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坏了,也可以拿库存充数,就当是自己生产的,明白了么?”
“没问题了。”张信达道,“那我们就开始吧。”
“好!”
李永吉说完后,就选中了一个地方,然后连接时空交易系统,果然发现张信达已经把整座设备连工厂的厂房都打包送了过来。
一阵耗光闪烁之后,本来平整的地面上忽然就多出了一个工厂。
推开彩钢板房门,进去一看,里面是一个个的庞然大物,正是制造合成氨以及制造硝酸的相关设备。
有了合成氨,就有了硝酸,有了硝酸,就等于有了无烟火药!就等于有了tnt!
相关无烟火药之类的发射药的制作工艺,李永吉这里都有全套的,连相关设备也有,只不过毕竟受制于吨位,所以只能是小规模的生产无烟火药。
不过李永吉已经很满意了,年产十万吨的合成氨,只要一半的产能去生产无烟火药,也足够整个中华帝国的军队消耗了,甚至在没有自己的情况下,跟俄国人对着干都不打怵。
而且,正如李永吉之前跟张信达所说的那样,这座工厂的真正意义还不是产能与产品,而是有跟无的问题,是一个自信心的问题。
现在有心人都知道,帝**所有的武器,都是出自李永吉之手,更内部的人则会知道,这些武器都必须经李永吉之手才能运过来。
那么万一李永吉以后离开了中国,军队没地方要武器了,必然就会产生一种恐慌感,这对整个帝国的稳定是相当不利的。
相反,如果让国家跟军队的高层知道,我们已经有能力自己生产武器弹药之后,那他们就会安心很多吧。
还有一点,那就是尽早生产出现成的产品,也能让徐寿他们加快在实验室搞研究的进度,更早一点的把合成氨技术从实验室阶段搬到实用阶段。当然,那必须是自己制造的设备,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生产,而不是跟李永吉这样直接从现代搬。
“有和无的问题啊。”看着那一个个充满现代感的机器,李永吉感叹了一声,“什么时候,我才能让我国家里的人,真正自己生产出这些东西来呢?嗯,任重而道远啊。”(未完待续)
第二零零章 人类革新联盟()
合成氨技术可不仅仅是生产炸药,用于军事,还能生产化肥,用于农业,而且还可以生产其他的化学材料,可以说是化学工业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张信达提供的这套设备也算相当先进了,完全是电脑控制,可以说只要提供电力以及煤炭,就可以源源不绝的生产出高纯度液态氨极其衍生物,比如硝酸。
除了液态氨,因为这一整套设备中有新型焦炉,还能生产煤气、煤焦油极其衍生品,比如沥青,比如紫色染料等,比如苯酚等,可以说是综合利用煤炭的典范。
尽管这些设备因为自动化程序高,不能随意拆解,但对1860年的中国人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整个煤焦化工以及合成氨化工的流程,清清楚楚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设备再先进,不过是材料好一点,比如压缩机跟合成塔更好,另外加了一些传感器,并加了电脑控制而已,但制备的工艺流程是不变的。
如果能够更直观的见过制备流程,那么对于这些化学反应的理解也会更深刻,相应的也会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
事实上,当进入洁净的厂房,看到这整套设备的时候,就已经让徐寿跟李善兰一干人目瞪口呆了,真等设备开始试运转,当他们亲眼看到一堆堆提前制备好的煤粉,从那边送进去,最后这边就出来煤焦油跟液态氨之后。那激动的情绪再也无以复加,别人不说,徐寿都那么一把年纪了。竟然当场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一问徐寿为啥哭,原因竟然哭笑不得,那就是对方竟然以为西方已经进化到这个地步,普遍使用这种设备,那恐怕他们有生之日再也追赶不上了。
本来李永吉还在为这个回答好笑,不过看李善兰他们凝重的神色,明白了他们的确是忧患意识浓重。于是为了安他们的心,只好把之前就准备好的借口用了出来。
“徐大人多虑了。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嗯,先起来吧,起来再说。”
李永吉毕竟是皇帝。他都这么说了,徐寿的儿子徐建寅连忙过去把自己老爹扶起来,然后又在李永吉的示意下围拢过来。
看到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人都围过来之后,李永吉才指着设备道:“这套设备,我敢用我的名誉保证,全世界只有我们这里有一台,别的地方,哪怕英法美,都再也没有这样的机器!换言之。你们看到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独一无二?”李善兰最先问。“陛下,您是说这东西只有我们有,别人都没有么?”
“李大人说的没错。”李永吉点点头,然后看了看周围几个人,发现都是自己请的科技大牛,于是故作郑重的道。“接下来的话,是最高机密。你们如果想听,想知道原因,必须先发誓,发誓保证今天在这里听过了,过后再也不能对外人说,哪怕你们的家人也不行!如果做不到,请现在就离开这里,就当什么也没看见。”
李永吉越这么说,大家越是好奇,都纷纷发誓效忠,说再也不对这些人之外的人提及。
看大家都发了誓,李永吉这才点点头:“好了,那我就说说这套设备的来历吧,这件事情啊,说来就话长了。”
接下来,李永吉就把他早先忽悠王三武以及自己父母的那一套说辞说了出来,开头都是一样,不过在中间呢,他却加了一些内容。
增加的内容呢,就是说这个由全世界成员组成的秘密组织全灵教由来已久,早先是光照派秘密分裂出来的人员组建,连牛顿都跟这个教派有关,甚至连西方文艺复兴都说成有这个教派的影子。
总之一句话,全灵教的人,全部是世界上智商最高,也就是脑子最聪明的人组成,智商低,或者不够聪明的人根本就没资格进入这个组织,他们也一直维持着一种隐秘而孤立的状态。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派内部已经产生分裂,一派是主张继续孤立发展,不要管世俗低智商下等人类的孤立派,另外一派则是主张干涉世俗人类的进展,也要照顾智商低的人,以求人类共同进步的干涉派,起分歧点主要就在于要不要更深入的介入世俗中去,要不要把先进技术流入那些在他们口中智商很低的普通人。
在李永吉的口中,双方因为观点不同,矛盾激化,高层已经秘密实行了多次决斗,其中以孤立派为主的人已经在斗争中失败,干涉派主的人则占了上风,但也元气大伤,而他李永吉,就是这些干涉派的成员之一。
“如今,经过了一番内乱,这个全灵教已经名存实亡,孤立派跟干涉派都觉得不能再这样斗下去了,毫无必要,于是大家重新改组了组织,名字就叫做人类革新联盟,并一致主张对世俗社会进行有限干涉。”
说到这里,李永吉一脸郑重的道:“有限干涉的意思,就是从世俗中选一个代理人,组织来全力支持,但只进行技术性支持,其他要求什么的全部没有。
至于代理人会怎么利用这些技术跟设备,会带领他的人怎么走,他们全不干涉。他们就是要看一看,我们这些在他们眼中低智商的人在获得了新技术之后,到底能走出一条什么路。换言之,我们就是他们的试验品。
而我,没错,正如你们猜想的那样,就是这个新诞生的,名叫人类革新联盟的首任世俗代理人,也是这个组织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世俗代理人。
当然。你们也可以把我理解成一个探路石,或者说一个妥协的产物,如果我成功了。能带领更多人类走上强大的路,他们会继续帮助我,如果我失败了,就证明我们这些世俗下等人不可靠,就重新回到孤立的路途,嗯,现在你们大概能明白了么?”
听了这番话后。李善兰徐寿等人面面相觑了一番,过了好一会儿。才由最年轻的徐建寅开口道:“那陛下,您之前的那些成就,那些武器,还有这台设备。都是这个全灵教,哦,现在叫人类革新联盟的组织提供的么?”
“没错。”李永吉点头道,“你们可不要小瞧了我们人类革新联盟,其实人类革新联盟里的人不止是中国人,而是一个泛指,里面还有很多西方人,只是观点不同罢了。
人类革新联盟的成员,大都是一些对世俗不感兴趣。只对技术感兴趣的痴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炼金术,也就是科学技术。而他们的技术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一个群体,相信这一点,你们已经见识过了。
这个群体的秘密基地到底在哪儿,恕我无可奉告,但我可以跟你们说的是。我们现在世俗中运用的技术,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小儿科。早就落后不知道多少的东西,他们研究出来的科技,早就比我们先进了不知道多少,起码先进两百年。”
“这个,陛下,如果他们真的有这么强的技术,干嘛不亲自出来推广呢?”徐建寅继续问,“既然他们的最高宗旨,是为了人类的进化与发展,最终超越神的存在,并且已经有了很多高端而成熟的技术,那为什么不早点把技术拿出来推广,去造福人类?为什么还要找您当代理人?”
“问得好。”李永吉点点头,“其实当年我也问过,不过教导我的神父告诉我,这只有一个原因,他们太骄傲了。
没错,是他们太骄傲了,虽然不说自己是神,还承认自己是人,但能力跟神其实相差不大。
正如我所说,他们因为技术的发达,生活环境早就超越了世俗,早就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享受的东西也是你们很难想象的,因此他们关注的是更高端的领域,比如研究宇宙,比如研究未来,比如研究人类的起源等等。
简单说,他们对一切神秘的东西感兴趣,唯独对我们如今的落后世俗世界看不上眼,没有人愿意离开他们的小圈子,再来这落后的世俗世界混日子了。”
看到有人情不自禁的点头,李永吉再接再厉的道:“所以说,这就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换言之,他们乐意在他们那个生活优裕的小圈子里乐呵呵的研究技术,愿意在他们的小圈子里评论我们这些世俗中下等人如何不文明,却不乐意亲自出来干活,当一群在他们口中下等人的领袖。
因为在他们看来,离开他们的保护地,亲自来我们这个世俗太危险了,说不定一个感冒就会要了他们的命,而他们的命都是宝贵的,绝对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儿而丧命。
哪怕就算是我这个代理人,对他们而言,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尝试的游戏罢了,他们并不觉得我们这些下等人能破解并追赶上他们的技术。”
“哼!”听到这里,徐寿忍不住冷哼了下,“开口闭口下等人,我看这些人类革新联盟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本来就不是好人。”李永吉两手一摊,“但他们看不起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我们跟他们也不是绝对的附属关系,因为他们也需要很多物资,而这些物资都是我们提供给他的,所以我们获得他们的技术跟设备,是一种等价交换原则。”
说到这,李永吉加重了语气道:“各位,不管那些人是什么心理,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大机遇!我们必须抓紧这次机遇,全心全意的研究这些前沿科技,一定要尽快的吃好吃透,并尽快的能够自我复制出来,从而全面而迅速的提高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
当今世界已经变了,谁掌握更先进更全面的科技,谁就掌握未来,谁就能掌握世界!我们必须让别人看一看,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孬种,中国人不是下等人,我们一样可以成为上等人,一样可以有先进的技术,甚至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而要帮助中国实现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你们!
所以说,不要有疑虑,也不要问那么多,比如技术哪儿来的,设备哪儿来的,你们只需要虚心学习,抓紧掌握,那才是你们应该做的!”(未完待续)
第二零一章 110区()
忽悠完李善兰、徐寿还有华衡芳等这批中国早期的科学工作者之后,李永吉又去了他们各自的实验室,去考察他们过去的研究进展。顶点 。。co
他们的实验室,实际上都是李永吉从现代弄来的高中级别的实验室,也就能做做最基本的物理跟化学实验,这在十九世纪中期来说,已经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完全可以当作大学课程的试验了。
虽然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李永吉没有给他们过于高深的资料,也没给像平板电脑那么科幻的东西,但这些人凭着自己的扎实功底,靠着全套的高中级技术资料以及实验设备,还是完美的把各个实验都做了出来。
尤其是三酸两碱,他们已经全部实现了实验室制取,并且对于反应的原理跟流程,也都十分的清楚,这就说明他们离开工业化制取只不过是一步之遥。
现在而言,大家已经各自分开,徐寿跟主要专攻化学,李善兰专攻数学研究,华衡芳跟华世芳兄弟俩专攻物理,龚芸棠跟吴嘉廉主攻机械制造,可以说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也都有自己的一个班子。
就在李永吉搞来合成氨设备之前,他们已经在琢磨实现工业化制取硫酸、盐酸还有碳酸钠了,流程原理已经没问题,龚芸棠跟吴嘉廉甚至都开始为此打造反应所需要的器具。
对此,李永吉自然是大力支持,并且鼓励他们直接上马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关键是有合成氨技术,有了这个技术,再加上食盐,要搞出来很简单,可以把合成氨与制碱有机的结合起来,节省能源消耗。
至于他们自己自制设备的行为,李永吉也采取鼓励的态度。那就是鼓励他们自己造,但造出来后只当做技术储备,并不鼓励大规模推广。
因为三酸两碱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