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血祭山河-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师,那么恐怕也就是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了,诸君拜托了,第十一军以及华中方面军和支那派遣军、帝国皇军的荣誉皆在此一战了!”
冈村宁次大肆的对高飞吹捧激起了在座日军将领的极度不满,纷纷叫嚷着要彻底歼灭英雄师于南昌,哪怕违抗军部命令也在所不惜,宫田敏次郎冷眼看着发生的一切,他非常佩服冈村宁次的口才和头脑,不但推卸了自己的责任还将下属的师团长和旅团长们挑逗起来,如果下属官兵临阵抗命,那么冈村宁次相对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要减少很多,这是一个一箭多雕的毒计,将全部的人拉下水。
日军的猛攻大大的出乎了高飞的意料之外,他以为冈村宁次起码会之难而退,因为薛岳已经得到了蒋介石承诺的援军加强,第五军、第八军、第十八军、第七十四军、第九十三军、第一百军已经完成了整补重新投入战斗,而且薛岳将汤恩伯的第十三兵团也投入了长沙方向,中国军在长沙、南昌一线又集结起来几乎与武汉会战相同的兵力,而且武器装备也有些得到了改善,最重要的一点是薛岳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分兵解围,而是等全部主力部队运动到位,这样下面的各个军、师长们也都是欢欣鼓舞,大家齐头并进谁也没有什么怨言,英雄师孤军困守南昌孤城快一个月了,大军集结待命,如果在不解围恐怕面子上谁也不好过。
就在高飞以为冈村宁次会知难而退的时候,冈村宁次给了高飞一个巨大的惊喜,这个惊喜就是日军的最后一次总攻击!
第四百三十六章最后的抵抗(四)()
冈村宁次给炮兵的命令是打光所有的炮弹,如果不是因为风向不对无法释放毒气的话,冈村宁次还准备把最后的十几吨液态芥子气全部施放掉,日军猛烈的炮火让高飞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因为这是日本人最后的疯狂了,只要自己的英雄师能够扛过这一次日军的总攻击,那么全军覆没这四个这些天来一直压在他心头沉重的四个字,就几乎与他高飞没什么关系了。
日军的围攻开始的时候是沿着四条通道进行的,但是进攻开始之后也就乱了套了,尤其是在进攻通道被守军火力**之后,进攻的日军如同割麦子一般的东倒西歪的跌落沟中,与那些被他屠杀的中国老百姓的尸体堆积在一起,黄色的日军尸体堆满了环形工事的周边。
日军工兵冒着巨大的伤亡在高壕两侧实施爆破,但是松软的土质让日军攀爬起来十分的费力艰难,一层层的尸体扑倒之后,潮水一般的日军又踏着尸体冲杀过来,加上的梯子,门板,绳索等等一切的手段全部被日军利用上了,激战到傍晚,日军在南侧终于取得了突破,边井大队的三百多名日军占据了一个核心地堡,顺着封闭式的交通壕占领了临近的几个火力点,随即日军大队跟进。
得知南六号核心工事失陷,黄俊杰亲自组织了三百人的敢死队,全部配备冲锋枪和手榴弹,他们要赶在日军没有纵深突破之前将日军赶出去,狭窄的封闭战壕之内,进攻的日军和反击的中国守军几乎是枪口顶着胸膛在开火,双方的伤亡无疑是巨大的,而且狭窄的战壕很容易被尸体堆满。
反击中的中国守军就用炸药包将尸体炸开,然后在恢复进攻,装备有冲锋枪和大量手榴弹的中国守军的反击也让日军措手不及,在狭窄的战壕内日军所装备的三八式步枪非常不便射击,往往是前面的日军遭到了迎头痛击往下撤,而后面的日军又往上顶,结果人挡住了机枪的射角,不管不顾的日军就如同疯了一般的直接开火,惨烈的战壕争夺战进展极为缓慢,但是血腥程度却是最为惨烈的,无数的中日两军官兵倒毙在战壕中,黄俊杰的反击也受到了极大的阻力,这时日军将全部的手枪集中其中组织反击,大批的日军士兵身上绑着集束手榴弹冲向中国守军,而中国守军也不甘示弱,几百名轻伤员也展开了同样的逆袭,在整个环形防御阵地之上不断响起闷哑的爆炸声,血肉横飞惨烈异常。
最终,中国守军在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之后,将日军赶出了绝对防御阵地圈之外,惨烈的激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在十九日的中午,日军全线进入了沉浸之中,高飞记得历史上中国军队坚守时间最长的衡阳保卫战是四十七天,但是在这四十七天之内,日军连续发起攻击的日子只有十五天,而南昌保卫战持续的二十五天,日军部分昼夜持续猛攻竟然长达二十二天。
军人也是人,日本人虽然号称有钢铁的意志,流传千秋万世的武士道精神等等如何如何,但是日本人在这种剧烈的伤亡之下,其的士气也是直线下降,死亡无论贫富贵jian,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面对一片片的尸体,尤其在那些由尸体垒成的工事中拼死一战的中国军人,日本人也是在心底由衷的敬佩,日本人也见过顽强的军队,但是如同南昌中国守军这样尸山血海忘死拼杀的中国军队,他们是第一次见到。
南昌的中国守军让他们有一种不可逾越的感觉,曾经有被震晕的中国军官被俘,结果在清醒之后,从自己腹部的伤口扯出肠子拧断而亡,切腹是日本人最崇高的所谓武士道精神的体现,但是那是用刀,而中国军人可以让自己流光鲜血而死,但是绝对不能投降,南昌之战以来,日军还尚未俘获中国守军英雄师的一兵一卒。
巨大的伤亡让冈村宁次下达了攻击立止的命令,二十多个小时的攻击让超过五千皇军官兵彻底的倒在了异国他乡,还有二千余名急待转运的伤员,这样的伤亡冈村宁次再也承受不起了。
十万大军前后补充三次,补充的兵员超过一万七千余人,伤亡四万六千人其中三万五千人为阵亡,这样的伤亡大日本帝国皇军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最为关键要命的是军部发来了急电,关东军所属第二十三师团已经向预定地点前进了!这让冈村宁次毛骨悚然,难道御前会议和军部那些家伙们疯掉了吗?支那战场正在鏖战,另外一方面却要向北极熊挑衅?
在此之前1938年七月间,日本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团就开进海拉尔,同年十月,苏蒙远东军第五十七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双方议和准备勘定边境。
而在新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一直是满蒙边境纠纷最多的地方,即日本、满洲国与苏联、蒙古各方军事实力交杂之地,一直以来各方在诺门坎都是各不相让。
大本营陆相板垣征四郎在辞职之前的最后一个决定,就是日本关东军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
这个计划不但是在检验关东军的战斗力,更是试探苏联人的底线,所以关东军一出手就派出了自己最强大的师团,第二十三师团。
日军第二十三师团并不在十七个常备师团战斗序列之内,一般人都会以为其的战斗力并不强,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日本帝国陆军步兵第二十三师团是日帝国陆军之内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这支机械化师团带着浓浓的试验味道,因为在欧洲德国的装甲兵团并不是最强大的,但是德国人的战术绝对是领先世界水准的。
第四百三十七章最后的抵抗(五)()
日军的第二十三师团可以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野战师团,尤其是其配备了独立战车联队,因为在日军装甲部队中,战车部队都是野战主力师团的附属,这次在南昌之战中冈村宁次第一次将战车集团投入使用,在日本陆军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与西方列强相比日本陆军在军事学术的诸多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其中,坦克兵种的弱小是最典型的例证,这主要体现在坦克的质量、数量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上,由于坦克部队的建设直接涉及国家经济实力、战备技术水平以及军事思想的演进等基本方面,与坦克硬件建设最直接相关的是坦克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而其主要依托是该国冶金业中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里的汽车工业的状况。
日本贫弱的钢铁和汽车工业,注定了其坦克制造业决难有大的作为。日本人一直到1926年才开始自己尝试造战车,此前主要是向英国购买MK…IV和MK…A坦克,向法国购买雷诺…F17轻型坦克,在此之前日本根本无法制造战车。
在日本从事坦克和坦克部件生产的厂家主要有,川崎汽车厂、大阪兵工厂、小仓兵工厂、名古屋兵工厂、石川岛兵工厂、东京瓦斯电气公司、相模造兵厂、三菱重工业、日立制作所、日野自动车、日本制钢所、汽车会社、新铁工所、神户制钢所、池贝自动车等,日本人的所有企业都有两套标准的平战转换机制,也就是日本的所有企业都是军工企业,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这些所谓的军工企业中的百分之九十五属于民营,其余百分之五属于国有,生产能力总体非常低下,加之日本国内贪腐盛行,所以日本人的所谓战车工业相比中国是显得强大,如果面对欧美简直不值一提。
日本人将十吨以下的战车称为为轻型,十至二十吨为中型,二十吨以上为重型,这是日军划分坦克级别的通常尺度和标准。但就欧美的标准而言,二十吨以下均属轻型坦克,因此,日军的主战坦克实际上都是轻型的,它和欧美坦克综合比较中的主要技术弱点是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弱、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这在实战中直接导致了火力、防护力和持续力的低下,此外,日本人在悬挂装置、发电和传动装置、液压气动装置、机件坚牢度、无线电通讯、光学器材等方面也与欧美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这也是攻坚南昌日军战车部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守军的反坦克步枪和战防炮,日军的九五式与九七式轻型战车就好比豆腐一般,很轻易的就被击毁,根本达不到掩护步兵突击的任务,更无法达成装甲部队快速突击的战术要求,而且日军的战车补充极为困难,也拼不起消耗。
所以日军的第二十三机械化师团开赴中蒙边境之后,冈村宁次就被迫根据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的第一道命令,停止对南昌的攻击,防止中国军的反扑,西尾寿造这位支那派遣军的总司令下辖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寺内寿一与畑俊六成为了西尾寿造名副其实的部下,冈村宁次自然也不例外。
而西尾寿造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评估南昌之战与华中整个战局,并协同关东军的战略调整,因为在南昌战役之前,帝国方面就只留下第十一军这一支野战攻击军,结果冈村宁次把一场奇袭战给打成了攻坚战,但是西尾寿造也清楚期间也有大本营御前会议干涉的问题所在,因为裕仁天皇的震怒要彻底消灭高飞的新一师,结果突击战的围点打援变成了强行攻坚,又啃了一块铁骨头,中国军没有如同以往一般的采用添油战术增援而来,而是全部援军集结完毕在齐头并进。
西尾寿造不是一个蠢货和笨蛋,战役的契机已经丧失,外围的中国军队已经多大五十九个师,如果南昌战役在拖一周时间的话,中国军就会从外围包围上来,最为关键的是参战的各部伤亡颇大,弹药消耗巨大,士气极为低落,一旦被中国军队包围实施突围的话,恐怕会损失惨重。
所以西尾寿造就下令冈村宁次攻击立止,参战各部交替掩护后撤,这个命令对于冈村宁次来说无疑是等于天降甘霖一般,因为只要有西尾寿造大将的命令,那么他冈村宁次的责任就会减少很多。
不过冈村宁次也清楚他第十一军司令官的位置也算到头了,因为颇为看重他的板垣征四郎已经由陆相变成了支那派遣军的参谋长了,明显被边缘化了,而南昌大战他的指挥又连连出现失误,以至于第六师团之步兵第三十六旅团所辖步兵第二十三联队全军覆没,联队旗被中国军队斩获。
实际上在是否最后停止攻击的问题上,西尾寿造也一直在与大本营御前会议进行沟通,因为西尾寿造同样也承担不起遗失军旗的责任,关键的是物资储备以及不足以保证部队作战所需,连续高强度的作战让部队万分的疲劳,并且在南昌城下皇军各部倒下了四万多名官兵,与中国守军的伤亡达到了一点五比一的水平,日军也非常明白,他们一个战役就消耗掉了几乎与武汉攻略一般的弹药基数,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炮弹竟然可以如此奢侈的打?
如果在继续战斗下去,即便攻克了南昌城,一旦外线的中国军队实施了合围,南昌与长沙两个主要方向的部队被分割开,会不会在丢失一面联队旗?这个恐怕谁也说不准,既然已经出现的步兵联队被全歼的战例,那么成建制的损失旅团甚至师团在战术理论上亦是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西尾寿造上报给了御前会议,愤怒不已的裕仁天皇独断乾坤称步兵第二十三联队这样废物部队还留其何用?
第四百三十八章孤城日出()
于是,在裕仁天皇的震怒之下,日本帝国陆军的步兵第二十三联队成为了历史,熊本武士甲冠天下的牛皮终于吹爆了。
日本人在南昌城下真的是打不动了,根据他们保守的估计绝对防御圈内的高飞至少还有六、七千的有生战斗力,否则不会在南侧被突破时投入近二千部队实施长达三个小时的反突击,最终几乎是一寸寸的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将日军的攻击部队挤出了阵地。
不过,日军的最后猛攻也让高飞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和重庆最高军事委员会发出了最后一电,城垣防御以破,弹药将尽,援兵尚无任何消息,绝对环形防御阵地遭到突破。
高飞的电报将重庆方面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英雄师真的在南昌全军覆没,那么重庆政府的脸面如何办?最为主要的是日后再有孤军死守的时候,谁人还会主动站出来请战?号称精锐之中的精锐装备了大量重炮和战车的新一师都在南昌孤城据守无援,一切皆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