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291部分

医师1879-第291部分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头轻轻一挑,老亨特拉尔开口问道:“那么……约翰,你觉得我们是直接转让专利使用权,还是在各国建厂呢?”

    “唔……转让吧。”

    稍稍犹豫了一下,约翰苦笑着说道:“无线电不是制药厂或者汽车厂,我觉得还是直接转让专利使用权比较好!”

    约翰当然知道外公有考教自己的意思,好在他脑袋里也装了不少来自未来的“解决方案”,想了一下后突然嘿嘿笑道:“不过转让的费用不妨要的高一些,而且也不能平白的转让,可以让泰勒先生告诉他们,必须采购一定数量的无线电,然后才有资格用这个价格拿到生产专利……”(。)

第三十七章 任务() 
其实无论摩托罗拉还是亨氏制药公司,约翰都会时常。

    他不喜欢商业上的事情,也一直都拒绝多花心思去打理自己的产业,并不意味着约翰就真的把它们抛在一边不闻不问了。不管怎么说,那些都是亨特拉尔家族的产业,而老爷子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约翰不管谁管?

    只不过和约亚他们相比,约翰管的东西就很少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约翰懂得相互制约的道理,比如说摩托罗拉公司有特斯拉的人,有亨特拉尔家族派去的财务人员,还有聘请的专职经理人,三方相互监督,只要上不出问题约翰就不会太在意。而事实证明,之前邀请泰勒和甘特他们的加盟,对名下的产业起到了非常的作用!

    医学院全年的开销,都靠这几项产业支撑着。

    亨氏综合医院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想靠它挣钱自然是有点儿不可能,但是养活那些医师和护士们问题也不大。至于说医学院这边开销庞大,恐怕就要靠约翰自己来支撑着了,除非

    “除非大家像埃尔利希一样,能拿出有经济价值的研究成果出来!”

    随口说了那么一句之后,奥斯勒自己都忍不住乐了。

    医学院下面如果有几家门诊量惊人的附属医院,确实有可能总体上自负盈亏,但是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就说亨氏医学院和亨氏综合医院,名义上是一体的,而且都是约翰名下的产业,但是经济账可都是分开算的。就说上辈子国内的那些医学院,比如北京的都医科大,上海的交通大学医学院等等,旗下都是一连串的附属医院,但是那些大多都不是真正的直属,不管人事权还是财政权都是独立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呵呵”

    所以等奥斯勒的话说完。埃尔利希和其他各部门的教授们也都乐了。

    这年头的大学不是没有款的,比如说哈佛就非常有钱,学费、社会捐赠加上毕业生们的馈哈佛一跃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大学之一。但是对于亨氏医学院这样的新学校。这无疑只能是想想罢了。当然,如果像同时代美国其他小医学院那样,七八名医师就敢招生,实验课什么的根本就不开,办大学还真是一个挣钱的买卖。但是像亨氏医学院这样一年只收十个人,投入更是大的吓人,那就是纯粹的亏损了。

    从欧洲来到纽约的解剖学教授就咧了咧嘴,呵呵笑道:“说实话,以前在欧洲的时候总觉得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到了纽约让我再去欧洲,忍受那少得可怜的经费,我恐怕就受不了了。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实验室纯粹就是花钱的,没办法像埃尔利希先生那样还能挣钱!”

    对于亨氏医学院的条件。没有人会觉得不满意。

    历史上的爱迪生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团队,靠着雇佣的那些人给他积攒专利,所以有了后世明大王的称。要看拜耳一百多万马克投资的研究大楼,给他们带来了阿司匹林和hai1创造了的财富。正是因为他们,西方世界才开始越重视科学研究大规模的投资会越来越多。也正因为如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才会由受过教育的科学家们来主导,而不是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由经验工匠们所主导。

    但是即便如此,亨氏医学院的投入依然让人惊叹。

    至少这位解剖学教授就从来没有想过。不但自己实验室的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显微镜,就连学生们上课时也可以保证人手一台!这样的投入在他看来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用奢华来形容!而且顶尖的研究环境也让他总是有些担心,生怕这样投入在某一天突然断掉,而早已经习惯了的自己恐怕无法接受到过去的状态了

    “我倒是觉得。不是不可能啊!”

    在其他人的笑声中,约翰忍不住摸了摸鼻子,笑眯眯说了一句。

    “嗯?”

    随着约翰的这句话说完,办公室里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其他人那种自嘲似的笑容也都消失了,一脸惊奇的看向了校长大人。

    听起来似乎是句玩笑话。但是说话的可是约翰?亨特拉尔!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全是约翰身边最的下属之一,自然很清楚他的家史和名下的产业。这家伙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一直创造着奇迹,从自行车道汽车,从蓄电池到阿司匹林,从磺胺到抗毒素血清,再到后来的交流电和无线电,哪一个不是挣大钱的?就连随手创新的一个体育运动,他都能搞出耐克和阿迪达斯两个赚钱的公司出来!

    他要是说能赚钱,那说不定就真能!

    “可是”

    稍稍犹豫了一下,埃尔利希皱着眉头问道:“我们学校每年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我们研究所每年都能明一种新药,百分之十的净利润还有一半要奖励给个人,剩给学校的只有百分之五,这恐怕”

    “不不,我的意思可不是说你们研究所!”

    摇了摇头,约翰笑眯眯的说道:“而且除了新药之外,其他实验室也不一定就是只能花钱啊。比如说今天我请大家来开会的目的,就是准备安排一下我去欧洲之后各个实验室的任务,其中有不少东西将来都是可以赚钱的哟“

    “嗡嗡嗡”

    各个教授们全都一脸的古怪,窃窃私语着离开了会议室。

    特意留下来的奥斯勒教授眨了眨眼睛,忍不住开口问道:“亨特拉尔先生,你刚才说的那些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想出来的?”

    “当然不是!”

    毫不犹豫的,约翰摇了摇头笑道:“应该说这是我过去一年时间积攒下来的想法哈哈,您也知道,我订阅了欧洲几乎的医学杂志,很多时候都是从那里找到的灵感!要真是那么短时间就有这么多的话,那可就太夸张了!”

    “你以为,这样就不夸张了吗?”

    听了这番话之后,奥斯勒忍不住暗自翻了一个白眼。

    一想到这位院长大人刚刚留下的那些东西,奥斯勒就觉得有点儿心跳加:从解剖学到生理学,从疾病描述到临床应用,甚至还有诊断仪器的明创造,涵盖了那么多个领域,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一个人一年中想到的东西!

    而且

    “这些想法,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咬咬嘴唇,奥斯勒的思绪忍不住向那个能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明上飘了过去。他听说过欧洲有医师在研究心电图,而且几年前有一个荷兰人甚至从体表记录到了心脏的波形。只不过方法太过复杂,技术也太过落后,根本就不具备实用性。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有亨特拉尔先生这种想法或者说有他这样的实力全世界最先进的特斯拉实验室和医学专家们合作,来改进这种检查设备!

    想着想着,奥斯勒忍不住期待了起来:“如果真像亨特拉尔先生所说的那样,将来可以轻松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并且用来判断病情的话,那我对这种所谓的心电图可真是太期待了“(。)

    ◆。◆

第三十八章 启动() 
花了一周的时间,约翰给医学院的教授们留下了一堆的研究任务。无弹窗请

    其实说是任务并不是很准确,毕竟当初招揽这些顶尖人才的时候,约翰可是说的很清楚:除了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之外,教授们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校只负责日常的审批和拨款而已。所以这次“摊牌”研究项目,约翰并没有采用强制性的手段,而是用自己的理论去说服对方。

    当然,结果是非常让人满意的。

    19世纪末是医学史上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西方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转变的时期,但是与21世纪初的现代医学水平相差实在是太远了。比如说在21世纪初的大学教材中,最简单的医学理论如a波血型系统,内环境和稳态等概念,在这个时代甚至都没有出现,约翰随意抛出一些理论自然就会让这些教授们趋之若鹜,毫不犹豫的一头扎进其中。

    简单来说,主要集中在解剖、生理、免疫和传染病等领域。

    解剖学和生理学自不必说,那是整个现代医学的根基所在;免疫和传染病则是目前全球医学的焦点,尤其是后者,在这个传染病肆虐的年代,更是整个医学界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巴斯德和科赫才能成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医学大师。所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约翰精心挑选出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交给了医学院那些拥有全世界最顶尖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比如说改良的心电图技术,就是其中的之一。

    医院那边,约翰也没有厚此薄彼。

    19世纪末的医学界,对于很多疾病的认识非常浅薄,还有更多的疾病甚至还没有被发现,这都是非常的研究成果。因此约翰查阅了同时代的资料之后,整理了许多疾病的相关资料,然后交给了奥斯勒和托马斯他们。在化学药物和诸多疗法真正兴起之前,他认为广泛而精确的认识各种疾病才是最的工作。而这也将会给亨氏综合医院带来巨大的声望。

    至于说约翰安身立命的外科……

    “从今天开始,我允许你们自由的开展研究!”

    在外科的办公室中,约翰?亨特拉尔面对着一众外科医师们朗声道:“你们可以向腹腔进军,可以向胸腔进军。甚至可以向颅腔进军!的疾病、的体腔,都可以成为你们研究发展的方向!如果需要经费的话,可以尽管向托马斯申请,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一定大力!”

    “轰……”

    约翰的话音一落,会议室中顿时**动了起来。

    除了少数人脸色平静之外。大多数外科医师们都露出了意外之色,随即表情变得又惊又喜了起来。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亨氏综合医院外科的发展几乎可以用爆发性来形容。阑尾切除术、外科消毒、局麻等全世界领先的技术以及全院普及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外科病人们的存活率远远超过了纽约城中的其他医院,比起欧洲各大医院也是优势明显。再加上超越时代的硬件条件几乎全纽约的富人和中产阶级在遇到需要外科医师的情况时,都下意识的选择来到这里。

    但是让外科医师们遗憾的是,外科的诊疗范围十分局限。

    日常的脓肿处理、外伤处理等自不必说,阑尾切除术大家也都熟练的很,但是在其他新式手术方面却极少有进展。亨特拉尔先生似乎非常的保守。这位阑尾切除术标准的建立者一直故步自封,不但自己不开展新的手术,还隐隐的总在阻止其他的外科医师们。所以从建院到现在,除了常规的外科手术和阑尾切除术之外,亨氏综合医院外科基本停下了脚步,没有向更多的体腔和脏器进军,明显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的其他医院外科。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外科医师都无法理解。

    这是一个外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几乎每一周、每一月都有新的理论和观点发表出来,外科医师们热衷于利用止血钳、局麻药和外科消毒技术等新式武器。尝试攻克那些困扰人们已久的外科手术!因此每个月杂志上都会冒出数篇论文,阐述外科手术治疗某种疾病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也成外科医师们扬名立万的最佳手段。

    在这股大潮中亨氏综合医院落在了后面,亨特拉尔先生没有研究那些外科手术。而是先把精力都放在基础外科操作技术的完善上面,后来又开始带着外科医师们研究输血技术、外科营养和休克等新奇的概念。虽然大家都承认,这些理论和技术对外科手术或许会很,但是……

    “外科医师的价值,终究还是做手术啊!”

    散会了之后,托马斯忍不住感叹道:“尤其是我们外科。主力军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年轻医师们,他们对于用外科手术治疗那些疾病充满了热情,这两年可憋坏了。”

    “呵呵,可是他们的基础打得很牢固,不是吗?”

    微微一笑,约翰浑意的回应了一句。

    未来哪一个外科医师不是经过今年的基础训练之后,才有可能接触到那些“高端”的手术?就说约翰自己,上辈子给前辈们当助手就当了多长时间?这个时代的外科医师们连阑尾切除术都是“高端”手术,不好好训练一下,约翰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去折腾病人?

    不过如今的话,时机总算是成熟了。

    外科终究还是一个实践的学科,而且别的约翰不敢说,要论起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全世界其他医院恐怕没有一家敢说比亨氏综合医院更强的!除了具体的外科手术之外,整个外科学的理论根基已经被约翰打得坚实无比,剩下的就是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具体的外科手术中去了。

    麻醉、输血、消毒、基本操作技术……

    在约翰的努力之下,这些外科的基础技术已经被完善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上,完全达到了未来三十年后的水平线上。而对于外科代谢与营养、休克和围手术期等理论的研究,亨氏综合医院更是无可争议的开创者。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发布出来,但是对于同事们的努力,约翰已经非常满意了。

    所以面对托马斯有些纠结的目光,约翰笑吟吟的说道:“放心吧,我们外科的积累无人能及,一旦启动的话必然会厚积薄发,很跨就会吸引全世界目光的。”

    ……

    非常抱歉,刚发现37章发了两遍。

    最近在干一件从来没干过的事情,更新很少,大家再等我一段时间,谢谢了。(。)

第三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信() 
当时间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