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214部分

大豪杰-第214部分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进微微思虑了一下,虽然张煌刚才的表现十分夺目,单凭这种程度就想叫何进认可董卓对张煌的评价,这为时尚早。

    他看了一眼张煌,见张煌还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遂点点头,说道:“点到为止。”

    话音刚落,便有何进的亲兵分别向张煌与何武送上一柄宝剑。在这个时代,剑是百兵之首,最受世人推崇的兵器,任何一名武人都不会说自己不善于剑术。

    不同于张煌的淡然,手握利剑的何武气势整个上涨了好几分,让前者微微有些惊讶,毕竟这个程度的气势,已经直逼当初在冀州时跟张煌交过手的钜鹿太守郭典。

    看来,张煌对何武实力的判断还是有些误差,何武作为大将军何进的近卫,实力远不止方才所表露的那些。

    但即便如此,董卓看着何武那仿佛胜券在握的表情却是暗暗摇头。

    别人他或许不清楚,但是张煌,他又岂会不知?

    张煌最擅长的就是枪术与剑术,并且正如董卓之前所评价的,虽然张煌的枪术要高过剑术,但是在平地上施展剑术的张煌,绝对要比马背上施展枪术的张煌更加恐怖,更加令人感觉惊艳。

    后续的比试,董卓就算不看也可以猜出胜败。当精于“曲步”的张煌在摸透了对方的出手节奏时,对方是根本没有机会取胜的。

    这不,在跟何武游斗了十几招后,张煌趁对方尚且来不及收招,轻描淡写的递出利剑。将剑尖指在何武的咽喉,整个过程如青云流水,说不出的流畅。

    “……”何进一双虎目中的异色更浓了几分。

    要知道何进可不是单纯靠妹妹何美人受宠于天子刘宏才有如今这等滔天权势的,他自身的武力亦不容小觑,包括他那位同父异母后来讨伐作乱的荥阳贼如喝水吃饭般轻松的弟弟何苗,若华贵的地位下缺少足够的实力。何进何苗兄弟又如何掌控军方那些桀骜不驯的莽撞武人。

    准确地说,何美人充其量只是帮长兄何进当上河南尹,之后何进爬到司隶校尉,再从司隶校尉拜慎侯拜大将军,撇除天子刘宏爱屋及乌的恩典外。何进自身的实力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流传于雒阳的小道消息称,全天下或能赢如今的何进何苗兄弟二人的,寥寥无几,当初横死狱中的段颎算一位,被何进除掉的董重算一位,其余就不得而知了。

    如此,可想而知何进的实力。

    &n

    bsp;而在何进的估测中,张煌与何武的实力应该是相仿的。即便张煌气机绵长,但要赢过何武,也不应该如此轻松才对。可事实却是。张煌三下两下便打败了他所器重的护卫,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个小子,似乎天生善于揣摩对手的出招套路……

    回忆着方才张煌轻描淡写地避过何武的诸多出手,何进心中很是吃惊。

    要知道善于揣摩对手的出招套路无异于早早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具备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天赋的武人,往往能成为令世人咋舌震惊的豪杰。

    而就在何进暗暗震惊张煌的杰出天赋时。那被张煌用剑指着咽喉的何武却是恼羞成怒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乍一看毫不起眼的张煌。竟然如此轻易地便击败了他,而且还是连续击败他两回。

    愈想心中羞恼愈浓。突然,何武咬牙一发狠,回手一剑荡开了张煌指着他咽喉的剑,浑身上下气息暴增了何止一筹。更有甚至,只见他深吸一口气,通体竟徐徐漫起灰蒙蒙的气雾。

    显然,恼羞成怒的何武要祭出武人最大的后招武魂了。

    见此变故,张煌的眼神亦凝重了几分,毕竟武人的武魂种类繁多不说,更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能力,即便是张煌也不敢小看,免得阴沟里翻船。

    而就在这个时候,忽听何进重重哼了一声,顿时间,何武越聚越强的气息竟瞬间被打散,仿佛被敲了一记闷锤般,一张脸憋得通红。

    “……”

    张煌有些意外地望了一眼何进,他很是震惊于何进方才在一瞬间里爆发出来的强大气息,竟然还要超过董卓与孙坚。即便方才何进针对的目标并非张煌,张煌也依然感觉后背一阵冰凉,毛骨悚然。

    那等磅礴澎湃的气势……简直不亚于地剑输耳

    张煌不发一言地看着何进,看着这位撇除华贵的衣衫外活脱脱就是市集屠户的男人,很难将其跟方才那瞬息间的强大气息联系起来。

    “输就输了,大丈夫岂惧成败?说好点到为止,就不须画蛇添足退下”何进板着脸不客气地冲着何武喝道。

    何武闻言立即收了剑,满脸惭色地回到何进身边。

    而这时,何进才望着张煌对董卓点头感慨道:“果然如仲颖所言,年少豪杰”

    董卓虽然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何进话中的语气他还是听得出来的,连忙说道:“此子虽是卓部署,然同为大将军效劳……若是能得大将军看中,乃是此子的福分运道”

    说话时,董卓频频暗示张煌,见此,张煌亦抱拳说道:“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好好”何进红润的面色充斥着欢喜,连连点头说道:“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本事,真乃年少英杰不可不赏”说着,他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本大将军欲推荐你为奋扬校尉,你可愿意?”

    张煌听得目瞪口呆,在旁董卓亦是一副活见鬼的表情。要知道奋扬校尉那可是大将军府体系中的掌兵校尉,职权绝对不在曹操的典军校尉之下。

    什么情况?只不过打赢了何进的护卫,何进就要推荐自己为奋扬校尉?

    张煌与董卓对视一眼,均感觉这件事有些难以理解。

    “怎么,不愿意?”何进笑呵呵地问道。

    董卓闻言连忙用眼神示意张煌,其实不用他暗示,张煌便已经抱拳诚谢:“多谢大将军”

    “哈哈哈哈”

    在张煌与董卓一头雾水的注视下,何进畅笑着朝府外走。

    临走至张煌身旁时,何进突然停下脚步,目视着张煌眯着眼睛说道:“听说,你这几日与曹家阿瞒走得挺近?”

    张煌心中咯噔一下,也不知何进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只好硬着头皮回道:“曹操……与绣确有些交情。”

    “呵呵”何进望了一眼张煌,忽而拍拍张煌的肩膀哈哈笑道:“不必拘束,何某只是随口问问。……只是,曹阿瞒地位不低,你与他走得近,或有人会污你高攀。不过你眼下已是我麾下奋扬将军,他日与他碰面时着便甲前往,就应该不会有人说闲话了。”

    说着,何进径直离开了,只留下一头雾水的董卓与张煌二人面面相觑。

    这……什么意思?

    张煌实在有些搞不懂。

    当夜,何进便派人送来了奋扬校尉的甲胄,战胄一身轻甲一身,前者穿戴于军营点卯,而后者则相当于代表身份地位的便服。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刻有“奋扬”二字的校尉令牌。

    果真是赢了一场比试就当官了?

    这也太轻松了吧?

    张煌有些哭笑不得,感觉这件事有点蹊跷。

    结果到了次日,当曹操再次邀请张煌外出喝酒,并且瞧见张煌穿戴着那一身奋扬校尉的轻甲时,曹操的表情显得有些玩味。

    “大将军提你为何职?”

    “奋扬校尉。”张煌才刚说完,突然感觉曹操的询问有些耐人寻味。

    而曹操,他脸上那琢磨不透的玩味笑容也是更浓了几分。

    “奋扬校尉啊,足以与操这典军校尉平起平坐了……”

    曹操那充满暗示性的感慨,让张煌的心思猛然转了起来。

    难道……

    突

    然,张煌醒悟了,总结何进大将军昨日的怪异行为,他终于意识到,何进提他为奋扬校尉,绝对不是因为他张煌击败了何武或者单方面看中他那么简单。

    而应该是,何进给了张煌一个以平等地位接触曹操的机会。

    曹孟德这家伙……

    明白过来后,张煌对曹操不禁有些咬牙切齿,因为正是曹操一手促成了此事。

    很有可能,曹操所代表的势力有与何进大将军接触的想法,但是又怕暴露行迹,因此借张煌这个小卒子来吸引何进的主意。而如今何进举荐张煌为奋扬校尉,与曹操的地位相当,这所暗示着,何进心中也存在着跟曹操背后那支势力接触的意思。

    简单地说,就是张煌与曹操,将成为何进暗中与曹操背后某股势力试探洽谈的马前卒。

    至于曹操的背后是那支势力?曹家夏侯家?还是囊括朝野的文官集团?

    张煌虽然猜不透,但隐约也可以想到几分。

    而何进与曹操背后这股势力均对彼此透露了希望接触的暗示,这是否意味着,这两股势力想要联手来处理一些事?或者,处理一些人?

    咽了咽唾沫,满头冷汗的张煌突然意识到,他极有可能被曹操拖进了一件相当了不得的大事件当中。

    什么叫风口浪尖,这就是

    。。。

第二百零六章 联墨() 
“孟德兄,这你可太不厚道了。”

    在醒悟到其中蹊跷后,张煌忍不住对曹操苦笑埋怨。

    不可否认张煌的确对第五宫元抱着必杀之心,哪怕借助何进大将军的力量也无有不可,但这并不代表他原因身处风口浪尖。天晓得那第五宫元会不会因为这件事重新开始注意他?

    被第五宫元重点关注,一想到这件事张煌就不由地打了个冷战。

    面对张煌的埋怨,曹操笑了笑,提醒道:“此处非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去安妥之地再做详谈。”

    “安妥之地?”张煌嘲讽般地笑了笑。

    在满天都是“浑天仪”监控的雒阳,除了各家各府造在地底下的密室,能有什么畅所欲言的安妥之地?

    大汉的雒阳,那可是比先周的幽京更加严于控制言论的地方,当年张煌初至雒阳的时候,亲眼目睹几个喝醉酒抨击朝政的书生当场被巡卫抓走,其中有一个甚至当场被打到半死。

    这种监控制度,已不算是厉政,而应该称呼为暴政

    不过出乎张煌意料的是,曹操并没有带张煌去哪家府上的密室,他径直带着张煌来到了一座极为大气的建筑群落前。

    “这是……”

    张煌环首望着四周那广阔的由青石铺成的广场,只见广场上骈罗相接地立着许多一丈高四尺广的青石碑,以瓦屋覆之,四面栏樟,石碑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八分隶书。

    细细一数,这些石碑总共有四十六块,每块石碑的四周都围满了许多风雅儒士,这些儒生们或高谈辩论或谈笑风生,甚至于,其中内容直指朝中大臣以及朝政,但令张煌诧异的是,那些值守在石碑四周的郡尹士卒。却对某些儒生不合时宜的抨击声充耳不闻。

    张煌下意识抬头望向天空,这才发现天空一片晴朗,并无那些密密麻麻的浑天仪遮蔽天日。

    对此他很是吃惊,毕竟除了第五宫元所在的方仙观外。他还是第一次来到一座上空没有浑天仪的地方,要知道就连大将军何进府邸的上空都漂浮着那些讨人厌的玩意。

    “太学”曹操的介绍肯定了张煌心中的猜测。

    太学,雒阳太学。

    秉承“大而未尽则为太”的思想,雒阳的太学被誉为是全天下文学的汇聚之地,据说每日都有数万儒士在这里辩论交流嘘枯吹生。

    据曹操的介绍。这里是雒阳唯一享有言论自由的地方,甚至于,太学生的“清议”,即便是抨击朝政针对朝臣,也不会因此获罪。

    太学属于太常府名辖,所谓太常,即“欲令国家盛太常存”之意,相当于文化教育局。

    而太学的实际主管官则是祭酒与博士,前者相当于校长,后者相当于教师。记得张煌红颜知己蔡琰的老爹蔡邕。以及颍川的鬼才郭嘉在历史中都曾被称之为“蔡祭酒”“郭祭酒”,这说明他们曾经担任过国子学的校长,区别只在于蔡邕在雒阳的太学任职,而郭嘉则是在许昌的许学任职,都是极其了不起的成就。

    虽然祭酒与博士的俸禄并不高,不过是千石90斛与六百石70斛,轮俸禄只能算是中层的官员,但是其地位却非同小可,尤其是祭酒,即便谈不上天下万万儒士的领袖。那也绝对堪称当代儒家活生生的旗帜。毫不夸张地说,顶着一个祭酒的官名,比顶着再多的大儒硕儒名号都要管用。

    要知道,雒阳太学可是被誉为能与孔子授业之地“洙泗”相媲美。在当代儒生心中的影响难以磨灭。

    曹操在雒阳也是名人,虽然有些人会诟病他乃宦门之后,但不可否认他祖父曹腾可不似十常侍那一流。只能说,似十常侍一流几乎葬送了当代汉人对宦官的评价,使得大部分世人一提起宦党便大摇其头,或愤慨或鄙夷。尤其是无知的百姓,他们更不会明白原来宦官中也有曹腾吕强那样的贤士。这才是后来曹操自立门户初期时举足维艰的原因。

    凭着曹操的引荐,张煌顺利进入了太学。

    走过那青石广场的拱门,迎面便是一堵门墙,墙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儒”字,龙飞fèng舞,笔力遒劲。而在这个大字的下方,则雕刻着“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句儒家名言。

    自孔子将儒生的出路定义为做官以后,“学仕”这句话在儒生们心中的分量已经超过“学而时习之”“君子学以致其道”等诸多教人向学的经典言论,已堪称能与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等儒学核心思想列在同一高度,成为当代儒士向学的目标与戒律指引。

    这个时期儒学所提出的“学仕”比先秦有了巨大的改变,它已明确告诉儒学子弟,“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官”,并且,在你“学”的同时感觉有余力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做官,即学而优则仕。优:盈余。

    “做官”时候感觉仍有余力,那么你就继续向学,即仕而优则学。

    而在做官的同时继续向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更好的做官

    而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即“学无止境”。

    孔子的做官理论给了儒学与天下众多儒生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