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8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第一步怎么迈出去,迈的好不好,就至关了。
历史上的石渠阁会议最终之所以消失无踪,就跟第一步迈错了有关!
尼玛,下面的山头一上来,就要怼我们?
大臣和贵族,肯定不乐意!
皇帝更加不乐意!
下面的山头,更是吓得半死,战战兢兢,几乎都要尿裤子——谁不害怕惹毛了权贵,然后杀全家呢?
一念及此,U看书。cm)刘彻将周亚夫送来的议题,重新审视了一下,然后,他从其中挑选出来三个,再将之封住,递给旁边的汲黯,吩咐道:“将此传给丞相丞相代朕宣告诸卿!”
“诺!”汲黯跪着接过那个被封装起来的三个议题,然后,恭身缓步后退,慢慢的走到台下的周亚夫身边,将这些封装好的帛书交给他。
而周亚夫则立刻恭身接过托盘,再将之转交给丞相内史番训。
后者完全跪在地上,双手恭敬托举托盘,将之呈递在周亚夫身前。
周亚夫则首先向刘彻恭身一拜,道:“臣丞相亚父,谨奉圣命,宣读诏书!”
……………………………………
可能是昨天晚上感冒了的缘故,今天有些脑子乱,但不要紧,今天还是三更!
下一章会晚一点~~~~~。启用新网址<;!……fg0bqtw……>;
第1238节 敢有再议者族!()
而除法家和黄老派外的其他学派,都是废刑派。
废刑慎杀,这是汉室学派的政治正确,也是自秦亡后,天下呼声最高的声音之一。
自汉室鼎立至今,数不清的文人名士,都曾经大声疾呼过,要求国家慎用刑罚,慎用死刑。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刘彻的祖父太宗皇帝废黜了肉刑。
先帝时,进一步明确废除了包括鼻刑在内的多种刑罚。
将地方官可用的刑罚限制在了鞭笞等少数不会使人失去肢体的刑罚之中。
这本是一个好事……
可惜……
在环境如此复杂的中国,上层以为的好事,经常会导致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在原先,民众犯法,撑死了割鼻子、耳朵或者掉根手指、脚趾。
这当然是很悲惨的事情。
但是,肉刑的废除,其实并未改变事情。
反而导致了事情更加恶化。
既然不能断人肢体,毁人面目。
而地方官又需要政绩,怎么办?
鞭笞登上了舞台,一般基层官员刑罚或者折磨犯人,起步价就是五十以上,上不封顶。
原先,犯人只是毁容或者轻度残疾或者失去某些官。
但现在,残酷的鞭笞之刑,动辄就会让人半身不遂,彻底失去劳动能力,甚至于当场倒毙!
地方官们靠着这一手,震慑着整个地方。
上至士绅,下至没有人敢轻易挑战地方官的威权。
自元德二年以来,随着天下读书人渐渐增多,有关限制刑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周亚夫的诏书一宣读完毕,董仲舒就立刻站出来,拜道:“回禀陛下,臣仲舒以为,古之圣王治世,刑错不用,以德治世,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成康之际,刑错不用,天下安宁,德及鸟兽,教通四海!”
儒家,在刑罚和死刑方面,可以说得上是他们为数不多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的事情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儒家士大夫和官僚,一直主导着少杀慎杀的策略。
著名的唐太宗释放死刑犯的故事,更是千古传颂后人赞叹不已。
然而……
刘彻看着董仲舒和那些殷殷期盼的望着自己的儒家士大夫的眼神。
他在嘴角冷笑了一声:“腐儒!”
儒家为何禁绝刑罚,少杀慎杀?
这既是因为自孔子开始,他们就提倡仁政与教化。
几乎每一个儒生,都相信,人类是可以通过教育将一个坏蛋变成好人的。
即使是主张性本恶的荀子学派,也坚信这一点。
道德与教化,足以改变一切!
然而……
这与白左们的想法,
几乎是一样的。
白左们觉得他们可以通过爱与宽容,感化一切。
可惜,事实是人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白左们的爱和宽容最终不仅仅伤害了他们的同胞,更伤害了他们自身的许多人。
但白左们依然坚信,依然相信自己的想法。
甚至于……让别人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不惜去诬告自己的同胞强x了自己,而不是将事实说出来。
儒家也是如此。
他们一直坚持着少杀慎杀的法律政策。
结果就是……
刘彻记得,他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可怜的父亲的采访——人们都在和保护嫌疑人的人权和权益,谁来为我那可怜的女儿伸张正义?
死刑和刑罚,在刘彻看来,它存在的意义,就是震慑,让人在犯罪后得到应有的惩罚。
你犯罪杀人,那就杀人偿命。
那犯罪诈骗,那就去劳动改造!
犯法者必须得到对等的惩罚。
假如不能,那么,肯定会导致罪犯犯罪的成本下降,最终发生可怕的灾难。
不用看别人,就看看后世某国,最初,贪污五千块就要掉脑袋,于是吏治清廉,没有人敢贪污犯罪。
可是,到了后来,贪污五亿、五十亿,都只是蹲监狱而已,而且,还有机会出来……
结果是什么?
人都看到了!
贪污之风,蔚然成风。
对刘彻来说,这是极大的警告。
仅仅是从这个方面考虑,刘彻也绝不会同意儒家的那套理论。
法律和刑罚,就是维护秩序而存在的。
破坏秩序者,必须得到应有的对等惩罚。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是汉律妥协和变色的原则。
是汉室的第一宪法修正案!
更何况……
儒家可不仅仅是自己啊!
他们的主张背后,受益最大的会是那个群体?
泥腿子庶民和自耕农吗?
开什么玩笑?!
假如法律变得温柔起来,犯罪成本下降,谁会是最肆无忌惮的那个人?
老百姓?中产阶级?
你确定这不是在开玩笑?
事实证明,最终受益的必然是大地主大贵族和大商人!
假如汉室一年的死刑犯只有几十个或者一个都没有,那么,地方豪强,就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害怕的东西了。
悬在他们头上的达克莫里斯之剑将消失无踪。
长久以来,震慑着列侯勋贵的紧箍咒也会消失无踪。
这些家伙在有着严刑酷法和犯法必纠的汉律时,(.uknshu)尚且都可以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悍然铤而走险,剥削和压迫、鱼肉百姓,欺凌乡邻。
没有了这一切后,他们难道会收心养性不成?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旁的不说,刘彻即位以来,他亲手勾绝的那一千三百二十五名死刑犯以及地方官得到授权后斩杀的上千罪犯,就是最佳证据。
要知道,这些人里,甚至有着列侯杀人案和列侯欺行霸市的例子!
所以,刘彻站起来,说道:“朕皇祖高皇帝与关中约法三章,永为汉之准绳,从今往后,再敢有议此者族!”
这是刘彻彻底断绝今后可能出现的废死声音和薄刑声音。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准许,汉室重蹈元成的覆辙,成为大地主大贵族的游乐场。
而刘彻这杀气腾腾的表态,几乎吓坏了儒家上下。
董仲舒甚至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了。
族!
汉律之中最高等级的刑罚!
直接清扫某个特定对象的三代成员,从上到下,除了怀孕妇女和未满八岁的孩子外,其他人统统都是死!
即使是留下来的,也将被打入司空城旦的序列,永世不得翻身!(。)<;!……fgdd20……>;
第1239节 破裂的联盟()
当然了,既然法律与刑罚是公平,维护统治。
那么,现在地方官们乱用刑罚的事情,自然也是破坏公平和统治秩序。
所以,刘彻稍稍将语调放轻松一些,说道:“如今,所议者乃是地方官刑罚之限制问题……请诸公就此而言!”
这也算是给了董仲舒一个台阶下,不然,就太尴尬了。
以汉人的个性和社会习俗,若没有这个台阶,恐怕董仲舒回家后不是自杀就是被自杀。
“陛下圣明,臣愚钝不黯圣意,伏请治罪……”得了台阶,董仲舒连忙恭身再拜。
他还年轻,可还不想死!
而法家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法家最害怕的就是,在今日的石渠阁最终得出一个要求刑罚少用,死刑慎重的结论。
那就太糟糕了!
尤其是廷尉官僚们,更是如释重负。
廷尉上下,可都还没有忘记当年张欧为廷尉带来的灾难!
张欧主政廷尉时期,整个廷尉衙门,几乎都停摆。
监狱之中,羁押着处死的罪犯。
但张欧自己的名声,就是死活不批准,不批复。
结果导致了上百名穷凶恶极的死刑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些死刑犯里有一半,在出狱后半年,重新犯罪,而且变本加厉!
甚至有人悍然将一个家族上下七口灭门!
在那个时候,廷尉衙门里的许多法家官员,都是深感愤怒。
许多人挂冠而去,更有刚烈者,愤然自杀以明志!
对儒家来说,正义就是德政,就是仁政。
但对法家来说,正义就是法律得到尊重和贯彻!
而张欧一己之私名,将整个汉室法律置于度外。他自己倒是得到了朝野称赞,但在廷尉内部,却陷入空前孤立。
当年,张欧被今上解职时,整个廷尉上下,都是弹冠相庆,庆贺这个可怕的灾难,终于离开了汉室政坛。
自赵禹为廷尉,至今六年,廷尉上下,努力至今,也只是堪堪将张欧的恶劣影响清除。
若在此时,再来一个比张欧还可怕的不利结论。
许多廷尉官员,恐怕会灰心丧气,彻底失去斗志。
许多人因此将崇拜和敬仰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天子,同时摸了摸自己的头上所戴的法冠。
獬豸神兽,是公平公正的法律之神兽。
基本上,法家官员,在戴上法冠之前,都会立誓。这是法家的传统,自商君以来,就流行至今。
而在近年以来,在法家巨头张恢的牵头下,更是完善和补全了整个誓言的程序。
每一个法家官员,在他戴上自己的法冠,成为一个执法官前,都会在师长父兄的监督下立誓。
其誓曰:太一在上,八主在列,吾xx诚以立誓:誓必缘法而治!誓必以法为绳!誓必按法而行!如违!请以大罚齑之!
这誓言,其实是法家从墨家那里偷学而来。
墨家子弟入门,其誓言和程序更严格。而且,墨家内部还有规矩来惩罚那些背誓者。
法家虽然只是学了立誓,但,效果依然好的惊人。
使得今天的法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上下一致,而且有着共同的抱负与追求!
自然也就导致了,法家在一些问题上格外敏感和骄傲。
于是,董仲舒,自然就成他们的眼中钉了。
“好你个董仲舒,居然想败坏汉家制度!”许多法家官员都在心里愤恨不平,想要找个几乎给董仲舒和他的学生一个好看。
而被法家盯上的人,无疑是很悲惨的。
因为,现在的法家,全面控制了汉室的司法体系。
除了立法权没有之外,他们几乎霸占了其他剩余的权力。
他们若是想要对付某一个特定人群,简直是太轻松了。
千万不要以为法家冠了个法字,就不会弄权,就不会曲解法律,就不会罗织罪名了。
在历史上,张汤就曾经明腹诽的罪名,干掉政敌颜异。
至于在之前,法家的先贤们,推动变法,什么事情没有做过?
事实上,诸子百家之中,在法律这个体系里。
假如说黄老派是守序力量,那法家就是混乱力量。
他们达到目的,才乎自己用的究竟是什么手段呢!
当然了,法家也是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的。
不是随便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会滥用法律、指鹿为马。
总的来说,法家在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群体。
尽地力之教,富国强兵,他们很多时候,都会践踏法律。
但是,在其他时候,他们又会拼死维护法律,成为秩序力量的主导者。
法家并不像黄老派那样,会古板而固执的谨守法律。
在法家眼里,法律就是一个工具,假如工具不合适,那就换一个,这就是变法!
倘若工具还可以使用,但当时的情况下,需要变动,那,法家也会毫不犹豫的曲解法律,以达到目的。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法家大臣,最终都会变成其他人眼里的酷吏。
他们冷酷无情,不择手段,双手沾满了贵族地主和百姓的鲜血。
被他们盯上的人,都会大难临头!
而现在,他们盯上了董仲舒和他的弟子门徒,只能说,董仲舒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盯上董仲舒的,却不只是法家。
黄老派的大臣与贵族们,也拿着异样的眼光看着董仲舒和其他儒生。
对黄老派来说,无疑,法律是最神圣的。
在维护法律方面,他们比法家还坚定,因为过于教条和呆板,所以,很多时候,黄老学者,常常是顽固和守旧的代名词。
然而,你不能因此判断,他们就是社会腐朽堕落的一派。
事实上,守旧派在社会都存在。
而且,很多时候,守旧派并非是腐朽堕落的一方。
恰恰相反,所谓的进步文人,可能才是腐朽堕落的一方。
因为世界和社会是复杂的。
就拿现在来说吧,儒家为鼓吹的德政和仁政,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