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130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130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下的话徐渭啥都听不下去了,泪水滚滚而下,莫非刚刚团圆,就要阴阳两隔!

    “泥垢了!”唐毅瞪了一眼李时珍,“给句痛快话。你到底能不能治,别在这里吓人。”

    难道李时珍没有驳斥唐毅,他笑道:“我李时珍手上还没有死人,徐文长你放心就是,我已经用针灸之法,让你娘陷入沉睡,睡觉养人,身体好得快。不过要想完全恢复,必须要用最珍贵的药材,补齐气血。要不然令堂恐怕会折损寿数。”

    一听到珍贵药材,徐渭就傻了,他一个子都没有,上哪弄钱去。当然李时珍也不是给他说的。唐毅乖乖拿出一张银票,一共是三万两。

    “李太医,伯母要是能活过七十,这银子就是你的,要是不能,我就砸了你的招牌。”

    “好。咱们成交!”

    李时珍接过银票,又抄起酒壶,拔腿就走。

    亭子里又剩下唐毅和徐渭两个,沉默了半晌,徐渭突然双膝一软,跪在了唐毅的面前。

    “文长兄,你这是干什么?”

    “别搀我!”徐渭泪眼朦胧,哭道:“你要把我当朋友,就让我磕几个头!”

    唐毅无奈,只听砰砰砰,他都替徐渭疼得慌。

    “行了,可别把老天给你的脑袋磕傻了,那我就造孽了。”

    徐渭爬起来,破涕为笑,“我脑袋结实,用斧子都劈不开。”斧劈脑袋,这不是徐渭用的自杀方法吗,唐毅猛地想起这位历史上的疯狂举动,用斧头劈脑袋,用锥子刺耳朵,还用大棒大下体,想想唐毅就浑身麻,不寒而栗。

    “文长兄,你可别和自己过不去啊!”

    徐渭嘿嘿一笑:“以后不会了。┞┡╪。。”至于以前,那就过去了。

    一夜的时间飞快过去,第二天唐毅早早爬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又练了一会儿字。自从那天和徐渭联手对对联之后,他就觉得自己书法提升很快,每每写起来酣畅淋漓,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

    不过唐毅还是停了下来,因为有些人该来了。

    实际上唐毅还是猜错了,不是该来,而是已经到了。

    自从听唐毅说到兵备衙门,关家人就傻了,关老头的长子四处打听交通行的事情,究竟里面有没有一个年轻的管事的。至于二儿子,则是找到县学的同学,询问新来的兵备大人是何许人,与徐文长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问可不打紧,有人立刻拿出了一份小册子。

    “看到没有,这本《精卫集》就是唐大才子和青藤先生两个时辰之内,所对对联的合集,多大的才情,天上的文曲星也不过如此,真是恨不能亲身领略。”

    “唐大才子,他又是什么人?”关二公子傻愣愣问道。

    众人一听,全都是你out了的神色,充满鄙夷。

    “唐大才子是荆川先生的高徒,知道吗,现在流传的昆腔曲子,有一多半是他为了琉莹大家所做。”

    “你说的太旧了,人家唐公子文韬武略,和父亲唐慎唐大人一起练兵,取得沙洲大捷,还面见过皇上呢!”

    嚯,又引来,一阵唏嘘惊叹。

    最有有人说道:“这算什么,唐公子一手创办运河票号,刚刚扩充成交通行,试问东南的世家,谁不知道!”

    完了!

    关二公子脑袋里只闪过两个字,仰面摔倒,直接摔成了脑震荡。消息传回了关家,关老爷腮帮子还和皮球一样,就吓得光着脚在地上蹦来蹦去,出呜呜的声音,一副痛心疾的模样。

    他现在满心苦水,唐毅啊唐毅,你要是早点报名,哪里会阻拦。不带这么坑人的!关老爷也不想想,要不是他倨傲无知,唐毅又岂会不和他说清楚。现在什么都晚了,天还没亮关老爷就带着两个儿子。跪在了兵备衙门外面。

    逢人就磕头,见人就作揖。

    “我们错了,让我们见见唐公子吧,见见青藤先生也成,我们认罪来了!”

    看门的士兵被他们弄得烦了。干脆在不惹眼的地方画了一个圆圈。不准出来,不准喊叫,老实呆着。关家三人还真就不敢动弹,只能

    直溜溜跪着。

    ……

    一天,两天,连着过了三天,关家父子水米不沾唇,关老爷直接昏过去了,两个儿子咬着牙撑着,也是摇摇欲坠。

    “这就是权力的滋味。真好啊!”徐渭坐在酒楼三层的雅间,俯视着如同蝼蚁一样的关家父子,感叹非常。

    唐毅坐在他的对面,笑道:“文长兄,还有更好的感觉,想不想体验?”

    “哦?快说。”

    “简单,我已经派人暗中调查,关家大罪虽然没有,但是他们抢占过三千亩桑田,还吞并了二十台织机。期间都打伤过人员,靠着疏通之后,才免了罪。只要文长兄想,旧案立刻翻出来。关家就要被没收财产,配充军,女眷都要被贩卖到教坊司,做最卑贱的奴隶,永世不得翻身。配之后,你还可以用尽各种办法。让他们生不如死。”

    徐渭听得眼红心热,就想张嘴同意,可是话到了舌尖儿,却咽了回去,懊恼地说道:“我娘昨天醒了。”

    “伯母说了什么?”

    “嗯,她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徐渭苦笑了一声,“我读了那么多圣贤书,竟然还比不上我娘的心胸,真是惭愧啊!”

    唐毅微微叹口气,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刚刚死里逃生,竟然能想到别人,徐母的确非同小可。

    “文长兄,怎么处置就依你的心思吧。”

    徐渭眨眨眼,突然兴奋地叫来小儿,拿过笔墨,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副对联。

    “走,请坐,请上座:茶,泡茶,泡好茶。”

    写完之后,徐渭得意洋洋,“关家把卖身契还给我,我送他一幅字,让他们家世代挂着,不许摘了!”

    说完,徐渭撒腿跑下了楼,欣欣然送给了关家父子。

    ……

    一转眼,纷纷扰扰的嘉靖三十二年又要过去了,徐母的身体已经大好,老太太执意坚持,不想麻烦唐家。唐毅只好出钱,帮着他们重新拾掇了老宅,徐渭这家伙整天躲在家里头,孝敬老娘,已经许久不露面。

    唐慎一直忙于练兵,反倒是唐毅闲了下来。早饭的时候,老爹就说道:“毅儿,今年过年我是回不去了,你就回家一趟,给你爷爷和你娘烧烧香……中不?”

    唐慎讨好地说道,他哪里是让唐毅祭祖,真正的目的是让唐毅和续弦的朱夫人见一面,好歹是一家人了。唐慎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唐毅翻脸。

    正在此时,外面响起了大呼小叫的声音,闪目看去,徐渭气喘吁吁跑来,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活脱一个大号的沈林。

    “文长兄,你这是要返老还童不成?”唐毅十分诧异,心说这位的药不能停啊!

    哪知道徐渭得意洋洋,笑道:“行之,我娘说了,做人要知恩图报,可是呢,我徐文长一无所有,想来想去,唯有帮着你解决终身大事,才对得起哥们义气!”

    “终身大事?我已经和王小姐定亲了。”

    “你当我说结婚啊!”徐渭翻了翻白眼,“兄弟,科举才是一辈子的大事,试问天下,谁的科举经验比我更多——有哥哥给你当书童,保证你所向无敌!”

    ——————————————————————

    看了下月票,大家伙太给力了,小的又感动又惶恐,明天怕是要加更了。放心吧,小的会努力的,让月票来的更猛烈些吧!!!(。)

    。。。

第212章 有点尴尬的见面() 
科举!

    听到这两个字,唐慎吓得一哆嗦,乡试会试惨痛的经历又在眼前晃过,虽然他两次都明知必中,可是那酸爽只有自己知道。■壹看书。

    “青藤先生,行之刚刚守丧除服,不用急着考试吧?”

    “怎么不急!”徐渭大声说道:“行之现在连一次科举都没参加,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嘉靖三十五年的会试就到了,这期间行之要先冲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拿到秀才身份,而后还有岁考和科考,才有资格参加乡试,通过乡试,才能参加会试,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两三个月就有一场考试,当然如果行之只想试试手,倒不用这么着急!”

    “不!绝不!”

    唐毅一下子蹿了起来,“爹,俗话说谁都有吃屎的时候,只要不嚼就成!孩儿一定从咽下去,绝对不拖延!”

    噗,唐慎一口粥喷了出来,差点呛得背过气,怒骂道:“你小子能不能说点干净的话,好好的抡才大典,竟然说成吃,吃……”唐慎气得要死。

    而徐文长则是泪流满面,行之说得太好了,只是哥哥十几年,不光嚼了,还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想到这里,徐渭郁闷的好几天吃不下去饭,人都瘦了一圈。

    徐渭提醒的的确不错,县试府试是每年一次,不过院试则是三年两次,掰着手指算算,在乡试之前,只剩下一次机会,万万不能错过。有人要问了,像唐慎的乡试和会试都走了不少巧门,不也顺利通过了吗,唐毅就不能学老爹吗,更何况如今唐家的地位更加尊崇,操作起来应该不难。

    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唐慎能走到今天,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如果他继续立功,继续走下去,做到巡抚总督是一点问题没有,甚至能入朝担任尚书。但是。但是……他这一辈子也没法站到文官的顶点,别想入阁拜相,真正操纵帝国大政。

    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化,文官集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强大的规则,和运作逻辑。要※〓看书▲哪怕强如嘉靖皇帝,也要通过旷日持久的战斗才能勉强惨胜。

    唐毅可不想一开始就被文官集团是异类,更不想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都放在内斗上面。唐毅对自己有着清楚的定位,我就是大明的一个文人,凡事都要依照规矩来办,只要这样才能赢得文官集团的肯定。

    至于兴利除弊,大刀阔斧的改革,则是要等自己爬到了高位,有了足够的势力才会推动。还没进入官场,就想标新立异。那纯粹活得不耐烦。

    想到了这些,唐毅越觉得时间紧迫,忙说道:“爹,孩儿怕是要立刻返回太仓,准备县考了,只是乡勇才刚刚开始编练,孩儿担心……”

    唐慎把眼睛一瞪,气势汹汹说道:“怎么,不相信你爹的本事?”

    “不不不,孩儿总觉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行了,别捡好听的说!”唐慎凶巴巴说道:“就是不信你爹的本事,离开了拐棍。你爹就不会走路了是吧?”唐慎须皆乍,徐渭吓得一缩脖子,心说这爷俩不会干起了吧,哪知道唐慎接下来的话让徐渭差点喷饭。“不过没关系,我可以给你写信啊,再有还能请教荆川先生。再不行,你给我安排几个助手,怎么样?”

    还有这么当爹的,徐渭算是彻底服了。自己的偏激乖戾,和这对奇葩父子比起来,差着十万八千里。

    唐毅还真就煞有介事地想了想,说道:“爹,练兵的事情由元敬兄掌舵,长枪手和刀盾兵交给田三,至于火铳手,交给杨安,我再让吴天成过来,他负责浙江的交通行,顺便帮你管账,至于作坊的事情,我让钱胖子过来,他虽然不懂武器,但这家伙交际广,能拉来人手,您的只要任务就是和上下沟通,应付朝廷的命令,交好下面的士绅,喝喝酒,聊聊天,差不多就这样。”

    “靠,给唐毅当爹也太容易了!”徐渭都听出内伤,不得不败走,要不然他非得嫉妒死,唐慎这家伙究竟是多好的命啊!

    ……

    喝过了腊八粥,唐毅和徐渭,加上沈林,带上了二十名护卫,离开绍兴,向太仓进。△要※看书。壹1书k ̄临走之时,唐慎拉着儿子到了房间,捧出了一个小木匣子。

    “毅儿,把这个带给你姨,她也不容易,刚刚成婚,就独自守着家门,爹对不住她!”

    唐毅默默接过来,咬着嘴唇,点头说道:“我会送到的。”

    一路无话,终于在年根儿,回到了太仓。

    走在大街之上,到处都是做买卖的商人,有卖干鲜果品的,有卖蔬菜蘑菇的,有卖牛羊肉,有卖春联鞭炮,糖豆大枣的。

    卖货的人多,买的人也不少,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小孩子拿着糖人,追逐打闹,提前过了年一般。

    沈林忍不住瞪圆了眼睛,叹道:“少爷,太仓比起往年热闹多了!”

    徐渭也频频赞叹,说道:“是不错,行之,咱们也买点年货咋样?”

    唐毅略微迟疑,“我不喜欢人多,头晕。”

    “你只管出钱就行,我和沈林去买。”

    不管唐毅答不答应,这两位一头扎进人群里,转眼就消失不见了。唐毅让车夫把马车赶到了街口,一处空地,靠着车辕等待。

    眼前不时有兴高采烈的人群经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太仓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所在,不过最近一两年却是突飞猛进。最关键的就在于盐铁塘,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点都不假。

    盐铁塘修通,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太仓,在这里落脚休息。物流人流带来了金流,随着运河票号声音越做越大,商人们已经把太仓当成了南北转运的节点。江南的粮食丝绸运到太仓,集中起来北运,北方和长江上游的货物在这里向整个江南乃至海外输送。

    不光承接外地的物流,太仓自身的产能也相当惊人。美酒,家具,进而拓展到细布,丝绸,珠宝,饰品……所有的一切,都采取开放态度,只要缴纳加盟费用,就可得到技术指导,生产的商品也主动收购,帮着转销。

    由于标准统一,产量众多,使得太仓造成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甚至在京城都设置了专门的太仓会馆,负责展览销售。

    保守计算,各个作坊雇佣的工人就过了一万人,其余码头、仓库、票号、酒楼、客栈,

    ,统统加起来,做工的人数过十万,按照一家三口计算,受益的人员过三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