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国术纵横-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根的道理。
流言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全国各地。成王听到了,周公旦听到了,武庚听到了,被武王派去监视武庚的霍叔处,管叔鲜,蔡叔度听见了,满朝文武也听见了。表面上看去,朝廷上下还是那么平静,但任谁都知道——天下又要乱了!
镐京,一处密室之内,年少的成王威严的坐在龙椅上,在他的对面则跪着一个小小的宫女,只听成王冷冷的道:“你方才所言,可是真的?”说罢,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柔弱女子,双眼中射出两道不属于人类的骇人光芒,那眼神似乎要把面前的一切生灵生吞活剥。
那宫女道:“奴婢方才所言句句属实,武王确实是被周公旦所害!”
“有何证据!”
那宫女闻言赶忙道:“周公所下之毒乃是由南疆的‘芒草’和‘焉酸’提炼而成,此毒虽无色无味,但服用后却……”说到这里,那宫女不禁地下了头,脸颊上飞起两朵红云。
成王见状赶忙追问道:“服药后又当如何?”
那宫女闻言只得轻声道:“服药后,会使人丧失**,如果大王不信的话,一问王妃便知。”
成王的身体明显的一颤,不禁怒道:“你为何如此清楚,莫非此药是你所下?”
那宫女闻言颤声道:“此药确实是奴婢所下!”
成王冷冷的盯着宫女道:“周公旦为什么要害死父王,你又为什么要帮他?”
那宫女闻言解释道:“周公旦乃是因爱生恨!陛下可知道,深爱着当今皇后的不仅有当时文王的二公子姬发,更有四公子周公旦。”
成王愤怒的站起身“沧”的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大喝道:“住嘴!说!你为什么要帮他?”
那宫女喃喃道:“是啊!我为什么要帮他?因为他挟持了我的母亲!我自幼丧父,是母亲一手将我养大,可他居然以母亲的性命来要挟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成王闻言冷冷的道:“那你现在为什么又要告诉我真相!”
“因为他杀了我的母亲!”那宫女吼道!
“既然你是周公旦派来侍奉父王的,那你就随父王去吧!”姬旦言罢将宝剑的剑尖指向了宫女的咽喉。
那宫女见状竟忽的平静了,“奴婢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不要脏了大王的宝剑,奴婢自己来!”说罢,猛的低头向一边的壁柱撞去。鲜血从那宫女的额头不断的涌出,不一刻便染红了地面,一个薄命的红颜就此香消玉陨。
成王见状仰天长叹,“父王,你看到了吗?害死你的竟是你最为信任的弟弟,我曾经无比敬爱的四叔啊!你叫我不要听信谗言,可是你看看,这小小的宫女竟真的是奸人吗?天下有如此侠烈的奸人吗?”言罢走出了密室。
就在周成王走后,一道身影自那宫女的体内浮现出来,对着那宫女微微抱拳道:“为了侯爷的大事!对不住了!”若是有人在此,定会惊讶的发现,眼前这男子却不正是帝辛天子五卫中青龙卫的主将刘辉。
宫女是真的,宫女的母亲被周公接到过府内也是真的,事实摆在面前,一查便知。不过事实却是周公在路边看到一个老妪晕倒,心生怜悯,于是收为下人,赏其一口饭食而已。
至于那宫女,周公则根本不认识!(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六章:三监乱周公东征()
“这么说!成王已经中计了!”殷都,皇宫之中,武庚不急不徐的踱着步子,身前站着的,正是昔日的五卫大将军,刘辉、杜松、韩勇、梁坚、谢涛五人。
“正是!姬诵已经坚信其父乃是姬旦所害,已经处心积虑的要除掉姬旦!”大将军刘辉信誓旦旦道。
“好!既然姬诵已经中计!那最后的障碍便是三监了!另外东夷与蒲城那里,也要尽快联系!便劳烦诸位替本侯走上一遭!”
“遵命!”五人闻言赶忙道!
……
霍国的国都,姬处正在和众臣议事,议论的内容却正是听到的那些传言。突然有仆人来报,“启禀王爷,门外有一人手持成王的令牌来见!”
姬处惊道:“成王的使者?难道传言竟是真的?快传!”说罢,吩咐众将起身回避!
不一刻,仆人引了一个汉子进来。只见这汉子头戴金箍,腰悬宝剑,一见到姬处便赶忙单膝跪倒道:“末将参见王爷!”
姬处赶忙扶起来人道:“将军乃是天子使者,姬处焉敢受此一拜!但不知将军此次为何而来?”
那汉子道:“末将乃是奉成王之命特来向将军求救,现有成王密函在此!”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封黄色封皮的书信递到姬处手中。
姬处道:“辛苦将军了!来人,吩咐下去置办酒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那汉子道:“不敢,成王吩咐,因此事关系重大,这封书信一定要王爷当着末将的面拆开观看,看完后便立即烧毁!”
姬处依言将书信打开,那脸色竟越发沉重起来!待看完后便将书信就着烛火点燃。然后吩咐下人带来人下去休息。
那汉子刚走到庭院。便被无数的家将围在了垓心。那汉子不禁怒道:“王爷这是何意?
姬处面色复杂的道:“成王在信中吩咐,因此事关系重大,要本王无论如何要留下将军的性命!将军,得罪了!”
那汉子笑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末将这条命早就卖给皇家了。但愿王爷能不负所托,末将先行去了!”说罢。拔剑自刎,那尸身竟然屹立不倒。
姬处呆呆的看着汉子的尸身道:“霍叔处一定不负将军所托!”
那尸身在听到这句话后轰然倒下。
管国与蔡国的王宫之中,相似的一幕亦在同时上演,看到成王的诏书,两位王叔义不由得愤填膺。
……
“哈哈哈……,大王终于要动手了吗?也是时候让天下人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了!再不动手天下人恐怕要将我大秦给忘了!”
蒲城城主府内,一个老者张狂的大笑着,笑罢喃喃自语道:“武王已死,成王年幼。周公被疑,当真是天赐的良机啊!”
“请大将军转告陛下,我蒲姑城的八千死士愿与大王同进退共存亡!”看到一旁微笑而立的五卫大将军,那老者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深施一礼,信誓旦旦道。
……
“好!只要大商王子起兵,我东夷诸部一定会率兵响应!区区一个小邦周,居然敢挑衅我们的大秦陛下。我一定要让其见识一下我东夷弓骑兵的厉害!”
……
武庚起兵了,东夷九部每部派兵一万相助;徐国派兵两万相助;加上奄城和蒲姑城的八千死士和武庚自己秘密训练的八万人马。一共是十九万八千人的正规军,七十二路诸侯已有五十三个参与反周。
武庚叛周的消息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百姓们纷纷传言,武庚正率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镐京杀来,他是来恢复大秦江山的。
朝廷震惊了,可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管、蔡、霍三国竟也加入了武庚的队伍,他们的口号竟然是“勤王”。
这时。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真的乱了。
周王的大殿上,周公旦正在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要的是稳定民心,他要的是满朝文武和成王的支持。
成王冷冷的看着这一切。他深深的记着母后的话——“忍”!现在的他除了忍还能做些什么呢?!
“恰似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也许只有这句话才最能体现成王此刻的心情吧!无论周公旦此次东征成功与否,只要自己能在这段时间内培植出自己的势力,那自己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成王偷偷的拨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别人的圈套,而聪明绝顶的周公旦又怎会想到,年幼的成王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呢!
终于,周公旦成功的说服众人同意自己出兵了。成王加封周公旦为征东大元帅,全全负责东征的事宜。于是,三天后,周公旦便急急忙忙的领了紧急拼凑的三十万大军出发了!
一个月后,两军终于相遇了!周公旦稳立兵车之上,手扶车辕,远远的眺望着叛军的队伍,目露沉重之色。
周公旦曾经无比羡慕的看着姜尚坐在大红伞盖之下,挥动令旗,指挥千军万马的身影,而现在他终于也也有机会体味一下这出将入相的乐趣了,可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喜悦之情。
周公旦静静的看着叛军的队伍有条不紊的推进,站定,将兵锋指向自己。他不明白,为什么武庚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拉起几十万人的正规军。
在叛军队伍的前方,静静的排列着几十个将领,这些人或使枪,或用锤,或执斧,或持锏,但无一例外都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至于叛军的最前方,一个身影却也正在向仔细的打量着周军的队伍。
只见此人头戴冲天盔,身穿锁子甲,手提金背刀,胯下逍遥马,一双虎目顾盼生威。风乍起,吹动背后的滚龙袍上下翻飞。好似血浪一般。冷眼望去,浑身上下无不自然的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却原来正是此次犯上作乱的罪魁祸首——武庚!
周公旦见武庚在观望自己的队伍,不禁大怒道:“武庚!你这恩将仇报的贼子,因何以德报怨,反叛朝廷!难道你忘了你的性命是谁留下的吗?”
武庚狂笑道:“以怨报德?恩将仇报?反叛朝廷?我武庚好大的罪名!但不知你周朝有何德。你姬氏对我又有何恩!这天下到底是谁的!谁才是真正的犯上作乱!”
周公旦闻言气道:“住口!前秦无道,自取灭亡,天下诸侯公推武王为天子,这天下自然是我周氏的,你们私自起兵,这便是犯上作乱。武王不忍你殷氏就此绝嗣,乃封你为殷候,你却趁武王新丧,成王年幼。而犯上作乱,这难道不是以怨报德?”
武庚冷笑几声,对旁边的霍叔处等道:“别人杀我百姓,灭我社稷,便是替天行道,为民请愿;而我武庚起兵就是犯上作乱,三位王爷倒是说说,谁才是真正的犯上作乱!”
姬处等虽然与武庚合作。但却不忍提及往事,当下便耍了个小聪明。打马向前对周公旦道:“姬旦,你害死武王,逼迫幼主,阴谋篡位,无耻之极!我等奉成王密召,前来讨伐于你。但念在你我兄弟一场,只要你肯主动辞掉摄政之职,归还皇权给成王,我们便放你一条生路。但若你执迷不悟,就别怪做兄弟的翻脸无情了。”
周公旦闻言急忙解释道:“三哥、你千万不要给小人蒙蔽了!四弟此次东征却正是奉王命而来!”
一旁姬度闻言答笑道:“成王早已在你的控制之中。什么受命而来,恐怕只是你的一面之词吧!我等已与殷侯商定:勤王之后,大周与殷商平分天下,两国和平共处,永不交战!”
周公旦闻言大怒道:“兄弟好糊涂!这江山已经是我姬氏的天下,哪里还用和别人平分!我周公旦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难道兄弟你还不清楚!只要你现在回头,我们还是兄弟,对于你们的所作所为,我周公旦可以既往不咎!”
姬处仿佛被周公旦的话打动了,正在思考什么,却听一旁姬鲜劝道:“三哥,不要听他的花言巧语,待我前去擒拿这无恩无义的匹夫!”说罢,拍马摇枪来到两军阵前!
周公旦又怎会亲自上阵与他厮杀,只见周营中冲出一员小将,手持点钢枪,打马来到场中,向姬鲜抱拳道:“王爷,让末将来会你!”
管叔鲜骂道:“无知小儿,看本王去取你头来!”说罢,举枪便刺!两人双枪并举,马踏连环,转眼杀到了一处。姬鲜力大枪沉,一条黑铁枪使开来好似巨蟒翻身,浑身上下全无一点破绽。
那小将也是英勇非常,一条枪使得神出鬼没,枪尖处透着点点寒光,好似白蛇吐芯,两人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姬鲜毕竟已经年迈,敌不过小将的骁勇,脸上已不知不觉地流下汗来。
又过了二十回合,姬鲜一时大意,被小将一个声东击西,刺中右臂,险些摔下马来,赶忙打马败回本阵。周公旦见己方取胜,赶忙挥动帅旗,命令队伍乘胜追击。
一时间,但见空中旌旗蔽日,鼓声震天,三十万周军如潮水般向叛军涌去。
武庚冷冷一笑,将金背刀高高举起,只见叛军队伍的前方神秘的出现了五千弓箭手,一时间箭如飞蝗,从天而降,许多周兵还没有接触到对手便已经含恨而去。
在丢下了几千具尸体后,两军终于相遇了。杀红了眼的周军却突然发现不知何时在自己的左右两方竟同时出现了五百辆战车,而且在每一辆战车上都站立着八名勇士。
这些勇士虽然都身穿重甲,但职责却各不相同,前面的两个勇士,一人手持马鞭,负责着战车的驾驭,一人手执弓箭清除前方的一切障碍,战车的左,右,后三方也各有两名士兵,这两名士兵一个手持长枪防备着敌人的骑兵,一个手持短刀阻挡着任何人接近战车的可能。
只听一声炮响,这一千辆战车同时向着周军冲来。待到距离近了周兵才恐惧的发现这战车明显是经过改造的,就连战马也已被武装到了马腿,那车轴上突出的两把利刃就像镰刀一样在周营里往来横行,而周兵无疑成了任人收割的小麦。
恐惧在周营里蔓延着,一个将领为了鼓舞士气,拍马向一辆战车冲去,但还没冲到跟前,便被那一丈八尺长的长枪贯胸而过。
周兵真的崩溃了,不顾一切的向后方撤退。他们并不是懦夫,他们并不害怕战死沙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坦然的面对这场毫无悬念的单方面的屠杀。
“兵败如山倒!”周公旦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但他现在又能做什么呢!他实在想不到武庚会如此狡猾,他更想不到,武庚的实力会壮大到这种地步!
这一千辆战车给周军带来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周公旦唯有鸣金收兵,带领残军败将向西方逃窜!武庚领兵追杀一阵,便掌得胜鼓回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