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时空走私1859 >

第448部分

时空走私1859-第448部分

小说: 时空走私185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对于保住联盟国政府,亚历山大。斯蒂芬斯的心思比戴维斯还要重,毕竟戴维斯好歹当过总统,而且本身比较富裕,就算退休也没啥,但他亚历山大。斯蒂芬斯可就没那么好了,他除了从政经历外,自身的财富是没法跟戴维斯相比的。

    本质上说,亚历山大。斯蒂芬斯是一个典型的追逐权力的人,为了权力,他可以毫无原则。

    在另一个时空,他一开始之所以维护奴隶制,是为了获得本地州的支持,因为当时佐治亚州大部分人都支持维护奴隶制,你要是反对,那就是非主流,是要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

    在南北双方因为废奴问题矛盾尖锐化的时候,他反对解散联邦自立,那时候算是他的个人心声,但之所以如此说,也是因为当时赞成独立跟反对独立的人各占一半。

    后来,当佐治亚州终于自立之后,他立刻摇身一变,极力鼓吹组建新的南方政府,结果因为言辞激烈,获得了众人的瞩目,最终被选成副总统,差一点就成总统了。

    然而,当联盟国崩溃,他被当作战犯抓住囚禁之后,他毅然装出一副幡然悔悟的样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从一个赞同蓄奴制的人,变成一个反对蓄奴的人。

    结果,他被放了出来,然后再次当选为佐治亚州的参议员,甚至在十几年之后,他居然当上了佐治亚州的州长,重新成为政坛上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而最后当他死后,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一心为公”的铭文,获得了上到联邦政府,下到州政府的一致称赞,同时他本人的家族呢,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他们一家几乎全都是百万富翁。

    所以说,亚历山大。斯蒂芬斯这个人,就是个典型的为了权力可以不惜一切的人,他所有的公正廉洁,都只是表象罢了,唯一的目的,就是给自己攫取权力。

    因此,明明对戴维斯的做派很不感冒,明明不同意对中国人没原则的祈求,更加不喜欢做这种摆明了要卑躬屈膝的谈判特使,但与公与私,他都责无旁贷。

    是啊,与公,他是副总统,要听总统的命令;与私,要是不管不顾,任由联盟崩溃,他当总统的梦想也就破灭了,北方政府可绝对不会让自己当总统的。

    “我什么时候走。”想明白的亚历山大。斯蒂芬斯对戴维斯道,“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没有什么可准备的。”戴维斯摇摇头,“时间紧迫,你现在就走吧,我会给你写一份委任状,并派一队士兵护送你,你们立刻乘船去诺福克,在那里换海船,直接去新奥尔良,到了那里就能接触到中国人了。”

    “去新奥尔良?”亚历山大。斯蒂芬斯皱了皱眉,“新奥尔良虽然也有中国人,不过据说他们的统帅,那位李将军并不在那里,而是在史密斯兰。我去新奥尔良,不是跟史密斯兰更远了么?还不如直接向西走陆路去史密斯兰呢。”

    “不行,走陆路太危险,毕竟北方佬还控制着那片地区,还是走海路安全点。”戴维斯道,“据我所知,中国人有一种不用电线的电报,可以千里传音,只要你在新奥尔良接触上当地的中国人,就能够很快的跟他们的总负责人联系到,再之后,中国人有机动船,可以沿着密西西比河把你送去那位李将军所在的地方,因此这种方法看似绕远路,实际上是最快的。”

    “好吧,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明天一早就走。”亚历山大。斯蒂芬斯点头道,“我保证尽快给你带回一个好消息,你就放心吧。”(未完待续)

第四二七章 这次美国之旅差不多也该结束了() 
亚历山大。斯蒂芬斯费尽周折,终于抵达了新奥尔良,而在那里,他果然遇到了中国人在当地的联络人,并借助中国方面的无线电通信器,与远在史密斯兰的李永吉联系上了。

    当李永吉亲自与那位亚历山大副总统,在双方翻译的帮助下,借助无线电通信器通过话,明白了对方的真实来意之后,李永吉立刻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要撤兵走人,不再在史密斯兰做壁上观。

    之所以要立刻走人,不继续呆在史密斯兰,归根到底还是李永吉觉得,继续呆在这里已经没用了,因为照这个形势发展,北方政府完全能够抵挡住南方军的进攻,不会轻易被南方政府以及英法联军联手剿灭。

    而相对的,北方军也没啥力量继续发动对南方军的战争,双方对峙的局面马上就要形成,这种情况下,自己继续带兵呆在史密斯兰只会浪费时间。

    这个判断,当然不全是靠那位副总统低声下气的乞讨式陈述,也有李永吉自己的情报支持。

    当初,南方军突袭了巴尔的摩的举动,的确让李永吉也吓了一跳,甚至都开始担忧北方政府是否能继续抵抗下去,而自己又有没有必要撕毁刚跟北方政府签好的协议,再次带兵东进,以尽快捞取好处。

    可稍后的情报传来,南方军居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华盛顿,而是继续屯兵巴尔的摩,双方也继续恢复了对峙局面之后,李永吉就知道,南方军没戏了。

    原因很简单。李永吉一早就开始布局美国的南北战争,借助当初的商业来往,在南北双方的首都以及重要城市都设立了间谍点。

    这些间谍点有个特色,那就是在外行动的多是秘密加入了中国籍白人,主要是当初来中国的底层英国水手之类的。他们有一张白人脸孔,又会说英语,具有很好的欺骗性。

    在对外收集情报的时候,都是这些白人出头,他们通常长相比较好,表面身份是曾经去中国淘金成功。接着来这边淘金的贸易商人,又通过给某些政治人物捐献一定的政治献金,在当地开贸易商行等活动,获得了在当地行动的便利性,并借此很快打入当地的社交圈。

    此后。这些白人就出入各种舞会沙龙、酒吧餐馆之类的地方,去收集一些公开情报,收集到情报之后,他们就会立刻回去告诉自己的“中国随从”,而这些“中国随从”呢,则是间谍点的真正负责人。

    “中国随从”不但负责情报的分析工作,也负责看守并使用无线电通信器,随时把收集的信息。用大功率无线电通信器发射出去。

    这些无线电通信器都是大功率的设备,通常具有很长的天线,传播距离也相当遥远。此外还内置了自毁装置,任何私自的拆卸行为都会引发爆炸,摧毁装置的同时,也杀伤拆卸人员,是相当好的间谍用材,跟在菲律宾等地设置的大功率通信器是一个类型。

    由于这些间谍点早在1860年年底的时候就开始布置。加上这些商人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奉公守法,经营方面也相当正规诚信。做的都是药品、粮食等物资,从来不碰武器、奴隶、鸦。片之类的东西。所以不管是那些间谍本人,还是他们搞的贸易行,在当地都很受欢迎,根本没有引起任何的怀疑。

    这么多年过去,这些情报点虽然都是孤立的,但本身已经在当地经营起了一张关系网,获得消息的渠道更多,再加上拥有无线电通信器这种大杀器,通信的时效性也远远超过南北双方,这导致在信息获取方面,李永吉这个侵略者,反而比南北对战的当事人更加高效明确。

    为了情报点的安全性,李永吉严禁他们主动收集比较敏感的情报,只允许收集公开的,当地人能获得的信息,但仅仅是这样,已经相当厉害了。

    要知道,现在的美利坚,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对情报的保密性其实都看的不是那么严格,他们最多会在具体的军事行动方面提前隐瞒一下,但如果是行动已经发生,他们往往就不会继续隐瞒,而是被当地报纸媒体迅速传播出去。

    所以说,那些情报员其实不需要太大的动作,只需要每天准时看报纸,就可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了。

    就这样,当杰克逊带兵突袭了巴尔的摩,甚至还没派兵进攻华盛顿的时候,隐藏在巴尔的摩港的情报员就及时把消息传送了出去,也就是说,杰克逊这边进攻了巴尔的摩,那边李永吉就收到消息了。

    从那之后,李永吉开始密切关注巴尔的摩方向的战争,关心南北双方的战争态势,等他发现联邦军除了一开始有所混乱,之后很快就稳定下来之后,再结合南方情报员发来的一些关于当地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严重的信息之后,李永吉就大概猜出了点什么。

    没错,虽然戴维斯从来没公开表示过政府的财政问题,李永吉派出的情报员也无法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但市面上的物价却是个晴雨表,如果变化明显,还是能分析出点什么来的。

    里士满的物价越来越高,已经高到中产阶级都叫苦连天,说明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进而说明他们的财政问题相当严峻,再配合杰克逊部队的后劲乏力,没有趁机发动进攻,跟罗伯特。李以及石墙杰克逊的作战风格严重不符,也侧面说明军队缺乏后劲,很有可能是因为补给不足,才无法发动进攻。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说明从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开始,补给就是军队行军作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进入火。。药时代之后,补给的重要性更是大大加强。甚至有补给决定胜败的言论。

    南北战争的双方,都已经进入了火。药。时代,使用的不是长矛大刀,而是各种近代火。枪。火。炮,因此他们的补给品。除了平时必须的粮食外,还要有热。武。器需要的弹。药!

    北方军还好,因为一直受到限制,武器都是自给自足,加上北方的工业大都集中在费城跟匹兹堡,并没有遭受多大的破坏。反而因为战争有所扩张加强,多少还能维持住战争的需要,但南方军就没那么好了。

    南方的联盟国,除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业外,基本没有任何的重工业。无力自己生产武。器。弹。药,百分百都是靠进口。

    其中,中国是联盟国的第一大武器进口方,几乎九成以上的武器,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因此对于联盟国采购了多少武器,花了大概多少钱,中国还是比较清楚的。

    粗略这么一算就能知道。光在武器采购方面,联盟国就出了大血,再评估下联盟国的财政收入。立刻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联盟国光采购军火物资,就已经是连年入不敷出,属于今天花明天甚至后天的钱了,财政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了。

    李永吉相信,如果不是现在双方正在打仗。要是恢复到和平时期,以联盟政府这种情况。很可能立刻就要财政破产了。

    这种情况,很像另一个时空二战时期的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各种难,财政早就面临破产了,可依旧因为战争而坚挺了过来。

    可是,等抗战结束之后,空前强大的国民党…军却迅速败给了各方面看都远不如自己的红党军。

    对于国民党的失败,后世有很多评论,什么指挥不行啊,瞎指挥啊,**严重啊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虚的,因为在那种几百万人的大决战中,那些问题只能说是小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加权,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内部的财政破产。

    这其实很好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经济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只不过因为大家都一门心思抗战,甘愿忍受各种苦难,在这种全民抗战的特殊情况下,就算政府在财政方面有各种问题,可依然能挺过去。

    但抗战结束之后,民心思定,老百姓不想继续过苦日子了,这个时候你还要加税征兵搞内战,这就是不得民心,大家都会反对你。

    说白了,这就是个战争经济与和平经济的问题,国民政府当时控制的资源多,问题也多,如果能先解决内部问题,别急着剿红,说不定结局就会变成另外一个结果。

    但很可惜,蒋公太过心急,自信心也太过膨胀,偏生对经济问题基本不懂,以为自己很牛逼很强大,抗战刚结束,根本不管自己也是穷的叮当响,就开始迅速动手打内战,最终几次军事失利之后,财政问题全面爆发,终于毁灭了不可一世的国民政府。

    财政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不光是一个物资供应多少的问题,也代表着民心向背,一旦财政搞不好,政府物资不足,开始用强迫手段收割民脂民膏的时候,百姓就会离心离德,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强大的政府都要崩溃。

    话说回来,现在的联盟政府跟联邦政府,都处于一种战争经济模式之下,在这种模式下,民众的日常需求被压迫到最低,政府获取物资的数量却开到最大。

    在这个时候,哪个政府的施政效率更高,百姓的抗压能力就更强,而百姓的抗压能力更强,战争就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所以说,所谓的爱国心啊,民族心啊等等,都不过是战争的一个加权选项而已,他们的作用,如果数据化来看,就等于加大了作战的耐久度跟持久力。

    现在看来,联盟政府的耐久度跟持久力,显然不如联邦政府,甚至李永吉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连续吃掉联邦军七十多万人,帮助联盟军稳定了整个西部战线,还拉来了英国人与法国人助拳,让联盟政府在战场上的形势好的无与伦比,可联盟政府却自己不争气,自己先软了。

    李永吉算是明白了,联盟政府就好像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管你帮他还是不帮他,不关你是用心帮还是不用心帮,他都要自己作死,帮与不帮,区别只在于对方死的早一点还是晚一点罢了。

    想一下。另一个时空的南北战争时期,联盟国虽然是拖到1865年才死,但除了一开始他牛逼了一把,中后期基本都是被北方军压着打,处于绝对劣势之中。

    那么,在绝对劣势之中。所谓的财政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国都快亡了,谁还有空关心政府有钱没钱,能不能给大家发够工资?

    也就是说,像美利坚联盟国这种由地方州政府联合组成。地方权力大过中央的“新兴国家”来说,局势险恶的时候,还会让大家继续团结在一起,努力对抗北方军,可如果局势好一点,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就会爆发,各种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