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83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83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考官们也渐渐形成了默契,乡试只重视头一场,在头一场之中,只看重“四书”义,只要被取中,后面的就变得无关紧要。以至于产生“苟简滥劣,至于全无典故不知平仄者,亦皆中式”的局面。

    联想到阅卷工作的艰难。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了解了乡试过程,就知道赵闻的高明之处。他对唐慎的辅导是对症下药,一个半月的时间,讲解文法经义,全都是白搭。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唐慎适应高强度的考试节奏,保证在规定的时间,把七篇八股文写完,至于其他的,就是老天爷的事情……

    经过了紧张激烈的考试。唐秀才提着篮子,晃晃悠悠,从贡院走出来,唐毅连忙跑过来迎接老爹,看他除了脸色有点苍白,其他的都还好,唐毅不由得长出了口气。

    “爹,你可不知道,刚刚就有三个学子出来就昏倒了,搞不好要回家办白事会了。真吓人哩”

    唐秀才恍如未闻,满脸木然,啊了一声。继续往前走。嘚,老爹也考傻了唐毅急忙拉住他。

    “快上车吧”就这样,唐毅把老爹带回了家中,几天没有换洗,衣服又脏又臭,脸上胡茬都出来了,赶快给老爹洗漱,更换新衣,又叫了一桌子菜。

    “爹。在贡院里头肯定没吃好,赶紧吃点东西吧”唐毅说着给老爹满了一杯酒。又给他夹菜,可是不管唐毅怎么体贴伺候。老爹都仿佛木头人一般,最多哼哼啊啊,一点表情都没有。

    这回可把唐毅吓到了,该死的科举,怎么把好好的人考糊涂了忙担忧地问道:“爹,您没事吧?要不要叫个大夫看看?”

    突然老爹的眼圈发红,泪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毅儿,爹对不起你啊”老爹失声痛哭,趴在桌子上,肩头一耸一耸的,别提多伤心了。

    “爹,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出来,咱们爷俩一起担着”

    哭了一会儿,唐秀才勉强控制住了情绪,断断续续说着,“爹没用那份关键句式,怕是没法中举了,毅儿,爹辜负了你的心意啊”

    唐毅听到之后,一脸的怪异,非但没有没有伤心和难过,还有一种想笑又努力强忍着的模样

    “爹,和孩儿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嗯”唐秀才沾沾眼泪,讲起了科场的见闻。

    他算是比较靠前进场的,但是在他前面也搜出了一个带了小抄的学子。那是个年轻人,比唐毅大不了几岁,模样清秀,被搜出来的一刹那,脸都变绿了。没有别的说,士兵架起他就往外面走,带上几十斤的大枷,枷一个月之后,斥革为民,一辈子不准参加科举。

    唐慎清楚,那么重的木枷,带一个月,就算侥幸活下来,锁骨也会受到严重伤害,搞不好胳膊再也抬不起来,好好的年轻人就成了废人,这辈子就算完了。

    被拖走的那一刻,绝望的目光就好像剑一般,直刺心头科举从来只以成败论英雄,没人会关心倒霉蛋的,哪怕是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可唐秀才却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他能顺利通过了搜身,可是他却知道,自己的小抄在心里,本质上和那个年轻人有什么区别?

    等找到了座位,他没有急着去答题,而是坐在了号棚,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停告诉自己,大家都是如此,为了考中不择手段,他们被查出来,那是他们没本事,是活该

    可是不管怎么安慰,心里的刺总是拔不掉。

    他的旁边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衣衫破旧,背部佝偻,进了贡院就像到家一样,轻车熟路,也不知道考了多少次。

    唐慎还见到了不会题目发疯狂叫的,见到考一半身体撑不住,抱憾收场的,见到分到粪号,被恶心的提前逃跑的……

    形形色色的人,贡院就像是一个大戏台,悲多喜少,唐慎不断承受着来自心头的拷问。自己能参加乡试已经是走了后门,如果再用关键字,抢走了举人的名额,录取的人数有限,他上去就代表着一个学子也落榜,何其残忍,何其不公

    举头三尺有神明,自己参加考试,不就是想给儿子做一个榜样,如果选择了不光彩的手段,哪怕是考上举人,能抬得起头吗?

    唐慎足足枯

    坐了半天,弄得巡查的士兵都暗暗摇头,心中鄙夷,长得不错,没想到一个字都不会写,真是个草包

    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层层乌云散开,露出了晴朗的日头,阳光照进了号棚,唐慎突然觉得暖洋洋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他不再犹豫,去他娘的关键句,问心无愧比什么都重要优美的文字从他的笔端流出,福至心灵,文思如泉涌,只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七篇八股文竟然全数完成。

    等到交了卷,唐慎又变得恐惧起来,要是考不中举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儿子的苦心,要让多少人失望

    自己怎么就这么妇人之仁?唐慎不断问着自己,惶惶然走出了科场……

    “毅儿,要责怪就责怪你爹吧反正都是我的错”

    “哈哈哈”唐毅突然仰天大笑,激动地抱起了老爹,狂喜道:“爹,你太棒了孩儿佩服”

    唐慎被弄得傻了,“毅儿,你没疯吧,爹中不了举人,咱们家……”

    唐毅一摆手,拦住了老爹,笑道:“爹,相信我,好人有好报的”

    放榜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万千的学子都在等着最后的宣判,天不亮应天贡院的前面就被学子堵满了,每个人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向里面巴望,每当贴出一个名字,小心脏就忽悠了一下。

    早已准备好的报喜队伍撒腿就跑,三年一次,哪怕是再穷的学子,都会准备丰厚的赏银,哪怕借钱实际上中了举人,就再也不愁银子了……

    喜庆的锣鼓声,不时传来的阵阵鞭炮,预示着一个个新的举人老爷诞生,到处都是一派欢腾。

    唐慎没有去贡院,而是坐在了椅子上,大手用力地抓着扶手,时间飞逝,距离午时越来越近,唐慎颓然地摇摇头。

    “唉,到底还是没中啊”

    他站起身,默默向后走去。突然大门外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家人疯狂地叫喊。

    “中了,老爷中了”

    唐慎猛地转身,飞步冲到了门外,就听报喜的人大声喊道:“恭喜太仓州老爷唐讳慎高中南直隶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啊”

    “中了,竟然中了”唐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间眼中满是泪水,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捷报。

    报喜的人倒是不意外,什么样的没见过,甚至有人高兴的昏过去呢关口是赏银,可别高兴的忘了。

    唐家当然不会忘了,书童沈林拿着一把金叶子,塞到了报喜的人手里。

    见过赏银子的,可没见过赏金子的,真壕啊

    “恭喜唐老爷,贺喜唐老爷,转过年,您高中三鼎甲,小的们提前贺喜了”

    ……

    “唉,弄巧成拙,弄巧成拙啊”

    唐顺之不住摇头叹息,他的面前早就摆好了中举的名单,心学门人只占了三成出头,要知道上一次心学弟子可是足足有八成之多

    所有使用关键句式,或者文风类似的,一律被黜落,可谓损失惨重。毫无疑问,敢正面挑战心学的只有严嵩严阁老

    这一次搜查比以往仔细了十倍,阅卷的时候,更是把矛头对准了心学一脉,杀得毫不留情,不管多好的文章,只要涉及到了关键句子,一律不取。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徐阶想扩大心学影响力,严嵩想打压竞争者,南直隶又是徐阁老的老家,一旦乡试出了包,就能把火烧到徐阁老的身上。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没想到啊,心学一脉竟然也有叛徒,可悲可叹啊”唐顺之冲着唐毅苦笑道:“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你爹取中了。”。

    。。。

第141章 及时雨()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这次心学士子大面积落榜必须有个说法,不然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唐顺之一时没有主意,可是唐毅也不是探案的专家,再说了老爹高中举人,他心里头像个火炭似的,心思早就不在这上面。唐顺之只好摆摆手,放他回家。

    唐毅急匆匆赶回了临时住处,此时院子张灯结彩,遍地爆竹,门前还放着木牌,贴着红纸,写着“南直隶乡试第七名亚元”的字样,过往的人都不停指指点点,赞叹不已。

    有些父母还专门把孩子带过来瞻仰,告诉自己的娃,要好好读书,有朝一日也考中举人,光宗耀祖,冒着鼻涕泡的小娃娃可不懂爹妈的话,他们只知道唐老爷家的糖果和包子是真好吃!

    本着与民同乐的精神,知道老爷中举,沈林就找来人手和面,剁馅,蒸了二十几锅包子,都是羊肉大葱馅的,香气飘了半条街,还买了好几袋子的糖块,逢人就送,见人就给,弄得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家娶媳妇呢!

    当听说是考中了举人,这下子大家更兴奋了。举人老爷啊,那可是天上下来的文曲星,他送的东西哪能不要啊,大家你争我夺,热闹非常。

    路过门前的时候,还特别看了看那个醒目的红木牌,一看不得了,竟然是第七名!南直隶的第七名啊!

    谁不知道南直隶科举底蕴雄厚,每一科都能中几十名进士,能排进前十,不用问,几乎板上钉钉,是未来的进士。

    看到这里。又急忙抢了几个包子,抓一把糖块,和家人分享喜悦。额不,是文气去了。

    等到唐毅回来。门前一片狼藉,沈林吓得一吐舌头,难得唐毅没有发火,还笑着吩咐道:“去支二百两银子,都做成馒头,给城里的乞丐送去。”

    “哎,哎!”沈林慌忙往里面跑。

    唐毅兴冲冲到了书房,老爹竟然没在里面。又往后面走去,离着老远,小花园里传来了欢声笑语,已经有客人前来道喜了。

    第一个来的就是赵举人,算起来他可是唐慎的半个老师,一见面唐慎慌忙施礼。

    “多谢先生指点,唐某才能考中举人,请先生受我一拜!”

    赵举人推脱不过,只好说道:“唐兄,我受你一礼。不过以后咱们可就平辈论交,不要客套了!”

    双方见礼落座,赵举人明显和蔼了很多。竟然主动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和以往冷面对人的情况迥然不同,热乎劲儿弄得唐慎都有些不适应。

    士人之间的地位完全看科举功名,比如之前赵闻是举人,唐慎只是秀才,别管唐家多兴旺,多有势力,多被重视。在赵闻的眼中,双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不是碍着唐顺之的面子。赵大举人见到唐秀才,鼻子里能哼一声就算不错了。

    可是当唐慎考中了第七名的举人。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赵闻的名次还不如唐慎,没准人家下一场就成了进士,他这还没谱儿呢!

    变成了赵闻要巴结唐家,要陪着笑脸,虽然有些现实,但就是如此!

    “唐世兄,今年南直隶的乡试押后,屈指算来,还有还有小半年,就要会试,也该动身启程了。”

    “这么早?”唐慎失声叫道。

    “呵呵,一点也不早,有人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要进京,一来省得没有落脚的地方,二来还能拜会前辈,切磋经义,打出去名声,给一举夺魁添砖加瓦。”

    “要做的事还不少啊!”唐慎不由得点头,笑道:“赵世兄,你对我们父子都有教导之恩,这一次我让毅儿准备一条船,咱们一同进京,你的花费我都包了!”

    “说实话我早有此意,恭敬不如从命!”

    “说什么呢,这么高兴,算我一个如何!”迈步走进来一个大鼻子书生,正是曹大章,他也早有举人的功名,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本来是想找几个朋友,结伴而行,一听说唐慎中了举人,他立刻跑来贺喜。

    谁让唐家是大户呢,不吃他吃谁!

    “哈哈哈,好说,好说,再来多少人,我都负责!”从相公变成老爷,唐慎说话明显更豪气了。

    三个人聊着,又陆续来了好几位太仓的同乡,都是前来道贺的,大家其乐融融。唐慎虽然在儿子面前,显得白目,可是别忘了,人家好歹当过师爷,做过巡检,练过兵,打过仗,比起那些书呆子,简直算是见多识广了。

    随便奉承几句,就把一帮飘飘然的新科举人弄得喜笑颜开,哪怕是落榜考生,经过唐前辈的点播,都幡然悔悟,准备埋头苦读,再次冲关。

    看着老爹神采飞扬,指点江山,全然没有当初软弱怯懦的模样,不由得感叹,果然权力是男人最好的外衣。

    虽然老爹只是一个举人,可是和其他举人完全不同,他有战功在身,不出意外一定会高中进士,并且得到重用。

    一想到功劳的事情,唐毅没来由的一阵烦躁,按理说捷报早就送到京城了,都两个月出头,怎么就没有一点动静……

    唐毅不知道,其实捷报早就送去了,一路送到了兵部尚书许论的手里,他是严嵩的心腹,接替聂豹出任兵部尚书,此老年轻时候游历九边,还上书嘉靖,以知兵著称。只是近些年身体大不如前,又党附严嵩,风评不佳。

    当他拿起捷报的时候,老眼一眯缝,骂了一句。

    “还有脸报捷,我看报丧还差不多!”

    可是翻开奏折,才看了两行,眼

    珠子就差点掉下来,急忙让人拿来严嵩送给他的眼镜,对着奏疏,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生怕看错了一个字。

    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后背脖子都僵直了,才总算看完了。颓然地靠着座椅,长长叹口气:“若是真的,当为近年来第一大捷!”

    喘了两口气,许论当即带着捷报,急匆匆赶到了西苑值房,他没有资格面见嘉靖皇帝,只能先赶到内阁值房,正巧严家父子都在,老严嵩靠着床正在休息,严世藩瞪着独眼,一目十行地扫着奏折,大胖脸不停地颤抖。

    坏消息,又是坏消息,还是坏消息!

    “这大明朝到底是怎么了,不是灾荒就是战败,一条黄河年年修,年年发大水,父亲,我看是朝中出了奸臣了,奸佞不除,天下永无宁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