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汉献帝-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袁绍被郭图给问住了,他还真是没想过,不过被郭图这么一提醒,袁绍也回过神来。没有错,自己这回大军出征,耗费颇多,但所得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光出不进,再大的家业也会被败光。想要家业兴盛,一是开源,二则是节流。
节流就是减少日常用度,避免出现浪费,而开源,对袁绍来讲,那就是对外进行征战。纵观自己的周边,朝廷刚刚打过,此时需要防备朝廷报复而不是再和朝廷开战。而除了朝廷外,袁绍的周围就剩下中原的曹操、辽东的公孙度以及北地的胡人。这三方势力里,胡人势大,暂时不易得罪,而公孙度的辽东又是个没多少油水的地方,自己想要找补损失,怎么想都是曹操的中原比较合适。
若是曹操没有再此前战败,袁绍说不定还不会打曹操的主意。可眼下,曹操经次一败,兵马损失过半,这就让袁绍忍不住动心了。眼看着一块大肥肉摆在自己面前,哪有不咬上一口的道理。
被郭图这么一提醒,袁绍就想通了为何曹操会有主动赠粮之举。敢情是担心自己日后会打他的主意,所以事先拿出一点甜头好堵住自己的口。
“公则,此次出征,我河北消耗了多少粮草?”袁绍随口问了郭图一句。
郭图闻言答道:“主公恕罪,此事图还真是不清楚,不过五十万大军近半年的用度,再加上路途上的消耗,少说也该有百万石之数吧。”
“唔……那公则以为,中原可图否?”
“可图,徐州与青州临近,历来便是产粮重地,只要主公允许,相信大公子是会为主公分忧的。”郭图一听连忙点头道。
“只是无故袭击曹阿瞒,恐引人诟病啊。”袁绍皱眉说道。
“主公不必担心此节。此时袁曹尚未解盟,待主公回了河北,可以盟主之名向曹操借粮,他若是借,那主公也可暂时不动他,可他若是找借口推脱,那主公也就有了对曹操用兵的理由。”
“……只恐此举难服人心。”袁绍还有些犹豫。
“主公,人心难敌钢刀,只要主公可以横扫中原,又有何人敢说主公的不是?”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袁绍与曹操的确交情深厚,但事关自己的霸业是否能够实现,那点过去的情分此时也就只能摆在一旁。经过这次与朝廷的交锋,在袁绍的心里,自己想要实现霸业的障碍已经从曹操一人变成了曹操以及刘协两人。
眼下朝廷那方面暂时没工夫来寻自己的麻烦,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袁绍不相信朝廷会有余力在这时出兵报复自己,而且朝廷新得了益州之地,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朝廷去处理,估计短时间内是不会来找自己麻烦。而曹操此时的虚弱也让袁绍认为有机可乘。与其等到曹操恢复过来再两家拼个你死我活便宜朝廷,倒不如趁你病要你命,拼着蒙受一定损失,先解决一个平生大敌。
袁绍在郭图的劝说下坚定了找机会对曹操下黑手的决心,而曹操此时也在为让河北陷入混乱做着积极的准备。
第一百零三章 潼关攻防战(五)()
袁绍要退兵,这事刘协已经可以确定。那么摆在刘协面前的问题就出现了,是就这么干看着“礼送”袁绍返回河北,还是兵出潼关给袁绍一个教训,这让刘协有些不好选择。
从本心来讲,刘协当然是不喜欢就这么让袁绍轻松回去,跑到自家大肆打砸一通就想跑,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可要给袁绍留下点纪念,似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三十余万袁军被分成了三部,每部人马皆有十万上下,且每部皆有大将、谋臣主持,仅凭刘协此时手中掌握的人马,别到时候打蛇不成反被蛇咬,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圣上何必为此犯难,既然是要给袁绍一个教训,那不是正有现成的对象摆在那里吗?”庞统听了刘协的苦恼后笑着说道。
“士元,有这个对象吗?”
“呵呵……圣上看来是忘记了,袁绍的三十万人马不好动,可沮授那五万人马却未见得就动不得啊。潼关的人马加上赵云、庞德所部,圣上难道就没信心吃掉沮授那五万人马?”庞统笑着为刘协解释道。
“对啊,我怎么把那个沮授给忘了。对,对,多亏了士元提醒。听元直派人回来说沮授手下那五万人皆为骑兵,若是能灭了这路人马,那甚至比干掉袁绍十万人马还叫袁绍心疼。嗯,就这么办,士元,你说我们该如何动手?”
“呃……名不正则言不顺……”
“嗨~你现在还说这个做什么?来,拿着。”刘协说着取下了佩剑,当初为了保证郝昭可以号令甘宁、庞德这些悍将,刘协特意将自己的佩剑七星剑交给了郝昭,郝昭被送回长安养伤之前,便将七星剑奉还给了刘协。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身边的谋主,自我以下,但凡是有不尊号令,持此剑皆可斩之。”刘协郑重其事的对庞统说道。
像庞统这样的智者,高官厚禄并非是可以令他们归心的主要手段,在汉末这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年代,越是有本事的人就越是骄傲,比如诸葛亮,投效刘备的重要原因并非是刘备是大汉皇叔,而是诸葛亮在刘备那里可以得到信任和重用。要不然当时大汉的皇叔并非只有刘备一个,刘表数次招揽诸葛亮,诸葛亮为何托词不去。
士为知己者死,这话在像庞统、诸葛亮这种人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刘协相信庞统的智慧,而庞统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也发现刘协待人的确就如司马懿所言,只重其才,不重其貌。
庞统知道,自己终归是要出仕的,否则又何必辛苦求学。如今刘协为他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他尽情发挥的舞台,庞统自然伸手抓住了这次机会。
“多谢圣上信任。”庞统躬身接过了刘协的佩剑,请刘协回到主位坐下,庞统却并没有回到座位,而是站在了刘协的左下首。
文东武西,也可以说是文左武右,看到庞统主动站在自己左下首,刘协心里不由暗喜。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那头龙暂时还卧在荆州,估计暂时不会挪窝来自己这里,可既然凤雏有意在自己这里落巢,那自己就要先把这只凤给留下。
此时潼关尚有五万余人,抛去需要留下守关的一万人,可以供庞统调遣的有四万,再加上此时正在与沮授周旋的赵云、庞德部,在人数上已经超过了沮授手里的五万人。
刘协不缺马,西凉的平定,西域的掠夺,让朝廷所拥有的战马数量超过二十余万,而且这些战马可没有因为担心不好驯服而被下令做局部手术,皆为烈马,而能够驯服这些烈马的骑士,那一身骑术自然也是不需要担心的。
从关中调战马前来需要时间,而联络徐庶,布置周密任务同样也需要时间。同样,袁绍撤兵也需要时间,袁绍掩耳盗铃式的攻打还在继续,可已经看出袁绍真实意图的刘协自然也不会上当,除了派步兵应付袁军的攻打,骑兵已经被刘协强令休息,养精蓄锐等待大战。
袁军终于退了,夜里走的,刘协故作不知,等到天亮以后,追击的人马才从潼关蜂拥而出。原本负责断后的颜良文丑早已准备好了恶战一场的心理准备,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等到精神放松,打算追上本部的时候,朝廷的人马杀到了。
几乎没有丝毫的停留,马超、典韦所率的骑兵猛地冲进了袁军的军阵,瞬时间便将袁军留下断后的万余人切割成数块。乱军之中,颜良文丑失散,但二人却并未惊慌,仗着身上的武艺,颜良、文丑一边冲杀一边聚拢被冲散的手下。
不过很快二人就分别被马超、典韦给盯上了。早在出发之前,刘协就给二人分派了任务,马超对付颜良,典韦对付文丑,颜良文丑虽勇,但马超和典韦的武艺却恰好能高他二人一筹。
若是颜良文丑在一起,马超、典韦还未见得能胜过这对结拜兄弟,因为这二人擅长一套合击之术,要不然当初也不能抵得过吕布手里那杆戟。双人战的话,马超、典韦恐怕不是颜良文丑这对组合的对手,可要是单挑,那胜算就大大的增加。
颜良、文丑此时分处两地,被马超、典韦分别找上以后,之前的嚣张气焰顿时就被打压下去。而两员大将分不开身,袁军那些普通士兵也就挡不住朝廷人马的冲击了。
眼瞅着身边的人是越打越少,颜良文丑不得不开始考虑退路。依照马超、典韦的脾气,自然是不希望放走颜良文丑,可问题是颜良文丑毕竟不是普通一兵,真拼起命来,那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这眼看着胜利在望了,这时候要是受伤,岂不叫人遗憾。
颜良、文丑顺利逃走,而马超、典韦也没有再继续追击,只是下令收拢人马,清理战场,本人则去向刘协汇报战果。
“不要跟我汇报,今日一战我已交给了士元,你们有什么事就向他汇报,我今天就是一个看客。”刘协摆摆手,制止马超、典韦道。
“好,辛苦马将军和典将军了。二位将军现在就率领本部人马前去休整,接下来追击颜良文丑部的任务,就拜托太史将军了。切记,骚扰为主。”
“末将得令。”太史慈抱拳领命道。
帅帐内就剩下刘协和庞统,其余的人都各有任务,马超、典韦之后会率部与赵云、庞德一同合击沮授的这支孤军,而太史慈则负责对颜良文丑这支袁军后队的骚扰,以免叫袁绍军意识到朝廷打算对沮授下手。
“士元,你决定在哪里解决沮授那支人马?”刘协好奇的问道。之前将佩剑交予了庞统以后,刘协就彻底变身甩手掌柜,对伏击沮授一事不闻不问。庞统见刘协说到做到,心里自然感动,而这次作战也可以说是庞统进入刘氏集团的“投名状”,能不能顺利完全关系到自己日后在刘氏集团的前途,所以庞统也很用心,拿出了真本事。
听到刘协询问,庞统笑了笑,伸手一指桌案上的地图,笑着问刘协道:“圣上觉得此处设伏如何?”
“这里?……倒的确是个适合的地方。”刘协看着庞统所指的陆浑山点头道。
自沮授授命接替张郃、高览的任务,着手对付赵云、庞德以后,赵云、庞德的日子就不如过去那样轻松自在了。万幸此时二人身边多了一个徐庶出谋划策,否则说不准赵云、庞德此时已经叫沮授所败。
人的名、树的影,能和田丰一同被称为河北二贤,那本事是肯定有的。沮授到任以后并未急着寻找赵云、庞德作战,而是通过地图上张郃、高览多次与赵云、庞德交锋所发生地点划定了赵云、庞德出没的区域,从而寻找赵云、庞德的藏身之处。两万骑兵想要隐藏并不容易,总是会露出蛛丝马迹,沮授就是通过这种逐渐缩小搜索范围的方式,叫赵云、庞德吃了一次亏。好在徐庶也不是白给,在发现问题以后立刻当机立断选择撤兵,这才保留住了主力。
来而不往非礼也!利用赵云、庞德这两员猛将,徐庶和沮授斗得是旗鼓相当,而沮授因为要全力对付徐庶,对袁绍那里也就疏于问候,也不知是袁绍有意如此还是有人故意暗中使坏,沮授只是收到袁绍准备撤兵的消息,但却并未被通知何时退兵。按照沮授的打算,他是想要先解决了徐庶,然后再去和袁绍的大军汇合一起退兵,那样即便朝廷有心追击,也会因为力量不足而放弃。
可让沮授没想到的是,主公袁绍还没有等自己解决徐庶就退兵了。扔下对手赶去与袁绍汇合的确没错,可就这样放弃,沮授又有些不甘心。而且徐庶不灭,袁军想要走得安稳也不容易。两万骑兵不是小数目,若是分成小股沿途袭扰袁军,那会让人烦不胜烦,从而乱中出错。
“军师,探子来报,说是发现敌军行踪?”韩荣进帐便对沮授禀报道。
“在哪里?”沮授闻言连忙问道。
“陆浑山。”
“陆浑山……”沮授急忙低头去看地图,找到了陆浑山的位置,不由皱起了眉头。一旁的韩荣见状连忙问道:“军师,这会不会是诱敌之计?”
“……探子可说清楚赵云、庞德所部的具体位置?”沮授又问道。
“说了,这二人的兵马都被安置一处山谷之中,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探子并未进谷查探,不过探子可以确定,那个山谷只有一个入口。”
“唔……韩将军,蒋将军,眼下的情况是这样,主公已经退兵,若是我等此时退兵去与主公汇合,那什么事也没有,顶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要疲于应付朝廷骑兵的袭扰。可若是我们在解决了赵云、庞德部以后再去与主公汇合,那我们返回河北这一路上就会很安稳,不知二位将军作何选择?”
“我等愿听从军师调遣。”韩荣、蒋义渠闻言对望一眼,齐声冲沮授说道。
“好,既然二位将军愿意听我的,那我就不客气了。吩咐下去,大军埋锅造饭,吃饱喝足以后,前往陆浑山剿灭赵云、庞德部。”
“末将领命。”
看着韩荣、蒋义渠下去准备,沮授又看了一眼地图,心思不由得飘远,想到了远在渔阳的好友田丰。此次出兵,田丰从一开始就表示反对,哪怕是被袁绍踢出了六谋士,赶去了渔阳,田丰也没闲着,每隔三五日就有一封劝谏的书信送到袁绍手里,表达自己反对袁绍此时出兵的看法。
袁绍被田丰这头老倔驴给气得是没辙没辙,要不是念在田丰昔日对自己有功,说不定田丰的脑袋已经搬家。不过这也让袁绍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但凡是田丰的书信,袁绍看也不看就会让人拿去烧掉。
此次退兵返回河北,沮授十分担心田丰又会犯驴脾气,让主公袁绍下不来台,到那时,自己真不知能不能在盛怒的主公面前保住这个“屡教不改”的老倔驴。这次决意出兵剿灭赵云、庞德,也是沮授在为将来做打算,只要自己立下一个大功,将来求情的时候至少也能让主公多考虑考虑。
一个时辰后……
“军师,一切准备妥当了。”韩荣进帐向沮授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