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者不必多礼,请起!”心中念头翻滚,但是袁尚的礼节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失礼。
因为不论如何,卫羽都代表着这个天下最强大的秦国与最霸道的王者秦王嬴斐的脸面。
正因为如此,他必须要给于卫羽足够的尊重。在这个乱世之中,尊重来源于实力,而大秦帝国有让所有人尊重的实力。
“谢韩公!”回了一礼,卫羽站了起来。
韩公袁尚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深深的看了一眼卫羽,幽幽一笑“使者前来邺城,不知所为何事?”
闻言,卫羽笑着一拱手,道“禀韩公,我王将与半个月后,于咸阳宫登基称帝,王上欲邀请韩公入秦观礼!”
“轰……”
这一番话开口,顿时犹如骤然之间地震了一样。对韩国文武百官心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秦王要称帝了?”震惊之中,韩公袁尚忍不住,道。
“嗯。”点了点头,卫羽沉默不语。
不得不说,韩公袁尚还是年轻。根本就做不到一如魏公曹操一般,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卫羽这一番话出口,顿时就变了脸色。
良久,韩公袁尚方才压下心头的悸动。对着卫羽一字一顿,道“请使者转告秦王,孤自会派遣使者入咸阳观礼!”
韩公袁绍虽然年轻,但毕竟已经主政多年。他对于秦王嬴斐的目的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作为一国之君必然不会入秦。
要不然,那就是对韩国的不负责任。
。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朕为大秦帝国四世皇帝!()
秦王嬴斐欲登基称帝的消息,短短时间便传遍了天下。一时间,可谓是风起云涌,各种消息传来。
……
七天后,洛河大水吞吐出一块青铜牌上书汉柞已绝,秦将续之!
十二天后,有消息传来大秦故地,有黑龙出世,腾云驾雾冲向九天。
第十三天,大秦各地郡县官员联名上书天下无帝多时,秦王当登极。与此同时秦学士子,夜入咸阳宫进谏。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气氛越来越热烈。很显然,大秦国人百姓沸腾了。
对于此,秦王嬴斐笑了笑没有在意。他心里清楚,这是最常规的造势手段。制造异象,宣示他为天命之主。
只是秦王嬴斐从来不想要借助天意,亦或者制造出来的神异登位。
半个月至,今日便是秦王嬴斐登基称帝的日子。大秦朝野上下齐聚咸阳宫广场,等待着这万众瞩目的一刻。
此刻的秦王嬴斐一身盛装打扮,却待在寝室,沉默不语。
秦王嬴斐心里不是不着急,而是他在等魏浩然的消息。三天前,他就已经下令黑冰台开启咸阳的废墟下的密室。
他清楚,密室之中有大禹九鼎。曾经中原九州的象征,他要脚踏九鼎而上,手握传国玉玺,号令天下。
“王上,魏浩然求见——”内侍匆匆而来。
“传——”秦王嬴斐虎目睁开,有一丝惊喜一闪而过。
“臣魏浩然拜见王上!”魏浩然大步而入,朝着嬴斐深深一躬,道“咸阳废墟之中的密室全部开启,弓弩箭矢皆已生锈,粮食腐烂,只有九鼎完好无损。”
“九鼎何在?”
对于此时此刻的秦王嬴斐而言,兵器与粮草,他不缺。九鼎的意义重大,远远不是粮草可比。
“禀王上,九鼎运到咸阳宫广场之上!”
……
“王上驾到!”典韦一声高呼,咸阳宫广场之上众人不禁愕然。
一辆青铜轺车缓缓驶来,九尺车盖下肃然坐着一身帝袍秦王嬴斐和一身后袍的蔡琰。
王与后并乘一车,其后事太子嬴御,六尺车盖下,一脸凝重。最后面是各位夫人,以及各位公子公主。
秦王嬴斐一脉,今天算是全部集齐了。
看到这一幕,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竟忘记了参见的起码礼节。还是左相蒋琬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带头高呼“参见王上——”
众大臣们才醒悟过来,纷纷躬身拱手,参差不齐地行起礼来“臣等参见王上,王后,太子!”
嬴斐仿佛没有看见,先行跳下车来整整衣冠,然后一摆手,道“诸卿免礼平身——!”
“谢王上——!”众大臣再一次高呼。
与此同时,司礼大臣陈宫骤然高声宣呼“登基大典起行——王上携王后,太子入封禅台!”
郭嘉一直在机警观察,看到这一幕发生,立即向坊门内的乐手们一挥手低声道“奏乐。”
一时间,钟鸣乐动。大秦朝野上下,纷纷朝着秦王嬴斐等人微微躬身,一齐高呼“恭请王上,携王后,太子登封禅台!”
嬴斐始终是一副平淡,这一幕他向往过无数次。今日得偿所愿,心头竟然没有激动,反而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此刻,听得乐声,当先大步走去。其后王后蔡琰,太子嬴御跟随,最后是各大夫人与公子公主。一行人从容地从甲士甬道中穿过,登上了九尺高台。
秦王嬴斐停在了最高一层,太子嬴御停在了第八层。王后蔡琰停在了第七层,而后王菂等人全部停在第六层。
与此同时,朝臣们在太尉徐庶、左相蒋琬、军师郭嘉三人之后排列跟进,秩序井然。
登上封禅台,担任司礼大臣的陈宫宣呼“王上昭告上天——”
秦王嬴斐走到备好的三牲祭案前深深一躬,展开一卷帛书高声念诵“昊天无极,伏惟告之孤自幼出阳翟,以求报国。然,灵帝昏聩,卖官卖爵。时,天下大乱,太平道乱起。孤率兵扫平叛乱,封于凉州。”
“其后扫平天下,横击西域三十六国,扩土千里,建立汉州。后鲜卑作乱,六十万控弦之士,意图马踏中原。”
“孤号召天下群雄,荡平鲜卑,自此中原北患终结。今日,孤祈祷上苍,佑我国人。以三牲祭天。大秦万年!”
群臣齐声跟随“大秦万年,大秦万年,大秦万年!”
陈宫压下心头的激动,高声宣呼“王上昭告大地——”
嬴斐在祭案前再一次深深三躬,随及展开竹简肃然念诵“大地茫茫,载德载物。孤心如铁,伏惟告之孤乃始皇帝血脉,中原秦王,当立国大秦,万世大昌;皇天后土,佑我庶民,百业兴旺,永念大德。大秦帝国皇帝嬴斐,再拜大地厚恩。”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
这一刻,仿佛疯狂了。秦军将士,秦国国人,大秦群臣高呼万年,声震九天。就连封禅台上的旌旗,都疯狂撕扯,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这一刻,嬴斐举世瞩目!
群臣之中,郭嘉等人与有荣焉,满心欢喜。但是楚候袁术,吴候孙权却是满心苦涩。
曾几何时,这也是他们的追求。只是放眼中原九州,只有嬴斐一个人成功了。孙权与袁术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苦涩。
他们都清楚,嬴斐一统天下之势,将会如同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天下间,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拦。
就在这个时候,嬴斐将目光放在了封禅台正中央的九只巨大的青铜鼎上。魏浩然用九鼎为体,搭建了一个小高台。
在高台之上,传国玉玺五彩缤纷!
嬴斐无视群臣惊讶,一步一步踩着阶梯,登上了九鼎。随及弯腰捧起传国玉玺,面向大秦国人百姓,大秦军士,大秦群臣高声,道。
“朕为始皇血脉,今日在咸阳宫前,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自封大秦帝国四世皇帝!”
“四世皇帝万年,四世皇帝万岁——”咸阳宫广场之上,所有人都在狂呼。
。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
“朕为始皇血脉,今日在咸阳宫前,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自封大秦帝国四世皇帝!”
……
嬴斐的声音,犹如一柄利剑,一下子斩破了乌云密布的天际,让咸阳宫广场之上,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大秦万年,四世皇帝万年的声音震天动地,一下子便席卷整个咸阳宫广场,进而因为国人百姓的欢呼,这一浪潮一下子席卷了咸阳城的大街小巷。
秦王嬴斐称帝,对于大秦国人而言,是一件喜事。毕竟从偏安一隅,成为一个帝国,意义大为不同。
有了大秦帝国以及四百年大汉王朝的影响,中原国人对于天下一统有着谜一样的执着。
正因为这种心里,秦王嬴斐脚踩九鼎之上,手捧传国玉玺的消息,自然足以引爆国民庶人的情绪。
特别是秦王嬴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年来的积威一下子爆发,自然会形成燎原之势。
这一刻,嬴斐万众瞩目!
九鼎之上的秦王嬴斐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整个人沐浴在太阳光下,犹如披上了一层神辉。
当欢呼声达到极致,开始慢慢减弱之际,陈宫洪亮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祭祀完毕,君臣进入未央宫——”
陈宫洪亮的声音响起,九鼎之上的嬴斐突然单手举起传国玉玺高呼“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这一次,秦军将士彻底爆发了。他们长戈如林,与此同时,重甲步兵,长剑拍打着盾牌,声音隆隆而起。
一时间,气势如虹!
嬴斐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随及走下九鼎,他与和王后携手并入,数十名官员随后整肃跟进。
一行人步入进得未央宫,嬴斐坐进正中帝案前,王后蔡琰,太子嬴御,肃立在长案左手,三级台阶下群臣各自就座。
右相陈宫在帝案右侧高声宣呼“大秦帝国四世皇帝,宣示大秦帝国治国平天下长策大谋——”
这一刻,嬴斐大步走上台阶,环视一周,深深地看了一眼大秦帝国群臣,展开帝案上的诏书宣读。
“今日朕登基称帝,本大封群臣,大赦天下。然而,中原大地尚未统一。韩魏两国虎视眈眈,违抗昭命。”
“朕思谋大秦帝国大封功臣,当在中原大地统一之后,大秦帝国四世皇帝元年四月书。”
嬴斐的声音本来就特别的低沉浑厚,加之他咬字又重,在有些许回音的大厅荡开,隆隆响过,仿佛铁锤在山石上凿出来一个一个大字,清晰有力。
“陛下圣明!”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纷纷下拜,对着嬴斐深深一躬。
如今嬴斐大势已成,身上的积威越来越重,秦国文武百官,面对如今的嬴斐有一丝的凝重。
三公九卿以及文武大臣们听得明明白白,嬴斐虽然登上了大秦帝国四世皇帝之位,生杀大权在握,成就了九五至尊。
但是嬴斐没有想过统一天下之前大封群臣,因为如此一来,不能够正确的统计文武百官以及军中诸将的功勋。
毕竟接下来的战争,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统一兼并战争。必然会有无数人趁机厮杀而起,建功立业。
这一刻,大秦帝国君臣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一时间未央宫大殿之上出现了诡异的安静。
按理来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安静。登基称帝之日,嬴斐才是最瞩目的那一个。
然而,这一刻的未央宫大殿之上安静极了,就连文武百官的粗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因为这诡异的安静,让跪坐在长案前的大臣们感到一丝莫名的紧张,然而却又说不清为何紧张。
“请陛下出令——”担任司礼大臣的陈宫嗓音又响了起来,他作为臣下,自然不愿意让嬴斐冷场。
嬴斐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头戴平天冠,身穿帝袍。目光如炬,直视着一片黑色的大秦帝国大臣。
他站起身来,一字一顿,道“朕秉承天意称帝,统一天下之战今日开始。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时刻准备朕昭命征发。”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举殿文武百官齐齐大呼,对于统一战争一个比一个重视。
作为大秦帝国朝廷大臣,自然是聪慧之人,他们都清楚这是大秦帝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了。
这也意味着这是最后一次凭借厮杀就可以得到爵位,相比于十年寒窗苦读参加国考自然是让人激动。
与此同时,嬴斐眼底杀机一闪而逝“立即拟旨封曹操为魏候,袁尚为韩候,立即入朝朝见,逾期不止者,大军压境!”
“诺。”
点头应诺一声,文武百官心头大喜。他们心里清楚,嬴斐这一道诏书,根本就是开战的号角。
以韩公袁尚以及魏公曹操的基业,自然不会甘愿成为大秦帝国的一个候爵。他们不同于楚候袁术以及吴候孙权。
袁术与孙权二人,乃是国破家亡,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但是魏公曹操横跨三州之地,拥有兵马三十余万。
韩公袁尚虽然差一点,却也拥有冀州与幽州之地,坐拥兵马二十五万左右。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楚候袁术与吴候孙权对视一眼,眼底深处的苦涩越发凝重,登基称帝以后得嬴斐太强势了。
与此同时,他们也清楚中原大地大乱二十余年,必然会在嬴斐的手中得到统一。这个时代嬴斐才是最璀璨夺目的那一个,他们都是陪衬,是嬴斐登上帝位的垫脚石。
“哎,终究是一场梦,如此大好河山,却落入最不可能的人手中!”
望着帝座上威势赫赫的嬴斐,楚候袁术心中念头闪烁。
曾几何时,中原大地之上,最有可能取汉家天下而代之的绝不是嬴斐,而是布局百年,四世三公的袁氏。
只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氏,却因为他们兄弟二人谁也不服谁的斗争中,拱手让人。
。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下诏举国皆兵!()
秦王嬴斐登基称帝的消息,短短时间内便席卷中原大地。这一刻,不仅魏公曹操,韩公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