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第5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虎牢关,臣以为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听到荀攸的话,曹操神色微微一变,他心里清楚,这支大军,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回营,召集诸将前来议事!”
曹操心里清楚,攻打虎牢关这件事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必须要同各国文武通气,等到意见达到一致才行。
光凭借他和荀攸只能做魏国的主,其余国君不来,但是他们的代言人都在。
“诺。”
点头应诺一声,荀攸转身消失在了曹操的身边,他心里清楚,今天的试探已经结束了。
就算是继续攻打,除了不必要的流血之外,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意义。
他更加清楚魏公曹操的心理变化,明白他心中的担忧与暴怒,这一次魏公曹操率领大军五十万剑指函谷关。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曹操这一次率领大军伐秦,根本就是冲着嬴斐一个人去的,结果一直到今日,秦国就连大军出动的消息都没有传来。
这自然让心高气傲的曹操心中不甘与愤怒,只是这份不满没地方发,只能压在心底。
“将军,关东联军鸣金收兵了!”
就在这一刻,赵云在心里也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通过刚才的交锋,他也是感受到了魏公曹操攻破虎牢关的迫切。
心中念头闪烁,赵云沉吟了片刻,转头朝着副将:“牛封,立即派出斥候,向函谷关求援!”
“告诉军师以及太尉,关东五国攻势太猛,本将坚持不了多久,请求立即支援虎牢关。”
“诺。”
这一刻,赵云的想法以及所作所为都是最正确的,这个时候,面对强势敌军,在固守的同时,必须要求援。
因为关东五国联军,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更有阴险狡诈的魏公曹操为统帅,可以说赵云根本就看不到丝毫胜利的曙光。
望看着牛封离去,赵云望着八百连营,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凝重,他心里清楚,这便是绝对实力带来的压迫。
关东联军的强势在今天斗将之时,他就已经感觉到了,赵云洞悉了曹操的意图,要不然今日他凶多吉少。
“五十万大军,就算是王上都没有一次性率领如此规模的大军,魏公曹操,不知道你指挥起来能不能如臂使指?”
目光如炬,赵云也是清楚自古以来,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统帅并不大,仅仅只有寥寥无几。
一个是名震天下的杀神,武安君白起,一个是大秦名将王翦,另外一个就是兵仙韩信了。
纵观当代,在赵云看来,他只知道有一个人做到过,那便是秦王嬴斐。哪怕是嬴斐也没有一次指挥调度五十万这样的规模。
指挥五六十万大军确实很困难,但是赵云不清楚的是,五国联军并不是曹操一个人统帅,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统帅。
曹操就像是一个盟主,在名义上算是一个主帅罢了,这也是当时荀攸一句话,曹操就放弃的最大原因。
(本章完)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强势()
盟军大营之中,魏公曹操高坐其上,在这一刻他的眼里有着不同寻常的神色,眼珠子在不时的闪烁着。
他心里清楚相比于秦军,关东联军有着天然的弊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化解的一个事实,因为他们是联军,来自不同的国家。
不论是号令还是信仰都不一样,最为可怕的是在此之前,他们甚至于彼此之间都是敌人,由于身份转换的太快,让麾下的大军一时半会之间根本就不能释怀。
特别是这支大军之中,人数最众的就是韩国大军,在这之前,韩魏二国刚刚进行了一场战争。
这导致韩军对于魏公曹操心中有抵触,最近这一段时间,曹操暂摄三军,他也是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一点。
这个时候正是一个机会,他需要与其余大军的代言人交谈,解决大军之中士气问题,进而决定出对于虎牢关的攻打方式。
……
“末将见过魏公!”
。。。。。。。。
不一会儿,以田丰沮授等人为首,各国武将谋士纷纷来到了帅帐,向着魏公曹操见礼。不管怎样,魏公曹操都是这只大军名正言顺的统帅,拥有节制三军的莫大权力。
在明面上,他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
“诸位军师,将军不必多礼。”
曹操点了点头,将话题打开,他望着田丰等人,道:“今日与秦国大将赵云一战,想必诸位也是见识到了秦军的悍不畏死以及强大。”
“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路就是攻破眼前的虎牢关,将伐秦大业进行下去,另一条路就是撤军回国!”
“五国会盟元城,孤相信诸国君上的想法都一样,必然是攻破虎牢关继续伐秦,诸位都是中原大地上名震一时的大才,不知对于我军攻打虎牢关有何高见?”
这一刻,曹操的神色是极其真挚的,他是看不起关东四国的君主,但是对于他们麾下的这些人才,可没有丝毫的小觑之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于这一点曹操极早就有了想法以及认知。
……
魏公曹操的这一番话,几乎就算是等同于向着众人摊牌了,此刻局势如此,在场的众人就没有一个看不到的。
正因为如此,田丰与沮授等人,也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魏公,以你之见强势出兵攻破虎牢关,有多大把握?”
迎着田丰的目光,曹操冷冷一笑:“攻破虎牢关不难,只要不计大军生死,到时候最多三天时间,孤就可以攻破虎牢关,但是这样一来,五十万大军之不存一。”
“到时候面对秦军将士的疯狂阻击,恐怕连函谷关都没有攻破,联军就会损失殆尽,这样一来,又该如何是好?”
曹操的这一问,彻底让田丰哑口无言了,损失五十万大军这是任何一个人枭雄都不可能忽视的,这不是他们的初衷。
沮授眼中掠过一抹凝重,他心里清楚曹操想要问的意思,也清楚曹操这个统帅的难处,在心中沉吟了一会儿:“这样巨大的损失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要不然出兵伐秦与不伐又有何区别。”
“既然不能力敌,那就只能是智取了!”
说到这里,沮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朝着魏公曹操:“魏公不如我们分而击之?”
在沮授看来,这根本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分而击之,对于联军而言有好处也有坏处。
分而击之,这样一来便意味着关东五国联军的力量,将会再一次分散。这对于本来就没有凝聚力的关东联军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分而击之是好,不知道又该如何分而击之?”
心中念头闪烁,魏公曹操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毕竟这件事事关重大,他作为联军统帅,必须要慎重。
闻言,沮授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朝着魏公曹操:“禀魏公,在下以为大军主力继续攻打虎牢关,同时分派小规模大军,抄道攻灭洛********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这个时候整个秦国大军依旧停留在函谷关不动,赵云率领五万大军驻守虎牢关,试图将我等拦下来。”
“这便说明洛阳空虚,只要我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虎牢关以西,趁秦国主力大军反应过来之前,夺取洛阳城,为我军进攻秦国的第一桥头堡。”
将沮授的话在心中过了一遍,魏公曹操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不得不承认,沮授的这个思路没有错。
但是这样做的劣势太过于明显,毕竟这里是秦国的境内,秦王嬴斐对于秦国的掌控能力很强。
更何况秦国黑冰台强大的渗透力,这势必会让关东联军方一动弹,就会落在秦军的耳朵里。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按兵不动的秦军必定是憋着什么坏,绝对不会是等在函谷关迎接自己。
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弄清楚秦国大军的按兵不动的原因,要不然,恐怕一出手就会落入秦军的陷阱之中。
心中念头闪烁,魏公曹操的视线始终不离函谷关丝毫,他心里清楚,这里才是这一次战争最为重要的一处。
“军师,如果分而击之,以你之见我军该走那一条路线越过虎牢关,并且还能避开秦军无孔不入的眼线?”
这一刻,两个人对视一眼,彼此之间点了点头,从眼神中,曹操看到了不确定,他心里清楚,沮授只是有这个想法,并没有想过结果。
心中念头闪烁,魏公曹操在心中沉吟了片刻,然后朝着在场的众人,道。
“至于分兵之计暂时搁浅,在我军斥候没有得到秦军动向,以及为何停留在函谷关之前,大军原地安营扎寨。”
“魏公,这……”
见到有人反对,魏公曹操虎目如刀,转头看了一眼对方,冷声:“此事就这样定了,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诺。”
这一刻,魏公曹操第一次展现出了联军主帅的威风,怒喝之下,整个联军大营一下子鸦雀无声。
不管是那一国的武将谋士,都不敢直面魏公曹操这一刻的锋芒!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曹操心中底气不足()
“君上,这个时候正是攻打虎牢关的最佳时机,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君上下令安营扎寨?”
等到其他人都离去,只剩下了曹操与荀攸二人时,军师荀攸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在他看来,魏公曹操这一次的决定太过于突兀,甚至于颇有些无理。
他不相信英明神武的魏公曹操会做出这样的不入流的决定,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留下来,想要知道曹操真实想法。
闻言,魏公曹操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看着军师荀攸沉吟了片刻,道:“军师,如今我们已经攻破了河内郡以及河|南尹。”
“按照孤对于秦王嬴斐的了解,他绝对不会视而不见,特别是在他刚刚称王的这个时刻,更是如此。”
“但是这一次关东五国联军伐秦,秦国朝廷反应太过于让人不解,大军停留在函谷关,而不是出兵虎牢关。”
“以秦王嬴斐对于秦军的掌控力度,他们绝对不会出现集结延迟这样的不确定事情发生。”
“在这之前,不论是那一次,秦国都意图将战争爆发在秦国之外,这一次,绝对不是秦王嬴斐转性。”
“这其中必然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如果不弄清楚这一点,孤绝对不能冒险。”
说到这里,魏公曹操眼底掠过一抹厉色,深深的看了一眼军师荀攸:“所以这一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便是秦军的诡计。”
曹操忍不住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五十万大军,不光是其他国家的底蕴,也是魏国的命根子。”
“伐秦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出现太大的伤亡,要不然,关东五国动荡,反倒会给了秦王嬴斐统一中原的契机。”
“所以这一战,必须要十拿九稳,以五十万大军的数量优势在虎牢关一带逐渐耗死秦王嬴斐。”
魏公曹操的办法虽然笨了点,但是绝对无解,特别是这个时候秦国刚刚经历了与赵王吕布的旷日持久的大战。
这个时候的秦国早已经是一片残破,不复当初的富庶,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耗死秦国的时候。
因为不管是庞大的秦军,还是辽阔的秦国,都需要庞大的财力物力的支援,才能得以运转。
只要拖垮秦国朝廷,就算是秦军再如何强大,也不过是无根之浮萍。
“君上,这样做也许能够拖垮秦国,但是这也会让秦军得以集结,可以说是利弊皆有”
对于灭秦,军师荀攸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期待,毕竟他们之间可是世仇,不死不休的大仇。
这一次五国合纵伐秦,军师荀攸相随,这一次他没有在联络漠北的荀彧,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事情不能做的太过。
“哎!”
望着荀攸的身影,曹操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荀攸心中的念头,只是他却无能为力。
他没有资格去帮助荀攸实现心中的想法,秦国太强,秦王嬴斐用兵如神,近乎于以一人之力威压整个天下。
哪怕是如今他手握五十万大军,曹操心中其实没有半点底气,敌人太强,望之令人绝望。
他不敢给荀攸一个保证,因为曹操也不能保证是不是一定能够做得到。
“驾!”
身穿黑色劲服的骑士,死命的抽打着胯下马匹,火红色的骏马吃痛之下,撒丫子狂奔。
就像是一道火红色的闪电,向着函谷关的方向冲去。
“快开城门,洛阳斥候有重大军情禀报!”
在这个时代,只要与军队沾边,行走在国家的土地上,必然会受到极大的优待,骑士一路狂奔,根本就没有人阻拦。
“快禀报太尉,洛阳城危急!”
府邸之中的徐庶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眉头微微一皱,随之起身走出了临时府邸。
“发生了何事!”
就在这一句话的档口,骑士已经翻身下马,向着太尉徐庶奔来。
“太尉,洛阳”
看到因为长时间奔走,就连口唇之上都已经皲裂,太尉徐庶一挥手,道:“拿水来。”
“诺。”
接过士卒递过来的水袋,徐庶伸手递给了骑士。
“咕咚,咕咚,咕咚”
连续三大口水倒灌下去,骑士也是恢复了一丝力气,他朝着太尉徐庶,道:“太尉,魏公曹操在虎牢关举大军猛攻。”
“赵将军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将军请太尉立即发兵支援。”
“嗯。”
微微颔首,太尉徐庶虎目一转,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的赵云无疑是整个秦国之中压力最大的一个。
魏公曹操的五十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这样的强势,根本就不是赵云五万大军可以抗衡的。
“你下去休息,此事本帅知道了!”
安慰了斥候骑士一句,太尉徐庶眼底掠过一抹挣扎,随之转身向着府邸走去,他心里清楚,赵云一定要救。
虎牢关绝对不能有失,要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