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道,也是过去六十年,多数汉室重臣走过的道。
譬如现在的丞相周亚夫,就是以河东郡郡守转为武将的。(。。)
ps: 昨天没买到卧铺,在车上一宿没睡,现在脑昏昏沉沉的,只能写这么点,明天补吧~
第五百一十五节 聪明()
送走张汤,刘彻又将少府令岑迈找来。
岑迈来了以后,刘彻就问了下水车的情况。
岑迈于是就简单得跟刘彻汇报了一下具体情况。
现在,上林苑里的水车,基本都装完了,耗费全部走的少府内库的帐,自然是毫不费劲。
但是,在上林苑之外,这水车的推广,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中国人从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有看到好处前,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许下多少承诺,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即使是刘彻拿出了所谓的‘退税’作为胡萝卜,更定下了退税额度,可以用于冲抵赋税、平价购买官制铁器农具的优惠政策。
像是墨苑改进和研发的许多新式农具,如曲辕犁、铁锹以及土化肥,更是只有通过退税额度才能购买。
但,奈何这些东西,都是新东西,对于民众的吸引力,也就那么回事。
跟水车一样,想要民众对此趋之若鹜,恐怕要等个一年半载,百姓看到了这些东西的威力,切身的体会到好处,还要有着强烈的对比,他们才会热衷。
在那之前,恐怕多数百姓,也就是看个热闹,图个新鲜。
想要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千难万难!
也就只有张汤主政的新丰县,因为张汤组织得力或者说县里的大户想要抱大腿,拍马屁,才推广的比较顺利。
刘彻听完岑迈的汇报。也是叹了口气。
他手指转动片刻,然后道:“岑少府辛苦了。此事,先这样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民众不愿意。刘彻也没办法强按着牛喝水,况且有了上林苑的示范,明年水车和相关的退税额度,应该就能有所进展了。
左右不过等一年,这点时间,刘彻等得起!
“爱卿,现在少府有多少掌握了建造高炉技术的工匠?”刘彻话锋一转,问起了他最关心的话题。
“回禀陛下,按照陛下的诏命。臣一日不敢松懈,倾少府之力,全力培养相关工匠,只是,关中能建造高炉的地方太少,且焦炭难觅,至今,少府只有千人左右懂得建造高炉……”岑迈说着就跪下来,拜道:“请陛下治臣之罪!”
刘彻连忙起身。道:“卿起来吧,此事,罪卿!”
关中自然也有许多煤炭。
但是,想要挖煤。进而大建高炉,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刘彻弄出来的高炉,能耗大。污染高,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
别说是少府了。就是刘彻也承担不起破坏关中环境的责任!
如今少府在上林苑中建了大概百座高炉。
但在上个月,刘彻命令。停止了其中六十座的运营。
因为,这些高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太大了。
像关中这样的地方,要是大兴高炉炼钢,用不了十年,整个关中都会变成一个乌烟瘴气的地狱。
而且,高炉需要的优质焦煤。
在关中,想得到合格的焦煤,就要去山中不停挖煤,选煤,这样会严重破坏关中植被。
虽然说,工业化一定会破坏环境,造成严重后果。
人类想要工业化,就要承担这些后果。
但中国不是欧洲。
上林苑里不过百座小型高炉,月产铁最多百吨,就搞的附近的山林一片狼藉,附近的河里,几乎都没有鱼虾。
这还只是开始。
若是下去,甚至扩大规模,上林苑恐怕就没法住人了……
基于这样的考虑,刘彻已经放弃了在关中新建高炉的打算,同样的,最初的备选地区河东也被放弃了。
河东郡在黄河上游,要是把河东的环境破坏了,恐怕就要祸及子孙。
况且,河东郡境内只有煤炭,而缺乏铁矿。
并不适合作为工业基地。
于是,蜀郡和南阳郡,就了刘彻的视线。
选来选去,刘彻最终决定将南阳郡,建设成为汉室的钢铁工业中心。
因为南阳郡的优势比起其他地方都要大。
第一,当地有着人力,南阳三十五县,人口几近二百万。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人口极为密集的区域。
第二,南阳的煤矿和铁矿也不少,至少,能支撑住最初的炼钢需求。
第三,南阳交通发达,水力丰富,这是一个工业中心必不可少的条件。
最的是,南阳有冶铁历史,当地也习惯了冶铁作坊的存在,即使会破坏环境,南阳的承受力,也比汉室其他地方强。
刘彻把张汤和宁成派去南阳,既是要清理当地的豪强和官场,同时也未尝不是打着让张汤和宁成为未来计划铺路的盘算。
只要张汤和宁成将南阳的局面控制住了,少府立刻就会前往南阳,开展大规模的高炉建设工作。
不过这个事情,刘彻还需要张汤和宁成在南阳进一步调查,得出更详细的数据,才会开始准备实施。
毕竟,工业的选址,也是很的。
像清末的汉阳炼钢厂,就是因为选址失误,结果一直半死不活。
岑迈不知道这些,自然是有些诚惶诚恐。
刘彻却是叹了口气:“一千人……”
这个规模的工匠,对于计划中年产百万斤甚至几百万斤的大型冶铁炼钢中心来说,显然远远不够!
没有两三万熟练工匠和相应的其他工人,就想谈工业化冶铁?
无疑痴人说梦!
刘彻踌躇片刻,然后道:“这样,卿回去后。多安排些工匠,随着现有的工人学习。朕不是下令让六十座高炉停止冶铁了吗?卿就安排他们去那六十座高炉那里熟练工匠带队。教导和培训,实在不行,就将那六十座高炉,拆了建,建了拆……”
这也是没办法,只能用钱砸。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些高炉的造价都不贵。
一座高炉,撑死不过二三十金的造价,比起当年太宗皇帝要修的那个亭子都便宜!
岑迈深深躬身:“诺!”
打发走岑迈。王道就拿着绣衣卫的情报,开始汇报了。
刘彻听完后,也笑了起来:“这师家真是聪明啊!”
王道汇报的是,刚刚被廷尉押解,强制迁徙到刘彻已经定下来的陵邑地址——茂乡,成第一家陵邑之民的雒阳师家的情况。
师家其实也算是躺枪了。
刘彻本来没打算动它。
但谁叫郅都将他们家报上来呢?
对于皇帝来说,师家这样的巨贾,简直就跟蝼蚁一样,基本是懒得的。
既然。郅都报上来了,刘彻自然也不会削郅都的面子,左右茂乡那边是需要人口和豪强填充的。
汉室在过去六十年,一直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一方面削弱天下豪强和商贾,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手段。强行在关中再造一个经济热点。
像太宗的霸陵,就是如此。从一个原本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一个人口几近万户的繁华大邑。
而且。还能借此收买整个关中各个阶层。
那些强行迁徙到关中的地方豪强、富商,只要进了关中,那就是关中豪强世家的盘中餐。
在关中,获利最大的产业,根本不是什么高利贷,更非是什么经商。
而是吃大户。
一个关东大户,家产少说数百万,进了关中,至少一半家产,要被来自方方面面的势力瓜分。
而且,各个阶层,吃起大户来,那是理直气壮。
譬如,某个富商,被迁来关中。
要不要购置田地?要不要在长安城购买一个宅院?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要。
这样,关中的地价和长安的房价,自然高涨。
一亩地,卖个两三万钱,简直跟玩一样,靠近长安的土地,一亩卖个四万五万,也是正常。
至于长安城的宅院,位置地段比较好的,如尚冠里,一个小院子,轻轻松松卖到几十万。
就这样,还常常买不到。
另外,从关东来的豪强大商人,进了关中,肯定都想着融入上流社会。
于是,很多人都会选择与关中的豪强世家联姻。
通常都将自己的嫡女,嫁给某位豪强或者大人物的子孙。
这样一来,就得支出大额嫁妆。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这么干,当个守财奴。
不过呢,关中的游侠和地方的胥吏,很快就会让你知道,不交保护费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过去几十年,关中的豪门,都是靠着这样的手段,不断的从关东大户身上吸血,壮大起来的。
相比之下,什么高利贷,什么高买低卖什么的,就显得不那么了。
以刘彻所知,关中的豪门,早就摩拳擦掌,等着盛宴的开席了。
但师家却……
非常聪明啊!
根据王道汇报,师家刚刚在茂乡,被廷尉的官员释放,安置在刘彻给他们准备的宅院中,师家家主师旦,就立刻拿出了一千万钱,送到了太长公主府上。
馆陶是谁啊?
整个关中谁不知道,这位太长公主出了名的拿钱办事,童叟无欺,还信誉非常有保证。
拿了师家的钱,馆陶立刻就放出话来了。
说是她的儿子成蟜将纳师旦的嫡女为妾。
就这样,师家抱上了一个金大腿。
若只是这样,师家还算不上聪明,充其量,只是机灵。
但随后,师家就借着馆陶的金子招牌,在关中的大户中穿梭往来,撒出大把金钱和承诺,将自己家剩下的几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田氏、安陵氏以及王氏等关中地头蛇,还重金招揽了十几位关中有名的游侠,充作食客,嗯,就是那种拿工资但不需要上班的空头食客。
付出了如此多代价后,师家居然左右逢源,以平价在茂乡买下了千亩土地,又在尚冠里买下一个大宅院。
这意味着,师家得到了关中其他豪强的认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
第五百一十六节 本性难改()
“师家的算盘倒是打的不错!”刘彻赞许了一句。
旁边的王道,却会错了意,恭身问道:“陛下,要不要奴婢去打个招呼?”
“嗯?”刘彻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王道的意思。
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这师家属于上跳下窜,不安分守己的麻烦制造者。
对传统的皇权来说,只有老老实实,一声不吭的百姓,才叫良民。
像师家这样跳来跳去的家伙,简直跟苍蝇一样烦,恨不得一巴掌拍死!
更何况,这师家送了那么多礼,独独没给宫里送礼。
这两宫里大大小小的宦官、内侍,心里头要能痛快,那就见了鬼了!
刘彻微微一笑,摆摆手,道:“不必了,朕还不至于容不下这点小事……”
王道连忙恭身:“诺!奴婢知道了……”
刘彻看了这个家伙一眼,没有说什么,只是悠悠的吩咐道:“去给馆陶长公主府下请帖陈须兄弟进宫!”
“诺!”王道领命而去。
刘彻看着家伙消失在视线中,摇了摇头,心知是时候再扶持一个亲信宦官来跟王道唱对台戏了。
这不是信任与否的问题。
而是作为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
况且,那样也是王道好,刘彻并不希望在未来,不得不处置这个前世的忠奴。
两个时辰后,刘彻的两个表兄弟陈须与陈蟜联袂而至。
“陛下……”两兄弟见了刘彻,立刻就匍匐在地。叩首拜道:“陛下召臣等前来,有何吩咐?”
刘彻打量着这两兄弟。
陈须是兄长。年纪比刘彻要大两岁,陈蟜是弟弟。今年十五岁。
这两兄弟看着倒是一表人才。
但可惜,除了斗鸡走狗外,刘彻几乎看不到他们的优点。
另外,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母亲馆陶太过强势,而且严重的重女轻男。
所以,这两兄弟有些畏畏缩缩的模样,看着一点也不像外戚国舅,倒是蠢呆蠢呆的。
不过,无所谓了。
反正。也不需要这两兄弟为汉家江山社稷出力,他们能老老实实的宅在家里斗鸡走狗玩侍女,不出去欺男霸女,横行霸道,就已经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起来吧!”刘彻起身道:“来人,给两位爱卿赐座!”
“谢陛下!”陈须到底年纪大一些,拉着弟弟拜谢,然后,恭恭敬敬的坐到位子上。
“堂邑候身体可还好?”刘彻问道。
“托陛下洪福。家父身体素来还好……”陈须立刻答道,眼中甚至有些感动。
刘彻点点头,迅速跳过这个话题,老陈家的家事。刘彻略知一些。
堂邑候陈午也好,陈家兄弟也罢,几乎都是个摆设。属于多余的。
刘彻可不想搀和到这家人的家事中。
“朕明日要去上林苑游猎,两位爱卿。自备弓马,随朕左右。可好?”刘彻笑着问道。
陈须与陈蟜,立刻就是受宠若惊,连忙拜道:“诺,臣等奉诏!”
随驾游猎,这可是很难得的亲近天子的机会。
陈家两兄弟虽然在外人看来,很是草包,但他们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妹妹当了皇后后,他们两个更是在与许多同龄纨绔的聚会中表示,自己将来要成为三公九卿,最起码也要当一回车骑将军。
“陈蟜……”刘彻忽然看着陈蟜吩咐:“最近卿是否纳了一个小妾?来自雒阳师家?”
“回禀陛下,这是臣的母亲大人做的主……”陈蟜低头拜道,眼中也是闪过一丝不甘。
假如有可能,陈蟜是绝对不愿意纳一个商贾之女为妾的!
要知道,列侯之子,与商贾联姻,这说出去,太掉价了,更何况,他还是堂堂的外戚国舅,只要不出意外,将来必然封万户侯!
而纳商贾之女,这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