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苍天-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
高冠文士一脚踹倒案台,气急败坏的吼道:“黑虎山和无双寨要干什么!公然袭击县府,真是大逆不道!……他宋翼是吃草长大的,身为左冯翊,懦弱无能,连两个匪类都看不住!”
短须中年低下头,心中暗道:“左冯翊宋翼是吃草长大的……你这左冯翊丞难道能好了么……”
“立即赶回左冯翊!”高冠文士一刻也不想在京兆停留了。
……
初平三年正月十二,左冯翊贼寇黑虎山和无双寨袭击京兆、左冯翊五县县府,捉走令、丞、尉,连带游徼、亭长数十,又杀死不明青衣人过百,尸体横陈,诸县混乱,关中震动。
正月十三,司徒王允切责京兆尹司马防和左冯翊宋翼,免去左冯翊郡丞王彦、兵曹从事王成,并免去左冯翊南部督邮和京兆尹北部督邮之职。至此五县搜捕贼犯之事不了了之。
董卓命司隶校尉黄琬平定黑虎山和无双寨,但却无人知道一山一寨所在,虎敬晖和潘上将的人马也消失不见。
而此时的姬平和蔡琰,已经抄小道绕过郑县,到达骊山脚下。
骊山曾位于关中中部,是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因其靠近长安,地理位置特殊,而且也不甚高大,因此周、秦、两汉以来,多建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上古时期,女娲在此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烽火戏诸侯”,秦始皇也曾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 颜如舜华()
路面积雪已经化开,一辆马车沿着骊山道奔行,前面只有两骑羌胡卫引路,既能处理一些临时麻烦,也比先前低调了许多,避过各乡里的游徼和亭长耳目。
马车一侧,姬平的双戟已经换成了一根长棍。
“骊山不高不大,恰到好处,对于长安来说,既像是半面屏障,又是后花园,可谓锦上添花。”姬平驾着车,与车里的蔡琰随意闲聊:“在军事上还能diǎn燃烽火,紧急召集关中各路人马,可谓集美观、娱乐、军事防卫与一体,着实不凡。”
姬平顿了顿,又笑道:“还有骊山女怒唾始皇,纵横古今,匡扶正义,弟子门人无数。”
车内蔡琰好奇的道:“骊山圣母蔡琰倒是知道,但她门人弟子很多麽?还请刘公子解惑。”
“这个好说,有齐宣王之后钟离春……”姬平说到这里一下子卡住了。貌似其他什么樊梨花、穆桂英、刘金定、祝英台、白素贞都还没出世呢,不对,白素贞貌似已经在青城山修炼八百年了。
但是总不能说白素贞吧……姬平沉吟了下,一本正经的道:“还有当时第一才女蔡琰蔡昭姬。”
“咯咯!”马车里绿绮止不住笑出声来。
车中蔡琰似笑非笑的道:“钟王后有治国大才,蔡琰怎比得上,不过看来在刘公子眼里,蔡琰真是貌丑若无盐呢。”
坏了,姬平忍不住揉了揉鼻子,怎么把蔡琰和钟离春提到一起了。
钟离春是战国齐王后。有大才华,只是相貌极丑。此时他将同样有才的蔡琰与钟离春提到一起,可不是找不自在麽?虽然听口气蔡琰对钟离春很敬重。但涉及到容貌,女人是不可理喻的!
姬平打了个哈哈,道:“蔡大家才比钟离春,容貌更是可比……那个周幽王不是在骊山上来了一出烽火戏诸侯麽,若是为了博蔡大家倾城一笑,怕是要天天蹲在烽火台前了。”
“咯咯咯……”绿绮又忍不住笑起来,蔡琰也轻笑了两声,随即微叹了口气:“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亡+ding+diǎn+小+说,。≦。□o《 s=〃an:2p 00〃》s_;了社稷。褒姒却担了千古骂名。”
姬平摇头道:“自周厉王始,西周王朝已经是内外交困,摇摇欲坠,灭亡只是迟早的事,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添了一把火而已,若后人只说烽火戏诸侯,怨言褒姒,而不深究西周灭亡缘由,恐怕只会重蹈覆辙。亡朝灭国在所难免。”
马车爬过一段坡,转过一个弯,骊山之上行宫已经清晰可见,便是西面的长安皇宫、几处皇陵和密密麻麻的民居也遥遥可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长安近年来形势混乱,烽烟处处,但其大气和底蕴。都是河东郡远远不能比的。这是政治、经济、地理和战略上的全面碾压,金城千里绝非虚言。
姬平坐在马车上。遥望长安城,眼里闪烁着野望。河东可以作为起步之地,并州可以作为练兵之地,但只有拿下关中八百里秦川,才真正能有霸业之资,关中形势至此,世家凋敝,民心思安,也是该收取的时候了。
这时,蔡琰也掀起车帘一角,远望长安城。
姬平鼻端嗅到一抹淡雅的幽香,忍不住偏过头,正好看到蔡琰美丽清雅的面容,犹如出水芙蓉,不带雕饰,只是长长的睫毛微翘,明眸远望着长安城,饱含着迷茫。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姬平一时也不由有些迷醉,难怪张绣把蔡琰当做偶像一样崇拜,这是一个才貌俱佳、祸国殃民的ding级女神,放在后世足以让无数人疯狂。
似乎察觉了姬平的注目和迷醉,蔡琰螓首微偏,看向姬平,明眸顾盼间迷茫尽散,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风情端庄中微带妩媚。
近在咫尺间的注视,顿时让姬平老脸微红,急忙转过头去,一颗心微微跳动,听到耳边传来的轻笑声,不由面露苦笑。自己这算不算是沉醉美色却反被蔡琰以目光调戏。
成了家的女人和少女果然是不同的,纵然矜持端庄,淡雅清新,但本就少了些羞怯,那或是偶然或是无意间流露出的风情实在令人有些吃不消。
不过就在对视的一瞬间,姬平也察觉了蔡琰明眸中微带的疲惫,他心中倒是多了几分愧疚,道:“行途坎坷,几番波折,说来还是我连累了蔡大家,到了长安定要向蔡大家好生赔罪。”
“没什么的。”蔡琰叹道:“蔡琰四岁便随着阿翁被流放朔方,后来又奔走三千里,流落吴会之地十二年,又有什么没经历过呢。如今这番经历,倒也不错呢。”
蔡琰这么一说,姬平就更不好意思了,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说来蔡琰十几年颠沛流离,元凶还是他那便宜父亲灵帝。
熹平六年,天下灾异重重,灵帝下诏自责,命群臣上奏治国措施,又因群臣守口如瓶,便特诏询问蔡邕,蔡邕是个实在人,上奏妇人宦官干政,并弹劾贪官,举荐贤能,结果灵帝保密措施不到位,被宦官曹节发现了,便设局诬陷蔡邕,而灵帝居然也信了,或者说是因为政治需要,妥协了宦官势力,坑了老实人,于是把蔡邕发配了。
当时蔡琰确实也就四岁吧,算起来蔡琰的一生也算是非常坎坷了,幼时随父亲流放十二年,嫁了卫仲道,卫仲道又英年早逝,如果加上史载的后半生,又被南匈奴掠去十二年,被曹操迎回后嫁给一个并不爱她的人,余生不知,更是红颜薄命,令人心酸。
姬平回头又看了一眼轻笑嫣然的蔡琰,心中暗道:姑且不论这个女子如此才貌无双,单只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一diǎn,自己就责无旁贷,一定要改变她后半生的悲惨命运。
否则不但张绣会怪他,他自己心里也过不去那一关。
何况他有这个能力,如今历史上劫掠蔡琰的罪魁祸首南匈奴便归在自己麾下,自己又来到长安,怎么也要保个蔡邕不被王允杀害,保得她父女俩平安无事。既是有恩报恩,也是偿还便宜父亲对他们的那份亏欠。无论是否政治需要,亏欠就是亏欠。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有女同车()
过了骊山高地,马车沿着道路一路下行,姬平控制着车速,看着越来越近的长安,止不住问了蔡琰一句:“蔡大家难道不好奇我因何被人追杀麽?”
这个问题压在他心中很久了,按说几次生死危机,蔡琰早该问的,但她一直没有问。
听到姬平这个问题,蔡琰明显犹豫了下,才轻声道:“初平元年,蔡琰曾在安邑见过刘公子。”
马车里的绿绮惊呼一声:“啊?姊姊,你何时见过刘公子?”
嘎?!姬平手一抖,马车险些拐下山崖,吓得车里的绿绮又是惊呼一声。
姬平忙控好马车,看了看前面不远处的两骑强护卫,低声道:“蔡大家,我相貌有这么突出麽?按说这两年变化挺大吧……怎么还是被认出来了?”
要知道,这两年他从十五岁到十七岁,正是发育期,两年里饱经磨砺,不但身体长了一大截,气质也变得更加强势,虽然偶然会显出少年的跳脱,但整体上早已不是那刚出皇宫时身材瘦弱、气质优柔的少年天子了,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他相信,就是自己现在站在董卓面前,董卓也不大敢相认,所以才敢大胆的来长安,没想到居然先被只见过一面的蔡琰认出来了,令他颇受打击。
因此,他很好奇蔡琰究竟是怎么认出他来的。
“刘公子相貌是不错,但也没那么突出呢。”听到姬平询问,蔡琰忍不住轻笑一声,随即面色微红:“不过呢,刘公子的眼神很独特。”
虽然那时候姬平在安邑确实是神采飞扬、气度宏大,但毕竟是一个女子记住了陌生男子的眼神,便是自然大气的蔡琰也有些羞涩,忙又补了一句:“而且刘公子是自河东方向而来,又被人追杀,姓刘名治。蔡琰自然会想到许多。”
姬平点了点头,吁了口气,他在河东时的精气神与现在是有些相似,但已经全然不同于雒阳皇宫。想必董卓他们应该认不出来吧,不过有了蔡琰的前车之鉴,姬平觉得自己应该更加谨慎一些,嘴上却笑道:“幸好是蔡大家,要是被长安城中董卓老朋友认出来。恐怕这颗脑袋早被惦记上了。”
蔡琰轻声笑道:“想不到威名赫赫的…竟是如此谐趣,蔡琰也着实想不到呢。”
“威名赫赫?”姬平摸了摸鼻子:“我在河东还不至于凶名远扬吧?”
蔡琰笑道:“对寻常百姓而言,刘公子是恩主,自是尊崇无比,但对豪强大家而言,刘公子却可止小儿夜啼呢。”
姬平呵呵一笑:“这就对了,天下乃千万人之天下,非数百世家之天下,他们做得过了,贪得多了。弄得民怨沸腾,又将舆论引向天子与宦官,如此行径,自然该有人收拾一番。”
蔡琰认真的道:“河东王有明主之资,如今河东流传着一句话,天下之新出河东,河东之新出王宫,河东这两年变化很大,而且多是衣食住行的变化,令百姓受益无穷。蔡琰能感觉到,在天下混乱,州郡昏昏之时,河东已然有了一股生气。可以蕴养大汉气运,重开社稷。这股生气,正是源于河东王。”
说到这里,蔡琰顿了顿,道:“关中如此不宁,刘公子身份特殊。因何要去长安凶险之地?”
姬平笑了笑:“乱世之中,何有安宁之处,河东终是地域狭小,可以起步,却难奠定基业,坐困河东,不思长远,早晚必亡。”
又看着不远处的长安城,叹了口气:“可惜关中天府之国,秦人因之而平六国,高祖因之而定天下,如今到了董卓手里,却是肥了自身,凋敝了民生。”
蔡琰面露戚戚之色:“自入关中,满目疮痍,所见无不令人落泪,正需公子来扫尽奸佞,重整关中。”
马车里的绿绮好奇道:“你们在说什么,小婢怎么听不懂?”
二人笑了笑,都没有回答。
一路畅谈,蔡琰的博学令姬平叹为观止,忍不住连赞道:“蔡大家真是学识渊博,直愧煞无数被举荐的茂才。”
蔡琰幽幽道:“身为女子,纵有所学,在这乱世之中,也不过一叶浮萍,难以自保,颠沛流离,难得一块安宁之所。”
姬平又摸了摸鼻子,貌似乱世与天子有很大关系,不过乱世之中,命运难以自控,那种朝不保夕、看不到前景的无力感着实令很多人夜不能寐。
“关中正乱,河东还算安宁,你怎么会想来关中?”姬平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问了个傻问题。
果然,蔡琰眼里闪过一丝无奈与柔情:“河东虽宁,却无牵挂,关中虽乱,却有阿翁。”
“此言极是。”姬平深有所感的道:“蔡中郎如今也年近花甲,又只有蔡大家一个女儿,确实该有人照料才是。”
蔡琰白了姬平一眼:“谁道阿翁只有蔡琰一个女儿?”
姬平一怔,是谁说过的?貌似后世都说蔡琰是独女啊,所以曹操才将蔡琰从南匈奴赎回来。
蔡琰眼里闪过一丝伤感:“蔡琰阿母不堪奔波,在流落吴会途中病逝,后来阿翁纳了妾母,在吴地生了女弟蔡琬和小弟蔡瑾,中平六年董卓逼迫阿翁应召,阿翁怕招祸端,便将女弟和小弟托给叔父,避居考城,是以外人多不知。”
姬平赶紧闭上嘴巴,蔡琰的母亲是在流放中去世的?自己的便宜父亲与蔡邕一家真有血海深仇哪。
他不由暗自庆幸,还好蔡琰温婉明理,不然那夜华阴古道上,怕是早就让张绣一枪把昏迷的自己了断了。
马车过了骊山,就进了霸陵县境内。霸陵县是秦时的芷阳县,汉文帝九年于此筑霸陵,并改县名。
进了霸陵,蔡琰忽又问了一句:“刘公子此去长安,可有安顿之处?”
姬平摇了摇头:“长安老朋友不少,但恐怕一个也不能照面。”
他说的这些老朋友自然是董卓、吕布、王允、董璜这些曾在雒阳见过自己的人,甚至蔡邕也认识自己,在自己八岁时还给自己上过课,虽然自己相貌变化不小,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至于祝奥在长安之事,他自然不便对蔡琰说明,何况他还真不知祝奥暗影司的据点具体在哪里,留下暗记联络也需要时间。
想到这里,姬平也有些发愁,此次到了长安,一时之间还真没有落脚之地。而且自董卓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铸成小钱后,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如今关中买一石谷大概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