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边疆建设,铁路修通,几个建设兵团和数百万移民已经到位。
也就是这年头人都比较老实,加上大量的盲流、失地农民、灾民无处安置,广大的西北要弄出几百万人出来,不要太简单。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将是顺势而为的事。
看到小册子上给出的数据,起码要将西疆汉化人口增加到三千万基数,多数人当场吓了一跳。
大元首皱眉道:“这个数量多吗?我觉得还不够。不要看西域那么多沙漠高山,其实有足够的资源条件养活这些人口。另外,整个哈萨克地区拥有庞大的资源储备,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
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
这么多的资源,不需要多费唇舌,众人都知道是多么庞大的财富。而这里面还不包括没有公开的铀矿储量。这可是未来核武器时代必不可缺的关键矿藏。
在新朝的建设规划当中,未来并不打算建设太多的煤发电厂,而是要尽量多建核电厂,这就需要有庞大而稳定的燃料来源。毫无疑问,哈萨克地区是非常合适的。
如此以来,以工业开发为经济支柱,以建设兵团为移民单位,全面推动西疆汉化统一。前出的几个兵团要点,将首先截断从西亚来的宗教势力。那些整天想着去圣地朝拜的,干脆直接留下不要回来好了。
基于上述的种种远期战略,新朝的军事建设也将由而有不同的变化。总起来说,便是以战区的方式,统筹三军力量。
作为国家大陆战略的重心,西域毫无疑问被划为第一战区。包括从贝加尔地区与俄军对峙的兵团,整个西疆,巴尔喀什湖周边,重点进攻目标在新西伯利亚的秋明地带。那里是个丰富的大油田,重要性,这是不消说的。
第一战区的前出运转中心为乌鲁木齐,司令部设立在西安。
为了保障该战区的运转效率,国内秘密生产的第一批螺旋桨运输机和客机,将首先部署在那边。
第二战区划分在西南方向,司令部设立在成都,辖区包括康藏、云南、缅甸孟加拉地区、中南半岛,其防御重心为英国控制下的殖民力量。
第三战区司令部设在九州,涵盖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夏威夷群岛,面向美国西海岸警戒,并以夺取阿拉斯加西部美国为战略目标。
第四战区司令部设在吕宋马尼拉,辖区包括菲律宾群岛、密克罗西亚一直到新西兰的整个南太平洋群岛区域,印尼群岛乃至澳大利亚。
如此在海陆空三军总司令部的框架之上,形成为统一作战指挥而设立的战区司令部,可以及时方便有效的调动所有军事力量,相互配合,彼此协作。(。)
第六二六章 平衡()
很显然,这完全是一副充满了主动进攻性质的军事变革纲要,一切都围绕着未来长达百年时光的战争,而做出的前瞻性计划。
这要是给西方国家的人看到了,绝对会引起空前警惕,便是国内的那些文人官僚们知道了,也肯定要一片哗然,纷纷叫嚷好战必亡。
军方大员们却不管那些,他们只在乎自己和后辈继承者们有没有用武之地。不需要像对俄国那种动不动拓地千里的宏伟胜利,只需要不断的战争,不断的获取胜利,小步快跑,香火不断,他们的意志就能得到传承。
人都有私心,都不想让已经拿到的好处重新失去。这一代军头们已经从成长起来,从革命战争和对外反侵略战争中,他们必将获得一世的荣耀,可谓功成名就。
可他们的后代呢?他们的传人,他们提拔起来的下级军官,那都是要形成一个关系网,相互勾连、相互照顾的。
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老子创业后人守业的传统,这并不因为国体制度的变化而随意消失,那仍将一代代不绝的传承下去。就算政府出台了高额遗产税法规,依然无法阻挡。
而相比起财物上的传承,权利上的传递更加重要。中国是个官本位国家,获得权势就意味着什么都能得到。拿到的人,当然不想一朝失去,万一被仇人给打击报复了怎么办?
当然是有后来人继续掌权,继续保护自家后辈子孙的安全。
虽然如今国朝初定,军人拥有独特的地位,甚至还在文官之上。国家教育也要求文武双全,没有军事背景者不能当上高官。
可只要了解中国传统的人就知道,制度从来都充满了漏洞。文人更是钻漏洞的好手。所谓儒以文乱法,说得就是他们带头破坏规矩的传统。已经根深蒂固,谁都改不过来。
由此,当代的军头们也不敢保证,在国家强盛之后,惯会耍手段斗心眼擅长尔虞我诈的文人上台执政,慢慢的把军方力量给打压下去。到时候,他们一辈子拼杀得来的半壁江山,将不可避免的被人侵蚀。
现在他们都还当朝得力呢。下边诸多士绅文官势力,都开始试探着下手了,别提以后天下太平,后果根本不用想,不落到宋明两朝那种武人不如狗的悲惨境地,也好不到哪儿去。
就算大元首一再提醒,世界列强之所以强大,正是他们的国家体制一切围绕着军事斗争而来。一旦放弃军备,则国家离着被倾覆不远。
可他说破嘴皮子也未必管用,中国文人那种对外充大头装君子。对内残毒卑鄙无所不用其极的内斗精神,简直是血脉传承,自然就会。指望他们良心发现。理性思维,还不如指望老母猪上树,太阳从西边出来。
可喜的是,大元首显然跟大家想的一样,这不外边才闹腾起来,这头就有了百年长远规划,好得很,太棒了!
大元首坐在前头,把下方军头们的反应一览无余。心中也是慨叹,他这么干。也是被逼无奈。
有本世界的现成例子摆着呢。
想当初,新中国刚刚成立。就被迫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当中,砸锅卖铁付出巨大牺牲,艰难打赢了联合国…军,赢得了国家主权独…立的宝贵机会,也暂时断绝了苏美两方势力觊觎的野望。
随后,世界冷战全面展开,不想站队的中国被孤立封锁,中苏关系破裂,北面是毛子百万大军咄咄逼人,随时可能有钢铁洪流席卷南下。一穷二白的中国根本无从抵挡,不得不一边勒紧裤腰带搞原子弹,一边“深挖洞、广积粮”,把重要人才和工业设施往深山老林里撤。
另一边,美国为首的力量三面围堵,在周边不断制造压力,中国随时面临被打击摧毁的危机,以太祖为首的一班人忧心忡忡,想办法自强御敌。
可以说,新中国从成立开始,一直到氢弹成功投放,才暂时免除了被人侵入本土全面摧毁的可能性。到了八十年代前后,洲际导弹施放核弹头成功,则拥有了对敌国形成战略报复的能力。那时,也才有了让苏美忌惮的打狗棍。
这漫长的二三十年间,不是在备战,便是在战争乌云笼罩之下。一个不小心制定了错误的政策,中国挣扎百年好不容易获得的独…立自主,便可能一朝丧尽。
可就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国内一大帮文官不管不顾的开始抢班夺权,甚至要让执政党靠边站,甚至让中国放下军事斗争的纲领,转身去跟洋鬼子舔屁股当奴才。
这可都是从最残酷的革命斗争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啊,他们不知道给洋鬼子当奴才的后果会怎样吗?
但内核充斥着传统文人血统的官僚们,还真的就不在乎!
在千百年历史上,他们一贯的作风就是如此,不在乎谁当主人,只要能让他们当官,只要能让他们保有自己的财富权势,便是向一帮畜生卑躬屈膝也无所谓,反正就当是给孙子行礼了。
这种阿q精神源远流长,怎么都不会断绝。也正是这样一种走狗心态,在太祖等人相继辞世之后,这帮人再次有了跳腾的机会,便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于是乎一系列的伤痕文学铺天盖地,各种反思批判声势浩大,席卷天下,充斥在普罗大众的耳朵里,妄图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折腾,广大的人民群众心里头依然供着一位永不会陨落的大神,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最清楚谁才是对他们好的人。
本世界的新中国,拥有整整一代从残酷到极致的斗争中活下来的革命家,结果都搞成那德行。后来为了挽回道德人心,费了多大劲。要花多大的代价?至少杨浩觉得,他这辈子能看到就不错了。
反观乙位面,从清朝过来的遗老遗少更是历历在目。如果不用点手段把他们压制住,至少是平衡住。这个新的政权离着完蛋,可能也用不了一二十年。
一二十年之后,若是列强没没有被打残,再次卷土重来的话,彻底失去斗志,被渗透的一塌糊涂的一代人,还能抗住么?
大元首一点都不看好,而且他也不想到时候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好的办法,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于是就有今天的一系列军事变革。
等全场的军头们初步消化了之前的一系列要点之后,大元首轻轻拍打小册子,朗声说道:“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我们的宏观规划,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按照规划完成所有的变更。筹备四大战区司令部的工作,各方面部队的配备,针对不同战场的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列装,针对不同敌人的战略战术的拟定。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大家齐心合力的完成。在此,我先声明。任何人,不得阻挡或者破坏我们的大政方针。”
他没有更多的威胁或者处罚说明,但话语之中隐含的凛凛杀机,却足够在场所有人感受的一清二楚。
大元首的威权之重,自然不必怀疑。开国之君,往往都是乾纲独断、杀伐果决的。他没有登基做皇帝,也是从一开始形成的制度下,不好称制而已。但要说威信之高,言出法随。那绝不是开玩笑。
如今把大政策拿出来跟大家商量,这已经是放低了姿态。而且还是关系到所有人的未来前途,子孙后代。谁特么敢当二五仔,就算不灭他九族,也绝对没有好下场。
因此,他话一出口,满场都是支持赞同的声音。
新朝建立就这点好处,打过仗的军人占绝对多数,没有从学院里升官的那种光会耍嘴的玩意,他们也混不到这种高规格的会议当中。
关键是,大元首也不允许。
光靠耍嘴没有经过基层工作锻炼的人,当官之后的破坏性有多大,无论历史还是本世界的例证,多到数不清。
从今天开始定下的百年战争规划,同时也成为将来军官升级、乃至地方官升级的一条必须的考核标准。
没有经过战争考验的人,不准升官。没有相关功勋的人,不准担任正职。没有做出贡献的人,不能享有高待遇。没用证明自己工作能力的人,别想执政一方。
如此一来,可以保证在未来想当长时间里,形成一套军官培养、战场历练、再次教育、主导一方的晋升制度。
这里面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防止国家因此而走向军国主义、军人独裁。
大元首自己掌握三军和半壁国家财政、工商,绝对的金融力量,没人能反抗他的意志。但后继者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一旦开始分权,哪头轻哪头重?必然需要认真考虑,一个不好,就是内乱。
不过眼下看来,似乎他还是向着军人一边的居多啊!
嗯,至少在场的人,大部分都这么想。
会议顺顺利利的召开,一个个议题全票通过,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相关的财政拨款和专项资金也不缺乏。
这也跟杨浩故意散播出去的消息有关。外界大多数文官和财政口的人,都知道国家将不会扩大战争,君不见连最关键的海军,都卖了四条战列舰出去换钱么?
海军这个吞金兽不扩大规模,便不存在对外发动攻势战争的可能性,那么省下来的钱军方要干别的,阻力也小得多。
而且忽略了百年战争规划的核心,光看在海陆空三军都有总司令部的架构基础上,叠床架屋一般的再成立四大军区司令部,给大家的第一感觉,这尼玛很像宋朝的制度哇!
宋代军政制度一大特色,便是各种官职相互重叠,相互制衡,谁也无法一家独大,直接避免了军头称霸一方的可能性。至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从中御的缺陷,在这时代看来都不是啥问题。
没有了军人独裁的可能性,文官们就不必担心将来被欺负,被杀的人头滚滚。大元首如此决断,堪称圣君呐。
表面上,的确如此。
内里又如何呢?军头们一时间也有点脑子不够用。
其实这还真就有防止军阀出现的用意在里头。三军总司令部如果没有制衡,必然形成自成一体的裙带关系,到时候中央政府要插手干预都难。别忘了,现在的新朝制度下,军方可是控制着大量军工企业,三分之一的耕地,好几个建设兵团,那是要啥有啥,活脱儿一个独…立小王国!
如果有哪一个家伙能成长到军中威信一时无两,搞军事政变成功率极高。
大元首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于是四大战区规划便应运而生。
如此以来,三大总司令部平时招兵练兵管理什么的都是本职工作,但到了战时,部队却要听从战区司令部的调遣任用,其中也包括将官的任用。
等仗打完了,指挥权重新上交,各部队回归建制。
只要外部一直有战争威胁,四大战区不愁没活干,各支部队不断的轮转,没法形成统一的大军集成。这样一来,军方内部也会形成新的制衡,管兵和调兵的分别两立,三大军种四大战区平衡,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折腾完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