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寡妇荣宠记-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的,上哪儿寻棺材去?太太若不肯呢,我也不管了,凭太太怎么处置都好。只是老太太、老爷问起来,还请太太自去回话。”
第 76 章()
苏氏面上一阵难堪;顾王氏与顾文成都不待见她;她去不过徒惹一场是非;白白挨上一顿训斥。
如今她在这家中;甚而还不如这寡媳受人敬重。
偏生顾婉又在旁说道:“太太别弄性子了;嫂子说的有理;这会子功夫;上哪儿另寻口棺材去?既是老太太亲口吩咐下的,何必硬碰这个钉子去?”
苏氏被女儿数落了几句,心中越发焦躁起来;张口就斥道:“小蹄子,连你也搬弄起口舌来了。我是你娘,这儿有你说话的余地?”
顾婉无端被母亲骂了几句;心中委屈;就在一旁坐了,再不开口。
苏氏便向姜红菱说道:“我也不去跟他们说;总之这事儿不能这样办。既然如今府里是你当家主事;合家子人都夸你精明能干;这府里离了你就成不得了;总不至于连这点子小事都处置不好罢?”
姜红菱也算同她打了一世的交道;熟知这太太的脾气;面上勾唇一笑:“太太既是这般说,我也无法可施。我是家中的晚辈,自然不能违了太太的吩咐。”说着;竟也不再理会苏氏;扭身出门去了。
苏氏不料她竟头也不回的去了,气的鼻子也歪了,好半日才说道:“谁家的儿媳妇,这等有规矩。婆婆跟前,要走连招呼也不打一声!”
顾婉坐在凳子上,看着她娘搬弄口舌,一声儿也不出。半晌,她想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李姨娘的丧事,是老太太亲口许下的,老爷又吩咐不叫在府中停灵。太太这样拦着,只怕他二老有话说。”
苏氏听了女儿这话,心中微有不安,嘴上还强道:“我便不信了,一个小老婆死了,还要风光大葬不成?我难道连这点主也做不得了?既然府里人都说她能干,便让她想法子去!横竖我是不答应的!”
原来,苏氏性格懦弱,从来喜好欺软怕硬。上一世,有李姨娘压着,她便只有受气的份儿。今世,李姨娘死了,她便自谓总可扬眉吐气了。虽则除掉李姨娘一事,几乎全是姜红菱一人所为,但在她眼中,姜红菱不过是她的儿媳,自然要事事矮她一头。她被李姨娘欺压了半辈子,这会子李姨娘死了,又是戴罪而亡,她便一力要在丧事上大做文章,好讨回一程。
姜红菱踏出馨兰苑正堂大门,遥遥便听身后苏氏的喝骂之声。
如素就在一旁忍不住嘀咕道:“这太太也当真不识好歹,李姨娘活着的时候,老鼠见猫也似,谁认她是太太呢!若不是有奶奶,她还能有几分颜面?如今好了,奶奶收拾了李姨娘,她倒摆起了太太的架子来了!”
姜红菱浅笑:“她自认是我婆婆,自然是要端着架子的。”
如素也不避人,还没出院子,便啐了一口,满院子的人都看在眼中。
她问道:“奶奶这会子去哪儿?”
姜红菱看了看日头,说道:“去松鹤堂,老太太想必没吃早饭呢。”
主仆两个出了大门,逶迤往松鹤堂行去。
走到松鹤堂时,丫头春和正在院中扫地,见姜红菱进来,忙忙丢了扫把,跑回去通报。
姜红菱在松鹤堂是走熟了的,也不问人,抬步上阶,就进了正堂。
堂上空无一人,她心中知情,掉转步子,走进了次间。
顾王氏一身家常旧衣,盘膝坐在炕上,手中握着一串玫瑰念珠,不住转动,嘴里喃喃念着佛经。
炕边立着一个明艳少女,身上穿着一件粉色丝绸绣花领抹对襟单衫,下头一条百蝶穿花杭州绉纱裙子。人虽不大,却被衬的如花骨朵也似的娇嫩。
姜红菱心知肚明,这便是顾王氏的私生外孙女儿,面上便也不怠慢,微笑问道:“霜儿跟了老太太,越发出落的好了。”
那丫头脸上微微一红,垂首轻声说道:“回奶奶的话,老太太与我改的名儿,我如今叫婷儿了。”
姜红菱便笑道:“老太太果然疼你,到了这儿就给你改名了,连新衣裳也穿上了。”
婷儿那畏手畏脚的毛病尚未改过,听了这话不知如何去接,只低头不言。
顾王氏听见动静,便停了经文,睁眼看去,见了姜红菱,脸上登时绽出笑意:“菱丫头来了,怎么不说一声?”说着,又数落婷儿道:“你也是个傻孩子,既进来了人,怎么不通报?”
姜红菱连忙说道:“老太太别责怪她,想是看着老太太念佛,她不敢打搅。”说着,又笑道:“这孩子也当真是乖觉,我看着都喜欢,难怪老太太疼爱她。”她心里明白这姑娘非家中丫鬟,自然要说几句奉承话了。
顾王氏便叹息道:“这孩子诸般都好,就是有些过于老实了。人又生的单弱,可怜见儿的。也不知怎的,就养成这么一个人前缩手缩脚的毛病来。”
姜红菱当然晓得其中缘故,必然是李姨娘日日苛待所致,但李姨娘已然身故,顾王氏还要顾全几分颜面,她知道其中关窍,便也不会去没眼色的乱添话。何况,人都已经死了,又何必再去落井下石。
顾王氏叹息了几句,忽然想起来,便问道:“这桐香的后事,可都备办的齐全了?虽说她糊涂,但到底跟了我一场,又是给你老爷当姨娘了十多年,身后的体面总要顾全些。”
姜红菱等的便是这句话,连忙含笑回道:“不劳老太太的吩咐,我也晓得的。昨儿事一出来,我便打发人出去寻棺材。只是太过突然,仓促间寻不到合适的板材。这过于简薄的不成,太好的又折煞了她。正没法时,我便突然想起,咱们府中库房里倒放着一口桐木棺材,料子是上好的,规制也不出了格儿,给姨娘用倒正好。老爷也一早吩咐下了,说这横死的人,不宜在府中久留。我便说,装殓好了就送到家庙中去,不在家中办丧事。”说至此处,她便停了下来,略歇了歇。
顾王氏听了这一席话,点头道:“你处置的很好,但怎么我听着外头人乱吵吵的,又说不能下葬?”
姜红菱上前一步,一脸为难:“我正要跟老太太说这个事呢,早起我就听下头人回报,言称太太不准姨娘用那口棺材。我心里纳闷,便去了一趟馨兰苑,果然是太太的意思。太太说,姨娘只是个妾室,又是戴罪而亡,不配用这么好的棺木,硬叫再寻一口。我心里只是发愁,这会子功夫,上哪儿找合适的去!孙媳没法子,只好来请老太太的示下。”
顾王氏闻听此言,心里顿时明白过来,脸上抽了两下,将手在炕几上一拍,大声道:“这个苏氏,真是昏头混脑!整日家整事不干,就晓得折腾这些没用的!”说着,更不多言,将秋鹃叫了进来:“去把你们太太传来,我有话要交代她。”
秋鹃见顾王氏面有怒容,口气不善,晓得不是好事,不敢怠慢,连忙答应着,快步出门。也不敢再随意支使旁人,自己躲懒,亲自走了一趟馨兰苑。
其时,苏氏激走了姜红菱,正在屋中耍性子弄嘴皮子,听了顾王氏相招,心口顿时猛跳起来。向秋鹃道:“好姑娘,你回去跟老太太说,只说我病下了,不能去罢。”
求救哪里肯依:“太太早起还好好的,老太太一叫,这忽剌八的就病下了,谁信呢?宁可太太自己去回老太太的话罢,何必为难我这个下人呢?”
苏氏见敷衍不过去,只得起身收拾了,跟她过去。
一路提心吊胆,惴惴不安。走到了松鹤堂上,果然见顾王氏坐在炕上,儿媳姜红菱在地下一张红木镂雕桃花蝙蝠椅上陪坐。
苏氏进来,垂首走上前,在炕边道了个万福,低低道了一声:“老太太。”
顾王氏面无神色,一眼也不看她,手中的念珠转的飞快。
姜红菱亦也起身,望着苏氏微微欠身,口称太太。
苏氏心烦意乱,待理不理的,只向顾王氏小声道:“老太太,这大清早起,就招媳妇儿过来,可有什么吩咐?”
顾王氏这才开口沉沉说道:“你嫁到侯府,已有几年了?”
苏氏不知她为何忽然问起这个,略想了想,陪笑道:“大约二十年了。”
顾王氏点头道:“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你除了替顾家生了一子一女,还有什么作为?不是我这当婆婆的偏向着小老婆,你自家说说,你那些言行做派,哪里上的了台面?让你管家,七零八落。我上了年纪,没那个精力,老爷是个男人,自有官场的事,不得已,这才叫桐香管了这些年!我晓得这些年来,你心里有些气不过。但如今她已经死了,还能同你争什么?这身后事,你又计较个什么!小肚鸡肠,眼皮子浅薄,哪里像个侯爵夫人!”
一番话,摔在苏氏脸上。苏氏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一阵红一阵青,又是当着儿媳面前挨得训斥,心里羞耻至极。强撑了几撑,方才小声说道:“媳妇也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说李姨娘用那口棺材,着实不大合适,说出去又怕人笑话。总归,还是为着侯府的颜面。”
顾王氏横了她一眼,啐道:“你却说说,哪里不合适,怎么就不合适?!那棺材是镶了金,还是镀了银?!是花了你的银子置办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一辈子没成色,生了个儿子还死了。好容易讨了个聪慧能干的儿媳妇,还要这等勒掯!我晓得你心中打什么主意,我今儿就把话放在这儿。从今往后,侯府这边一应大小事务,皆由红菱掌管。没我的言语,旁人不许插嘴。你便安心过你的清闲日子去,再叫我听见你罗里吧嗦,指手画脚,仔细我将你送回娘家去!”
苏氏立在地下,张口结舌,满面难看。
她在这府中从来就不得待见,如今又被婆婆当面这等呵斥,当真是没脸至极。当下,只想挖个地缝,钻将进去,再不见人。
姜红菱冷眼旁观,待苏氏将脸丢尽了,方才出言道:“老太太消消气,气大了伤身,太太想必也不是那个意思。”说着,便示意婷儿倒茶。
婷儿早已看得傻了,听了少奶奶的吩咐,如梦初醒,连忙倒了一盏热茶过来。
顾王氏倒也渴了,接过去吃了两口,又瞪着苏氏:“还不回去,杵在这儿做什么?!等我留你吃饭不成!”
苏氏讨了一场耻辱,又气又恼,终究无处发作,含羞忍耻的去了。
第 77 章()
待苏氏走后;顾王氏兀自气咻咻的;坐在炕上;不发一语。
婷儿年纪尚幼;且如今还只是个下人;不知如何宽慰;只是立在一旁。
姜红菱则在一侧低声说道:“老太太还是少要动气的好;这晨间气大了,是要伤肝的。”
顾王氏脸色沉沉,斥道:“讨她进门也有二十年的光景了;凡事都提不起来,倒怨哪个?她自家若能立的起来,我也不会叫桐香管家来着。这段日子;若不是有你在;看这府里要乱成什么样子!”
姜红菱心觉这话倒是不好接的,便也没曾言语。
顾王氏歇了半晌;忽而一笑;说道:“方才让你们一闹;我倒险些忘了;有件事倒要嘱咐你。”说着却倒停了;脸上微有几分不好意思。
姜红菱看出来;心中有些诧异,连她背夫偷情的事,都能交付给她;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她心念微动;便说道:“老太太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了,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顾王氏这方说道:“前儿你姑太太捎信儿回来,言说大约端午之前就要到了。我本是交代你太太办的,然而你也知道,她倒三不着两的,凡事都办不妥帖。这些日子过去,什么事也不见理出个头绪来。你得了空闲儿,便将这事料理了。如今府里只靠着你一个,我也晓得你忙碌,但除了菱丫头你,我是再也没个可指望的人了。”
姜红菱连忙笑道:“老太太这是什么话,如今即将家务都托付给了我,这也都是孙媳分内之事。”说着,又问道:“不知姑太太一家几口?有几个哥儿姐儿?家人几何?孙媳倒好安排房舍。”
顾王氏笑了笑,说道:“你瞧,我真是老糊涂了,扯了半日倒将这正经事忘了。”
才说着话,外头丫头来报:“早饭得了,老太太是就吃呢,还是再等等?”
顾王氏点头微笑道:“说着话,就忘了。这大清早起的,菱丫头想必也不曾吃早饭吧?陪我一道吃了,吃过了饭再说话。”
姜红菱自无二话,当即起身,上前扶了顾王氏上正堂上去。
祖孙两个到了正堂,桌上七碟八碗,点心粥饭,丰盛一如往日,自不再话下。
吃过了早饭,顾王氏有早课要做,姜红菱亦有家务亟待处置。顾王氏便叫她先行回去,待会儿自会打发人过去说话。
姜红菱离了松鹤堂,如素跟着,就笑道:“太太也是的,明知自己在府里是没脸的,还定要讨这一场。今儿被老太太训斥的这一通,我在旁听着都觉得臊得慌。谁家太太似她这等,一点儿体面都不顾的。人都死了,竟还要在丧事上勒掯。”说着,微微一顿,又道:“说来也是奇怪,李姨娘死就死了,老太太怎么如此上心?一个姨娘,就是草草了事,也不见得有些什么。”
姜红菱冷笑了一声:“她自然是要上心的,毕竟这也是她房里出去的人。”
如素听了这话,心里明白,不敢则声。
姜红菱步履轻快,昨日夜间一场暴雨,将这路面冲刷的甚是洁净,四下积水尚未干涸。微风拂面而来,虽带着几分凉意,却倒令人心神一爽。
她当然明白顾王氏心中所想,李姨娘到底是她手下用了几十年的人,如今横死,她一力张罗丧事,一则是心有不安;二来也是让人看着,她顾王氏是个仁慈大度之人。
然而这人已经死了,身后的事,还不都是办给活人瞧的?
姜红菱想起上一世,自己身故之后,侯府中大办丧事,风光大葬时的情形,那嘲讽之意不觉更甚。
转过街角,忽见顾忘苦迎面而来。
那顾忘苦淡装素服,李姨娘虽是他生母,却到底是个侍妾,用不着为她戴孝。他这一身水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