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第5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孙向兵想了想,“如果非要说我们如何应对,微臣能想到的,就只有加大军事干预,出兵威胁南方军,让他们不要出兵这一个方法了。”
“你之前不是说这样做会让我们交恶联盟国政府,让我们四面皆敌么?”李永吉笑道。
“可如果要保住北方政府,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孙向兵道,“其实出兵干涉联盟国倒不是问题,以我们的战斗力,也不怕什么,但是这样一来,陛下您可能要继续留在这里,短期内不可能回国了。毕竟一旦我们这么做之后,除了陛下您,其他人都无法带领摩托化步兵师,而少了摩托化步兵师的威慑,单纯靠那些纯步兵的话,是无法顺利的掌控这边局势的。”
“恩,这样啊。”李永吉皱了皱眉,“这的确是个问题。”
“陛下。”孙向兵忽然抬头,“所谓事有轻重缓急,以微臣看来,这场北美洲的南北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已经是元气大伤,哪怕南方击败了北方,再次重新恢复统一了,他们那个中央政府也没能力继续收拾这个烂摊子,以后还会持续一阵子的动荡,我们到时候可以用分化瓦解的办法,让他们再次分裂。
也就是说,北美洲这边其实无论局势怎么发展,对我们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不管他们统一还是不统一,或者谁上台,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强大。他们就无法忽视我们,也不敢对我们如何如何。甚至还要求着我们,求着跟我们发展贸易。
因此,微臣觉得与其继续在这里徒耗时日,继续干涉南北双方的走向,最终闹的两边都不讨好,彻底跟南北双方政府交恶,里外都不是人,倒不如趁机抽身而退。放弃这边的事情,先回到国内,稳住国内的情况为妙。
只要我中华帝国的中枢稳住了,自己不乱,那将来有的是机会继续玩美国人,不管他们是统一还是不统一,在我们绝对的实力面前,还不是想让他们统一就统一,想让他们分裂就分裂么?”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李永吉恍然的点点头,“你是想说。让我别管这边的事情了,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不要管。安心的早点回国是正经,是不是这样?”
“这是的,陛下。”孙向兵低下了头,“陛下,仗打到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有些不够尽善尽美,但您做到这样的地步,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然而,美国这边的事情再怎么样。那最多也是边患,而且是万里之遥的边患。跟国本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陛下您已经隐姓埋名来这里太久了,朝中长期空置,难免会出问题,就算我们有可以万里传音的报话机,也不可能管得住人心啊。
所以说陛下,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继续干涉美国是否再次统一的问题,而是应该先回国,先稳定住朝中的局面才是。
至于这边,陛下大可以留下一个可信之人,带兵固守,到时候不管那个林肯怎么做,也不管最后南北两方是否统一,相信他们绝对不敢拿我们留下的人怎么样的。”
“嗯,你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想来平时你也是用心了。”李永吉笑着拍了拍孙向兵的肩膀,这才继续道,“不过,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啊。”
叹了口气后,李永吉这才道:“其实,当初我要带兵来北美的时候,反对的人就不是一般的多,是我一意孤行,强行通过,先做了再说,才让这个行动成形的。
或许在你们看来,我这么做很任性,很不理智,更像是昏君所为,但却不知道我的想法跟你们完全不同。
正如我之前对他们解释的一样,当我统一全国之后,稳固国内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帝国要想发展起来,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短时间是见不到效果的,我就算待在国内,不过是让这个发展的速度更快一些,但却起不了决定作用。
反观美国这边,正好遇到千载难逢的一个大机遇,那就是南北战争!
很多人不解,我干嘛放着家门口那么多小国不打,放着宿敌俄罗斯不管,偏偏要先收拾万里之外的北美洲呢?
原因就在于,俄罗斯那些周边的国家虽然看似强大,但其实都好解决,只要我们国家强大起来,收拾他们不要太简单,毕竟在家门口,他们打我们容易,我们打过去也同样容易。
反倒是这边的美利坚合众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没什么强国,一旦不提前加以遏制,等他们彻底吞并了整个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变成一个频临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超级大国之后,再想遏制这样的庞然大物就变的千难万难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跟美国,或者说北美洲相隔太远了,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所以将来一旦美国变成超级大国,我们要跟他们碰撞的话,就会多费不少事儿,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甚至都不一定更能成功。
而在当今世界上,别看大英帝国还是世界第一,但那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虚假的不是一点半点;俄罗斯虽然幅员辽阔,军力强大,但不过是个僵化的肥猪,根本不足为惧。
反倒是这个美利坚合众国,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他们的可怕!
别看现在美利坚还是个二三流的国家,可一旦让他们挺过去这一波,通过南北战争重新崛起,然后开始肆无忌惮的向西扩张的话,再想遏制就很难了,而这样的国家,是我们中华帝国未来最大的敌人,也是最需要警惕的敌人!
毫不客气的说,就现在而言,我们中华帝国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美利坚合众国,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最大,所以要在他还弱小的时候,提前扼杀他,不能让他顺利的发展壮大,否则的话,将来我们还有的头疼!
当然,我说这些你可能也不理解,就跟其他人那样,觉得我是杞人忧天,觉得美国不足为据,觉得我把美国想的太强了呵呵,那我只能说,在是否出兵干涉美国的这个问题上,没有讨论可言!
不管别人将来怎么说我,反正对分裂美国的这个问题上,我就是要独断专行了,我宁可将来后人说我是小题大做,是多此一举,是瞎胡闹,也不想因为一时的疏忽,放任美国这个庞然大物觉醒过来!”
说到这里,李永吉忽然眯了眯眼,拳头也微微攥起,没有看向孙向兵,而是类似自言自语的道:“知道么,在我看来,能提前扼杀掉美国,就已经足够了,这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哪怕因为这件事,让国内变的重新四分五裂,重新因为某些人的争权夺利而陷入战火,我也在所不惜!
哼哼,我知道你看重国内,担心国内有阴谋分子趁机夺权,但国内就算真有这样的人,真让他们一时成功了,那又如何?只要我一天不死,只要我依旧强兵在手,那就翻不了天!
甚至是,哪怕我真的不幸提前走了,国内重新陷入四分五裂,可我们国家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我又打下了不少的基础,重新整合也是早晚的事儿。
但是,那个时候呢,美国已经不可能变成超级大国了,甚至北美洲这片土地上,还有可能被我们华人掌握大部分土地,这就等于让我们失去了最有威胁的敌人,未来的争霸道路就会更顺畅。”
说到这里,李永吉才重新看向孙向兵:“所以说,现在你明白我的决心了么?还想继续劝我提前撤走回国么?”
果然,孙向兵这次不再说话,只是低下了头,表示自己并不同意李永吉的话,但也不反驳,只是用沉默在表达自己的意思。
“呵呵。”对此,李永吉也不以为意,“好了,既然明白了我的真实心思,就不要继续劝我早日回国了,先安心考虑这边的事情再说吧。
嗯,反正国内的情况无论如何都是那样,我早回去不早回去不会有太大变化,反倒是这边,正是紧要关头,我轻易离开不得。
而且,所谓行百里半九十,事情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我们还是不要半途而废,彻底把事情做圆满才是。把南北方都搞定,让他们彻底变成两个分裂的国家,到那时候再走也不迟!”(。)
第四九六章 戴维斯的纠结()
既然提前明白了林肯的意图,那么李永吉也可以提早作出应对,从而让未来的结果更加有利于自己,于是,已经休整了差不多的中华远征军再次掀起了大动作。
整个中华远征军除了留下少数的伤员病号,配合地方私人部队维持当地治安外,全军主力总共三万多人全部出动,然后打着支援的名义,直接乘船从新奥尔良出海,直奔巴尔的摩。
只用了两天不到,整个中华远征军就在巴尔的摩登陆,与当地的联盟军成功会师。
石墙杰克逊本来还十分开心,毕竟来了中国人这个强援,然而很快他就发现,中华远征军这次似乎有些来者不善。
没错,这支来援的中华远征军,虽然登陆了,但从一开始就没有跟联盟军合并在一起,而是在联盟军的军营外面重新搭建营房,而且军营直接就在码头边上,等于隐隐的控制了码头。
而且,中国人隐隐约约的隔阂,也让杰克逊感到奇怪,如果不是考虑到双方的确是战火结成的友谊,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大敌北方军,他早就看出这是一种威胁了。
然而,联盟军的信息传递速度还是十九世纪的那一套,慢的不得了,加上首都里士满也一直没有消息传过来,所以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虽然杰克逊十分疑惑中国人的表现,但也只好把这归结于中国人的傲慢,慢慢也就不怎么搭理了。
很快,事态正如李永吉所料的那样,偷偷调集兵力的林肯,真的对北方的加拿大动手了,南方前线只留下了极少数的部队防守。
北方军的攻势猛烈,一来就把英国人打的叫苦不堪。
这一次,北方军的攻势分为左右两路,左路军从底特律出发,没多久就打下了多伦多,并继续向渥太华跟蒙特利尔挺近。
右路军则配合提前到来的波托马克军团援军,很快推进到波士顿城下,期间北方军攻势猛烈,悍不畏死,虽然暂时还没有攻下波士顿,但看目前的样子,下城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接连不断的猛攻,让英国人直接晕菜,大感吃不消,毕竟他们虽然也从国内调集了不少兵力,但兵力终归无法跟举国动员的美利坚合众国比,而且武器差距也不大,甚至某些方面还不如北方军,打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
也就是这个时候,英国人终于想起盟友了,连忙给联盟发信,让他们赶紧出兵,以围魏救赵的方式帮一下英国人。
没错,就是围魏救赵,虽然英国人没这个成语,但类似的战术人家也是懂的,知道这时候指望联盟军增援是不现实的,只能指望联盟军在南部前线发动攻击,牵扯北方军的精力。
打了这么久,北方军大概有多少力量,他们也是能算的差不离的。
得到这个消息后,里士满的戴维斯很是纠结了一番。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立刻出兵,趁着联盟军被英国人拖住的时候,一举打进合众国境内,早日实现美利坚的神圣统一。
然而我们都知道,美利坚联盟国虽然建国了,但其实是个松散的政权组织,戴维斯虽然是总统,但完全做不到一言九鼎,不可能什么都听他的,这一点跟已经集权化的林肯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他想要做什么,就得开会,就得跟其他大佬议员商量着来。
果不其然,虽然总统戴维斯跟总司令罗伯特李,都力主马上发动全面进攻,配合英国人收复失地(没错,在联盟国来看,这就叫收复失地),然而其他人却不这么想。
出于经济考虑,很多南方大佬都不同意立刻出兵,他们大都一个意思,那就是打还是要打的,但要等一等,等北方军跟英国人打个两败俱伤之后,他们再去捡便宜。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全面进攻不是儿戏,需要的物资不是一点半点,而就目前的联盟政府来说,缺钱缺的真是不要不要的,连日常行政支出,都完全是靠中英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发动一场全面进攻,总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这就看出政客跟军人的区别了,军人总是从战略战术上看,注重的是战机,而政客则考虑更多战术之外的东西,如果再夹杂许多个人目的,那就更不容易达成一致了。
发现无法立刻达成一致之后,戴维斯跟罗伯特李也很无奈,但又不想放弃目前的有利时机,所以干脆打算绕过那些大佬议员,自己单干。
这里要说的是,仗打到现在,虽然联盟国还是个松散的政权模式,连军队也是松散的,但其实真正能打的主力军队,还是掌握在总统戴维斯以及总司令罗伯特李的手中。
别的不说,只一个北弗吉尼亚军团,就可以称得上是联盟军百分之九十的精华部队了,而就目前来看,好像联盟军也就只有这么一支部队堪称精锐。
而正是这支唯一的精锐,就掌握在罗伯特李的手中,也等于是掌握在戴维斯的手里。
因此,如果只命令北弗吉尼亚军团出兵,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正如那些议员所说,军队进攻是需要大量后勤支持的,尤其是这一次是灭国之战,或者说是恢复故土的战争,不能跟之前那样玩以战养战,搞什么劫掠,所以对后勤的需求就十分迫切,而恰恰掌握后勤物资的人呢,基本都是那些大佬议员们,或者说是南方的大农场主们。
所以说,在那些农场主不同意的情况下,他们就算能行动,但烈度也很有限,毕竟不说粮食了,就算炮弹跟子弹,这些也是要花钱买的,联盟国的这些兵工厂可都是私人工厂。
发现戴维斯一直愁眉不展,罗伯特李忽然开口道:“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什么选择?”戴维斯问。
“中国人!”罗伯特李沉声道,“据我所知,中国人已经派出主力部队去了巴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