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吃完早饭,就赶来报名,事实证明他们还是来晚了,前面有好大的一群人,三个一帮五个一伙。
沈林就低声说道:“少爷,要不要去跟里面的疏通一下,让咱们先进去?”
“笨蛋!”唐毅瞪了他一眼,“沈林,你给我记住了,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是进入体制内,懂不?”
“不懂。”沈林傻愣愣摇头。
“简单说,以往咱们可以不守规矩,没人能说咱们什么。可是往后必须守规矩,至少表面要如此,不能让别人挑毛病,懂了吧?”
“哦!”沈林默默点头。就连王世懋都颇为赞同,老爹北上的时候,早就告诉他了,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跟着唐毅学。保证没有亏吃。
不过王二公子不知道,他学习唐毅的第一天就吃亏了,好些有关系的早就从后门进县衙,已经报好了名。
他们傻乎乎地在春风中等待,站得腰酸腿疼,直到临近中午,才轮到了他们。
迈步往里面走,迎面出来几个刚刚报完名的。最前面是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家伙,看起来至少有六七十岁。
唐毅看过他一眼。只当是送孙子来报名,现在才知道这位竟然给自己报名,唐毅真想上去劝他一句:大爷,你该退休了,找个地方跳小苹果更适合你。不过他还没这个胆量,生怕老头会气昏过去。
双方擦肩而过,没走两步,突然来了一阵风,老头的头巾掉在了地上,露出斑驳的头皮。跟着老头一起来的随口说道:“洪叔。你的头巾落……”
“闭嘴!”
老头就像是踩了尾巴一样,猛地蹿起,破口大骂:“混账羔子,不许说那两个字。要说及第,及第!懂吗?”
老头骂得吐沫星子满天飞,多难听的话都蹦出来了,另一个年轻的士子看不下去,随手捡起头巾,给老头带上了。
“您老少说两句。戴结识了,保证不会……”年轻人一想老头刚才的狰狞表情,吓得把落地两个字咽了回去,随口说道:“保证不会——及第。”
沉默了三秒钟,老头简直须发皆乍,猛地跳起,抡起巴掌就打。
“老夫这次要是不能取中,都怪你的臭嘴。”
“唉,不能不讲理啊,你不让说落地,我说的是及第,是及第啊!”年轻人大声争辩道。
老头脸都青了,脱下鞋底就追打过去。
“让你说,你还敢说!”
……
看着疯子一般的老头,唐毅几个只觉得脚底板涌起一股寒气,冷到了脑瓜顶!
无论如何,他们都要赶快通过要命的科举,一想想一辈子都在考试中度过,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几个人心有余悸,进入了礼房,里面的书吏垂着眼皮,伸了个懒腰,漫不经心道:“忙了一上午,也该吃饭了,你们下午再来。”
说完一抬头,书吏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一下子从位置上蹿起。
“唐公子,您,您怎么来了?”
唐毅轻笑了声,“还能干什么,报名啊!”
“哎呦,您随便说一声,小的就亲自上门填好了多方便,何必劳您的大驾啊!”书吏说着拉唐毅坐下,又是斟茶,又是倒水,脸上的笑和招财猫有得一拼。
“说起来当初唐大人在衙门当师爷的时候,我们两个就是好朋友,一起喝酒,一起聊天,唐大人如今鲤鱼跃龙门,飞黄腾达,真是好生令人羡慕。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一辈更比一辈强,唐公子也错不了,小的恭祝您早日三元及第,蟾宫折桂……”
这家伙的好话就像不要钱一般,说了十来分钟都不带重样的。唐毅勉强保持着微笑,王世懋可忍不下去了。
“是不是先把正事办了,外面一大堆等着报名的,我们也要回家温书。”
“啊,是是是!”
书吏陪着笑脸,刷刷点点,填好了几个人的姓名年龄,体貌特征,三代履历,书吏又送到了门口,看着几个人消失,才揉着酸胀的腮帮子,回到了礼房。
唐毅本想着回去温书,可是刚到门口,有衙役匆匆跑过来,对唐毅说道:“公子,堂尊大人要见您!”
“谭大人有什么事?”唐毅随口说道。
衙役忙咧嘴苦笑道:“不是谭大人,是张大人。”
“哦?”唐毅愣了一下,他没对谭聪怎么样啊,这家伙怎么就跑了?
其实唐毅过了年,除了看望老师,就在家里头温书,并不知道知州已经换人了。在清查白莲教的时候,好些地方官受到牵连,丢官罢职,弄得官员有了缺口。
谭聪这家伙虽然没有建树,好歹是在太仓发现的贼窝子,他准备进献玄龟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被唐顺之给压下来。倒不是心疼谭聪,而是不想弄得人人皆知,引来嘉靖的好奇。唐荆川可不能靠着这玩意升官发财。
这么一来,谭聪有功无过,愣是高升了一级,调到徽州担任知府。
这下子好玩了,他挖空心思升官没成,竟然不经意间高升知府,真是天意弄人。
太仓的新任知州叫张守直,他是嘉靖二十三年
的进士,曾经做过嘉定的知县,政绩不俗,后来有调任山东当推官,不过由于为官清廉刚正,迟迟没有得到重用,十年下来,只混到了太仓知州。
唐毅在衙役的带领之下,来到了签押房,张守直正等在这里,他四十不到的样子,身形清瘦,腮帮凹陷,颧骨突出,两只眼睛贼亮贼亮的,不是一副好相与的模样。看到唐毅并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说道:“你就是唐毅?”
“正是学生。”
“你还没通过考试,不用自称学生!”张守直严厉地说道,唐毅弄了一个大红脸,只得诺诺低头,不再言语。
唐毅身为唐荆川的弟子,自称学生绝没有什么问题,张守直是摆明了鸡蛋里挑骨头。令唐毅困惑的是这家伙到底为何看自己不顺眼,貌似没有得罪过他,难道是有人让他来找麻烦?
唐毅胡思乱想,一时找不出答案。
张守直目光不停在唐毅身上逡巡,坦白说唐毅的颜值是足够的,无奈张守直心中有所成见,越看越别扭,听人说严嵩早年也是长了一副好相貌,还不是成为祸国奸贼!
想到这里,张守直豁然站起,对唐毅说道:“跟我过来。”
唐毅随着张守直来到了桌案前面,张守直指了指桌上的一幅画,淡淡说道:“看看吧。”
不知道这家伙啥意思,唐毅闪目看去,只见画面之中,疯狂雪骤,群山树木都在风雪之中,有一条弯曲的小路,路上有一个少年郎背着大书箱,艰难前行。远处是一座学堂,若隐若现。
张守直微微叹口气,“此画是老夫所做,遥想当年求学之时,本官家境贫寒,学堂离家足有十几里路,天不亮就要前往。赶上冬日,竟没有完好的御寒棉衣,一路行来,手足麻木僵直,竟不能握笔。如今手足之上尚有冻疮,每到冬天,还钻心刺骨地疼痛。”
这是哪一出?
心灵鸡汤?
唐毅摸不著张守直的路数,只能附和道:“大人求学心切,不避艰难,草民感佩。”他把草民两个字咬得很死。
张守直也不在意,感叹说道:“天下间贫寒学子何其之多,苦尽一生的精力,连一个秀才功名也未必能得到。而有些人出身高贵,家门显赫,师从名门,天生就比别人占着优势。更应该敦品励行,一心向学。须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切不可一心求取捷径,毁了一生。”
张守直说完,将画作卷起,送到了唐毅的面前。
“这幅画就送给你了,还望你能体悟本官的苦心。”
唐毅被说的火气蹭蹭往上窜,天可怜见,我怎么仪仗家里老师了,连排队都没走后门,至于找什么捷径吗?就算找,也犯不着在县考就找啊!你就算是县考的老师,也不能随便给人扣帽子!
越想越气,唐毅微微一笑,傲然说道:“大人别忙,您送我画作,容草民题词一首。”
说着唐毅拿起毛笔,不假思索,一首长相思跃然纸上,张守直看去,只觉得眼前一亮,真是难得佳作!(。)
第224章 县考()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蓟镇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壹看书。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张守直反复吟诵这词,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觉得心神荡漾,比起自己的风雪求学路,这一段风雪行军,简直不知高了多少倍。自己的拙作,还真配不上这词!
张守直忍不住老脸红,那感觉就好像跑到了孔子家门卖论语,尴尬,丢人到了极点。他烦躁地在地上来回踱步,区区十几岁的少年,断然写不出如此厉害的词作,没准就是他爹,或者他的老师给他的,让他用来刷声望!
一定是这样!
唐毅啊唐毅,你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老夫就让你在县考现出原形!
……
回到了家中,刚走进书房,只见徐渭和王世懋等人正在高谈阔论,见唐毅回来,徐渭嬉笑道:“怎么样,是不是新来的知州又许给你案了?我就说嘛,凭着行之的实力,哪个知州不想着巴结啊?”
王世懋还不服气,争辩道:“凭什么案一定是他的,我的学问也不差?”
沈林插嘴道:“要是学问有用,青藤先生早就是状元了!”
“说得好!”徐渭抚掌大笑,“小林子,见识上涨啊,你们家少爷不用担心了,现在难题就是你,这些日子好吃好喝伺候着,保你过县考。”
几个人说说笑笑,却现唐毅一脸的凝重,徐渭停止了笑容。
“行之,你是要提前练习摆官架子?”
唐毅苦笑了一声,“我就是想不明白,什么时候得罪了张知州,他怎么就看我不顺眼。”
……
县试作为迈向科举的第一步,要求并不严格,通常考试时间在二月份,具体日期由主考确定。△壹看书。_1―k看a︿比如今年就放在了二月二十,日期稍微靠后,天气暖和,考生也能少受点罪。如此看来。张守直还算体谅人。
考场选在县学内的一大块空地,早早有人搭好了棚子,下面是结实的黄土地,摆放着几百张硬木桌椅,上面都写着编号。一丝不苟。
天还没亮,考生们6续都来了,负责检查的衙役等在那里,挨个搜身,并没有传说中把衣服,搜篮子,恨不得把菊花都掰开看看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狠劲,实际上多数只是走走过场,很快轮到了唐毅。搜身的差役一见,连手都不敢动。直接唐唐毅进去。
拿了试卷,上面写着编号,是按照千字文的排列的,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唐毅的号是黄字三号,相对靠前,不远处还有一棵高大的桑树,能遮挡日头,很理想的考试位置。
再往桌上看去。唐毅顿时高兴了,放着两个菜包子,还有一碗稀粥,一碗清水。显然知州大人非常体恤考生。知道大家早早前来,肚子多半都是空的,准备了吃食。
唐毅二话不说,抓起菜包子,咬了一口,还是用香油拌馅。三口两口吃光,又喝了一碗稀粥,至于清水放在了一边,要考试一整天,等渴的时候再喝。
此时,五百多名考生相继进入,走找到了位置,很多人如唐毅一般,草草吃了点东西。日头已经升起,天光大亮。
穿戴着整齐官服的张守直出现在在了大家面前。他威严地扫视了全场,尤其是重点看了看唐毅,然后照本宣科,说什么孔孟之道,皇恩浩荡,要大家好好考试,不要徇私舞弊,坏了自己的前程云云。
也许是心理作用,唐毅怎么都觉得张守直是针对自己的。
所幸时间并不长,张守直敲响了铜锣,宣布县考正式开始。〓壹看书。
县考的自由还体现在出题上面,一般会出一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也就是做两篇文章,也有只出一道题,做一诗的情况。一天时间,作答完毕,最快当天就能出成绩。
如果头一场考中,后面的就不用参加,如果没中,就要参加“初复”、“再复”、“连复”,如果接下来三场都失利,那么恭喜你,直接出局了,四场下来,所有通过的考生会排成一个大榜,案名字高出一个字,其余的按顺序排列,比如太仓一次录取四十名,就在第四十一位的前面画一道红线,表示后面的都落榜了。
考试的流程早就听徐渭说了不知道多少遍,唐毅烂熟于心,他把写有自己名字的试卷展开,抽出的第一张是自己的小档案,姓名,年龄,性别,祖宗三代,暂时放在一边,又接着抽出一摞答题纸,足有二十张,一半拟草稿,一半答题。
最后抽出的一张则是写有考题的,当唐毅把这张纸拿出来,考场上已经是嘘声一片,眼镜碎了一地,考生们脸色惨白,有人干脆手脚都颤抖起来,额头冒出细腻的冷汗,更有人仰天长嚎,好像死了娘一般!
“肃静,再敢喧哗,一律逐出去,不准参加考试!”
张守直威严的声音让所有考生胆战心惊,急忙闭上了嘴巴。只是却没几个人有勇气面对眼前的考题,这玩意太坑爹了!刚刚升起对张守直的好感,也荡然无存。
要想弄明白张守直题目的坑爹之处,先要整清楚考试出题的规矩。
由于八股文要从四书五经出题,而四书五经的字数有限,扣除忌讳,扣除不适合作为题目的,能用的还要大打折扣。
一百多年用下来,几乎所有题目都写过了,到了这时候,考试就变得非常麻烦。如果出已有的题目,就有考生背过名家的程文,凑巧考官不知道,那么这位就极有可能录取。
只是这种情况就失去了为国选材的意义,当官的也会被骂得臭头。
事实证明,逼到了墙角,就有人狗急上墙。
截搭题就应运而生。
何为截搭题,就是把前后,不同章节,不同书籍的语句各自截取一段,组合起来,形成全新的考题。
这一下可了不得,四书五经,哪一本都几千上万,甚至几万字,理论上进行排列组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