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1879-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托马斯的话之后,约翰顿时便沉默了下来。在他闻讯从家中赶来之前,老亨特拉尔似乎说了一样的话。
现在的纽约,正处在一个黑暗的时代。
虽然城市在不断的扩大。外来移民也不断的涌入其中,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同时壮大起来的还有根深蒂固的**与黑暗,警察局同样也是如此。而与**相对应的,自然是工作能力的地下,因此无论是纽约的老居民老亨特拉尔,还是新来不到两年的托马斯,对他们都不抱太大的希望。
别的不说,看看现在的医院就知道了。
事情发生了之后托马斯几乎同时通知了约翰和警察局,但是当约翰从家里赶到医院的时候,警察的影子还没有见到一个!
“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约翰沉默了许久之后,突然开口问道。
对于老板的这个看似突如其来的问题,托马斯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暂时来说,我们需要做好三件事情:一个是配合警察们的调查我们医院和黑帮火并脱离直接的关系;第二就是加强医院的保护,新招聘一些保安来稳定军心,同时也能让病人们安心一些;最后一个的话,就是尽可能的让这些黑帮人员尽快出院……”
“嗯?为什么要这么做?”
听前面的话时约翰频频点头,表示认同,但是当托马斯说到最后一条的时候顿时一愣,满脸不解的问道:“他们几个的伤势不是很重吗?”
“这……”
托马斯顿时苦笑了起来,摇了摇头道:“约翰,先不说这些人给医院带来的危险,单就说这件事情肯定会登上报纸,这会让潜在的病人们担心不已我们收治黑帮成员,这对很多绅士们来说本身就是不安全因素!约翰,或许我们以后应该更谨慎一些,而且最好能让这四个人尽快的出院……”
“唔……”
听完了托马斯的解释之后,约翰再一次的沉默了下来。
收治一切需要诊断和治疗的病人,而不分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未来一名医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黑帮成员当然也有接受治疗的权力,但是此时听了托马斯的话之后,约翰已经基本上了解了下属们的意见了。
不过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还是缓缓的摇了摇头道:“不,我们不能这么做!”
“啊?为什么?”
托马斯顿时便有些急了,连忙追问道。
“因为这里是医院,我们是医师!”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沉声道:“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不管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不过这次的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托马斯,你尽快多招聘一些保安,以后夜班的保安人数增加一倍!另外,以后医院增加一条规定,凡是遇到刀伤、枪伤或者中毒之类非正常入院的病人,除了照常给他们诊治之外,还要第一时间通知警察前来处理……(。)
第四十一章 爆发()
一个坏消息后面紧跟着一个好消息约翰的心情顿时好转了不少。
无线电在这个时代无疑是个极为夺人眼球的发明,尤其是航海、战争以及商业等领域,拥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当然,对于穿越者而言,无线电的发明和完善还意味着另外一个的行业也将诞生广播、电视等传媒业!
正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约翰拒绝了别人参与其中的打算。
无论早就发现了无线电价值的摩根等人,还是测试过样机后兴趣大起的海军部,老亨特拉尔在约翰的同意下都给予了坚定的拒绝。你们想资助可以,但是想要拿钱入股就别想了,亨特拉尔家族在这上面前后投入了六位数的资金,可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让出自己的利益,至少也要像交流电那样,有了商用的基础之后才行……
……
和老亨特拉尔等人判断的一样,亨氏综合医院遭袭事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警察局来走了几次过场,就再没有了消息,而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托马斯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这件事情。两天后住院的几个黑帮成员自行出院,几天后亨氏综合医院的保安数量增加了一倍,这件事情就很少有人再提及了。
这个时代的纽约,这种事情也太常见了。
事实上也就前几天约翰才时时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没有兴趣去纠结了,因为随着时间到六月份,他去年下半年种下的许多种子就像是被人施肥了、浇了水一样,猛然间大范围的爆发了!
19年6月,一个在历史上再平淡不过的月份。
但是就在这个平淡的月份里,从欧洲到北美,从柏林、伦敦、巴黎到纽约、多伦多,一篇篇的论文就像约好了一样,在五月和六月扎堆出炉了!
这一点约翰其实也稍稍有些意外,虽说他在去年年底一口气抛出了诸多新“发现”。但是按照原本的估计,怎么也要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其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结果。毕竟进行研究、积累病例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现在的技术水平也着实低了点……
但是约翰千算万算,还是估计错误了。
首先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医师们。虽然大部分的内外科医师都浑浑噩噩,每天挣一点儿诊金而四下奔波,甚至还有不少人依然顽固的守着体液论等古老的理论,用着放血术等过时的技术,但是与此同时。欧洲和北美都不缺少经历了新式教育的医师们。这方面德国人是绝对的佼佼者,经过实验室训练的很多德国医师很容易就可以接受约翰的理念;其次的话,约翰也高估了这个时代医师们的节操,在他习惯性的看来,要想证明、哪怕只是阐述某一个理论的话,至少也要积累几十个病例再来谈吧?而等积累够了病例,还要花时间把它给写出来,发给相关的杂志,编辑们还要审稿、加工、排版……
一年的时间,已经相当急促了。
约翰没想到的是。别说几十个病例,就算十个病例那些医师们也不愿意去等,往往有那么两三个甚至一个就急急忙忙的写成论文,投给了相关的期刊杂志。而且这年头的论文也不像未来,有着各种各样严格的规定,医师们写的随意,期刊发表的也随意,不像未来的论文要等一年,有时候只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短……
最热闹的,无疑是憋了很多年的外科。
外科消毒技术、阑尾切除术以及局麻就不用多说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开始接受这三项“新”技术,有关他们的论文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而且随着这三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有不少外科医师开始尝试难度更大的外科手术……这些东西一百多年以后每年也要发表无数篇,更别说在这个刚刚被提出的时代了。只不过对于19年的外科学来说。更被那些顶尖外科医师们看重的却是另外三个方面:外伤清创术、输血技术和外科基础操作技术规范!
在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提出的新式外科清创术之前,外科医师们清理伤口时很少考虑清除坏死、失活或者严重感染的组织,最多也就是在李斯特等人的倡导下,用石碳酸或者酒精等进行消毒。在很多外科医师看来,新式清创术的重点就是清理伤口的异物与坏死、失活组织,然后反复冲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变化,改变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命运在五月和六月发表的十六篇相关论文里面,几乎的统计结果都表明,病人们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治愈率高的让人难以置信!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规范也是如此,不少外科医师在听了约翰的讲座,并且拿到那本“亨氏外科学”之后,用了半年的时间来验证书上的各项基本操作技术。一百年后的外科基本操作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根本就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
至于说以前不被广泛重视的输血技术,也来了一次大逆转!
如果说之前因为英国两起惨案的影响,不少医师对血型理论敬而远之的话,在柏林的那次会议之后发生了改变。因为提出并完善它的人是约翰?亨特拉尔,这位一口气扔出了那么多新技术的外科医师自然而然的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在19年的上半年,总计十一篇四十一例临床输血的病例被写在论文中,发表了出来。结果也相当的让人震惊,因为严格按照血型配型以及相应技术来执行操作之后,那些原本因为大出血而必死的病人们,有二十九个人被救了回来!这个数字不仅大大高于给病人输送牛奶、羊奶、酒精或者其他奇怪东西的成功,证明了血型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让外科医师们看到了利用输血来尝试更大难度手术的可能性!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认真的考虑了……
除了外科之外,维生素理论、心肺复苏技术、抗毒素血清和x线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小。
几乎每一种新技术和发现都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维生素理论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心肺复苏技术和之前的腹部冲击法掀开了现场急救的新篇章,白喉抗毒素血清以及随后被埃尔利希发表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让无数医师为之疯狂,而x线的出现则掀开了现代诊断技术大发展的序幕……
19年5月开始,整个医学界就像是一锅被烧开的水一样渐渐热闹了起来,而随着更多的论文在6月被发表出来,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终于开始闪闪发光了。
19年,距离179正好十年。
十年之前,约翰?亨特拉尔被外公派去的人带离了那个东方古国,来到了未来的世界中心纽约,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充满了迷茫的穿越者;十年之后,同样还是一个穿越者,但是约翰已经不再迷茫、恐惧,他已经渐渐的融入了这个世界。
十年的时间,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十年之后的今天,最让约翰兴奋的事情不是他“发明”了自行车、磺胺和诸多新奇玩意儿,也不是让自己的名字成全世界医师们瞩目的焦点,更不是创下从柏林到纽约的偌大家业,成为全纽约乃至全美国的顶级富豪,最让他兴奋的事情,是自己再一次选择了成为一名医师,并且看着一百多年后的医学技术一步一步的走进了这个时代……(。)
1
第四十二章 免疫学()
“……怎么还没到?”
在柏林火车站的出站口处,约翰有些心急的着。·
天上的雪花依然纷纷洒洒的下着,连续三天的大雪把柏林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但是对于要来车站接外公的约翰来说,这样的天气就太糟糕了,马车跑不快还冷得要命,原本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硬是跑出了两个小时来!
在约翰的身边,布里斯特也都有些着急了。
“呜……”
一声尖锐的汽笛声传过来,两个人条件反射般向西方望去,脸上同时露出了喜色。
终于到了!
来自汉堡的火车哐当哐当的驶入了柏林火车站,在约翰他们焦急的中,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在一个年轻人的搀扶下慢慢的走了出来,约翰一见立刻飞奔了过去:“外公,你们总算到了!”
“慌什么?小心点儿!”
见到约翰疾奔过来差点儿摔了一跤,老亨特拉尔的眉头一皱,低声训斥了一句。
不过虽然老爷子这会儿嘴里骂着,眉头也皱着,但是身边的人谁都看得出来,当他见到约翰的那一瞬间双眼之中流露的喜色,似乎一路上的疲惫都不翼而飞了一样,立刻变得神采飞扬了起来。
“外公,地上滑,您可一定要小心点儿。”
站稳了身子之后约翰连忙接过亨利的班,小心的扶着老亨特拉尔,嘿嘿笑道。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见到老亨特拉尔的一刹那间心情竟然会如此的激动和兴奋。不由自主的就跑了过来。
“嗨,约翰,好久不见了。”
就在约翰眼中只有自己外公的时候,旁边传来了一个兴奋的声音,连忙扭头一瞧。约书亚和他的小跟班正站在身后,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
小心的先松开外公,约翰转身开心的和约书亚用力拥抱了一下,然后忍不住打趣道:“约书亚,我以为一路奔波之后你肯定会瘦上一些,没想到竟然胖了?比起去年你来的时候至少增加了有十磅吧?”
“呃……”
被约翰这么一说。约书亚顿时苦笑了起来。
事实上他一路上确实是瘦了一些,至少减了四五磅的体重,但关键是过去的一年中他增加了将近二十磅,整个人粗了一圈!原本一个还算清秀的小伙子,现在一发福气质倒是越发的稳重了。颇有他父亲老斯通的几分风采了。
“咳!咳!”
两人刚聊了一句,年老稳重的老亨特拉尔已经看到了旁边含笑而立的布里斯特,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后沉声道:“约翰,这位先生是……”
“哦,外公,这位是我在信中说起过的布里斯特先生!布里斯特先生,这位是我的外公和我的好朋友约书亚?斯通先生。”
见外公问起,约翰连忙给大家介绍道。
“很高兴见到你。先生!”
“欢迎来到柏林,亨特拉尔先生,斯通先生。”
大家都非常礼貌的相互问候。尤其是约书亚和布里斯特两人,握手的时候双方都格外的用力,就像是多年的老友再次重逢一样,脸上都充满了热情的笑容。
寒暄了一下之后,布里斯特笑着建议道:“诸位,一路上辛苦了。我知道附近有一家很不错的法国餐厅,咱们先去吃午饭如何?这冰天雪地的也不是谈话的好地方啊!”
约书亚自无不可。目光转向了老亨特拉尔和约翰的方向。
稍稍犹豫了一下,老亨特拉尔略带歉意的摇了摇头道:“谢谢您的邀请。尊敬的布里斯特先生,但是这一路上我实在是有些累了,勉强过去恐怕也会有些失礼,所以……”
“我看这样吧。”
眼见布里斯特先生稍稍有些失望,约书亚此时连忙插进来笑道:“亨特拉尔先生确实有些累了,早些回去休息也好,不过既然布里斯特先生盛情相约,那我们一起去如何?正好咱们也可以先聊一下工厂的事情!”
“好,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