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11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611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吗?”陈嬌闻言也是跳了起来,满脸兴奋的问道。

    “真的!”那家臣说道:“捷报已贴在露布之下,君候您听——全城都在欢呼呢!”

    陈嬌走出房门,来到自己的官邸的院子里,然后,他爬上院墙,远眺整个城市。

    果然,此刻的新化城,已经变成了欢腾的海洋。

    无数的人,无论是汉人还是濊人,军人还是百姓,游侠或者刑徒,都在欢呼雀跃。

    马邑之战的胜利,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都知道,这意味着自己安全了,匈奴骑兵不可能再来破坏自己的生活。

    而本来就爱国主义情绪最为高涨游侠们,则更是被胜利陶醉。

    无数人都在喊着,跳着。

    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刹那之后,整个城市都被这句话刷屏。

    在游侠们看来,马邑的胜利,标志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重新回到了****上国,中央帝国的地位。

    所以,他们欢腾庆祝。

    陈嬌看着这个场景,也抚掌大笑。

    对陈嬌来说,马邑的胜利,意味着他终于可以对一个他垂涎已久的目标下手了——鲜卑、乌恒。

    在这怀化将近一年的时间陈嬌深刻的明白了一个真理——有奴隶才有一切!

    包括财富、地位和实力。

    倭奴之国的倭奴,总有被抓光的一天,而且,竞争者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而他的封国和事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完全就是个无底洞。

    鲜卑与乌恒,与他的距离不近不远,正是最好的劳动力来源。

    马邑之战后,陈嬌已经知道了,匈奴人必然会放弃许多不必要的地方,进行战略收缩。

    这鲜卑和乌恒,自然就在放弃之列。

    这意味着……

    陈嬌擦了擦手掌,有些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更何况,这乌恒与鲜卑,本就是天子交给他和他哥哥的任务。

    完成之后,可是有着赎死令的奖赏!(。)

    PS:    12000字收工,睡觉~

    嗯,我得加油了!

    这个月已经11了,但我才更了9w多字。

    必须在以后的时间里,把字数补起来,不能再懒惰了!

    p

    <;/br>;

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 1() 
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符换旧符。

    又是一年新年了。

    元德四年,冬十月初一,岁在辛卯。

    一年一度的大朝议如期举行。

    今年的大朝议更加特殊一些,因为,今年将是刘彻登基以来的首次全国大计。

    大汉帝国的数十个郡国,上千的县治,都要将他们过去三年的施政成绩和税赋清单,上计长安。

    有人将黯然离开,告别仕途,也有人将获得青睐和提拔,鱼跃龙门。

    当然,这个事情,暂时还不需要刘彻头疼。

    对天下郡国官吏的考绩工作,将会持续整个冬天,一直到夏四月,才会结束。

    到那个时候,谁过去三年干的不赖,谁又应该受到惩处,一切都水落石出。

    因此,今天这个大朝议,毫无疑问,主要议题就是封赏马邑之战的立功将佐。

    这个没的说。

    皇帝不差饿兵。

    在古代中国,想要让军队保持战斗力?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赏赐了!

    就连宋明两代的文官都知道,短了丘八大爷的赏赐和军饷,人家分分钟兵变给你看。

    而在秦汉两代,天下最好的男儿,最优秀的人才,为何都挤破了脑袋,也要挤进军队里?

    还不就是,投军入伍,只要运气不坏,得胜归来,就能得到票子、房子、妹子,甚至土地、爵位和荣誉?

    司马法云: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军事贵族和统治者就已经知道了。

    想要士卒卖命,给自己作战。

    那么就一定要重赏。

    而且是在战胜之后。就马上落实相关赏赐。

    让房子票子妹子跟土地爵位,实实在在的落到了军队的士兵和军官手里。

    这样。百姓们就会踊跃从军,士卒们作战也会非常勇敢。

    你要是赏赐不及【∨【∨,时,或者赏赐太轻了。

    呵呵……

    宋太宗在看着你……

    所以,刘彻在例行的大朝议诸礼完毕后,就首先开口,说道:“朕闻,功必赏,过必罚,此先王之圣行也!马邑之战。骠骑将军纵,前将军驰,前将军不疑等率军努力杀敌,始有马邑之胜,令朕雪高帝平城之耻,功在社稷,其令有司,奏报有功将士名讳,具其军功。奏于朕前,朕当不吝以封侯之酬!”

    御史大夫晁错于是出列拜道:“臣错谨具马邑之战,有功将士,百四十五人。敬呈陛下御前,伏请圣览!”

    这记录军功,汇总有功将士。确实是御史大夫的分内职责。

    此番马邑之战,几乎大半的随军军法官。都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御史。

    此时,中国的御史。可不是后世的清流,只会嘴炮,全无一点实际能力的废物。

    他们多数人都能骑得了烈马,喝得了烈酒,更背得熟军法制度,熟悉军队条例。

    毫不夸张的说,宋明的御史清流们,在秦汉的御史面前,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马邑之战中甚至有御史立下军功,斩首匈奴骑兵的例子。

    而得益于白纸的规模化生产和普及。

    御史大夫衙门的军法官以及刘彻委派的尚书监军们,得以能够首次详细到个人,记载有功士卒和军官的功劳,将他们精确到个体,汇总起来,呈报朝廷。

    晁错呈报的一百四十五位有功将士,只不过是参战军队里,功劳最多的一百四十五人。

    而且,不包括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

    因为,按照刘彻改良的全新军法制度。

    汉军的高级军官与中低级军官军功计算方式,采用两套不同的标准。

    在中低级的军官和士卒中,依旧采用过去,按照战功和斩首数计算军功。

    而高级军官们的功劳,则用一个全新的计算方式。

    包括了他对上级命令的执行程度,对上官指派的战术任务的完成程度,以及斩首数等等综合起来进行计算。

    个人英雄主义,桀骜不驯,仗着自己有几分勇武,就毛躁的不听命令的军官。

    功劳再大,在这个体系下,得到的军功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至于将军们,则彻底脱离了旧有的军功计算方式。

    他们的功劳、战绩与赏赐,都将被公开摆到朝堂上,公示群臣后,才能进行评定和封赏。

    刘彻将晁错呈递上来的一百四十五人的名单看完,然后,就道:“御史大夫所奏,朕已看过了,就依照军法所规定的制度,对有功士卒进行赏赐,不得有误!”

    “诺!”晁错闻言躬身一拜。

    他报告的那一百四十五人,都是汉军的中低级军官和作战表现突出的士卒。

    按照现行军法制度,这些人,就是此番马邑之战,汉军中成功突破了自身出身限制和天花板的豪杰。

    他们都将以司马的身份,武苑深造三年,接受军事培训和教育,三年后毕业,然后去南北两军轮值一年,最后根据表现,分配到野战军团或者地方郡国任职。

    即使是表现最差的人,也能最后捞到一个县尉的职位。

    其中的佼佼者,十年之后,甚至可能是单独坐镇一郡的郡尉或者某支野战军的校尉、都尉。

    未来封侯有望,甚至九卿也不是不能期待。

    这在和平时期,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也唯有战争,通过立功和表现,他们才能乘上这条青云之路,鲤鱼跃龙门,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序列。

    除此之外,在爵位、财富和土地的赏赐方面。

    他们也将收获颇丰。

    哪怕是排在名单最后面的哪一位,也可以跻身第十级的左庶长。

    而排名前十的那些幸运儿。更是一跃了封君的序列。

    获得排序为第十八级的大庶长爵位。

    大庶长已经是顶级的贵族,是勋臣的准入门槛。

    可以食邑三百户或者六百户。可以养士,可以拥有自己的家臣。家兵,可以合法的拥有一些军械。

    当然,他们跟关内侯与列侯相比,还只是个小兄弟。

    而且,爵位无法世袭,会隔代递减。

    另外,假如未来作战失败或者吃亏,扣起来也非常厉害。

    秦朝时,就常常有士卒。自布衣而起,成为左庶长,大庶长。

    然后,下一战,作战指挥失误,就被打回原形。

    但……

    汉家与秦不一样啊!

    尤其是当今天子,特别重视培养新的军功贵族。

    所以设立武苑,专门培养军官。

    这些人武苑,学习三年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谁敢说他们不是个合格的军官?

    像故秦之时,一个卒子走运,一下子就飞黄腾达。然后,下一场战争就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已经不太可能有了。

    至于财富什么的……

    单单是少府已经在列的赏赐数字。就已经足够这些家伙,这辈子都衣食不愁了。

    另外。他们每人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赏赐。

    排名在前十的,甚至直接拥有了自己的食邑之地。

    虽然看样子。天子是打算在怀化那边的屯垦团划给他们。

    但这也依旧是一个能支撑起一个未来的军功武将世家的根基。

    他们的子孙后代,将因此获得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还可以获得完好的训练和成长机会。

    只要不犯傻,不作死,这些在名单上的一百四十五个中低级军官以及士卒,他们的未来和家族的未来,以及子孙后代的未来,从此彻底改变了。

    他们了‘士’的阶级。

    成每年天子新年诏书勉励的对象。

    而其他立功的士卒和军官,虽然不如这一百四十五个幸运儿。

    但,赏赐和爵位的嘉勉,也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了。

    许多的参战士卒,在战前,可能一无。

    但此战之后,却已经能让他的家人和妻小,过上小康生活,中产阶级的序列。

    …………………………

    刘彻轻轻将手里的那些有功士卒的名单放到一边,交给王道,然后,他就看向了丞相周亚夫,问道:“丞相,功臣名单,可已统计完毕?”

    周亚夫立刻出列,拜道:“启奏陛下,臣奉命遍览和检视骠骑与前将军等所奏攻城名单,查无遗漏,故奏于陛下之前!”

    “南军司马秦牧,从骠骑将军出武州塞击匈奴折兰王,率先出战,阵斩匈奴骨都侯一人,得首四百八十三级,又于马邑之西,生得匈奴白羊王……”周亚夫捧着一个表章念着:“北军司马张复,从骠骑将军出武州塞,随秦牧之后,与匈奴折兰部交战,大破之,首先生得匈奴骨都侯一人,俘虏百余……”

    “虎贲卫校尉张枫,羽林卫校尉杨敢,从骠骑将军出武州塞,列阵武州之外,当面击破匈奴折兰王大纛,又随骠骑转战马邑,阵斩匈奴右贤王,生得匈奴骨都侯数人……”

    周亚夫每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个昂首挺胸的汉军军官出列,跪到周亚夫身后,他们用着诸夏民族古老的士礼,俯首而拜,严肃的道:“末将秦牧张复,赖陛下之威,社稷之灵,幸不辱命,虽有薄功,不敢称雄!”

    当周亚夫念完最后一个名字。

    大殿中央,已经跪下十三位有功的高级军官。

    他们有的是在正面作战,率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大将。

    有的是在侧翼做保障工作,率领和指挥民夫青壮,及时可靠的保证了大军供应的文官。

    更有远征上千里,深入草原,端掉了尹稚斜老巢的骑兵军官。

    这也是全新的战功计算方法改革后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以前,只有前线勇敢作战的将军,能风光,能收益,能获得好处。

    而在后方做保障工作和为大军侧翼掩护的人,却只能捞到点汤水。

    这当然是很不合理的。

    正面作战的将军和士卒,固然应该受赏。

    但后勤工作和侧翼掩护以及牵制的军队和官员,难道就活该吃糠喝稀?

    长此以往,后勤工作和掩护任务,谁还愿意去做?

    而且,也不利于军队内部的稳定。

    刘彻看着这些人,站起身来,对着群臣问道:“卿等以为,这殿中诸位司马校尉,其功劳当如何评定?”

    虽然,刘彻自己早就已经跟自己的心腹亲信们商量好了怎么册封和赏赐。

    但这样子还是要做的。

    反正,刘彻现在有的是愿意给他当托的马屁精。

    果不其然,早就已经知道了刘彻心思的少府令刘舍和舞阳侯樊市人以及复阳候陈嘉、中水候吕青肩,就几乎同时跳出来,拜道:“陛下,臣等皆以为,司马校尉,遵奉陛下的诏命和将军的指挥,奋力杀敌,用心辅佐,有功,当录其名讳于大鸿胪,奏于太庙,布告天下,使天下英雄豪杰,皆知陛下重英豪,用豪杰之心!”

    汉室,列侯们统一归属大鸿胪登记在册,录名讳籍贯和祖先名字以及家族主要成员的大名,然后报告太庙,告诉列祖列宗,今天,大汉帝国又多了一位得力干将。

    所以,刘舍等人的话意思很清楚了。

    那就是要封侯!

    顿时,殿中上下,都是鸦雀无声。

    尤其是那十三位军官,更是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扑通扑通的狂跳不停。

    列侯啊!

    这可是列侯!

    人臣的。

    一旦受封,就能享有封国食邑,可以合法的蓄养家臣、家兵,并且拥有出任将军、郡守和职位的优先权。

    同时,在汉室,丞相,有且只能从列侯集团中选择。

    不仅如此,成为列侯,还意味着可以为父母妻儿争取诰命和出生。

    自己的子孙后代,从此,在起跑线上就已经领先了其他同龄人一大截。

    别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