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

第270部分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第270部分

小说: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云心知大事怕是不妙了,和武蕴儿一起冲进去,却只见太子跪在床边,而床上的武皇后躺着,没有一丝生息。

    “姑姑!”

    武蕴儿飞扑到了床边,一声声地哭喊着,但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听到她如此凄切的哭声,楚云也感到内心一阵阵的抽痛,但是,他说不出任何安慰的话。

    对武蕴儿来说,武皇后名为姑姑,实际上却和亲娘没有什么区别,这么多年来,武皇后填补了武蕴儿空缺的母爱,也一直是武蕴儿的坚强后盾,武蕴儿平日表现的冷淡,但对武皇后的情意之深,已经是深入肺腑。

    看着旁边已经是一脸麻木的赵构,楚云仿佛也能感受到,他的悲痛,不比武蕴儿少。

    楚云默默的站着,没有去插入他们之间,只是在心里默默对武皇后道:“您的嘱托,我会做到的。”

    武蕴儿是苦累了之后,被楚云抱回去的,之后,楚云也从赵构的嘴里,得知了真相。

    武皇后是服用鸩酒而死。

    她说,她不愿意让宣德在下面等太久。

    现在政局虽然没有彻底尘埃落定,却也差不多了,赵构这边已经不需要她担心了,她担心的武蕴儿,现在也家庭幸福美满,在人间,她已经了无牵挂,所以,在诸事已毕之后,武皇后写了几封遗书,便随宣德去了。

    说这些的时候,楚云分明从赵构的眼中,看到了悔恨。楚云心中已经了然,却仍然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大概,没有人会知道,宣德是怎么死的,楚云不会说出去的,所以,这应该是太子一个人的秘密了。

    知道秘密的人,肯定都会死的。

    赵构之所以会痛苦,或许是因为他间接害死了武皇后吧!

    武皇后虽然是自杀,却是因为宣德死了,他才会自杀。宣德和武皇后,终归,还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生则同寝,死则同穴,武皇后或许是带着笑容死去的吧。

    楚云的内心也是感慨万千,武皇后,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尊敬的一个女性长者了。

    作为皇后,她确实做到了母仪天下,对不是自己所出的孩子,也给与了关爱。作为武蕴儿的长辈,她也做到了最大的努力,在照顾着武蕴儿,作为母亲,她对赵构也颇为严厉,在宣德做出那样的事情之前,赵构即便是不适合做一个皇帝,却一定会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她的死,或许是豁达的,正如陶渊明说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何况,她和宣德,在地下,也应该是在一起的。

    但是,传说中的幽冥地府是不是存在的呢?

    两世为人的楚云,也并不能说明白自己到底是信还是不信,总之,事情已经是这样了。

    君王死,天下缟素,何况楚云以及武蕴儿,和皇室也是有点关系的。

    赵构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丧妻丧父丧母之痛,如今的模样,楚云看着都心疼。心疼之于,又有些心寒。

    只是楚云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原本的赵构,是成天把笑容挂在脸上的,如今,他时刻沉着一张脸,虽然还没有登基称帝,但君王的威严,已经渐渐显露。

    楚云不是心寒他模样的变化,怕的是相由心生。

    未来会怎么样发展,楚云也不知道了,为今之计,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皇帝和皇后的葬礼,自然是大办特办的,在这过程中,暗影卫对二皇子的追捕也没有松懈,很多与这个政变有关的,现在都被抓起来了。

    若不是现在正好是在办皇帝和皇后的葬礼,还不知道要杀多少人。

    多亏了皇后,这一次赵构没法杀人,那些涉案的,或者仅仅是运气不好被波及的,之后很有可能是关上一段时间,重则流放,轻则只是贬为庶民,断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了。

    二皇子没多久就被找到了,而且找到的不是本人,而是二皇子的尸体。

    没有人去追究二皇子是怎么死的了,在验明正身之后,任务完成,ove。

    自己死了更好,现在牢里面关着的两个,才是让人头疼的呢。

    若是杀了,多少也会是赵构的一个污点。兄弟相残啊!

    但是,他们是必死的,因为犯下的是谋反的大罪,不可能放过,甚至终身监禁这种事情,都是不可能的,只有死路一条。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皇子,都是有子嗣的人。

    谋反什么的,理应全家一起砍了。问题是,赵构是这些孩子的长辈啊,能下杀手么!

    怎么说,也是血亲。

    所以,这是一件很不好处理的事情。

    不杀不足以警告那些心里有鬼的人,杀了又坏事。

    皇宫里面,赵构就在为这件事发愁,此时,赵构已经是正式入主皇宫了,只等待祭天仪式,就可以正式称为皇帝了。目前,已经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利了。

    “这两人,该杀!”

    赵构面无表情,定下了对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处理意见,吴敬贤反对道:“殿下,臣以为此事不可。他们毕竟是殿下的兄弟,若是传出去了,天下人对殿下,可能会有所非议。”

    吴敬贤还是这个耿直的性子,他很聪明,但是,不如楚云能苟。楚云是见风使舵,知道什么时候能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能说什么话。

    如果是以前的赵构,吴敬贤这样子或许赵构都能习惯了,但现在的赵构,是黑化了的。

    如果是楚云,肯定不会说出这些话。不过,这帮核心的会议,居然没有叫楚云参与,以吴敬贤为核心的那些团伙成员,内心都在窃喜。

    人都是有小圈子的,赵构的核心属下中也存在着圈子和阶级,毫无疑问,楚云不会被他们接纳,他们更乐意跟随吴敬贤的领导。

    唯独杨广有些为楚云担心。

    楚云的才能,杨广虽然是个粗人,却也能感受得到,至少是比这个吴敬贤要高出很多的。只可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作为元老跟着赵构混的时候,赵构自己作死,惹恼了皇帝,陷入了低谷。

    那时候只有楚云和他两人在这个阵营里面苦苦支撑,维护太子的地位,度过那段艰难的时期,让太子慢慢有了发展的机会。

    好不容易有了发展的机会,楚云又被调走了,一去就是大半年,等楚云回来,赵构的班底,已经成型,而楚云,无立足之地。

    是楚云给赵构谋取来的稳定发展的机会,打造了前期基础,结果,果实让后来者篡取了,杨广当然不服气。

    不过,他是个粗人,而且他时刻记着楚云在离开京城之前对他说的。

    做一个武夫,就老老实实做一个武夫,不要拉帮结派,和谁都不要结仇,也不要结交。

    杨广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在心,所以他在这个太子阵营,也算是走到了边缘,只不过他是元老,手里又有着非常关键的三千巡城卫,倒是也没有人对他不敬。

    就算是现在,赵构对这三千人已经不是很需要了,他的地位也不会受到影响。

    只有他是跟着赵构,从小跟到现在的,最高级别的元老,没有人比得上。杨广只是替楚云不甘心而已。

    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在这种时候,赵构却都不叫他一起参谋!

    于是,当赵构的说法和吴敬贤的意见冲突的时候,杨广开口了。

    “殿下,为什么不把楚云叫过来,一起商量呢,说不定,他会有好的办法。”

    杨广就算是一个武夫,也不是那种愣头青,他这番话,说的就非常得体,并没有过分捧高楚云,踩低这些人。

    然而,这些人,还是一个个都变了脸色……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昨日的朋友,明日的仇敌()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但显然,杨广并没有自己说错了话的觉悟,就算有人告诉他,不该这么说,估计他也还是会说出来。

    愣头青是改不了的。

    赵构显然也察觉到了在场众人的情绪变化,心中已是了然。

    当一个人的心变化的时候,他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会发生变化,或许在很久之前,赵构不会把这些人的想法放在心上,如今,他想到的,却是诸如分权,抑或是制衡。帝王心术,已经成了本能。

    赵构的表情没有多少变化,仿佛不知道气氛突然变得尴尬是什么原因一般,对杨广道:“既然如此,那你去把楚云叫过来便是。”

    杨广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脸,道:“我马上去找他!”

    说完,直接转身离开,推开门,都没有随手关上。

    杨广是笑了,其他人却笑不出来了。

    也只有赵构面露微笑地对他们道:“你们便先退下吧,呆会楚云来了,本宫独自和他聊聊便可。”

    这话一说出来,以吴敬贤为核心的一帮人,就更加不忿了,但这种时候,也没办法反驳赵构,毕竟吴敬贤自己都没有说话,这帮小弟,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领命离开。

    一行人出了皇宫,一个性子最为急躁的就开始抱怨了:“凭什么他楚云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坐享其成,师兄,我咽不下这个口气!”

    说话的名叫吴忧,是吴敬贤的一个表亲,同时也是鹿鸣学社的学生,只不过,他正好是那批和楚云关系不怎么密切的人。

    君子之交,淡淡如水,若是没有利益纠葛,大抵也不会冲突,但如今,这利益牵连太大了。

    吴忧的话几乎是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他们基本上也是这么想的,心中都有怨气,只是憋着,没有吴忧这么沉不住气。

    他们都看着吴敬贤,在等他表态。

    吴敬贤对吴忧道:“你性子还是这么毛躁,要多修行。”

    接着才对其他人道:“楚兄与太子殿下的交情很深,本身又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刚才那番话,你们切莫在楚云面前或者太子面前说。”

    “可是……”

    吴忧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吴敬贤打断了:“没什么可是了,就这样,回去吧!”

    吴敬贤等于是强行把这些纷争压制下去了,但这帮人心里不服气,吴敬贤也没办法。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也不知道吴敬贤顾虑的是什么。也是政治思想,不如吴敬贤成熟。

    他们都想着,自己是从龙之臣,应该要论功行赏。而且比起其他的臣子,他们会有很高的优越感。而且,这一块蛋糕,他们不允许别人染指。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取死之道。

    论功行赏肯定是会有的,但他们表现出来的结党的驱使,才是为统治者所不容的。

    吴敬贤当然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是他发愁的地方。所以,之前赵构引荐楚云的时候,吴敬贤除了原本就和楚云关系好这个原因之外,也有想要借楚云的存在,让自己更安全一点的心思。

    尽管赵构看上去和善仁慈,但伴君如伴虎,吴敬贤不能不多想一点。

    另外,他的耿直,是因为自己有底线,有骨气,而不是没智商。

    只可惜,他的这帮跟随着,并没有和他一样有远见,现在还沉浸在抱对了大腿的喜悦之中,在考虑着怎么守护好自己的利益,却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把自己往断头台上推。

    这些忧虑,吴敬贤其实也有旁敲侧击的说过,但很多人都觉得,太子心善,性格豪爽,不会发生那种事情,反倒是怪吴敬贤太多心了,以至于吴敬贤没法再继续说。

    本来就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说过了分寸,传出去了容易被人误解成他是在诋毁太子。

    所以,这次吴敬贤没说那么清楚,边只是打发他们各自散去,自己先行离开了,但在吴敬贤离开之后,吴忧又将他们聚集在了一起……

    明明应该身在漩涡之中的楚云,现在反倒特别的悠闲,今天也难得的没有在家和武蕴儿一起带孩子,而是来了明月楼,喝花酒。

    命途多舛的明月楼,现在还坚强的营业着,楚云当然是作为超级贵宾,坐在了最幽深的厢房内。

    房间内还有另外一个人,正是阔别久矣的马月。

    自打马月回乡之后,两人这还是第一次碰面。

    虽说是在脂粉流莺成堆的青楼,两人却都没有叫妹纸陪着。

    楚云调侃道:“马师兄到底是有了家室的人了,以往最喜欢往青楼跑,现在连姑娘都不叫了。”

    马月和昌平公主已经成亲了,在楚云去西川的时候,所以楚云都没能参加马月的婚礼,也是一件憾事,回京之后,楚云又是杂事缠身,也没能好好和马月聚一聚。

    如今确实清闲了,才把马月叫出来,请他去最喜欢的大宝剑。

    就是可怜去公主府送信的小厮了,据说被昌平公主的眼刀子目送了很远。

    不过,马月终究还是赴约了,只是比以前规矩了不少。

    马月笑道:“你不也是这样,每次出来,你也从不让那些女子沾身,听说安平郡主有万夫不敌之勇,楚兄莫不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楚云:“……”

    到底是结了婚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了,楚云倒是没有和他争辩什么,武蕴儿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他说要来青楼,武蕴儿二话都不敢说,这种吹牛的话就不谈了。只是临出门前武蕴儿随手拿起一把剑舞了个剑花,温柔地笑道:“相公早去早回哦!”

    这可真是温柔的威胁了。

    好吧,大哥不笑话二哥,两个在青楼都不敢叫妹纸陪酒的男人,就没有必要互相嘲讽了。

    他们之间,可以聊的还有很多,楚云问及马月的婚后生活,马月嘴上说的平平淡淡,但脸上克制不住的笑容,也让楚云知道,马月的小日子,过的应该很幸福。

    说来也是,昌平公主楚云也见了几次,感官还是挺好的,作为一个公主,虽说没有公主那种端庄大气的感觉,但活泼的女子,也挺可爱的。除此之外,昌平公主也不像是那些被宠坏的小公举,没有一点骄横之气。

    不然的话,马月作为驸马,肯定是要被公主欺负的。

    有点可惜的是,当了驸马,虽然可以安乐富贵一辈子,却注定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