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瑞没疯,算是他坚强,至于唐毅,他早就练就了铁石心肠,和普通人不是一个构造了。
……
从几年前,唐毅就看到了,东南的工商展和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百姓流离失所,大量使用童工,官商勾结,躲避关税……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只是要如何面对,却需要好好思量。
秋月一轮,高悬当空,天高云淡,群星点点,唐毅站在院子里,披着狐裘,仰望着天上的北斗,似乎在想着什么。
“恩师。”席慕云低呼一声。
“可是海大人醒了?”唐毅随口道。
“嗯,他喝了参汤,可是他说恩师,是,是……”
“是惺惺作态,刘备摔孩子,对吧?”唐毅把海瑞算是看透了。
席慕云气得脸色通红,“恩师,姓海的太不懂事了,让学生去揍他一顿,给您老出气。”
”出什么气?我几时生气了?”
唐毅一转头,双目炯炯有神,落在席慕云的身上,他竟然生出了不敢直视的感觉,连忙低下了头。
“唉,轻尘,你文武双全,又在海上漂泊,颇有见识,你觉得海瑞所言,有没有道理。”
“当然没有!”席慕云毫不犹豫道:“恩师,所谓春秋责备贤者,您在东南所作所为,有目共睹,东南的繁荣皆是您的功劳,至于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容弟子大胆说一句,其实没什么了不得!”
“何以见得?”
“回恩师的话,就拿海瑞所言百姓失去田地,历代皆是如此,有什么钱奇怪的。或许这些年东南兼并的快了一些,可是别忘了,工厂作坊提供的工作数量更多。工商不展,这些人留在农村,一样没有土地,一样流离失所,不过是集中到了城市而已。至于童工,就更是扯淡,不说别的地方,就拿,编织苇席的时候,孩子要不要干活?普通农家,十几岁的孩子要不要下地?说起来地里的农活比工厂的要繁重多了,我曾经询问过,好些穷苦人家,孩子得了病,只能硬撑着,早晨家长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兴许孩子就死了,死了又如何,还不是草草埋了,等到明天日子一样过。”
席慕云总结道:“这些事情以往都藏在各个村子里,没人知道,如今工商大兴,把百姓都吸引到了城市,才被当官读书的人注意到。恩师,弟子最瞧不起文人的就是这一点,他们根本不用心思考,遇到了事情,只会骂这个,骂那个,百无一用是书生,依弟子看,他们不光没用,还坏事!”
说的真好啊,不过是以前没注意的事情,都凑到了一起而已。
可是,没有任何进步,还要自己何用!
唐毅突然面色严峻起来,“轻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原本的蚁穴散落各处,没有问题,可是都集中到了一座大堤之上,就要出事情,海瑞所言没错的!”
席慕云吸了口气,他虽然目空一切,可是唐毅的话他不能不在乎,不能不思索。
“恩师,可以订立法令,禁止兼并,禁止雇佣童工,再有朝廷拿出银子,建房舍,救济百姓……”席慕云思索了半天,两手一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见唐毅没有认可,他又仗着胆子说道:“恩师,如果这么做了,肯定会有人攻击市舶司,要求重农抑商,到时候东南的基业一夕之间,全数摧毁,重新回到十年之前,怕是恩师也不愿意看到吧!”
……
这就是唐毅这个位置的无奈,手心手背都是肉,偏了哪一边都不合适,民心不能失,更不能站到大世家的对立面。
东南之所以快变坏,不只是把能干的官员调走,人亡政息这么简单。世家豪商没人怂恿,没有带头,他们不敢公然破坏唐毅的规矩。
谁是罪魁祸呢?
光是看看谁在东南兼并的最凶,就一清二楚了。
徐阶啊徐阶,你为了挖我的墙角,拉拢东南的世家,不惜放水如此,留着你在台上,比起晋党中人,也不遑多让了!
不能再蛰伏下去了,该有所动作。
唐毅猛然想起,海瑞在这个时候被调入京,莫非历史的惯性如此之大,哪怕自己掺和了那么多,依旧没有改变海瑞的命运?
弹劾皇帝的壮举一样要生?
虽然唐毅不太清楚嘉靖如何收拾海瑞的,可是从后来他跑去江南,狠狠收拾了徐阶来看,这家伙果然命大,还因祸得福。
只是由于自己的加入,嘉靖的脾气,还有徐阶的处境,都生了很大变化,海瑞能不能活下来,还在未定之天。
从朋友义气来说,唐毅是真不想让他犯险。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唐毅竟然有些期盼,甚至是欢呼雀跃。
他做了那么多事情,依旧没有改变多少糟糕的处境,说到底,根子烂了,哪怕自己再努力,也没有用。
只要嘉靖继续修玄,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世家大族就会说皇帝尚且如此,我们跑马圈地,算得了什么,宗室皇亲也会说,皇帝每年挥霍几百万,我们浪费一点算什么,宫里的宦官也会说我们伺候皇帝那么辛苦,拿一点也是应得的……
结果就是你拿一点,我拿一点,一点一点又一点,弄得一地鸡毛,不让那个罪魁祸付出代价,天下没法有丝毫的改变!
只是该如何利用,却要费一番思量,而且凡事有治标治本,光是把病根儿掐了不行,还要拿出调理的手段。
“轻尘,你熟悉南洋的情况,那些西夷实力如何?”
唐毅突然没头没脑,问了一句,席慕云眼珠转了几圈,突然兴奋道:“恩师,莫非您想对南洋下手?”
“非是想,而是不得不为!”唐毅老气横秋道:“东南的那帮人,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要真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我也会被抛弃的。没别的办法,唯有把饼做大了,流民去海外耕种,市场扩大了,赚得钱多了,也好要求他们善待工人。”
席慕云的家族也是东南的豪商,听到唐毅的话,他竖起了两个大拇指,不愧是师父,比起海瑞那个只会得罪人的蛮子,高明了无数倍!
“弟子探查得知,西夷之中,以西班牙为最强,他们在吕宋的驻军不足三千人,连同商人和家眷算起来,有一万人上下,另外在马六甲,爪哇,斯里兰卡等地,均有据点,可用之兵在五千左右,舰船应该有三五十艘,而且他们都是亡命之徒,相比起大明,战斗力更强。”席慕云如实说道。(。)8
第783章 执着的人()
相比起解决内部繁杂的利益冲突,对外用兵难度就小了许多,只要计算战争的成本和收益,投入少收获大,也就值得做了。
吕宋岛,包括整个菲律宾,岛屿众多,土壤肥沃,水稻更是能达到咋舌的三熟,产量非常惊人,保守估计,如果完全开发出来,至少能供应一千万人的消耗,几乎相当于大明十分之一的人口。
东南大量种植棉花和桑树,跑马圈地,结果肯定是粮食缺口大增,要是不想法解决,十年,最多二十年,东南就会因为缺粮,而爆发严重的内乱,这一点唐毅丝毫不怀疑。
开发吕宋,不但能迁移国内过多的人口,还能带回来上千万石的粮食,光是这一项就足够驱使唐毅下手了。
另外吕宋岛还盛产木材,铜,金,全都是大明最需要的东西,经过几千年的开发,中原的大料早已消耗殆尽,西南山林的木材也所剩无几,偏偏造船,造马车,建房屋都离不开木材,缺口之大,光是从这几年东南的木材价格就能窥见一斑,以苏州为例,一根楠木大料从过去的一万两,已经飙涨到了五万两,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再有铜和金,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一直缺少贵金属,虽然东南开海,使得大量的金银流入,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掌控在手里的金银产地,加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白银流入减少,大明的经济瞬间就会出现麻烦。
实际上这种风险并非不存在,西方各国也在勾心斗角,积蓄力量,唐毅虽然记不清西班牙无敌舰队具体是哪一年完蛋的,可是应该时间不长了,欧洲势力大洗牌,必然影响国际贸易,还有美洲白银开发,进而影响大明金银流入。
源头活水没了,那些豪商和世家会更加残酷地压榨百姓,东南的局势只会更快恶化。
拿下吕宋岛,再吞并棉兰老岛,掌握稳定的黄金供应地,最好顺势再把倭国的金矿和银矿拿下来,大明的贵金属缺口也就补上了,哪怕风云变幻,也能稳坐钓鱼台。
盘算了一圈,唐毅突然发现不拿吕宋,简直天理不容啊!
“轻尘,你跟我说说,那边的情况,西班牙人站稳了脚跟吗?有没有心向大明的?”
席慕云从来没见过老师如此兴奋,两只眼睛都冒光了,他赶忙搜刮肚肠,把知道的全都说了一遍。
实际上,大明对周围的影响力,远比唐毅想象的还要强大,就拿吕宋来说,郑和下西洋,朱老四就曾经任命祖籍晋江的许柴佬为吕宋总督,前后总揽大权长达二十年。
从此之后,大量的侨民迁居吕宋,东南的海商也早早在吕宋建立了贸易点,不过随着大明国力衰退,加上侨民内斗严重,四分五裂,给了西班牙人可乘之机,从十几年前开始,西半人先建立据点,然后逐步鲸吞蚕食,一点点把吕宋拿到了手里。
只是他们控制的还是马尼拉的周围而已,眼下吕宋的国王苏莱曼还率领着大军,抗衡西班牙人,双方战斗十分激烈,还在拉锯之中。
“恩师,吕宋人骁勇善战,是敢拼命的,奈何他们武器落后,组织混乱,而且叛徒频出,以弟子的看法,如果继续斗下去,他们迟早会败在西班牙人的手里。”
“如果我们加入呢?”唐毅问道。
席慕云挠了挠头,“您让弟子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废话,我大晚上不睡觉,听你扯闲篇儿啊?”
唐毅佯怒,席慕云连忙拱手讨饶,“恩师,实不相瞒,咱们的南洋侨民分化的非常厉害,福建的和广东的不和,漳州和泉州的不和,先去的和后去的不和,姓张的和姓李的不和,商人和农民不和……总而言之,一团乱麻,自己人之间的械斗,比起和外人的都要厉害,故此……您懂的!”
我当然懂,要是侨民能手拉手,早就把南洋吞下来了,也不至于成了土著的提款机,被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了。
唐毅明白了,在南洋,汉人的势力并不弱,至少比西班牙人强,问题是缺少组织,又没有朝廷做靠山,内部乱斗,把力量都消耗光了,故此被西班牙人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不只是吕宋,整个南洋都是如此。
“轻尘,你觉得何人能统合南洋的侨民,驱逐西洋人?”唐毅思索了一下,又问道:“王直如何?徐海呢?”
“都不行!”席慕云果断摇头,“恩师,王直已经快七十岁了,老而无能,大事小情都交给了干儿子毛海峰,而毛海峰又是个莽撞粗鲁的人,不堪大任。至于徐海,他倒是年富力强,可是自从娶了王翠翘,有了孩子之后,徐海野性全无,只想着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指着这两个人,是绝对不成的。”
“那你说何人可用?”
席慕云眼睛转了转,突然伸出一只手指,调转方向,一指自己的鼻子头,笑道:“如果恩师不嫌弃,弟子愿意挺身而出。”
“你?”
唐毅有些吃惊,他的弟子众多,可是席慕云却是最特别的一个,这家伙出身好,有文采,有武艺,按理说走科举之路,是最好不过的,偏偏他志在海外,不但参加环球航行,如今弄到了五品冠带,还一心扑在海外,实属异类。
“恩师,弟子从书唱戏,最佩服的人物便是虬髯客,梦想有朝一日,能称雄海上,生杀予夺,逍遥快活。自汉唐以来,历朝历代,因循守旧,坐拥疆土,几乎无甚变化,弟子不才,愿意开辟一方新天地,为汉人再打出一个万里河山,还请恩师成全!”
说完之后,他单膝点地,跪在了唐毅面前。
好大的志向,好大的野心啊!
唐毅跟着魏良辅和唐顺之,把看相的本事学了一个全,席慕云此人目光锐利,鼻梁高挺,鹰顾狼视,颇有枭雄之姿,他执意出海,恐怕未必向他说的这么伟大。
不过又一想,也只有如此人物,才能在南洋开辟一片天地,哪怕他脱离了控制,也有办法收拾。
唐毅笑呵呵搀起了席慕云,“既然你有心思,为师也乐观其成。这样,我会给交通行下令,让他们想办法,筹建一个南洋公司,负责支持你和西班牙人对抗。再有我给戚继光,还有东南的乡勇送信,让他们抽出五百人,作为你的亲随卫兵,再有,你可以去东番岛借兵借船,王直和徐海要是不同意,你可以找何心隐和董份,这两个人也都在东番岛。”
席慕云听着,连连点头。
“你记着,不要急于求成,先站稳脚跟儿,再图进取,不论是吕宋国王苏莱曼,还是西班牙人,都是敌人,也都是朋友,该如何拿捏分寸,你自己权衡。至于侨民吗,你记住了,一定要打破地域氏族的连结,千万不要依靠所谓的侨民领袖,这些人最容易坏事!”
唐毅谆谆教导,对于侨民,他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虽然说大家伙血脉相连,看起来一模一样,可是扒开了皮,里面装着什么玩意,就不知道了,尤其是很多侨民都是活不下去,才背井离乡,跑到海外讨生活。
他们对于大明难免心怀芥蒂,甚至是仇恨,而且大明的力量插手南洋,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来了大靠山,可上层的领袖却未必这么看,他们会认为是朝廷要抢他们的饭碗,砸他们的锅。没准这帮人就会把大明给出卖了,后世的教训已经够惨重了,唐毅再三叮嘱,席慕云心领神会。
接着唐毅又聊到了丛林作战,游击法则,又说到了防疫,分田,移民,做生意……席慕云彻底服气了,老师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可是竟然精通如此多的东西,往往几句话,就把关键说清楚了,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