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新传-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又继续说道:“王司徒杀了李儒之后,董卓的部下都四散逃出了长安,李傕、郭汜、张济三人上了奏章请求赦免,司徒大人却不准,一定要杀这三人,三人被逼无奈之下;于是李傕采用谋士贾诩的计策,联合张济,郭,共同发兵数二十五万,打着清君侧,为太师报酬的旗帜,来袭击长安,不数日攻破长安,吕布战败出走,朝廷大臣死于国难者数十人,天子登宣平楼安抚,三人要求必杀王司徒,天子不忍,王司徒从宜平门跳下,厉声骂贼,李榷,郭汜大怒,后来王司徒与他的家族皆被处死。而我等实在难以度日,久闻并、冀二州民事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无战乱之苦,才纷纷逃离长安,来此以求生存。”
老者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满座之人无不变色。
凌风听老者所说,越听心中越是烦乱,伸手抓起随身携来的酒囊,猛然灌了起来,一口气,将酒囊内剩的一小半酒尽数喝光,仰天一声长叹,口中吟道:“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元直,乱世害人不浅啊!”
“如果所有诸侯乃至天子都能如主公一般体恤百姓,安我边邦,又怎会有如此凄惨之状况?还请主公早日安定这无边战乱,还黎民一朗朗乾坤!”徐庶被凌风所吟之诗引起了共鸣,潸然泪下,哭拜道。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皇帝无能,众诸侯只顾自身,不念百姓疾苦,堂堂华夏竟如此在风雨中飘摇!天不怜见我见尤怜,也罢!就让我来结束这乱世吧!元直,回邺城!”
凌风身上散出无边的霸气,震慑着茶馆内所有的人,人们只感觉心中无比的压抑,这人……所有人无不惊诧的看着眼前这年轻人,这是怎么回事,方才明明是和蔼可亲的人,怎么一转眼间变的如此可怕?!
“主…主公……”徐庶艰难的说道。
“咦,元直,你这是怎么了?”凌风见徐庶额头直冒汗,疑惑不已,不解的问道。
“主…主公,快…快收回你的气势,我…我等承受不住!”徐庶只感觉现在每说一个字都是十分的困难,心头感觉就像压了万斤的巨石一般,喘气也不在畅快。
凌风顺着徐庶的目光看去,只按茶馆内所有的人都和徐庶一般,稍强者,强自支撑,如方才说话的老者般,早已瘫软在桌上,一脸惊恐的看着凌风。
坏了!不知不觉间竟然把气势释放了出来,这些普通人怎么能承受的住?罪过啊!凌风忙将气势收回,再次变回了那和蔼可亲的模样。但是,茶馆中的人却不是这样认为!
压迫心中的气势陡然消失,茶馆内一片的长长的喘息声,刚才是感觉,真好象走了一遭鬼门关一般。这年轻人是谁?所有的人心中冒出了这样的疑惑。
“诸位乡亲,实在对不住,方才不小心,让众位受惊了,凌风在这里给大家陪礼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欲回幽州()
一个月后
“什么?主公,你欲回幽州?”
这一日,凌风聚集众文武,将自己要回幽州之事说与众人。乍闻凌风要走,众人俱是惊诧,纷纷出言问道。
“是啊,算起来,自离开幽州已经六个多月了,风甚是挂念幽州的情况。冀州在众位的努力下,已经步入正轨,有诸位在,我甚是放心。更有长安之乱在眼前,动乱不远矣,我也该回去做下安排了。”
“可是冀州怎么办?”韩馥问道。
“呵呵,冀州内政有文节,军事有元直、公与,大将有我二弟关羽、三弟张飞,足以保得冀州无恙矣!文节又有何愁?”
“原来主公早已定下了完全之策,如此,我等遵令!”
凌风令关羽、张飞、严纲、呼厨泉、耿武、关纯等将领总领冀州大军,拜徐庶、沮授为正副军师,韩馥总领冀州政务,一切安排妥当后,第二日,在赵云、高览、典韦、麴义、栾提羌渠终将的陪同下,率领“虎头营战骑”并两万幽州步军出邺城,望幽州赶去。
值得一说的是严纲,在投降凌风后数月内,亲眼见到了凌风所做的一切,心中追随凌风为主的念头,变的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严纲(163~199),公孙瓒麾下大将。瓒与袁绍战于界桥,瓒遣为先锋。绍将麴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纲鼓噪呐喊,直取义。义军见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纲急待回,被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瓒军大败。
一出城门,以凌风为的人都惊呆了,只见城门外,人山人海,居然全是冀州的百姓!原来,幽州步军整顿军营时,不小心将凌风欲回幽州的消息传了出去。保护神要回幽州了?虽然同为神侯的治下,但是冀州百姓只感觉好象心中一下子少了什么,像是有人抢了他们的宝贝一样!天刚蒙蒙亮,所有的人,一一走上街头,走出城门,所有的百姓们要为他们的神饯行,要目送神的离开!
民心呐!多淳朴的百姓啊,给他们一个温饱,他们就会感激于你!那些世家,给他们黄金,也换不来他们的心吧!就为了眼前,我凌风也定不负百姓的厚望!
“神侯,是神侯!神侯来了!”
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谁呼喊了一声,顷刻间,城门外,人群向浪潮一般,由近及远,尽数跪倒,口中呼喊着“神侯”,声震寰宇。山呼“万岁”也不过如此吧!
“乡亲们,快快请起,我凌风何德何能,使大家如此这般,快快请起!”凌风跳下噬月,来到人群前面,伸手将一白老者搀扶起来,和声说道:“老人家一把年纪,怎不在家好生歇息,却来这里,让凌风情何以堪?若是我的祖父在世,也不过老人家这般,我凌风安能受你之拜!”
“神侯,我李老汉有一子一孙,尽是丧命于这战乱之中,儿媳、孙媳上要照顾我这把老骨头,下有嗷嗷待哺之婴孩,早已是苦不堪言,险些饿死在这乱世之中。是神侯你战败了公孙贼子,替老朽一家报了仇,又是神侯你给了我一家人的吃穿。恩大莫过于救命,神侯如何当不得老朽一拜?”老者颤巍巍的提起身边的一个小酒坛,在旁边一妇女手中接过粗瓷大碗,斟了满满的一碗酒,双手捧到凌风面前,老泪纵横,“神侯,你对我们冀州百姓,天高地厚之恩,我冀州百姓无以为报,此乃老汉自酿酒水,比不得主公所酿的美酒,老汉就以这碗酒,来谢神侯大恩!愿神侯能早日平定天下战乱,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凌风双手接过酒碗,举到嘴边就要喝。
“主公……”徐庶等人连声惊呼,一脸担心的看着凌风。
凌风自然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瞪了他们一眼,没有丝毫犹豫的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好酒!谢过老人家了!”
李老汉颤抖着接过凌风递过的碗,感激的看着凌风,却一句话说不出来。有道是人老成精,李老汉活了这一把年纪,哪还不知道这些人是因何惊呼。
看着眼前无数的人捧着装满酒水的酒碗,拿着能拿出手的食物,一眼期待的看着自己,凌风只感头皮嘛,这要全喝下去、吃下去,那……“乡亲们,凌风还要有长途要赶,若不然,定与大家一醉方休!凌风不能喝了,但辜负大家的好意我也于心不忍,就让我手下将士代替我来喝,大家意下如何?”
“就依神侯之意!”凌风的话,在两州百姓中,比圣旨还要好用几分,何况,锦侯的军队,也是百姓深深爱戴的军队。
“将士们!冀州的乡亲来给我们饯行啦,你们高兴不!”
“高兴!”全军爆出整齐划一的回声,当了一辈子的兵,只有在神侯手下,才有此殊荣。军队里不是没有先前在别的军队当兵的人存在,然从没有过这般的荣耀!以前当兵,百姓看到的反应是怕,现在在神侯手下当兵,百姓看到的反应是敬,从没有过的感觉,使得军兵们身心俱爽。
“每人喝一碗酒,记住,只许一碗!不许收纳百姓任何财务,若有现,杖责五十,赶出军营,听明白了吗?”
“明白!”
“大点声,没吃饱饭么?”凌风大声喝道。
“明白啦!”冲天的声浪席地而起。
凌风满意的看着眼前的精壮整齐的军队,高声道:“这才是我凌风的军队!起军歌,与乡亲门告别!”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嘹亮热血的歌声弥漫邺城上空,两万多将士整齐的队伍在百姓的送别队伍中,蜿蜒前行,一碗一碗的酒喝下,一点一点的离邺城越来越远,直到三十里外,百姓的队伍才到了尽头。
望着踏着歌声消失在视线中的军队,多好的军队啊!百姓们哭了,幸福的哭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安难民()
“主公,城门外来了大量的难民,据守城士兵回报,这些难民尽皆来自长安,逃避战乱至此,口称让主公替他们主持公道,给他们一栖息之地。主公你看这事当如何处理?”一大早,杨彪急冲冲的来到凌风的府上,将其自睡梦中拽了起来。
“杨伯父,说过好几次了,私下叫我表字或是侄儿就可以了,我这里没那么多的拘束。”凌风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哈欠连天的道。
“礼不可废也!”杨彪一脸倔强的道:“此事还需主公定夺!”
“还定夺个什么啊,收下,全部收下!”凌风连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杨彪迟疑的道:“可是,主公,据报。此次来我幽州的难民足有十多万之众,这等数量,全部收下?”
“全部收!”
“可是……”
“莫非是财政方面有问题?”凌风见杨彪满脸的为难,心中了然,问道。
“主公,如此数量的难民,实在是难以收留,若是几年前倒是可以,可是最近几年,经过主公的治理,别的地方老夫不敢说,眼下的阴馆已是人满,再也容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了。至于财政方面,有许多的官办产业以及交易税的支持,应付起来倒是有余。”
这么大的一个城容纳不下这点百姓?怎么可能!对了,可能是城市容纳度的问题,前世全是高楼大厦,而且多以工业为生,汉末,还多是农业为主,也难怪这样了。不过,如果把阴馆建成一个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城市,让难民全部变成工人,或许也是可行的!可是城内容不下这么多人啊,以现在的建筑技术,建高楼却是万难,该怎么办?一人计短。还是问问这个杨彪吧!“杨伯父,若是将阴馆变成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你看如何?”
“以商业为主?杨彪疑惑的道:“主公之意是?”
“是这样的,我方才想了一下,现在治下有很多官办产业,诸如酿造葡萄酒、造纸厂之类,而且,我们生产出的物品,每每都是供不应求之状。想想也是,诺大一中原,需求量是何等之大,相对来讲,单单是我们这点作坊中生产的物品不过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而已。我的想法就是,扩大作坊的规模,使大量的难民从事生产,按月支付他们酬劳,如此一来,既能解决难民之民生,使劳力最大化,更能促进我幽州财政之收入,一举两得。杨伯父你意下如何?”凌风整理了下思路,滔滔说道。
杨彪听的是津津有味,乍闻凌风声音消失,不由得问道:“完了?”
凌风一愕,随即道:“完了!”感情这老头还没听过瘾!
“妙啊!”杨彪抚掌大赞,随后一皱眉,犹豫的道:“主公,恕属下直言,有道是‘士农工商’,主公此举虽然是妙,不过怕是被世族有所瞧不起,自古以来,商者为末流,主公你看……”
“我凌风为天下黎民谋福利,何在乎他人之看法!有天下百姓支持与我,就是冒天下之大不为又如何!”凌风霸道的说道。愚人,全都是愚人!农业兴国与商业兴国,完全不是在一个档次之上,鼠目寸光之辈,哼!待我雄起,便是汉末三国结束之时!
主公为黎民能如此,我杨彪不如也!杨彪想了想,问道:“主公,想法是妙,可是现在难民如何安置?城内现在已经是人满为患矣!”
“杨伯父,我且先问你,我幽州现在粮草囤积情况如何?”
“按主公之吩咐,属下着令往来客商在各州各地大肆收购粮草,即便算上高将军近来招募的五万军兵。我幽州所囤积之粮亦足够三年之用!”
“这样办吧,”凌风突然想起前世的一个名词,听杨彪说粮草足够,盘算一番说道:“拨出足够难民两月之粮食,派给难民食用。同时,征难民在城外东南、东北兴建村落,西南、西北建作坊,能有多大就给我建多大!另在阴馆原城墙外起一外城,将新建村落与作坊尽数囊括在内。”
凌风想起前世的卫星城、卫星村,既然城内容不下,在城外起村庄不就行了!
好大的手笔!杨彪听的直咂舌,阴馆现在的局面就堪比旧日京师洛阳,若再如主公之说兴建,那……杨彪想了良久,勉强憋出一个词来,“空前绝后啊”!
“主公,难民那里……”
“难民不用担心,一半是为他们自己建造家园,他们会求之不得的,另外,不是说给他们两个月的粮食了么,以此权当他们一月的酬劳,以后。再按月支付,料想他们也不会有意见。”
“主公,你错解属下的意思了。属下是说,难民远自长安而来,多数已是几日不曾有过吃食,这样下去,恐怕会酿成惨剧啊。”杨彪不忍的道。
“你怎么不早说!”凌风猛然跳起,急急的说道:“那还等什么,快传令下去,城外建起粥棚,给难民派粥!”
十多万难民呐!没百姓吃什么?没百姓穿什么?吃穿都没了。还打个毛仗啊!最主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