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223部分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223部分

小说: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胜唠叨了几天,自觉做到了自己该做的,这就甩手回了梁山,“清静无为”去了。

    这么一提点,包道乙的一肚子气消了五分,说道:“那好,那好!眼下侬晓得怎么办!”

    公孙胜双手一搓,拢一团火,照亮了眼前方寸之地,这才发现脖子底下晶晶闪亮,优雅地横了一柄剑尖。

    只好喃喃道:“清静无为……我、我继续炼丹好了……”

    断金亭畔,潘小园估摸着包道人的行踪,轻声告诉武松:“眼下大约已经上东三关啦。那里是解珍解宝守把,对付得了。”

    至于史文恭……

    左右看看,忽然惊出一身汗。他呢?方才一味的跟武松黏在一块儿,竟没注意。

    丢谁都行,就是不能丢这个人。赶紧拍拍武松肩膀,“我去亭子下面看看。”

    还好史文恭并未走远。转过一个弯,几丈之外一个瘦长身影,一动不动,似是踟蹰不定。

    听见身后脚步声,转过身,不等她问,开门见山。

    “小人先行一步,娘子恕罪。”

    语气淡淡的波澜不惊,听不出什么情绪。潘小园免不得一丝愧疚,但看他面对的方向,却也并非下山的路。

    立刻问他:“你去哪儿?”

    对面沉默一阵,才说:“去帮你点小忙,免得明日棘手。”

    语气淡淡的,却听出一点兴奋的意思。

    潘小园看着他一双狭长深沉的眼眸,莫名其妙有些心慌。

    “能……能不去么?”厚着脸皮,小声加一句,“你不随在我身边,我、心里、没底……”

    史文恭静静地看她,露出一丝微笑。他对她虽然算不上言听计从,但十次里也有九次顺着。唯独这一次,算是那个十分之一的例外。

    “娘子别为难小人了。”

    他说完便转身而去。潘小园知道拦不住。

    可没走两步,又慢下来,似是犹豫好久的一句话说出来:“锁铐得想法子快点开了。长期血流郁结不畅,恐终身贻患。到那时,嘿嘿,可连我都不如了。”

    潘小园眼睁睁看着史文恭离开,犹豫要不要把他也来蹚浑水的事情告诉武松。但这样一来,要让他不生气,之前的多次纠葛,如何被他相救、跟他合作劫狱,也不得不和盘托出。现在大约没这个时间……

    这个念头刚闪一闪,忽然听到小路上沙沙的脚步声响。周通拽着他的好基友李忠,呼哧带喘的爬上来,跟她正打个照面。

    “嫂子,武松大哥救出来了?”

    赶紧带他俩上去。周通一见武松就“纳头便拜”,起来把李忠往前一推。

    “哥哥,你看,你看!”

    李忠披了件厚衣裳,鞋子一样一只,明显睡眼惺忪。看看郑彪,不认识;看看潘小园,疑惑三分;再看到锁铐之中的武松,立刻一个激灵,给吓醒了。

    “武……武二哥,你不是生病……”

    周通压低声音,更是粗得难听:“这回你可信了吧!哥哥,咱们桃花山寨里的兄弟们,可不能糊里糊涂的去打糊涂仗!今儿你是帮我们还是不帮?”

    梁山好汉虽然兄弟一体,再加上领导层不厌其烦的游说,招安的举措得到了全体通过。但各人性格背景不同,对于山寨事务,如何能够看法一致。

    李忠听完周通、潘小园、郑彪他们七嘴八舌的解释,又看看武松身上精钢粗亮的镣铐,呆了半晌,才说:“要不要……通知鲁师父……”

    鲁智深跟李忠也是多年的交情,对于招安做官也一向不太感冒。

    但这个提议立刻被武松否了。

    “和尚心里藏不住事儿。他要是怒起来,嚷嚷得全山都知道。”

    大家想想也有道理。“策反”工作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潘小园轻声问:“李大哥,张青孙二娘夫妇眼下住在哪儿?烦你去找他们。”话音未落,又想起件事:

    作者有话要说:  “我那个小姑娘——贞姐儿还好?”

    ‘

    得到李忠肯定的答复,松口气。

    ‘

    武松迅速判断了一下形势,补充:“阮家兄弟可以叫起来。”

    ‘

    周通说:“盗门也是我们这边的了。董蜈蚣应该能知晓。”

    ‘

    扈三娘脑海里也想到一个人,深吸口气,欲言又止。算了。他应该不爱管这闲事。

    ‘

    潘小园看着扈三娘脸色,眉头一皱,心里也想起另一个人。

    ‘

    不由自主,朝身后黑漆漆的小树林看一眼。

    ‘

    ——————————

    ‘

    ‘

    元宵节快乐!今天的剧情是不是很应景呢(づ ̄ 3 ̄)づ

    ‘

    网上收集+自己胡编了一些有关水浒的灯谜,供大家一笑。谜底明天放

    1。木兰凯旋(打《水浒传》人名一)

    2。绿化北京(打《水浒传》人名一)

    3。哥哥相亲(打《水浒传》人名一)

    4。奖杯丢了(打《水浒传》人名一)

    5。温酒斩华雄(打《水浒传》人名一)

    6。给爷爷让座(打《水浒传》人名一)

    7。一路无事故(打《水浒传》人名一)

    8。长安一片月(打《水浒传》人名一)

    9。桂林山水甲天下(打《水浒传》人名一)

    10。中华腾飞(打《水浒传》人物绰号一)

    11。白娘子与小青(打《水浒传》人物绰号一)

    12。“李逵,把宋江叫来!”(打一成语)

第217章 变故() 
梁山好汉上应星魁; 座次天定,谁在先,谁在后,谁比谁高一头; 都明明白白地刻在那天降石碑上。

    然而座次的排序也有讲究。除了几位元老资格的好汉,排在前头的“天罡”,大多数是出身上层的朝廷命官; 有不少是战败被俘上梁山,得到宋江的保证; 只是“暂居山寨,等朝廷见用; 受了招安; 再尽忠报国不迟”,才同意入伙的。这些人自然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招安; 也是万万不介意攻打方腊; 和江湖朋友“同室操戈”的。至于那封卖了整个大宋北方边疆的密信; 宋江没让太多人知道。但就算他们知道,态度如何,也很难说。

    而那些真正率性的江湖糙汉糙娘们; 即便是山寨元老; 座次也排得颇低; 在山寨里越来越没有话语权。这些人纵然不喜招安投军,也只能是随大流。谁让自己的“座次”低,也许见识上确实比不过那些读过兵书的将军们吧。

    再说; 抛却什么“义气”、“良心”,穿上了朝廷御赐的衣裳鞋帽,对着宣圣旨的官儿磕了几个头,是不是也算光宗耀祖了?

    今日山上最后一次设宴,大伙最后一次以兄弟的身份聚在一起快活。人人心知肚明,喝了这顿酒,便是金盆洗手,和这个鲸波怒浪的“江湖”彻底一别不见,从此绿林中,便再没有“梁山好汉”这个名头。

    忠义堂里陆陆续续来了人。大伙多少都心情复杂,有些惆怅。小喽啰来回来去的倒酒,脚步声在厅柱间回响,那回音格外清晰。

    宋江从容进门,顺着长条桌子一路走过去。大家纷纷起立打招呼。

    “宋大哥。”

    “公明哥哥。”

    “宋江哥哥。”

    宋江挥挥手,让兄弟们各自坐下,该喝酒喝酒,该吃茶吃茶。酒宴还没正式开始,环顾厅堂,尚有一半兄弟还没到齐,座位上空空荡荡的,可见懈怠。

    宋江叹口气。过去那个团结热闹的梁山似乎离得远了。放在他刚上山那会儿,一说“聚义厅里开酒宴”,山上山下,闻着酒味儿就一哄而来,一个个比戴宗跑得快;酒至半酣,兄弟情深,划拳行令的、一诉衷肠的、为了女人争风吃醋的、互相不服约着打架的,众生百态,什么样儿的没有。一场酒下来,一个个鼻青脸肿瘫在地上,过一天酒醒了,又是一群生死相随好兄弟。

    现在呢,山上人多了,军队强了,钱够花了,房舍屋宇整修得富丽堂皇,可兄弟之间,若有若无的分出了派系等级,喝酒之前,得先按规矩敬上一圈;落座的次序也开始讲究,谁坐下,谁不敢坐,恨不得把屁股编上号;更别提,那些入伙的朝廷降将更是带来了些官场的坏习气,偶尔喝大了舌头,还会叫出别人过去的官衔军衔来,气氛好不尴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美好的时光封存在记忆里便可,该向前的时候,决不能畏难后退。

    轻声咳嗽,听到厅堂里静下来。几个没眼力见儿的傻大个兀自闹哄哄,被旁边人捅一拳,也赶紧消停下来。

    宋江笑呵呵穿梭席间,每个人都勉励了几句。

    “兄弟们,行装收拾得如何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答。无非是“大哥放心,我们一定能准时出发”之类。

    只有李逵叫了一声:“公明哥哥,凭什么他们能有每人五十贯的安家费,俺铁牛却一文钱都没落到?难道那皇帝老儿也是个看脸的,相貌文秀的小白脸,还额外有封赏不成?”

    此言一出,大伙哄然大笑。宋江笑道:“那是安置家眷老小的钱,也不是圣上出的,用的乃是山寨的库存。你又没有老婆孩子,要这钱有什么用?”

    有他这么一打岔,气氛才逐渐热络起来。几个糙汉凑趣笑道:“铁牛大哥,你要想领那五十贯也容易,赶紧下山抢个媳妇来就成了!”

    更有人忘形,笑道:“说真的,趁咱们还是反贼土匪,抢个女人又怎地。等回头穿上官袍啊,那可就是犯法犯罪,要坐牢喽!”

    这话说得过分了。宋江脸一沉,“兄弟如何出此言?咱们既受了招安,便已经是国家的人,得时刻想着尽忠守法才是,留着旧时强盗习气,等着让那些大官抓咱们把柄呢?”

    不少人羞愧地低下了头,气氛一下子冷了。

    宋江趁机敲打,又说:“宋江是郓城小吏出身,犯下重罪,托赖众弟兄救护扶持,尊我为头,今日许身国家,得为朝廷良臣。多少双眼睛盯着,兄弟们万万不可忘记,使不得以前的旧脾气。就算日后出人头地,也万不可得意忘形,授人把柄。咱们是梁山泊的义士,不管身份高低,一定要记桩光明磊落’这四个字,方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祖宗……”

    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悦诚服,笑道:“还是宋大哥有见地。”

    忽然听得门口有人叫道:“梁山泊的义士,如何便是光明磊落、无愧于天地了?”

    声音雄浑矫健,在一派温吞气氛中,有如穿云裂石,直击人心。不少人当即转过头去,当即一惊一喜:“武松兄弟?”

    喜的是这人不是传闻病重多日,此时生气勃勃的出现,大伙纷纷招呼:“嘿,这是听说宋大哥设宴,他也等不及了!兄弟进来!”

    惊的是他那句话。便有几个人皱眉不语,想着他许是憋闷久了,闹脾气呢。

    林冲做和事佬,微微责怪的语气:“兄弟瞎说什么呢?既然来了,坐下喝一碗酒。”

    只有宋江惊得说不出话,和吴用迅速对望一眼,手头的酒杯拿起又放下。

    第一反应是有内鬼。他力气再大,赤手空拳,挣不断两指粗的铁链。

    左右看看,刚要吩咐什么,武松已经大踏步迈进来,威风凛凛的在厅中一站,整个忠义堂都嗅出些许杀气来。

    “宋大哥,兄弟再问一句,你敢说眼下的水泊梁山,事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天地?”

    铁链曳地,铮铮有声。这才有人看清楚他手上镣铐,此起彼伏的惊呼。

    宋江厉声道:“你站住!你来做什么!”

    吴用附和:“要对宋大哥无礼么!给我轰出去!”

    忠义堂内众人大多一头雾水,当即有几个不假思索的听令,乱哄哄嚷道:“武二郎,你失心疯了!敢这么对宋大哥说话!”

    站起来便要去轰他出去。却忽然被身边的人拦住了。

    李忠陪着小心说:“兄弟急什么。”

    此时又有几个人睡够了懒觉,来忠义堂赴宴喝酒。见了厅中一片肃杀气氛,也是一惊。

    张青孙二娘坐在门口,悄没声上前,将新来的人拉到一边,高声朝里面叫道:“武兄弟冷静些儿个,莫要轻举妄动!”

    似乎是冲着武松说的,手底下却把其他蠢蠢欲动的人,牢牢地把住了。

    武松虎目含威,飞快地环视众人脸色,一扯手中的铁链,朗声道:“大哥若是真的光明磊落,何惧武松一言?你是为了兄弟们前程着想没错,但为了这份前程,不惜挑起北疆与江南两重战火,让多少无辜之人牵连送命,敢问大哥,你心安吗?”

    吴用急叫道:“这厮病了,胡言乱语乱伤人,因此才下令锁住,免得他发狂发癫。吕兄弟,郭兄弟,给我把他拿下!”

    这人双手锁着,施展不出武功,怕他作甚!

    吕方郭盛听令上前,一左一右,“武兄,得罪!”

    武松岿然不动,沉声道:“兄弟们要是觉得我胡言乱语,那就放马过来。咱们混江湖的,讲的是披肝沥胆、诚心正意,大伙都生着干干净净一双眼睛,玩不起指鹿为马那一套!”

    一句话的光景,情势瞬息万变。在他说“放马过来”的时候,已有三五人真的放马过来,几双拳头同时击到。武松凝神聚力,将吕方郭盛一边一个甩脱出去。扑通扑通几声闷响,正应和他那句“披肝沥胆”。等说到“指鹿为马”的时候,脚底下连环两步,伴随着铁链的刷刷声,轻轻将项充李衮踢开去。最后“套”字弹出舌尖,双腕间铐子轻轻一磕,正中石勇后脑勺,七尺大汉,软绵绵晕在地上。

    宋江简直惊呆。武松双手戴铐,束手缚脚,行动不便;但没有双手,尚有肩、肘、胯、腿,方才那几下却是跌扑滚翻,兔起鹤落,前所未见的险中求胜。

    而且明显的手下留情,五个梁山好汉一圈儿倒在他身周,挣扎不起来。郭盛晕倒之前还不忘龇牙咧嘴地赞一声:“武二郎身手好……俊。”

    江湖儿女性情耿直,见了好手段,就算是性命相拼的敌人,也不吝惜一声叫好。

    武松一个抱歉的眼神递过去,上前一步,“宋大哥。”

    心中一万个不愿意和他公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