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隆庆别的事情不知道,唐毅的奏报他从来都是仔细研究的,这些言官说的都是狗屁!分明是士绅无耻压榨百姓,田租甚至高达七八成,每年还要给地主家白干活,一年到头,汗水都白流了,将心比心,谁能受得了!
唐师傅做得太对了,甚至隆庆都觉得应该更狠一些,把田租压到三成以下才好呢!
再看弹劾杨博的,先就是党庇同乡,打压言路,这个隆庆也有意见,京察的过程,六科廊都参加了,当时不说,现在结果出来了,胡乱开炮,有本事找出一个不适任的官吏来!一犬吠人,百犬吠声,当真可恶。
隆庆本来对言官就没有好看法,见他们胡说八道,就更生气了,强忍着怒火,再去看看高拱的内容,这下子皇帝抓狂了!
“狗胆包天!简直岂有此理!”
弹劾高拱的内容显然更加丰富,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还包括说高拱德不配位,说白了不够资格当大学士。
他们的理由是高拱在嘉靖病重期间,曾经提前整理行囊,又把奏疏拿回家中……伺候君父的时候,如此不尽心,还算得起忠臣吗?
更有甚至,会声会影,说高拱回家是为了和妾室作乐寻欢,并且把高拱曾经的一片奏疏找了出来,里面有臣家贫无子的句子,他们据此就说高拱为了生儿育女,延续香火,置国家大事与不顾,不分轻重,如何统领百官。
天可怜见,老高实在是冤枉透了。
他那一句家贫无子,是辩解别人指责他打包行李,言下之意,我不像徐阶有钱,请得起仆人,还有一大帮的儿子伺候,也算是一句赌气的话,谁知道都被拿出来做文章。
脏水一盆盆地泼向高拱,对他的人格百般羞辱,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刀笔之吏,果然杀人不用刀!
隆庆在寝宫光着脚,来回走动。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何况是一朝的天子,言官们疯狂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隆庆,可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应付,想来想去也没有头绪,正好冯保端着一碗参汤进来。
“高师傅呢?”
“在家里呗,那么人弹劾他,那还有脸留在内阁啊!”
“哼,传朕的旨意,明天请高师傅进宫,陪朕用膳。”
冯保连忙答应,转过天,高拱如约来到了宫中,才一个来月不见,高拱老了十岁,鬓角的头都花白了,眼睛通红,显然受了很大的委屈。
隆庆抹着眼泪,好言安抚,更是加高拱少保,太子太保衔,赐建极殿大学士,一下子地位和徐阶平起平坐。
隆庆想用这种方式,以示对老师的信任和敬重,压制那些攻击老师的言论。假如是嘉靖这么干,不用说,谁都乖乖鸣金收兵,绝对不敢添乱。可惜,隆庆不是嘉靖,他没有无上的权威。
这个举动反而刺激了言官,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动更猛烈的攻势。
哪知道,不用他们动手,有人就出招了,御史齐康上书,弹劾徐家在东南不法的事情二十三件,涉及人命官司,五十余桩,更是指出徐家敛财无算,徐阶以家财广结科道,收买言官,以为打手,陷害忠良,恶行尤胜分宜无数!
显然,这些资料出自唐毅之手,而齐康正是高拱的学生。
“晚了,高肃卿强悍了一辈子,竟然在生死关头,游移不定,最后的一线生机,也给断送了。”
王寅一边抽着小兰花,一边哀叹。
“我说鹿门兄,你说要是咱们大人和高拱换了位置,他会怎么办?”
茅坤愣了一下,笑道:“咱们大人不会如高肃卿一般笨蛋的。”
“我是说假如?”
“假如也没有,大人犯傻,咱们也不会犯傻!”茅坤傲然笑道,没错,以高拱的实力,远不是徐阶的对手,要么就抢先动攻击,扯上隆庆的大旗,制造出新旧交替,势在必行的氛围,逼着徐阶露出破绽,或许杨博啊,唐毅啊,这些实力派看到机会,跟进一同出手,乱拳打死老师傅,徐阶没准就完蛋了。
再有,一旦双方真的拼起来,高拱就该认识到实力的不足,老老实实装孙子,收敛所有爪牙,拿出唾面自干的劲头,反正老子是帝师,隆庆不开口,谁也赶不走我。
偏偏高拱连着错了两步,刚冒出苗头的时候,该拼不拼,结果徐阶大势已成,该忍又不能忍,仓促反击,注定了失败的下场。
“高拱不走一步,尚且不见得获胜,连着错了两步,简直老天爷都救不了他了。”茅坤总结道:“十岳兄,高肃卿要是完蛋了,咱们大人就会成为徐阶下一个目标,你心里可有筹算了?”
“鹿门兄放心吧,就算老徐不出手,咱们也要把他赶下去,不然,咱们大人如何上位!”
两大谋士,相视一笑,斗志昂扬,距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近了,一定要拿下来!
果然如同他们所料,齐康上书弹劾,非但没有扭转乾坤,相反,还给了徐阶进一步逼死高拱的机会。
科道言官,以欧阳一敬为,追打齐康,言之凿凿,要为国锄奸,还上书弹劾,要求立刻治齐康的罪。
他们闹得沸反盈天,徐阶则是闭门不出,一面上书辩解,同时坚持请辞,不肯视事。
老徐这一招,等于是逼迫隆庆摊牌,在徐阶和高拱之间,只能做一个选择。百官也趁机纷纷上书,痛斥高拱和齐康行为无耻,要求挽留徐阶,罢黜高拱。
在众多上书之人当中,有一位十分特殊。
正是前番弹劾嘉靖的海瑞海刚峰。
海瑞怀着必死决心,弹劾嘉靖,结果他没有死,反而让君父死掉,海瑞一度崩溃,几乎自杀,所幸有人劝阻,他渐渐恢复,徐阶为了树立清官的榜样,就任命海瑞出任大理寺少卿。
此番朝局动荡,绵延了几个月,以致很多大事都耽误了,包括黄河决口,数百万生灵涂炭,朝廷却陷入了无休止的口水战。
海瑞将矛头对准了高拱,他替徐阶辩解,说是早年曲意逢迎,乃是无可奈何之举,徐阶已经用遗诏纠正了错误,高拱唆使手下鹰犬,攻讦辅,就是不对。
海瑞因为弹劾嘉靖,已经成了道德的化身,他的一句话,比起别人一百句,一万句都来得重要,在有心人的渲染之下。
科道又掀起了一轮猛攻,齐康被罢官驱逐,赶出了朝廷。相比起胡应嘉,齐康的下场更加凄惨。身为老师,高拱面对着齐康被收拾,束手无策,丢尽了面子。
事到如今,情况再明白不过了,高拱和徐阶之间的斗争,已经分出了胜负,徐胜,高败!
只是由谁来射出最致命的一箭,还需要斟酌。
出乎所有人意料,最后的绝杀竟然来自南京,给事中岑用宾、御史尹校等人以考察拾遗,再次论及高拱诸多罪状。按惯例,内阁一向可以免除被拾遗纠察,过去从未有过阁臣遭拾遗的先例。
面对着徐阶一党,无所不用其极的攻势,高拱身心俱疲,他真恨自己,十年时间,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英明果敢,敢作敢为的皇帝。面对着猖獗的言官,隆庆除了唉声叹气,一点办法也没有。竟然不能给敬爱的老师,提供哪怕一点的庇护!
如果不出预料,高拱去职,已经是必然的了。(。)8
第857章 孤单的隆庆()
“真是够失败的,眼皮子底下,竟然都压不住,我是不是变得弱了?”唐毅揉着脑门,苦笑着说道。
沈明臣苦兮兮地,挠了挠头,没敢搭茬。
“查得如何了,岑用宾和尹校是谁的人?”唐毅又问道。
“大人,岑用宾是李春芳的学生,尹校是他的同乡。”
“李春芳?”
唐毅豁然而起,他实在是太吃惊了,按理说李春芳已经贵为次辅,身份显赫,应该是个大人物才对,可是这位懦弱无能,一点作为没有,基本上扔到了人堆里,都没谁在乎。
这么一个老实巴交的家伙,竟然敢掺和高拱和徐阶的斗争,还唆使手下,去暗算高拱,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李春芳是受了谁的命令?徐阶吗?”
“貌似不是。”沈明臣摇摇头,“大人,我说件事,您可别火啊。”
“你先说,我再决定不火。”
沈明臣低声说道:“那啥,我那个侄孙女,前些日子去了南京,貌似找了岑用宾。”
话刚说完,连忙低下了头。
他知道唐毅早就看不顺眼沈梅君,偏偏这丫头哪热闹往哪凑合,什么事情都落不下。真是让人头疼死了,沈明臣已经做好了被唐毅痛骂一顿的准备,只是预想中,暴跳如雷的场景没有出现。
唐毅反倒是冷静沉默,一副沉思状。
果然这世上没有什么好东西,自己眼看着高拱倒霉,没有伸手帮忙,还幸灾乐祸,总觉得有点缺德,对不起朋友。
可一山更有一山高,杨博直接暗中下手,给了高拱一刀子,当得起脸黑心狠四个字。看起来,自己到底是年轻,需要和前辈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唐毅思索了许久,才缓缓说道:“句章先生,你去安排人手,把岑用宾和尹校的底细查清楚了。”
沈明臣精神一震,忙问道:“大人,您要从这两个人下手?”
“还要等时机,有备无患。”
……
按兵不动的唐毅,很快又被一个消息给震惊了,老杨博用实际行动,给唐毅上了生动的一课,完美诠释了翻脸无情四个字!
徐阶因为齐康弹劾,坚持不出,随着海瑞上书,六部尚书侍郎也坐不住了,纷纷跟进上书,请求挽留徐阶。这些人当中,赫然有杨博的身影。
开什么玩笑?
高拱弄得这么狼狈,罪魁祸就是杨博,你弄的京察,捅了马蜂窝,高拱不过是替你挡枪,结果到了这时候,您老一甩手,也站在了徐阶一边,做人不能这么厚脸皮啊!
杨博的举动的确让人叹为观止,私下里议论纷纷,可是此老浪荡江湖几十年,根基深厚,根本不在乎别人的骂声,脸皮之厚,怕是德胜门的城墙都比不上。
杨博可以不顾脸皮,高拱不行啊,众叛亲离,朝廷上下全都乱套了,政务也停止了,他再坚持下去,只会加深对大明的伤害,这时候不论出什么事情,都会把账算在高拱的头上。
无奈何,高胡子只能上书请辞,一道不行,再来一道,一道一道,又一道,前后上了十二道奏疏,隆庆含着眼泪,把所有的文字都读完。
他能感觉到,老师也是含着泪写下的这些文字,他有多少委屈,有多少愤懑,隆庆都感同身受。
老师有才学,有魄力,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心谋国,十几年的照顾,足以让隆庆认清高拱的为人,他绝对是无可挑剔的辅臣。
相比之下,徐阶一家,霸占了几十万亩的田产,鱼肉乡里,作恶多端,而且徐阶本人先是曲意逢迎严嵩,接着又逢君之恶,助长嘉靖修玄的决心。
偏偏这两位都遭到了徐阶的报复。
先是严嵩,儿子死了,孙子也死了,就剩下一个孤老头子,先是在南昌暂居,后来回到了分宜老家。
严嵩不像徐阶一般,兔子不吃窝边草,严嵩对待老家人很不错,老家的人也很照顾严嵩,奈何徐阶不愿意让严嵩过安稳的日子,他派遣了戊午三子之一的董传策到了分宜当知县。
新仇旧恨,董传策哪里会放过可怜的老严嵩。
家产都被没收了,也不许乡亲去接济他,堂堂一国宰辅,竟然要跑到坟地,睡在守丧人留下的草庐里,靠着捡供果和点心,苟延残喘。
到了这个地步,徐阶还不罢手,董传策唆使一帮乞丐,隔三差五,就去骚扰严嵩,把他的草庐推到,往他的食物上撒尿,朝着他吐痰……
百般折磨,大家都以为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头会很快死去,可是严嵩就像是路上的野草,任由车压马踩,无情践踏,就是不死,佝偻的身躯,艰难地行走在坟地之间。
渐渐的人们明白了,徐阶让他活着,是为了更好折磨这个老人,让他品味生不如死的滋味,而这个老人咬牙撑着,忍受着最残酷的摧残,出卖着自己的尊严,也是在报复徐阶,他要让人看看,满口仁义道德的徐华亭,是如何对待他的老亲家的!
这两位还真是天生的冤家对头啊!
不得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都严党的罪恶已经淡去,相反徐阶上台,换汤不换药,大家越看得明白,有些毛病是根子上的,把所有罪责都归到严嵩身上,真的不公平,对他的惩罚已经足够了,该让他颐养天年了。
一位名叫邵芳的江湖人来到了分宜,他大喇喇将严嵩接到了一个规整的四合院,替老头洗漱,更换衣服,找了八个佣人,专门照顾他的起居,每隔半个月,还有大夫替严嵩把脉,检查身体。
公然包庇奸相,人们都以为这位邵大侠一定疯了,董传策不会放过他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董传策竟然假装没有看到,后来渐渐有了传言,是朝中的神仙看不下去了,出手帮了严嵩,至于是哪一位,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严嵩,至于嘉靖呢,徐阶伺候嘉靖,前后小二十年,他逢迎拍马,陪着嘉靖跳大神,烧铅炼汞,写青词,献祥瑞,做得一点不比严嵩少。
结果嘉靖死了,徐阶立刻打着嘉靖的旗号,布遗诏,把嘉靖骂了一个臭头,那些恶事嘉靖都做了没错,可问题是你徐华亭同样有份儿!
先帝活着时候,一句话不说,逢君之恶,死了近乎鞭尸一般的诋毁,实在是让人不齿。
大半年的时间,隆庆的心态也变了很多,不再是那个得不到父爱,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可怜皇子,而是江山的主人,他开始学会用皇帝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儿子的眼光。
这很关键,嘉靖不是个好爹,可是没有嘉靖,隆庆如何能得到皇位,说来说去,都是他们老朱家内部的事情,先帝的名声不好,对自己这个当儿子的,脸上也无光。
正如唐毅估计的那样,高拱和徐阶的斗争,让隆庆越找到了当皇帝的自觉。
作为一个君王,需要的是什么?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