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总给介绍对象,肿么破?-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的!”赵桓平拉着萧仲青的袖子,拍了拍白狮的大脑袋,让它跟着他们,说道,“等有时间了,带着你和你的狮子去边关。”
“好啊!”萧仲青笑眯眯的说道,“那是求之不得呢!”
“说正事!”
“正事?”萧仲青愣了一下,“什么正事?”
“祁皇叔。”赵桓平站在一个小瀑布的跟前,说道,“我刚回来,对金陵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儿都不熟悉,包括自家人。所以,我要找个熟悉他们的人问清楚。而你,我很熟悉,也非常的信任,你说的话,我会很认同的!”
“多谢王爷对我的信任。”萧仲青找了个石凳坐下,拍拍旁边的,也让赵桓平坐下,“其实,我对祁王爷的评价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一个字,怪!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他,他的反应让我到现在都不是特别的理解,见到我就好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似的,很急切、但又有点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别人发现他的异样。”
“你也算是他的亲人啊!按照皇兄和阿胜哥的关系,你是唯一一个孙子辈的孩子,他怎么可能不激动呢?这个是很正常的。”
“我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后来的见面,他就不这样了,似乎是在有意识的克制自己。等我长大之后呢,每次见到他,就是刚才那样了。”萧仲青撇撇嘴,“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是怪怪的。”萧仲青看了看赵桓平,“今天早上忙着准备早膳,也没来得及问,昨天晚上的收获如何啊?”
“收获非常的大,这里果然不是铁板一块,你还真说对了。”赵桓平冷笑了一声,“他们居然敢在母妃身边安排人,胆子也不是一般的大。”
“这就对了,王爷回京的消息大约就是从太妃娘娘宫里漏出去的,太妃娘娘心善,一向是很心疼身边的人的,难免就会让某些心怀鬼胎的人盯上了。”萧仲青靠在白狮的身上,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说道,“人呢?”
“送到老暗那儿去了,今早轩辕也去了。”
“有他们两个在,大概能问出一些很有趣的问题来。”萧仲青轻轻挑了挑眉,“对了,王爷,你这次回来带的人借我用用呗!”
“他们不合适!”
“你都不问问我让他们去做什么,就说他们不合适?”萧仲青歪着头,“王爷,这点未免太武断了?”
“等几天!”赵桓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等几天专门负责打探/情/报的那一组来了,你再让他们拿着画像去暗访!虽然我觉得那些人应该跑掉了,但万一能找到一些消息,也是很不错的,对?”
“王爷!”
“嗯?”
“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第四十一章()
赵桓平没有让萧仲青等太长的时间,也就一天半左右;他说的那组人马就到了。
看着眼前这群混在人堆儿里完全可以被忽略的大众脸们;萧仲青朝着赵桓平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理想中的特/工应有的样子。像后世那些电视剧、电影里面;当/特/工的几乎清一色的俊男靓女,站在人堆儿里特别的出众、众星捧月一般的,萧仲青觉得那纯粹是瞎扯。
历史上的的确确有很帅气的、很妩/媚的特/工,但也都是极少数的;他们要么栖/身风/尘,要么出身名门望族,他们的身份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屏障;只要小心行事;就不会轻易的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人,隐/秘/战/线的极大多数人;都是那种长相很平凡的;完全不会被人注意到的人;他们的/性/格、表面上从事的职业也不是那种引人注目的。毕竟没有人会想到,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菜场小会计会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
所谓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就是这个道理。长得太好或者长得过分的难看;都是很容易暴/露的。而一个特工;一旦暴/露了;要么是自己死;要么是对方死——这是来自萧仲青曾经看过的一个大热/谍/战/剧的台词;他十分赞同这个说法。
所以;他很佩服赵桓平选人的眼光,这十几个人的的确确是做/特/工哦,不,这个时候应该叫做探子,他们的确是做这一行的好材料。这些人看上去跟那些常年混在市井讨生活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去打听什么事情是绝对不会有人怀疑的,因为很多市井小民是非常喜欢打听别人生活的。
这一点,萧仲青自己是特别的有感触,市井里那些关于他的传闻,几乎都是那些各府的小厮、常年在各个巷子里串来串去的贩夫走卒、开早点铺子、茶水铺子的大爷大妈们散播出去的,而且,每一次听,每一次的版本都不太相同。
“如何?”赵桓平端着茶碗,喝着萧仲青给他煮的熏豆茶,轻轻地挑了挑眉,说道,“这几个人,可是符合你的要求?”
“太符合了,简直完美!王爷,看人的眼光不错嘛,臣佩服!”仲青站起来,走到自己书桌前,拿起一打已经临摹好的画像分别交到了每个人的手上,说道,“按理来说呢,你们刚刚来,应该好好的休息两天的。虽然你们比普通的人要强壮,但边关离金陵也是很远的,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也很辛苦的。可这件事情还是比较着急的,关乎到了王爷的安危,所以,我们不能不重视。这次他们的行动没成功,现在说不准正在策划下一场的刺杀,我们不得不防。”
“请少卿大人放心,属下等定会竭尽所能,完成这项任务。”为首的那个把自己的面巾拽上去,看了看赵桓平,又看了看萧仲青,说道,“少卿大人是要找到画像上的这个人吗?”
“能找到是最好,不过,无论是我,还是王爷,都觉得应该是找不到了。王爷遇刺的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有几天的工夫了,那个熟悉内情的姜叔平也关在天牢里,尤其是这个姜叔平,知道他们曾经的联络地点,所以,那个地点被放弃了。我和王爷认为,这个时候,我们那位无为道长连同他的手下应该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少卿大人派我们去是要”
“寻找痕迹。各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人虽然不见了,痕迹也会有的,就算清得再/干/净,也会留下一点的。我请各位的目的就在于此,去看看他们曾经住在什么地方或者在什么样的地方见过面。”萧仲青摸了摸下巴,站在自己的那块大演示板前面,“习惯,其实是很难改变的,虽然我们这位无为道长看上去流离失所不,应该是云游天下,但我总觉得,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知道的这么简单。”
“哦?”赵桓平挑了挑眉,“为什么?”
“直觉!”萧仲青走到赵桓平的身边,伸手拿过他的杯子,给他续了一杯茶,“王爷,不要忘记他的身份。他并不是真正的道人,而是”萧仲青朝着赵桓平挑挑眉,“虽然是被放弃了,但依然衣食无忧,身边有很多人伺候。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受一丁点委屈的。他或许只是固定的待在某个地方,又或者有几个地方可以来回的更换,但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累着,那些收集资料、和金陵内部的人的联系,应该是他指挥着手下去做的,只有到了关键的时刻,或者非他出面不可的时候,他才会站出来。就比如这一次,他在策划了行刺王爷的这个行动的同时,又找到了姜叔平这个曾经被他救下的可怜孩子,并与他几乎同时抵达金陵。这说明,金陵从此将会成为他主要的目标,金陵的所有人都是他可以利用、牺牲的对象。所以,我在想,就算他会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躲起来,不让我们发现他的存在,但绝不会离开金陵太远,毕竟在金陵他还有所谓未完的事业呢!”
“说的没错!”赵桓平点点头,“不过,明面上派出去的人,并没有在酒楼、客栈这些人群流动较大的地方发现这个人的行踪。”
“王爷,您也说了,是明面上派出去的人。派他们出去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找寻什么踪迹,他们手里拿的可是被改头换面的画像,自然是查不出什么的。他们这个行动的作用就是扰乱视听,把那些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方便咱们这些胸兄弟暗中探查。”
“你觉得他会躲在什么地方?”
“他是个道士,或许会选择隐身在道观里,或许”萧仲青转过身看着赵桓平,“王爷,你觉得他选择寺庙的几率是多少?”
“选择寺庙?”赵桓平摇了摇头,“应该没什么可能。”
“也是,我听街上传闻,最近有个什么山在开武林大会,一位道长打伤了一位大师,天底下的大师都不乐意了,整天要找道长比试比试。看来,最近道长和大师的关系不怎么和睦,想来,也没什么寺庙会收留一位无家可归的对手了。不过,还是去看看,万一呢,那我们岂不是赚到了!”
第四十二章()
赵桓平不得不承认;和萧仲青相比;他有些时候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或者说;他的想象力不够;只是局限在某个圈子里面,没有冲出去。而萧仲青就不一样了;这个小子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没人知道他整天都在想些什么,甚至他的某些想法让人觉得特别的不可思议。但就是因为他那个匪夷所思的想法;无为道人一行人的踪迹真的找到了。
“有几个香客在无意中看到了这个人出现在戒庵寺里。”赵桓平手下负责打探消息的小队首领刘延站在泰吾殿里,把这几天打探的结果汇报给赵桓平和萧仲青;“后来;我们假扮香客去套了寺院里几个负责挑水、扫地的小和尚的话;他们几个都确认见过这个人,只不过”刘延稍稍停顿了一下;“只不过;这个人并不像是画上这样的,而是一副贵公子的打扮。跟在这个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光头的小仆人和一个一直用黑纱遮着脸的瘦高个男人。他们住在寺里四天,每天都跟着一起吃斋念佛、跟着寺里的大师们做功课。”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他那个道长的名号;不过是个幌子而已;骗骗那些眼睛不大好使的人罢了。当初知道此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深不可测;他的野心极大,又有点刚愎自用,一心一意的认为,垂英殿的那把椅子是应该属于他的,怎么可能安安心心当个道士呢!他能忍到这个时候才动手,不过就是看在先皇救过他的份上没有行动。如今报恩的人已然不在,她的年纪也渐长,再不动手就没有机会了。”萧仲青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紧跟着又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站在旁边的平果赶紧递过来一张帕子,他使劲的擦了擦鼻子,轻轻的叹了口气,抬起头跟坐在一旁喝茶的赵桓平说道,“本来我的病都好的差不多了,这两天居然变天了,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这个病又开始反复了。我看啊,叶老先生对此是很喜闻乐见的,他又能多给我开几副特别苦的药了!”
“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半夜踹掉被子又着凉的缘故?”赵桓平对萧仲青的抱怨不置可否,他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刘延,“寺里的小师傅可说过这主仆三人离开的缘故?”
“小师傅们说,这主仆三人原定就是要住四天的,时间一到,自然会离开的。所以,这三人走的时候,他们也没觉得有多奇怪。”
“是不奇怪,这个人的防备心极重,绝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的时间。我觉得他离开之前应该是见过什么人,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消息,同时也把他手里的讯息给传递出去了。或许还约好了下一次见面的地点。”萧仲青冷笑了一下,说道,“不过,我相信他们下一次见面的时间不会太糟,现在的风声太紧,他们需要避避风头。说来,我们的这位无为道人也是挺悲催的,本来有个很固定的、很安全的地方,结果被姜叔平给搞砸了,弄得他为了躲避追踪,不得不四处逃窜。”
“能把他逼到四处逃窜,青儿可是居功至伟。”赵桓平站起身来,走到萧仲青的身边,让刘延退出去之后,才伸手摸了摸萧仲青的额头,并没有感受到异常的热度,这才放下心来。他坐到萧仲青的身边,轻轻地挑了挑眉,“你在明面上派出去捣乱的那些人,效果不错,他们的注意力都在那帮人身上,刘延他们就更隐秘了。”
“在闹腾几天,就可以让轩辕大统领把人收回来了,做出一副调查不下去准备放弃的假象。”萧仲青看到这屋里也没什么外人了,就抽了个大靠枕过来,歪在了上面。“那帮人看到我们放松了调查,他们沉寂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冒出来的。请王爷转告刘大人,莫要放松搜查,一丁点的线索都不能放过。”
“放心!”赵桓平从宽大的衣袖里拿出了一沓纸,递到了萧仲青的跟前,“早上老暗传过来的,不看是不知道,原来,金陵城里的这些府邸之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的和睦。”
“这个是自然的。”萧仲青拿过那沓纸,轻笑了一下,说道,“不说别的地方,就说我们忠义坊,各个府邸之间的关系都不是那么的简单,有的时候好得可以穿一条裤子,有的时候又能掐的跟乌眼鸡似的。”萧仲青很认真的看着暗风送来的消息,一边看一边皱眉,说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蠢人就是喜欢跟比自己还蠢的在一块。”
“你是说庆志和三皇兄?”看到萧仲青点了点头,赵桓平摇了摇头,“他们两个确实蠢,一个不自量力的惦记着皇位,一个整天做梦想要从龙之功,他们还觉得自己瞒得还很好,其实,造就已经天下皆知。”
“能力比不上野心,最终只能是个悲剧。”
“老暗拿到了一些他们两个通讯的信函,虽然上面只是相互问好,聊聊自己的生活,聊聊最近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的。”
“说他们蠢,恐怕他们都不承认,这种信函居然还留着,要搁着别人,看完早就处理掉了,还留到现在给人当把柄啊!聊生活、聊有意思的事情才容易把消息泄露出去呢,这两个人也不是完全的蠢,不过,这一点小聪明掩盖不了他们的大蠢。”萧仲青嫌弃的撇撇嘴,把那沓纸还给赵桓平,说道,“要是我说啊,庆志真应该跟隆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