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品丫鬟-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姨娘点头,道:“还能顺手解决了外头那个碍眼的!”
“你呀。”睿王妃有点无奈又带着宠溺道:“她不过是一个厨娘。”
“那也不行!”喜姨娘拔高了声音,“她可是这些年将军唯一看上眼的厨娘,又叫庞立明亲自将她调去小厨房伺候,母亲你可有仔细看她?虽然都二十二岁了,可是身娇体软,看见她的人都说她像是才十四五的,将军这些年对后院之事一直不上心,没准就喜欢这个调调!”
睿王妃点了点头,赞许道:“的确要趁着这些人都没起来的时候铲除了才好,将军后院里头你是身份最最高贵的一个,回头我再去老夫人面前哭一哭,没准这将军夫人的位置就到手了呢?”
啊!
母女两个一时间齐齐陷入了美梦中,许久都没有说话。
玖荷跪在外头,自然是听不见里头这一对母女的言语了,更加想不到这祸事的起因,是因为她某天夜里当值,给她以为是前院家丁的将军做了一碗疙瘩汤,甚至因为那家丁长的太高,烛火又太过阴暗,她连人家的脸都没看清楚。
不过此刻她心里的怒火是越来越盛,想的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屈服!
不过在玖荷身上,这变化可就大了一点,尤其是跟上辈子相比。
玖荷长高了一些,不过最为显着的,却是她整个身材都变得玲珑有致起来,加上这些年吃得好,睡得香,心里也没了烦心事儿,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多了,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洋溢着喜悦的情绪,叫人一看就挪不开眼睛。
“鞭炮、赏钱、茶点、红纸。”谢伯伯兴奋的原地转起圈来,又看着玖荷道:“这年纪大了脑子就是不好使,快来帮我看看还缺了什么没有?”
第85章()
三日后见真章
老夫人跟谢婆子对视了一眼;道:“你先起来,地上凉。”
玖荷小心抬眼一看,只见老夫人冲她点了点头,缓缓道:“你去写了卖身契来,我看看你是否真的识字。”
啊!这是答应了!
玖荷松了口气,很是轻快的起身;往西次间的书房去了,老夫人跟谢婆子对视一眼,谢婆子走进了两步;小声道:“夫人;您看这”
老夫人摇了摇头;表情郑重了些,道:“你看她是什么来路?”
谢婆子皱了皱眉头;道:“单说识字又会写;那至少是个小家碧玉;家里父母还得开明;但是洗衣缝补;还会糊灯笼做扇子又像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了。只是我看她遇事沉着;方才连我都慌神了,她居然能头一个冲上来扶着夫人;想必也是见过事儿的;原先家里也是好好教养的。”
老夫人点了点头;道:“她说陶敏对她恩同再造我想着;兴许是她的父母受了什么冤屈;陶敏给她家里翻案了,只是怕有点晚了,一个好好的闺秀,已经沦落到自己养活自己的地步了。”
两人一声叹息,年纪大了心肠总是软的,况且玖荷长得也惹人怜爱,当下老夫人道:“先看看吧,都是苦命的人啊。”
玖荷动作很是迅速,卖身契上一句废话都没写,简简单单就一句话:张氏玖荷,自愿卖身给陶家为奴。下头还有个手印。
“你多大了?”谢婆子问了一句。
“十三。”玖荷道:“秋天的生日,刚过十三。”
老夫人将这卖身契拿在手里一看,越发的肯定自己方才的猜测了,她悄无声息的又叹了口气,看着站在她面前风尘仆仆的玖荷,还有明显是被亏待了所以长得分外的小的身子,轻轻点了点头,道:“一会让你谢大娘给你安排,你就住我旁边的耳室里,冬天也暖和些。”
“多谢老太君。”
话音刚落,玖荷就听见门口一声怯生生的“祖母”。
回头一看,是方才那跪在堂上哭的小姐,身边还跟着那中年婆子。
老夫人脸上严肃了几分,道:“何事?”
谢婆子从第一眼就对玖荷的印象好得不得了,当下小声在她耳边解释道:“这是大姑娘依依,身边是她母亲的陪嫁常嬷嬷。”
玖荷轻轻嗯了一声,听见依依道:“县太爷来了,弟弟陪着说话,我来请祖母。”
老夫人想站起来,只是方才晕了一场,这会有点手足无力,玖荷见状忙上前将人扶住,道:“我扶您过去。”
依依有些疑惑的看了屋里两人,这人她方才也见过,在灵堂上给祖母掐人中那一位,可是怎么祖母的脸上倒是一如既往的严肃,但是谢嬷嬷的脸上倒是带了几分淡淡的微笑,依依皱了皱眉头,忽然看见桌上那张卖身契来。
小字儿看不清,可是上头那大大的卖身契跟后头的红手印是能看明白的,她心下一震,跟陪着她过来的常嬷嬷对视一眼,跟在老夫人身后一起出了屋子。
县太爷过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玖荷扶着老夫人听了个明白,无非就是明天出殡,问问人手可够,需不需要帮忙之类的。
老夫人自然说是不要的,县太爷客气两句,又说保重身体,放下随礼便走了。
接下来便没什么事儿了,方才玖荷也听得明白,这是停灵的最后一天,明天便是出殡,不管是远亲近邻,多半是没有在最后一天上门吊唁的,当下她又扶着老夫人到了后头屋子,想想道:“我去给您烧点热水,泡个脚浑身都暖了,再好好睡一觉,明天早上起来便什么事儿都没了。”
老夫人冲她笑笑,道:“便依你。”
玖荷出了屋子,往建在西厢的厨房去了,老夫人则将她那张卖身契放在火盆里头烧了。
“老夫人,您这是——”谢婆子只说了半句话便打住了,说起来她们这些人里头没有一个有卖身契的,同样都是在陶家伺候了几十年,况且那孩子看着如此可怜,也难怪——
老夫人叹了口气,道:“你看她那样子,见了县令一点都不慌张,哪儿是寻常人家能养出来的孩子?虽然糟了难,但是我们也不能落井下石。”
老夫人看着火盆里那卖身契一点点烧成白灰,一点痕迹都没留下来,这才又道:“回头等出殡这事儿完了,你跟老谢去一趟县衙,就说她是我娘家的侄孙女,来投亲的,过了明路也算给她有了身份。”
谢婆子一笑,道:“老夫人心善,不过我看这姑娘挺好,人机灵,眼里也有活儿,叫您一声外祖母您一点都不亏。”只是说完之后谢婆子迟疑片刻,“可要跟她说说?”
老夫人摇了摇头,道:“等办下来再说,况且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关系?我看她那样子,方才说要卖身的时候眼神里头满是惶恐,多半是没地方去了,让她以为卖身契在我手里,也好有个着落。”
谢婆子笑眯眯的出去给她拾掇被褥等物,玖荷端着热水进来,伺候老夫人泡了脚,又服侍她睡下,这才算完。
第二天出殡老夫人是不用去的,甚至家里的仆人也就只有那位据说是夫人齐氏的陪嫁常嬷嬷跟着少爷小姐两个出去了,玖荷依旧在家里伺候老夫人,不过根据她这么看着,觉得陶家这一家几口有点奇怪。
她上辈子死的时候,陶大人已经很是有名了,可是却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夫人家里,玖荷皱了皱眉头,姓齐,又是国公府出身,难道是定国公齐家?
这就越发的奇怪了,齐家怎么会把女儿嫁给陶大人这样的清贫之士?而且——陶家虽然衣食不缺,但是跟齐家相比那就是贫困户了,而且昨天还说要把两个孩子接回去。
齐家可不缺孩子,玖荷依稀间记得上辈子齐家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家里三房加起来孙子孙女不下二十人,当然好事之人说起来这种事情都是幸灾乐祸的。
“就一个爵位,这么多孙子怎么分哦”
“没一个有出息的,都是些酒囊饭袋,整日游手好闲的都等着老太君死了分家产呢。”
玖荷皱了皱眉头,照这么看,嫁进陶家的必定不是齐家的嫡女,而且也不是受宠的庶女,所以齐家老太君要接这一对半大不小的孩子回去干吗呢?
她翻了个身,屋里另外一边响起谢嬷嬷的声音,“可是换了床睡不着?”
玖荷嗯了一声,道:“没吵着您吧?”她跟谢嬷嬷两个都住在老夫人屋里最东边的耳室里,天气冷了住上两个人倒是也挺暖和,不过老夫人也说了,等到明年开春了再给她单另一间屋子住。
玖荷很是诚恳的道谢,不过却没推辞,陶家是个两进的小院,跟人口相比,屋子着实是多了一点,倒是能住开的。
“不用那么客气。”谢嬷嬷道:“都是一家人了。”
玖荷的嘴角在黑暗里微微翘了翘,道:“总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这是她两辈子的感慨,不过谢嬷嬷听在耳朵里,却越发印证了昨天跟老夫人的那番猜测,当下道:“老夫人心善,不会亏待你的。”
玖荷想起她上辈子的结局,心中越发的感慨。
她上辈子最后到了将军府做厨娘,将军府门禁还算森严,孙氏进不来,她总算是有了几天安慰日子,这辈子重生第二天就从家里跑了出来,一路上住着大通铺过来,到今天——
到今天才是她这两辈子第一个安稳觉,甚至这被子上淡淡的樟木味道,也叫人闻了特别的安心。
玖荷不知不觉中睡着了,谢嬷嬷许久没听见她回答,反而听见黑暗里头响起很有节奏的呼吸声音,不由得一笑,也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玖荷起来便叫她们看了自己说的什么都会不是骗人的。
从早饭到午饭,收拾屋子洗衣裳,缝缝补补,甚至还修补了家里的灯笼。
要说谢嬷嬷原先也不想让她做这么多活儿的,不过是带了点玩闹的心态,是打算叫她做着看看的,甚至老夫人也是一样,有点看着小孩子胡闹的心情。
只是当玖荷有模有样从早上忙了一天到晚上,非但一日三餐做的完美无缺,甚至她说的缝补等等也都是真的,不管是老夫人还是谢嬷嬷,都收了玩闹之心,对视一眼,眼神里既有惊讶也有心疼。
这姑娘是糟了多少罪啊,两人看在眼里,心里又多了几分感触,又对她生了几分信任。
不过这么一来,玖荷是彻彻底底在陶家安家了,有了她,谢嬷嬷也没有原来那么忙了,甚至看门的老谢也能轻松一些,总之家里上上下下都很是满意。
不过要除了已经故去的齐夫人的配房常嬷嬷。
转眼出殡已经过去六天了,这天,玖荷做了早饭端去给少爷还有小姐用,因为这头一个月算是热孝,吃得无比的简陋,除了米汤青菜,就是几块豆腐等物。老夫人虽然心疼两个孩子,也只能如此,更是不叫他们多动,生怕一个不注意就亏了。
只是就算这样,两人还是瘦了一圈,脸色也苍白了起来。
玖荷先给小少爷送了饭,端着食盒又去小姐屋里,就听见常嬷嬷道:“要我说还是回京城的好,你母亲是你外祖母最最疼爱的女儿,你回去了必定是享福的,哪儿像是在这儿,给夫人办了丧事之后,穷的全家老小都只能吃米汤啃馒头度日了。老夫人更是不肯松口,连我嫂嫂都不肯见了,要我说,不如——”
玖荷一听这话便火冒三丈,推了门进去便道:“常嬷嬷慎言,你怎么能说老夫人的不是呢!”
睿王妃连衣裳都没穿好,便咬牙切齿的开始发号施令了,“鸣冤鼓敲响两刻之内陛下是必要现身亲自听案的,你赶紧去宫里,看看今日当值的不管是谁,先将她的脸打花了,苔五十苔到只给她留一口气!”
第86章()
三日后见真章玖荷回去屋里,有点雀跃跟老夫人道:“齐家派人来了!”
老夫人嗯了一声;谢嬷嬷却有点疑惑;“你这么开心做什么?”
玖荷笑了笑,“这是常嬷嬷宋嬷嬷两个露底了;齐家老太君服软了。”看着谢嬷嬷还有点没明白过来,玖荷道:“方才那老汉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问这儿可是陶大人家里?这说明什么?”
玖荷看了谢嬷嬷一眼;也不卖关子了,“这说明他们从来都没来过,若是齐家平日里跟咱们有往来,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地方?”
谢嬷嬷不由自主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这些年”说了三个字儿又想起来不是什么好事;虽然玖荷也不是外人;只是不管跟谁说;这种事情纵是自己想起来都是有几分不舒服的。
“就算问一声是打招呼;是客气。”玖荷又道:“我看他们几个人;周围都落了些烟灰瓜子儿壳什么的;想必已经在咱们家门口等了一阵子了;您想,若不是那家的老太君专门吩咐了,齐家的下人又怎么会好好的在咱们家门口等着?连门都不敢敲;生生的等着人出来。”
看那两位嬷嬷就知道国公府齐家的下人平日里是多么的傲气了。
老夫人嗯了一声;看她们两个很是不沉稳;又比往日都开心了几分;当下道:“将人请进来,再去叫行哥儿和依依过来,既然他们外祖母专门给带了东西,也叫他们两个出来看看,这样回去的人也有话说。”
谢嬷嬷出去叫人,玖荷去厨房烧水沏茶,等她端了茶出来的时候,那一位带头的老伯已经在老夫人屋里说话了,玖荷从半掩的角门往前院一张往,他带来的手下正往卸东西,看见玖荷,谢伯伯赶忙两步过来,小声道:“多煮些茶来,要有馒头面汤等物也稍稍准备一些。”
玖荷点头,举了举手上的茶壶道:“东西放下就去。”
谢伯伯虽然是一脸的笑容,不过也带了点不屑,“这一拨才是正儿八经走亲戚的呢,只是又客气的不像话。”
谢伯伯还得看着前院,说了两句便又走了回去,玖荷端着茶壶到了老夫人屋里。
老夫人坐在上首,背后站着谢嬷嬷,少爷跟小姐一左一右坐在她下手,正中站着那老伯正在说话。
能被国公夫人派出来办事,还是在前头一桩事情办砸了的前提下出来,这一位必定是个能八面玲珑的角色,玖荷放下茶,扫了这老伯一眼。
年纪大,面向看着很是和善,这头一眼就叫人生不出恶感来。
老伯看见玖荷倒茶,冲她微微一笑表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