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4部分

医师1879-第34部分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也会相当的不稳定。不过就目前来说,至少相比三四十年前人们必须咬紧牙关挺过手术过程中的剧痛,现在的病人已经很幸福了……

    很快,李斯特拿起了手术刀,在病人的腹部迅速的切开了一个切口。

    就在此时,约翰终于再也忍不住心中涌动的好奇心,轻手轻脚的跑到了第一排的右侧,踮着脚尖往手术台上看去。虽然距离还是不算近,而且被人挡着让他根本就看不太清楚李斯特到底在做些什么,不过身为一名经验外科医师,他还是可以通过大致的动作和几个人之间的配合看出一些东西的。

    只不过,短短的一分钟之后,他又被惊住了。

    后世的医师和病人们很难想象这幅一百多年前的手术情景,因为在这个时代每个躺上手术台的病人要么是走到了绝望的境地,要么就是拥有着超越常人的勇气,而这个时代的外科医师们,同样也拥有着后世医师们所无法想象的技术和……

    速度!

    “咕咚!”

    不由自主的,约翰的喉结重重的涌动了一下。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李斯特的手术速度了。要知道,约翰前世读书和工作的那个年代,即便经过了很多专家的纠正之后,天朝的很多地方还以做手术的速度作为判断外科医师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才会出现什么“某某市第一刀”、“某某医院第一刀”之类的称呼,但是约翰可以肯定,后世哪怕是速度再快的外科医师,恐怕也无法和眼前的李斯特相提并论!

    楞了许久之后,约翰终于找到了两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一切。

    简单,粗暴!

    这位现代外科学的鼻祖似乎根本就不考虑自己的手术方式对病人可能产生的伤害,手术的过程几乎是一味的求快,手术刀上下翻飞,大开大合一心想要观摩一下的约翰心头大惊,几乎要忍不住低声惊呼起来了。

    台上的李斯特等人当然听不到约翰心中的惊呼,他们自顾自的工作着,极为默契的配合着,以超高的效率震撼着约翰,最后这台一百三十多年前的手术竟然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后就结束了!

    “上帝!”

    看完李斯特缝完最后一针,约翰忍不住呼唤了一声西方人心中的至高神。

    这个连麦氏点都还没有发现的时代,外科医师们竟然能这么快就做完一台看起来并不简单的手术,这实在是让约翰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约翰慢慢的也猜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李斯特的手术技巧完全可以称得上粗糙,切口太大,出血过多,对于病人的伤害过重等等,可以说在他的眼中,这位外科学教授的手术一无是处,但是如果考虑到现在麻醉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重情况,似乎加快手术速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别忘了,现在可是一百三十年前啊!

    不过现在可不是什么感叹的时候。因为手术之前李斯特已经充分表达完了自己的观点,甚至和一些故意来找茬的同行们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所以此时他也不再和观众们互动了,直接推着病人就准备离开。约翰稍一迟疑后马上就快步走了过去,恭恭敬敬的招呼道:“对不起,尊敬的李斯特先生,能和您说几句话么……”

    ……

    不好意思啊,明天起回复正常更新。

第九章 慢慢来吧() 
“当然。”

    李斯特微笑着转过身来,脸上最初并没有一丝意外的表情。

    从许多年前开始推广消毒技术开始,李斯特几乎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同行们的赞扬、询问和质疑,当然还有更多的非难和谩骂,早就已经习惯了。不过当他看清楚了约翰的相貌之后,双眼中还是不由得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李斯特平时可很少见到。

    虽说他的手术经常会有公共前来观看,但是大多数都是处于好奇心而来,很少有能坚持到底的。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台外科手术画面似乎稍显血腥了一些,更别说像约翰这样十几岁的少年了。

    下意识的,李斯特对约翰产生了一点点的兴趣。

    见李斯特停下了脚步,约翰连忙上前恭恭敬敬的问候道:“谢谢您教授,我是约翰·亨特拉尔,很高兴能够见到您!”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年轻人。”

    眉头轻轻一动,李斯特含笑回应道:“不好意思,我等下还有一个非常的会面,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一边走一边说可以吗?你至少有五分钟的时间可以提问题的。”

    “当然不介意,先生!”

    约翰连忙点了点头,和李斯特一起走出了手术室。

    对于一心只想见见心目中偶像的约翰来说,更短的时间都没有问题,他本身就没有打算和对方交流太多什么,毕竟一百三十年的距离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他这次来只是纯粹的满足一个粉丝的愿望而已。

    五分钟已经足够了。

    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李斯特的步速相当之快,以约翰的身高也必须注意加快迈步的频率才能跟得上去。走出了手术室十几米远之后,李斯特微微侧着脑袋,含笑问道:“年轻人,你刚才看完我的手术了吗?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的吗?”

    “呃……”

    看着李斯特那略带期待的表情,约翰一时间有些尴尬。对于手术而言,他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即使有也只能是质疑和建议,只不过这会儿说出来明显是给自己找麻烦。但是如果直接说自己是追星来了……

    “教授,我确实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眼见李斯特的表情似乎变得疑惑起来,约翰情急之下灵机一动,马上点头笑道:“我是一个准备在欧洲留学的美国人,刚刚来到伦敦还不到一周时间,目前还没有选好想去的学校和想学的专业,但是今天看了您的手术后对做一名外科医师突然有了兴趣,所以……”

    不等约翰说完,李斯特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这年头电话才刚刚开始出现,人们的信息极为闭塞,很多年轻人对于未来都非常的迷惑。事实上,历史上不少这一时期的科学家都是偶然的机会下定决心去从事某项研究的,李斯特下意识的便认为约翰是这种孩子了。

    想到这一点,李斯特的态度顿时便认真了不少,微一沉吟后开口道:“你能对外科学感兴趣我是非常高兴的,而且这个领域也确实需要有天赋的年轻人!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你,外科医师可不是一个能挣钱,同时也能挣来地位的职业,你必须要认真的想清楚这一点。”

    作为一名已经非常有名望的外科医师,李斯特的建议可谓相当的中肯。

    约翰心中自然明白,不过他也不会去认真的考虑这位老前辈的建议,只是点了点头笑道:“谢谢您,我会认真考虑清楚再做决定的……教授,我对您刚才所做的消毒非常感兴趣,您能用两分钟的时间简单和我说一下么……”

    ……

    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约翰来伦敦已经有差不多一周了,七天里倒有五天在下雨,着实烦人的很。当约翰按照约定来到医院门口的时候,早已在这里的汉斯马上迎了过来,恭敬的问道:“先生,我们可以回酒店了吗?”

    “当然!”

    约翰点了点头,一脸满足的笑道。

    能够见到李斯特已经实现约翰的愿望了,而能见到一台一百三十年前的腹部手术更是让人惊喜,他此时心中异常的满足。今天来见李斯特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了了约翰见见传说中大牛的夙愿,另外一方面也是到德国后的事情做好准备,至少和管家先生解释时也能有个充分的理由了……

    “呼!”

    见约翰反应正常,汉斯暗暗的舒了一口气。

    上午离开了医院之后,管家先生其实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知道所谓的外科手术是怎么回事儿,生怕约翰因为见了那血淋淋的场景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不过现在看到小少爷似乎相当高兴的样子,他心中略有些惊奇的同时,也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招手拦了一辆出租马车,约翰和汉斯两人一路赶回了居住的酒店。

    吃过午饭了之后,两人一起回到约翰的房间,在离开之前管家认真的对着约翰说道:“先生,我已经预定了后天去往汉堡的船票……今天和明天您还想去什么地方吗?”

    “唔,今天就不出去了。”

    稍稍想了一下,约翰呵呵一笑道:“下午就在房间里休息,明天的话我想去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看一看,你可以安排一下吗?”

    “当然可以!”

    汉斯马上就点了点头说道。

    等管家离开了之后,约翰稍稍洗漱了一下便躺在了床上。本来想着睡个午觉,不过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滴声,约翰却没有一丝的睡意,见到李斯特确实让他有些太兴奋了。

    而且一想到后天即将开始的德国之旅,约翰的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德国么……”

    念叨着这个世界自己的“祖籍”,约翰微微一笑。

    这个时代的德国,刚刚赢得普法战争并完成统一不过十年左右,距离国力达到顶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科学和文化的领域,这个国家已经开始占据世界的中心了。

    单就医学而言,这个时代的德国人无疑是值得骄傲的,由德国人为代表的大陆医学体系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医学体系,而且在今后的几十年间也将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要知道,直到二战以后医学的语言才由德语转到了英语,1968苏联人才停止出版德文的“全苏医学文摘”,日本人也在六十年代以后才纷纷把杂志改为英文,由此可见德国医学的影响力。

    这正是约翰选择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

    德国人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上的强悍实力,更是吸引约翰的关键因素!

    19世纪末的德国,化学工业领先了整个世界,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医学进步显然离不开化学的发展,约翰如果不甘心只在外科领域发展的话,重新“学习”理化是必然的选择。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

    医学各种新式诊断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如x线等必须要依靠物理学的力量;研发未来上百年最的化学药物,就必须明白这个时代的化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所在抵达德国之处,约翰不会直接去读医学院,而是要把脑海中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先给捋一遍,至少也要学会如何用这个时代的简陋设备去做相关的实验才行。

    “一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心中暗暗的估算了一下,约翰慢慢踏实了下来。

    他不知道德国人现在读医学院一般要几年,不过他完全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时代的物理和化学,与脑海中的知识一一印证,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来印证基础医学体系的知识,搞清楚这个时代的医学家们如何去搞研究。

    接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就无所谓了。

    可以在基础医学领域搞出点儿“新理论”,也可以在临床上有些“新发现”,对于约翰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想到这里,约翰忍不住在脑海中了起来。

    别看约翰的脑海里存着超越现在一百多年的医学知识,但是真要把它们拿出来也是需要做许多工作的。首先,他必须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知道哪些理论和技术已经出现,哪些是自己可以“发现”的;其次,他必须仔细的筛选掉太超前的东西,考虑到以这个时代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做到哪些;最后,他还必须考虑这个时代医师们的接受能力,否则连个消毒法都要斗争几十年才能让别人接受,那可太折腾人了。

    “呵呵,慢慢来吧。”

    不一会儿的功夫,约翰就找到了几个绝佳的目标,然后忍不住呵呵一笑:“反正时间多得是,好东西也多的是,慢慢来吧……”

    ……

    呃,都不好意思说不好意思了。

    我太低估春节的威力了,今天一天都没闲着,只能抽出零星的时间码出一章,而且质量还很难保证。明天初一,估计情况差不多,所以还是先给大家道个歉吧。

    这几天每天保证一更,但是能否两更就要看当天的情况了,抱歉!

第十章 席勒家族() 
1882年7月12日,约翰和管家汉斯两人抵达了德国的港口和外贸城市汉堡。;在汉堡短暂的停留了一个晚上之后他们前进,终于在15日的傍晚抵达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柏林。

    这个时代的交通,实在是把约翰折腾惨了。

    不过终究还是年轻,而且从伦敦到柏林毕竟还比不得横跨大西洋,睡了一个晚上之后年轻的约翰就恢复了精力。如果不是管家汉斯再一次累的爬不起床,恐怕他第二天就要出门去好好看一看这个声名赫赫的城市了。

    柏林,在约翰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了悲情的城市。

    前世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柏林这个城市在约翰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排除了这种抽象的概念之后,他真的想看一看这个铁血时代的柏林。不过陪着汉斯在酒店里休息了两天之后,在抵达柏林的第四天上午,约翰却把自己收拾的上下一新,然后和管家一起走出了酒店。

    “先生,我们真的不需要再去买一些礼物吗?”

    坐在出租马车上,管家汉斯心中有些忐忑的问道。

    “不用。”

    扭头看着柏林街头的风景,约翰摆了摆手道:“外公特意嘱咐过我,除了他让我东西之外不用另外准备礼物……呵呵,不过我还真的没想到,外公在柏林居然还有一个堂姐!”

    “我也是来之前才第一次听说。”

    汉斯眨了眨眼睛,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就在两人离开纽约之前,老亨特拉尔突然告诉了他们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柏林还有他一个亲戚安格拉·亨特拉尔,也就是约翰的表姑奶奶!

    这个消息让两人都吃了一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