放在明天早晨定时更新了,大家不要等了,早点休息吧……呃,其实也不是很早了……(未完待续。。)
。。。
第436章 没玩没了的郭氏兄弟()
“这姓李的……办事确实挺不靠谱,”孙亚芳的这番话有些艰涩,也确实,瞅瞅你干的这叫什么事吧,只是毕竟是受人之托,孙亚芳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对林铮道,“不过,老板,李信杰那家伙不管怎么说也是邮电部的人,咱们公司以后少不了和部里打交道,这搞的太僵了总是不太好。”
“不会的,绝对不会有人嫌我们把事情搞的太僵,”林铮笑着道,“李信杰这家伙连道歉都没有诚意,被收拾了也就收拾了,反正收拾他的人和咱们的关系不大……亚芳经理你也在首都工作了很多年,难道不知道有些人是不能得罪,得罪了就要倒霉吗?”
“是……可是……”
孙亚芳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林铮却直接将她的话给打断了,“亚芳经理,这次的合作对公司意义重大,于情于理我能原谅李信杰的所作所为,可借着这件事盯着公司会怎么做的人实在不要太多,我这个时候放那个李信杰一马,到时候谁会放咱们一马?”
孙亚芳顿时哑然,直到这个时候她才隐隐的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个错误:是了,老板这次之所以搞的这么兴师动众,根本不是为了收拾一个“小小的”处长,而是在杀鸡给猴看!
老板说的没错,一项三年总计高达10亿美元的工程,没有人会不心动,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动手,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这个工程还绕不开联创科技,第二个原因则是大家还不清楚联创科技的实力。
虽然到现在也没有查清楚联创科技背后的人是谁,但大家整天在四九城里面混饭吃。自然知道一个最简单朴素的道理,一家企业想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发展联创科技现在的规模,除了公司管理人员的水准过硬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硬扎的靠山,联创科技可能会没有靠山吗?不可能!之所以没有露出来,那不过是因为人家藏得好,或者是自己所处的高度还不够高。
可这块肥肉实在是太诱人了。孙亚芳敢肯定,最多再有2个月必然会有人忍不住出手试探,如果联创科技拿不出一个合适的应对办法。恐怕就是一群狼蜂拥而上,将偌大的联创科技给吞的渣都不剩,李信杰这家伙出现的真的正是时候,早一点起不到威慑的作用。若是晚了一点。别人的爪子都伸出来了,未免会有些不甘心,也会凭添了几分变数,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时候更合适的了。
最要命的是,李信杰那个家伙羞辱的可是自己的老板,作为下属,自己不但没有站在老板的这边,反而还替羞辱了老板的人说话……这屁股座的可不是一般的歪啊。
难怪老板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
意识到这一点。孙亚芳这才意识到自己到底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这根本就不是老板给不给自己面子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在这个时候。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丫是哪边的?
“这倒是,”意识到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犯了错的孙亚芳当机立断,再也不谈李信杰的事了,笑吟吟的道,“老板,实在是不好意思,受人之托,抹不过这个面子不能不跟您开这个口,您觉得怎么处理合适就怎么处理。”
这人也是个聪明人啊,林铮心里感慨着,“你告诉你在邮电部的朋友,不是我不给他面子,实在是这位李处长欺人太甚。”
“这个好说,这种事情大家都能理解,老板,有个情况我要向您汇报一下。”
“嗯?”
“这段时间,美国媒体上关于戴尔和康柏代工的讨论又开始抬头。”
“郭家兄弟又开始闹腾了?”林铮的眉头登时拧了起来,除了郭氏兄弟又开始闹腾了之外,林铮想不出来有哪家美国媒体会这么闲的蛋疼。
“除了他们,我想不出其他人这么干的理由。”孙亚芳干脆利索的回答。
姓郭的,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阴招很好玩是吧?想着之前差点儿被窗口市的警察给带走,林铮终于再也忍不住心里的这口恶气了,这口气不出,他很担心自己会不会发疯,“亚芳经理,你觉得那些美国的媒体敢不敢发一些鸿海集团的黑资料?”
“这有什么不敢的,美国人向来自诩为湾岛人的主人,鸿海集团在湾岛也不是什么很著名的企业,他们能在美国的媒体上发表一些有利于他们自己的言论,不过是因为他们给这些媒体塞钱了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事,”孙亚芳笑道,她已经隐约能够猜到自己的老板想要做点什么了,自然也就不怕把话说的再明白一点,“如果我们也给钱,美国人一样说鸿海的坏话,就像您上次做的那样,不过老板,您这次不会再心慈手软了吧?”
“当然不会,我会让美国人民看看鸿海集团是如何经营血汗工厂、没有任何人性和道德的剥削最底层的穷人的。”
孙亚芳登时打了个寒颤!
她虽然在美国呆的时间并不长,算上以前出国的经历,加起来满打满算的也不会超过2个月,可对这个国家的老百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就是这个国家的人,从上到下最喜欢将自己放在救世主的高度上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鸿海集团搞血汗工厂的事情一旦在美国社会流传了起来,愤怒的美国人指定会在白宫外面打着小旗子游行抗议,如果没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也就罢了,可有了老板在后面不遗余力的支持,孙亚芳根本就不敢想象戴尔和康柏是否敢与富士康签订代工合同……哪怕他们心里其实更加倾向于与富士康合作,可当美国的普通人看不惯富士康的时候,他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没办法,美国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
“这……南方的领导恐怕会对您有意见,您这么做对湾岛在南方沿海省份的投资肯定会有影响的。”犹豫了一下,孙亚芳还是决定劝劝自己的老板:这一招真的太狠了。
林铮当然知道湾岛的企业在大陆开设血汗工厂的事情在美国媒体上传出去之后,必然会引来那些每天吃饱了撑得难受的美国媒体们对共和国的口诛笔伐,说不定还会影响南方省份的招商引资工作,不过林铮并不打算为这些事情承担什么责任,“没关系,只要我们做的隐秘一点儿,不会有人知道是我们做的,至于南方哪些省份的招商引资工作会受到影响……你觉得是那些湾岛的商人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放弃来大陆投资赚钱的机会呢?还是南方那些省份的官员会因为美国的媒体叽歪两句会不敢让湾岛的企业开设血汗工厂了?亦或者是美国的那些普通人会因此不买台湾人在大陆投资的工厂生产的‘madechina’的商品?”
孙亚芳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可话到了嘴边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林铮的话一点都没错,哪怕美国的媒体叽歪的再厉害,但在实际的利益面前,不会有人把他们当做一回事,哪怕当时当做一回事,可时间是治疗一切完整的顽症良方,媒体上的言论能影响到戴尔和康柏对代工厂商的选择,但普通美国人选择“madechina”的衬衫和“madechina”的皮鞋的年头绝对不会因此而有一点的改变:媒体上怎么说是他们的事,但买东西花的可是老百姓自己兜里的银子。
“……那就这样了?”好半晌,孙亚芳才艰涩的向林铮问到,声音有几分沙哑。
“嗯,也就这样了。”林铮点点头。
“也不是什么坏事……”电话里一直没动静,就在林铮以为电话出了问题的时候,孙亚芳轻声嘟囔了一句。
————————————————————————
“林总,你真的打算和电工所那边一起研究飞轮储能基础?”船夫努力睁着他那胖乎乎的圆脸上的小眯缝眼,惊讶无比,到现在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林铮是真的打算下血本研究飞轮电池技术。
“不会吧,我不是和你说过,我们要上这个项目么?”林铮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还有,你不是一直都与电工所那边有合作关系吗?这事儿难道你会不知道?”
“就是因为知道才有些不敢相信,我以为你会放弃的,可听我在电工所的朋友说你做好了投入20年资金的准备之后就再也坐不住了,林总,你就这么看好飞轮储能?”
“这么说吧,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交通能源领域,20年后是锂电池的天下,但30年至35年后就是飞轮电池的天下,”林铮一脸坦诚的望着船夫,这家伙是自己的合作伙伴,虽然他已经猜到了船夫想要干什么,但并不打算瞒着他,“锂电池的前景我也很看好,对于锂电池,我觉得最起码未来40年内都会非常有市场,但在车载的新能源技术上,我更看好飞轮储能技术。”
——————————————————————
ps:这是昨天的第三更,今天依旧三更(未完待续。。)
。。。
第437章 组建联合公司()
船夫沉默不语。
作为国内电池方面首屈一指的专家,对于飞轮电池的优越性他自然很清楚,不说别的,单单其物理储能的特点,就不是现在广泛应用的化学电池所能够比拟的,更不要说其惊人的能量密度。
但相比于自己决定上马的锂电项目,飞轮电池的缺陷实在是太明显了:技术含量太高,导致这种电池的成本非常高,船夫自己也不是没有打过飞轮电池的主意,可计算后的结果让他彻底打消了上马飞轮电池的想法:大规模商业应用之后,锂电池的成本可以摊薄到6000元每千瓦。时,20年后有希望降低到3000元每千瓦。时,可飞轮电池的成本最少是锂电池的5倍!
五倍啊,哪怕是再怎么降低,飞轮电池的成本也要在锂电池的3倍以上,除非在技术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突破,否则锂电池的优势永远都比飞轮电池还要多,锂电池已经开始小规模的商业推广和应用了,相信用不了几年,锂电池就会大规模取代现有的镍氢和镍镉电池。
至于锂电池的安全性,这更不是问题,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低了点,但它的特点就是安全性好,很适合作为将来车用新能源的储存设备。
一直以来,船夫都是很看好飞轮电池的,可现在,林铮的做法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这家伙真的这么看好飞轮电池吗?
“你认为飞轮电池的成本会降低到一个很低的程度?”犹豫了一下,船夫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