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家有个河东狮-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一个自然是王肃了,早上醒来发现脑袋边上多了点东西,一看是一个盒子,好奇之下一打开,立马就变了颜色,连忙叫人过来道:“昨天我睡下之后,有谁进了我的屋子?”
“昨天老爷睡下之后,小的便守在外间了,没有看到人进来过,不过夜里风大把门吹开了一次。”
回答王肃的是他的仆从王重,年近四十,做事沉稳,深的王肃的信任。王肃闻言,心中的惊骇更甚。
连王重都只觉得是一阵风,那来人是有多么可怕,如果他带着杀心……
王肃想到这里,后背不禁一阵凉意升腾,再看那木簪木盒,便如对待洪水猛兽一般。
王肃将盒子递给了王重看,王重一开始还不解,但听王肃说,这东西是忽然出现在王肃枕边的,立马便跪地磕头道:“小的该死,未能护得老爷周全。”
“好了好了,我不是责怪你。”
王肃待王重磕了两下头才开口宽慰道,这是他的御下之术,要让属下知错,也要让他感恩戴德,这个尺度把握就是一个很深的学问了,而王肃年老成精,已经是此中高手。
王重果然感激涕淋,道:“谢谢老爷。”
王肃摸摸胡子,想让自己显得有风度一点,内心虽然惊慌,表面却很沉着冷静。问道:“你说,她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威胁老夫么?”
“老爷,要不我出马……”
“不必。”
王肃打断了王重的请求,就凭那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身边的手段,王肃便觉得目前还是不能用太强烈的态度了,只能先稳住对方才行。
人老了,就越来越怕死了啊……
(超过两千不算钱的字数:收藏和订阅都在掉,今天看了一下排名,热销榜450个,我倒数第三,打击到已经开始怀疑人生系列,呐,其实不是想诉苦,只是内心有些煎熬而已,如果有再看盗版的,来起点支持个正版吧)
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相伤害()
“想办法把这个盒子送回去给她,给她带句话,明日申时,墨玉斋见。”
王肃最后的决定是要对话解决,而不是武力解决,想来对方用这样的手段威胁他,也就是寻求一个对话的优势地位吧,那么,他就主动发起对话,看对方如何选择吧,若是欺人太甚,那他王家也不是好惹的。
这一刻,王肃浑浊的眼睛,仿佛也能绽放出寒芒。
然而,王肃口中的她,收到这个盒子的时候,想的几乎和王肃是一样的。
簪子和木盒失而复得,但王氏此时的内心是很复杂的。她以前是借用过王家的力量,但是从未想过,王家的实力有这么强。
王氏已经把木盒的失而复得当作一种示威了,这种示威让王氏胆寒,连久经沙场的楚慎昨晚都没有发现入侵者,王氏圈养的食客到底有多可怕?而这墨玉斋之行,对方会提出什么过分的条件?
王氏的心已经沉到底了。
但她不得不去,这木盒的失而复得,明摆着是一种先礼后兵,如果她不去,会不会发生什么更严重的事情?
可以说,两个人的脑回路都撞到一起了,而促使这误会发生的楚云,现在还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
无形套路,最为致命。
只是楚云现在也是摊上事情了,要调查王朗的罪证,谈何容易,更别说,楚云若是出手,就非得是要致人死地的罪证,不然的话,在那样的场合,打王氏的脸,几乎是等于不死不休了,若只是让王朗受到一点小惩罚,这岂不是很亏?
可是,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二日了,腊八节只有几天就到了,怎样才能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王朗有罪,这罪状还是让王肃都无法庇护的。
似乎杀人放火给人戴绿帽子什么的,这在大佬们眼中都不算事吧!所以,王朗犯的罪,只能是谋反?
诶,也不对,谋反的话就不只是王朗一个人死了,整个王家都得死。
一般来说,调查一个人的罪证,都是要有个案子什么的,然后根据线索去找,到楚云这里就不走寻常路了,时间不可能够,所以楚云来了一手反向推理。
既然没有案子,那楚云就以结果反推王朗可能犯下的罪行。
这个罪名要比杀人放火要大,因为杀人放火这样的事情,王肃肯定能护得住。而最大的程度,可以达到谋反的地步,但是,如果是谋反的话,那楚云要抖出来的就是整个王家的罪证,而不是一个人的罪证,所以,这个最大值,可以排除掉。
这样一来,这个区间其实就不大了。想要致一个内阁大臣的儿子于死地,也是想要摧毁一个大家族的未来继承人,这力度,除了谋反,就只有伤害重要的权贵家族或皇室。
比如说,几年前荣国公的女儿组织人手刺杀武国公,整个荣国公府都受到牵连。
伤害平民或许没事,怼了同级别的,皇帝就不会放过你了。这是很现实的一点,法理在权贵面前,并不公正。
而这么多年来,这样的大事,其实只有三起。
一是六年前太子遇刺案,凶手至今未抓到,怕是已经没戏。
二是四年前武国公遇刺案,凶手全家都倒大霉了,张氏现在坟头草几丈高了。
第三起,就是前不久的八皇子遇刺案,凶手就是楚云,当然也没有被抓到,但是八皇子已经从兰若寺回到了皇宫,并且,皇后震怒。
妈蛋,这么和谐的社会,大家都平安无事,唯独她,一个大儿子被刺杀,一个小儿子被刺杀,欺负她人老实是么!
咳咳,其实太子遇刺案卷入了几个皇子,但人家是皇子,自然是成为了太子的陪衬了。
不说皇后会如何暴走搞事情,楚云现在能调查的方向也就是两个了,也可以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六年前的太子遇刺案。
虽然难度很大,但似乎他可以找帮手。
“宋叔,我又来打扰你了。”
楚云果断地溜到暗影卫了,不然自己要找什么鬼证据,找一年都不可能有结果的,更何况只有短短数日的时间。
“你小子不去谈情说爱,来我这里做什么。”
宋连坐在太师椅上,浅酌一口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随口调侃了楚云一句。
楚云尬笑一声,道:“这不是有事找宋叔商量么。”
“你小子又想坑我给你做事?”
宋连顿时睁大了眼睛瞪着楚云,大有你敢说我就敢砍你的架势,楚云却不以为意,笑道:“我怎么会坑宋叔呢,我是来帮忙的。这不是听说宋叔手里有一个好几年没有办妥的案子,我便寻思着,可能帮得上宋叔一点忙呢?”
宋连:“……”
这家伙绝对是来嘲讽的吧!宋连当时就不乐意了,我查了几年没有查出来的案子,你一下就能查出来?
“小伙子,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心比天高。”
宋连这话虽然是调笑着,但已经带了几分告诫了,楚云却好像没有听懂一般,问道:“那宋叔告诉我六年前你们对太子遇刺案调查到哪一步了,我也好脚踏实地开始调查啊。”
楚云不光是宋连的子侄辈,更是宋连开辟边关间谍组织的得力干将,不然,换做别人问起这样的机密事件,直接一刀子喀擦不商量,但楚云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宋连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他的表情被楚云看在眼中,马上就知道有戏了,但还是得加点料才行。
“宋叔是不是查到那个案子,其实和王家的人有关呢?”
楚云一副我已经知道了一些东西的样子,胸有成竹地对宋连说道,宋连终于淡定不能,把茶杯往桌上一放,发出一声脆响,滚烫的茶水也溅出了少许到手上,宋连却毫不在意这些,对楚云追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不光知道这事和王家有关,更知道,这事和王肃的儿子王朗有关。”
开局一张嘴,故事全靠编系列,楚云明明是什么都不知道,说的却像真的一样,连宋连都信了。
这个,我们可以称呼它为假设性原则……
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靠忽悠()
楚云的忽悠很有效果,宋连已经相信他是知道了些什么,但楚云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宋连却茫然得很。
当年他们调查这件事情的时候,楚云还只有十岁,并且被关在暗影的卫所里面了,当时办案的一些细节,也只有暗影的人才知道。这样一来,楚云忽然那跑到他面前说知道了六年前的事情,这就相当惊悚了。
宋连开始认真起来了,不敢再随意地应付楚云,也知道,这对话不能顺着楚云的节奏继续进行下去,便顾左右而言它,道“你就是这样称呼你舅舅和你外公的么?虽然你们两家生了嫌隙,但晚辈对长者,还需多些礼数。”
楚云:“……”
如果不是宋连板着脸教训他,他还真的不知道,王氏居然是王肃的女儿。不对,她本来就不是王肃的女儿,她叫左目青华。
这一点,楚云之前有怀疑过,王氏作为一个异族人,能和楚慎通婚,肯定是借用了汉人的身份的,而且,出身不会很低。但楚云并没能查到王氏的娘家是谁,旁敲侧击问过楚慎,比如说王氏怎么从来没有过娘家的客人,也从不回娘家之类的,但这种话题楚慎从来是避而不谈的,而府里的下人,楚云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找到一个对王氏知根知底的人。
而楚云在外界的信息渠道也很弱,一个侯府贵妇的跟脚,并不是人尽皆知的,知道信息的人,却是楚云无法接触到的,而楚云能接触到的人,他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去问别人。
自己母亲的娘家还得去问别人,这不是搞笑么。
于是,就有了今天万万没想到的剧情,他记得王肃王朗一家,一开始是因为他们那个喜欢搞事的王瑞,却从未想过,原来他们还是亲戚。王瑞对楚家也确实不友好,所以在宋连看来,是楚家和王家在结了姻亲之后反倒有了嫌隙?
“宋叔能不能告诉我过去发生了什么?我都不知道我和他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楚云可以说是相当震惊了,但是,眼前的迷雾仿佛烟消云散,一切都明了了。
根据结果反推,王朗可能和太子遇刺案有关,而太子遇刺案是燕国的人干的,王氏刚好是燕国的人,线索终于串联到一起了!
可惜,就是没有证据。
但若是真的找证据的话,这次可能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朗跑不了,那王氏也会受到牵连,王氏卷进了大案,楚家也得跟着倒霉。
这就很纠结了。
楚云的心头瞬间闪过万千思绪,却被宋连的声音惊醒,回过神,便听到宋连开始讲起过去的事情了。
“这个故事已经是好多年之前了,你不知道也正常。当时王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楚云:“……”
是不是下一句该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那时候你爹镇远侯也是年少英姿,从边关凯旋而归,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不知何故,便与你娘结缘了,然后就成了亲事。”
宋连可能是意识到在楚云面前说楚慎和王氏的八卦不太好,所以一句话便带过去了,又接着道:“结成姻亲的楚王两家却走上了对立的地步,你爹当时身兼镇北大将军,掌管雁门关边军十万,在回京成亲后,却被王御史上书,联合众多大臣向陛下施压,夺去了兵权,从此王楚两家再无联系。”
楚云:“……”
很像拆穿你的鬼话,但楚云还是怂了。
夺兵权什么的,这肯定是皇帝授意的吧,楚云即便是不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但用脑子想想,肯定是皇帝有些担心了,然后指示文官闹呗,然后一连为难地拿回兵权,再给一个地位很高的闲职,心里不知道多美滋滋呢。
这样诋毁皇帝的话,肯定是不能说的,只能说,陛下圣明。
楚云觉得楚慎不像是拎不清的,他肯定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和王家断了联系,却也是合情合理的。不管心里有没有怨恨嫌隙,至少要装个样子给别人看,准确来说是给皇帝看。
京城的水很深,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才能生存下来。
这些东西在宋连看来不是什么秘密,却是楚云想了解,都了解不到的。但楚云也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细节。
王氏并非王肃的亲女儿,这点可以肯定,楚云看过王肃的信息,确实姓王,而且是黄名中立阵营。
只能说这不是个忠臣,却也不是反贼。
“好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是非曲直,我也不清楚,现在,还是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六年前的案子和王家有关的?”
宋连的眼中隐有寒芒闪现,虽然说话的时候还带着温和的笑容,但楚云不怀疑,自己真的要是惹得宋连生了太大的疑心,以后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宋叔也知道,当年的案子,我们楚家也是牵连在里面的,而且,案发的时候,我也在现场。”
楚云的这两个理由貌似充分,实际上没有给什么干货,宋连当然不满意,嗤笑一声道:“我听说那时候你带着个小丫头仓惶逃窜,还能活下来,也真是不容易。”
仓皇逃串加了重音,这绝对是嘲讽来着。楚云却也不恼,至少,他活下来了,而且还带着武蕴儿活下来了,那波不亏。
“宋叔既然已经详细调查过了,想必也知道了我是如何逃脱的,不过,宋叔可能不知道,我在逃跑的过程中,那个追杀我的人面巾忽然被风吹掉了,我看到了他的脸。就一直没有忘记过,直到前些日子,我又看到他了,一路追踪,才知道他是王家的下人。”
楚云编起谎话来,眼睛都不带眨的,宋连虽然觉得这风吹掉了蒙面的面巾这个有点扯,但这也并非是不可能的,而楚云之前基本上是说到点了,刚好和他几年前的调查是吻合的,所以他先入为主地信了楚云的话。
而楚云说到前些日子又见过了那个刺客,这就让宋连很兴奋了。
压了六年的案子,终于要破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