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598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598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峡谷内,有着不少巨大的深坑痕迹,似乎此处以前经历过惊天大战。

    但按惊天大战应该时间已经很久远,周围已经逐渐恢复,峡谷内到处葱葱翠翠,鸟语花香,宛如人间仙境一般一座孤山之内,深林之中,藏着一座幽静的庭院,与世隔绝般,人迹罕至。

    一个长裙女子正俯身修剪着一盆葱翠盆栽,黑发如云,带着柔软而纤巧的美态,着的细窄的长裙,衬托着她灵致而娇美的躯体,平静的的眸子,乌黑明亮。

    片刻后,女子起身,这是一张动人的脸庞,泼凝脂白玉般的肌肤,带着淡淡的晶莹,望着刚刚修剪好的盆栽,微微一笑,明眸皓齿。

    “修剪的不错。”淡淡的声音在身后传来。

    随着这声音传出,女子浑身一颤,顿时转身望去,一个青袍男子不知道何时无声无息的而来。

    当看到那青袍男子,长裙女子那已经平静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眸子中,开始有着涟漪波动荡漾而出。

    四目相对,安静异常,久久之后,女子望着那一张陌生而熟悉的脸庞,黑眸秋水如泓,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的?”

    “我想你应该就会在彩虹谷附近的,我刚好路过,所以就来看看你在不在。”陆少游轻道,再次来到这熟悉的地方,却已经是物是人非,唯一还在的,便是眼前的女子。

    女子微微一愣,莲步轻移,徐徐到了陆少游的身前,微微抬头,羽睫上翘,贝齿轻启,道:“我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所以,就回来了这里。”

    “这里很不错。”陆少游望着周围打量着,目露笑意。

    “是不错,我很喜欢。”女子柔声轻道。

    “恩,没想到真的在这能够见到你,目的已经达到,我也该先走了。”陆少游对女子说道。

    “你就要走了么。”女子眸光微动,然后便是紧紧的扑进了陆少游的怀中,一股淡淡清香扑面而来,轻道:“我只是想要抱抱你,仅此而已。”

    陆少游微微一笑,张开双臂,将身前的女子搂在了怀中。

    “你走吧,你今天能够来,对我来说,已经足够。”片刻,女子抬头,黑眸清澈,脸庞带着盈盈笑意。

    “有需要帮忙的,就去找飞灵门,有缘的话,以后我们还会再见。”陆少游目露微笑,风轻云淡,话音落下,周围空间泛起波动,随即身影凭空消失不见。

    “相见不如怀念”

    望着陆少游身影消失的空间,目光有些微微滞然,久久之后,轻叹一声

    峰峦叠嶂,崇山峻岭,危峰兀立,葱翠之中,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娘,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爹呢?”

    清幽的一座庭院中,一个看起来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抬头一张精致的小脸庞,眨着乌黑灵韵的大眼睛对身边的一个女子问道。

    女子牵着小女孩的小手在掌心,玲珑倩影长裙翩翩,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繁星,一头雪白的白发散在身后,发丝白的晶莹剔透

第918章 一鸣惊人() 
唐毅率领着文武百官,进入金殿,隆庆在滕祥的陪伴之下,兴冲冲赶来,这十天的功夫,隆庆一面翻着《赋税论》,一面苦心焦思,还真别说,有了不少心得,他也憋着一股劲儿,不都是说朕无能吗,就要看看,朝廷的这些大员,本事究竟如何!

    “唐师傅,这一次金殿推演,就交给你主持。”

    “遵旨。”

    唐毅让人抬上来一张特大号的八仙桌子,他一伸手,邀请隆庆,站在了主位,他和隆庆南北相对,留下了六个边,左面三个是给支持一条鞭法的一方,右面三个,则是留给了申时行他们。

    高拱和张居正看了看,张居正主动走了出来,加上李幼滋和刘自强,一个阁老,加上两个三品大员,相对之下,申时行三个就显得弱势太多,几乎不成比例。

    唐毅不动声色,翻出了七张木牌,第一个送给了隆庆,上面有两个字:皇帝。

    “陛下,您身为天下之主,推行一条鞭法,自有您的目的和希望达到的效果。”

    隆庆含笑接过了木牌,摆在面前,然后笑道:“朕继承祖宗基业,身为天下万民之主,民生艰难,国势日非,朕忧心如焚,百姓人家常说打开门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钱字,国家亦是如此,这些年来动不动就拖欠百官俸禄,朕看着也心疼,非是朕不想体恤大家伙的艰难,奈何朝廷拮据,花钱的地方太多……唉!朕欲推行一条鞭法,重在填补户部亏空,充实国用。然则变法改良,必须做到上不误国,下不病民,不能侵害百姓过甚,尤其是升斗小民,眼下大明狼烟四起,要是在逼得百姓造反,江山立刻就乱了。”

    经过这些天深思熟虑,隆庆的一番话说出来,四平八稳,无可挑剔。皇帝陛下要变法,但是必须利国利民,不能出乱子。

    这个调子定下来,唐毅笑呵呵拿出了剩下的六块木牌,张居正得到了一张“朝廷”,李幼滋得到了一张“疆臣”,刘自强的一张写着“巨室”。

    至于申时行他们三个,分别代表“农户”,“商人”,“小吏”。

    每个人分好了身份,唐毅笑着说道:“陛下的话诸位同僚想必都听清楚了,张阁老,就从你开始,讲讲这一条鞭法的好处,又要如何推行。”

    张居正点头,他板着脸,威严地看了一圈,然后说道:“众所周知,太祖爷定下了优待官绅的规矩,然则近些年,世家大户,利欲熏心,大肆兼并土地田产,接受百姓投献,只要向他们缴纳一些田租,就可以不用负担朝廷的税赋徭役,以致升斗小民,可耕之田越来越少,负担之税赋却日甚一日,常此下去,必定是朝廷财力枯竭,民力凋敝。并非本阁虚言恫吓,去岁以来,京畿周围逃亡百姓极多,以至于十室九空,天子脚下,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各地。不变法,大明有亡国之忧。”张居正虽然说得简略,可是大家伙心里头都有一本账,朝堂上的穷人实在是不多,哪怕以前是穷人,当了官之后,也就不穷了。

    张居正把大家伙挖朝廷墙角的行径都给掀了出来,让他们是又恨又无可奈何,还有许多支持变法的臣子都给张居正竖起大拇指。

    果然是忠肝义胆,敢言敢谏,好一个张太岳!

    “本阁以为,以往由粮长征收钱粮,运送到两京太仓,繁琐低效,光是在路上就要至少损耗三成以上。重新清丈田亩之后,确定赋税额度,然后将田赋徭役,以及苛捐杂税一律折成银子,简单方便,运输容易,避免了小吏上下其手,从中渔利的空间,实在是利国利民之法。”

    他说完之后,顾盼自若,显得信心十足,高拱抓着胡须,频频点头,显然张居正的提议很对他的脾胃。

    唐毅点了点头,“张阁老,你建议清丈田亩,首当其冲,就是天下大户巨室,若是他们反弹,你以为该如何应付。”

    “次辅大人,当以铁腕应对!”张居正断然说道:“在此本阁要向陛下,还有朝中诸公宣布一件事,我江陵张家愿意先接受清丈,多余的土地,一律退还,以为表率!”

    张居正的态度让很多摩拳擦掌的人大失所望,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包上。好好的致命一击,竟然被张居正给化解了,到底是谁走露的风声,真是该死!

    至于另外一些人则是更加赞叹,更高看张居正一眼。

    “巨室大户,侵吞百姓田亩,本就是不合规矩的事情,他们家大业大,宁可对大户下手,亦不可伤损升斗小民。他们反扑是必然的,不过本阁看来,也不算什么了不起,只要拿出大勇气,大决心,强力推行,一定能够成功。本阁提议把一条鞭法推动,列入地方官吏考评当中,推动考成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凡是不能完成朝廷任务者,一律罢黜,绝不姑息!”

    张居正杀气腾腾,李幼滋代表地方官吏,站了出来,思量着说道:“固然有些官吏不肖,可是朝廷以乌纱帽相威胁,他们不敢不尽心竭力办事。”

    刘自强也笑道:“别看地方士绅大户看起来很强大,只要朝廷认准了,从上到下,强力推动,无人敢抗衡朝廷,毕竟有反叛的百姓,没有造反的士绅,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三位大臣一唱一和,把一条鞭法说的跟一朵花似的,在场大臣虽然有很多不喜,可是却找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反驳,眼看着就要大局抵定。

    隆庆频频看唐毅,只见唐毅面上带着淡淡笑容,转头看了看右边的三位。

    “既然站在了辩论台,就没有高低贵贱,只讲一个理字,张阁老他们把一条鞭法说了明白。”唐毅看了眼中间的那位,笑道:“吴天成,你代表商人,有什么看法?”

    好些人这才知道,敢情这家伙就是顺天银行的督办吴天成啊!听说就是账房先生出身,在国子监肄业,他的学问估计只比那些站殿的大老粗强,朝廷的法度,他能懂什么?

    一个个充满了鄙夷和不屑,更有人把脑袋转过去,连看都懒得看。

    吴天成暗自咬了咬牙,你们看不起老子,老子还看不起你们呢!朝堂之上,除了我师父之外,其他的还不都是杂碎!

    张居正,看你得意洋洋的样子,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吴天成挺起胸膛,先是一抱拳,然后说道:“回禀唐相,诚如张阁老所言,商人发财的机会就来了,他所称的利民之法,其实根本是利商,真不知道张阁老当初是怎么想的。”

    张居正眉头一皱,目光如电,盯着吴天成,“你给我讲清楚!”

    吴天成不甘示弱,“讲就讲,谁都知道,什么东西买的人多了,价钱就高。张阁老将赋税和徭役一并折银,朝廷征收银两,如此一来,银价必定上涨。假如我是商人,手里攥着白银,我就会等到秋收之时,拿出白银,以正常价格五成,甚至更低,去收购粮食。”

    李幼滋皱着眉头,不屑道:“老百姓又不是傻瓜,他们会卖给你吗?”

    “呵呵,老百姓不是傻瓜,可是你们逼着他们成了傻瓜啊!朝廷要收银子,他们只有粮食,不低价出售,换取银两,如何应付如狼似虎的差役?”

    吴天成话音刚落,韩德旺作为小吏的代表,也忍不住笑起来,“吴老板到时候我下去逼着老百姓交税,你低价收粮,咱们手拉手,赚了银子三七下账,你看如何?”

    “好啊!”吴天成笑道:“等我掌控了粮食,就囤积起来,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高价借给百姓,还能捞一笔。”

    他们两个一唱一和,在场的朝廷大员都傻眼了,有人就跳出来,大骂他们无耻,阴险,狡诈,可恶……

    可是也有人高兴,赵贞吉,还有左都御史葛守礼,都是保守派的人物,他们知道要辩论,都找到了唐毅,想要亲自下场,和张居正他们论理,哪知道唐毅坚决反对,他说了这次是兵器推演,纸上谈兵,要扮演不同角色。如果都是朝堂大官,那不是和廷议没有什么区别吗?

    唐毅向他们一再保证,绝对会找到合适的人选。

    赵贞吉和葛守礼本来还将信将疑,可是听完吴天成和韩德旺的话,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是一个逐利的商人,一个欺压良善的恶吏!

    他们冲着那帮跳出来的官员,哼了一声,你们急着捧高拱和张居正的臭脚,太早了吧!我们还在呢,断然不会让害民之法通过的。

    唐毅脸色一沉,“诸位同僚,今日大家各自有扮演的身份,他们只是站在角色的立场说话,不可苛责。”

    唐毅又看了一眼一直没有说话的申时行,“你有什么见解?”

    申时行在入翰林院之后,唐毅给他,还有好些心学弟子放假,让他们考察民生,申时行真正到地方上住过,对百姓艰难,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地方百姓,男耕女织,村镇集市,以物易物,自给自足,除了盐巴之外,很多百姓,几乎不买任何东西。他们种粮食,养鸡鸭,纺粗布,朝廷征粮,他们拿得出,如果真的都征银子,只怕就要像吴兄说的那样,不得不贱卖粮食了。”申时行把两手一摊,十分无奈。

第919章 唐学的胜利() 
申时行奉唐毅为老师,隆庆也钻研过唐学,算是同门师兄弟。很快就明白了申时行所说的问题,历代以来,包括大明在内,都存在钱荒问题,中原大地金银产量有限,很多偏僻的地方缺少货币,不得不以物易物,这在唐毅的书中,叫做自然经济。

    隆庆印象深刻,诚如吴天成三个人所说,一条鞭法看起来是对巨室大户下手,实则还会损伤到普通百姓,老百姓已经够穷了,要是再来这么一手,岂不是要破家败业,走死逃亡吗?到时候天下可就乱套了。

    “唐师傅,朕听说市舶司开辟之后,大量金银涌入,百姓们手上还是没钱吗?”

    提到了银子,隆庆的反应竟然比高拱和张居正还要快半拍,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老朱家人对钱都敏感。

    “启禀陛下,的确大量的金银流入,缓解了很多,但是这些金银主要集中在东南,集中在城市,而一条鞭法,是针对村镇乡下,难免会出现货币不足的想象。不法奸商,趁机敛财,高息放贷,趁机盘剥百姓,也是可能的。”

    隆庆微微点头,这时候吴天成突然又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还不止如此,光是征银,弊端还是有的。”

    “讲。”隆庆对吴天成的眼光,相当赞许,充满鼓励说道。

    “如果朝廷征银,那发放俸禄,军饷,都有什么?”

    这话是问张居正的,顿了顿,张居正沉声道:“自然是银子。”

    “那再请问,银子能吃能喝吗?”

    李幼滋把眼睛一瞪,“你这不是废话吗?银子虽然不能吃喝,但是发放到了下面,官吏士兵自然可以自己采购粮食,用不着你操心!”

    吴天成胸有成竹,呵呵一笑,“如果是一两个人,或许不用操心,可是朝廷几万官吏,九边百万雄兵,光是发银子,这么多张嘴,市面上的粮食够用吗?会不会造成粮价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