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到这里,蒋琬走到书房中巨大的中原地图上,用木棍指着咸阳,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东直达齐、燕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
“大体说来,驰道宽约五十步,路面由铁椎夯打牢固,高出地面呈龟背形,所形成的坡度有利于排水。”
“为了便于计算道路里程,驰道两边依据当地实情,每隔三丈植树一株,或青松杨柳,或槐柏榆桧,绵延间隔,壮观而秀美。”
“同时驰道为三车道,中间为皇帝专用,未经特别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两边则为旁行道,可供吏民使用。”
“当时始皇帝下令全国修建驰道,以其中五大干道最为有名。”
听到这里,秦公嬴斐心中依旧忍不住为秦始皇的大手笔赞叹,像这样的盖古帝王万年难得一遇。
五十步就是七十米宽,这样的驰道简直骇人听闻,秦公嬴斐可是清楚,就算是后世最繁忙的国道,也不过四十米。
四米一车道,秦始皇的驰道,放在后世就是十六车道超级公路。
……
这样的高瞻远瞩,这样的战略眼光,纵观整个华夏上下五千年,恐怕也只有开凿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能够相提并论了。
因为这两者分别以水陆将华夏大地控绑一起,加入了华夏文明的形成。
……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眼中掠过一抹笑意,望着丞相蒋琬,道。
“是那五大干道?”
……
蒋琬的说法是秦公嬴斐从来都没有听过的,以前他只听过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栈道,西方道,直道以及滨海道九条驰道,而不是五大干道。
此刻听到蒋琬这样说,秦公嬴斐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兴趣,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蒋琬。
同样的,军师郭嘉与太尉徐庶亦是如此。五大干道的说法易于普世说法,引起了三个人的好奇。
察觉到三个人的目光,蒋琬微微一笑,道:“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沟通大秦帝国东西南北,与其他道路辐射连接。”
“西去有陇西北地道,东进有三川东海道,南北有河内广阳道,东南有南阳南郡道,濒临渤海又有辽西会稽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蒋琬手中的木棍,在地图上划过一个一个地名,道:“陇西北地道,由咸阳沿渭河西去,过雍城进入陇西北地。支道可以抵达西垂和犬丘,越过陇山,可至泾水源头鸡头山,再沿泾水河谷回到咸阳。”
“北地道尽数在秦国故土之内,这一带地区,是秦人先祖养马生聚的祖地,而鸡头山一带,是秦人受周王召唤,定居称秦的发祥地。”
深深的看了一眼秦公嬴斐,蒋琬手中木棍一转,道:“剩下的四条干道,则是为了巩固六国新土。”
“其中三川东海道,由咸阳沿着渭河东出函谷关,并黄河南岸行,经过三川郡洛阳,走陈留,过砀郡,经泗水郡彭城,一直抵达东海郡朐县,乃贯通帝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听到丞相蒋琬的侃侃而谈,秦公嬴斐目光一闪,望着蒋琬木棍划过的几个地名,道:“三川东海道上的函谷关是进出关中的门户,而荥阳是控制关东的要塞,至于彭城则是连接魏,楚,齐间的要冲。”
“君上所言甚是,三川东海道加强了咸阳与中原的联系。”
丞相蒋琬恭维了嬴斐一句,随之将目光再一次落在地图上,道。
“南阳南郡道,由咸阳东郊沿着灞河东南行,走蓝田,入商洛,出武关,经南阳郡宛县,南下穿越江汉平原,抵达南郡江陵一带,大道至此,再沿着大江东下,水陆交错,过衡山郡与九江郡,一直抵达下游会稽,将帝国东南连接成一片。”
“河内广阳道,由河内北上,走安阳,到邯郸,过恒山郡东垣,至广阳郡蓟县,大道南北纵横华北平原,东西与太行山平行,延伸东去右北平郡无终,进而抵达碣石一带。”
讲解的有些口干舌燥的蒋琬,抬起头杯子抿了一口,滋润了一下快要冒烟儿的咽喉,继续,道。
“河内广阳道是帝国南北交通的主干道,这条道上的蓟县是燕国故都,邯郸是赵国故都,安阳是魏国要地,沿着河内广阳道度过黄河进入三川郡,直接连接三川东海道。”
“至于辽西会稽道,北起辽西郡南部,南下经过右北平,渔阳,广阳,矩鹿,济北,临淄,琅琊,东海诸郡,一直到达会稽郡。”
“这条干道由辽西往东可以连通辽东,由会稽南去,可以进入闽中越境。”
……
“丞相博闻强记,果然名不虚传。”
……
听到丞相蒋琬这一番关于大秦五大干道的阐述,秦公嬴斐等人心里感觉到了惊艳,他们不得不承认蒋琬的博闻强记。
就连这种在卷宗上记载的东西都一清二楚,这让秦公嬴斐为之动容。
……
心中念头闪烁了一会儿,秦公嬴斐望着蒋琬,道:“丞相,这五大干道中除了陇西北地道之外,我秦国境内的就只有子午道了?”
这一章,从早上上班开始偷空查资料,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天,说真的,好累,不紧要变换古今地名,还要总结。
而且这一章很枯燥,可能有些人不爱看,觉得红塔山水,说真的写这一章的时间,我可以写平常两三章,这些东西,其实我也不爱写,因为写不出新意,还累人。只不过接下来要用,就一次**代清楚。在隋以前,水路根本不能用,南北不通,只能靠秦驰道。
(本章完)
第1094章 征百万民夫重铸直道()
“不,君上所言差矣!”
闻言,丞相蒋琬摇了摇头,他望着秦公嬴斐,道:“在秦国境内,还有一条那便是直道,乃始皇帝为用兵匈奴而修建。”
“在大秦帝国时,秦军攻打匈奴占领河套地区后,九原成为帝国的边防要地,长年驻有重兵。”
“始皇帝三十五年,命大将蒙恬修建直道,连接九原与咸阳。直道由咸阳北郊甘泉宫起,走子午岭,穿越并州全境,抵达五原郡九原县,全长一千五百余里。”
随着木棍划动的轨迹,秦公嬴斐就听到蒋琬铿锵有力的声音,道:“同时始皇帝一统天下后,连接秦,赵,燕国长城构筑新的北疆防线。”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因为施工与布防需要,沿着长城修建了贯通东西的军事要道,成为北边道。”
……
听到蒋琬的话,秦公嬴斐目光始终流连在五原郡的方向。在这一刻,他心中的一些想法终于不再断断续续,而是形成了一个脉络。
“丞相,我国之中百姓入冬以来,是否并无农事也无劳役?”
……
闻言,蒋琬目光一闪,在这一瞬间他有些明白秦公嬴斐的打算了,他这是要征用民夫,重修驰道。
心中念头闪烁,蒋琬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侃侃而谈,居然成了秦公嬴斐手中的剑,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秦公嬴斐的厉害。
借他人之口,全自己之意,秦公嬴斐早已经非同凡响,一手帝王权术直逼秦皇汉武。
一念至此,蒋琬不假思索,道:“禀君上,秦国连年战争,以至于百姓除了定时定期的劳役之外,再无其他。”
……
“嗯。”
点了点头,秦公嬴斐心里念头闪烁不定,他心里清楚滥用民力的下场,如同秦始皇,隋炀帝这样的盖世帝王,都因为滥用民力跌落神坛,更别说是一个小小的自己。
压下心中的念头,秦公嬴斐看着蒋琬,道:“丞相,以秦国目前的情况,孤征用多少民夫服劳役,才不会损害国本?”
……
闻言,丞相蒋琬双眸微微一变,在心中默算了良久,方才朝着秦公嬴斐,道。
“禀君上,如今秦国有汉、凉、并,益四州,秦国之民,有一千三百万在册。除去老弱妇孺,大概有五百万青壮。”
“除去军队以及来年耕种的人手,我国最大限度只能征百万人服役。”
……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在心中计算着得失,目光在并州地图上面游离,道。
“丞相,依你之见如果孤重铸秦直道,需要一次性征发多少民夫?”
……
秦公嬴斐的这一番话一出口,不仅丞相蒋琬沉默了,就连一直当看客的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也是心中一震。
征发民夫,这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利国利民,用不好,一个不小心就会噬主。
特别是秦国尚未统一,一旦大规模的征发民夫,必然会导致舆论压力瞬间席卷秦国四州,矛头指向朝廷。
百万民夫,这个规模太大。要知道当年始皇帝修骊山陵也不过是征发七十万,震惊寰宇的长平之战,秦昭王也不过才调集了百万民夫运粮。
……
“君上,一次性征发百万民夫服役,这恐怕会激起民间的反抗,臣以为这一次征发民夫,不宜过多。”
……
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尉徐庶,秦公嬴斐虎目之中掠过一抹欣慰,他清楚徐庶的担忧,更加明白这样做需要背负的压力。
一旦出事,必然会让天下人心向背。只是他有办法解决,故而才会一意孤行。
……
“直道全长一千五百多米,想要不耽误明年开春的耕种,必须要以数量来换时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秦公嬴斐虽然清楚太尉徐庶是好意,依旧摇头否决,这件事关系到将来对鲜卑异族的用兵,必须要尽快处理。
要不然明年冬天,鲜卑异族南下,自己将会一如今天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百姓被屠杀而无能为力。
……
“丞相。”
“臣在。”
瞥了一眼蒋琬,秦公嬴斐双眸一闪,道:“依你之言,将鲜卑异族分兵三路南下的消息传遍秦国,由相府出文,引导百姓对鲜卑异族的仇恨。”
“孤会下令黑冰台协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传遍全国,然后再进行布告天下,孤欲征发百万民夫,重铸直道。”
“这一次征发的民夫,免除三年劳役,同样,家中只有一个壮丁者不要,兄弟二人者,取其一。”
“诺。”
……
听到秦公嬴斐的这一番命令,军师郭嘉与太尉徐庶悄然松了一口气,有了万民的同仇敌忾,再顺势征发民夫将会阻力小不少。
况且有了选拔条件,以及免除三年劳役的诱|惑,这将会使秦国百姓踊跃参与,把这一次的服役当作一件幸事。
……
沉默了片刻,秦公嬴斐眸光一动,朝着丞相蒋琬三人,道:“重铸直道这件工程干系重大,百万民夫,还需要保证质量与速度,不知三位对于督造人员可有推荐?”
一人肩负百万劳役,而且还有直道的质量与速度,这个人必须要能力出类拔萃,对秦国忠诚,不贪赃枉法。
如今的秦国可不是尽掠六国珠宝的大秦帝国,秦公嬴斐没有那么多的钱财来耗费,他没有秦始皇财大气粗。
这一次重铸直道,不仅要保证质量与速度,还需要节约开支,学会精打细算。
而且这个人还要对秦直道有一定的研究,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胜任的。
……
面对秦公嬴斐的询问,一时间三个人都沉默了下去,一时半会儿,他们也想不到派遣谁担任督造合适。
……
“君上,一时间臣等也无太好的人选,实在不行就从天下招贤,然后派遣朝中官员一同担任督造。”
“嗯。”
点了点头,秦公嬴斐不得不承认军师郭嘉说的不错,蒋琬三人都合适,只是他们贵为秦国三公,不能事事都|上。
……
“既然如此,就依军师所言,明日朝议决定人选。”
……
第1095章 郭嘉的告诫()
时间一天天过去,秦公嬴斐在咸阳忙的脚不沾地,正在为了明日的朝议做着准备,毕竟重铸直道,对于秦国国力是一巨大的考验。&{}
……
丞相蒋琬与太尉徐庶联袂而去,整个书房中只剩下了秦公嬴斐与军师郭嘉,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把酒言欢。
秦公嬴斐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谈一谈心,谈一谈关于秦国朝廷的事,以及中原局势的变幻。
……
“秦一,去御膳房热一壶帝流浆,让弄几碟下酒菜。”
“诺。”
……
帝流浆乃秦酒中的极品,只供应秦国宫廷,就算是郭嘉等人除了秦公嬴斐赏赐,轻易也喝不到。
秦公嬴斐原本打算留下三人一起,结果太尉徐庶与丞相蒋琬二人忙于政务,根本脱不开身。
只留下了闲来无事的军师郭嘉与秦公自己对酌。
……
“奉孝,最近你有去过张仲景府邸没?”
闻言,郭嘉眼珠子一转,他就清楚秦公嬴斐绝对不会单纯的请自己吃酒谈论风月,一定有事询问。
念头闪烁,半响之后,军师郭嘉微微一笑,朝着秦公嬴斐,道。
“臣最近去过一次,张老先生有言,臣的身体早已无恙,只需要注意休养便可。”
郭嘉太了解秦公嬴斐了,听到他询问眼珠子一转就清楚,这是要询问的病情,故而率先说了出来。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双眸一闪,道:“奉孝,你有亲身体会,你觉得张神医的医术如何?”
“禀君上,张神医医术高明,臣肺痨缠身,非等闲可医,这些年里,臣更是求门问诊无数,只有张神医一人敢言能治。”
郭嘉眼中掠过一抹佩服,他对于张仲景的医术极其推崇,因为他亲自体验过,清楚的知道此人的医术,具有起死回生的超凡之力。
“哈哈……”
……
听到郭嘉的推崇,秦公嬴斐大笑了起来,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他早就清楚能够留名史书的人,每一个都有一技之长。
更别说是这等被尊称为圣的人,手底下没有两把刷子,岂能让世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