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疾控地带 >

第105部分

疾控地带-第105部分

小说: 疾控地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楼村前已经搭好了几顶临时大帐篷,不少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进进出出,村子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警戒线周围有巡逻的特警。

    微型客车停在大帐篷前,很快有人迎上来,开始往下卸载应急物资,叶蓁蓁一下车就着急地用眼神在人群中寻找南之乔的身影。

    四下看了两个来回,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挺拔英俊白色身影,远望去,多日不见的南之乔有些憔悴,山风吹过的头发微微有些凌乱,眼神却是光彩依旧。

    南之乔正在跟一个年轻的男警察说着话,像是在询问什么,叶蓁蓁忍不住小跑过去,跑到南之乔身旁,小声喊道:“南学长!”

    南之乔回头一看,眼神中闪过惊讶,紧接着质问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B市疾控中心呆着吗?”

    叶蓁蓁尽量用轻松又诚恳的语气说:“实验室里不缺人,这里才是我发挥作用的地方,南学长,就让我留在这吧,我能帮忙的。”

    南之乔看了看西边即将没入山下的夕阳,有一点犹豫,叶蓁蓁捕捉到南之乔的眼神变化,立刻补充说:“南学长,就让我留在这吧,这可是跟您学习的好机会。”

    说完,叶蓁蓁立刻用恳求的眼神盯着南之乔,心里呐喊,看我真诚的脸,你一定要同意啊。

    南之乔犹豫了两秒,最终叹了口气,说:“好吧,你就跟我一起留在炮楼村,听我的安排,不能擅自行动。”

    “遵命!”

    叶蓁蓁开心地做了个敬礼动作,惹得旁边的警察一阵偷笑,南之乔略带无奈的招招手,指着不远处的一定军绿色大帐篷,吩咐说:“你先把行李放到那顶帐篷里,过一会儿我去找你。”

    叶蓁蓁背着自己的行李包,去了南之乔指定的帐篷,帐篷里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区,一张张临时床铺挤在一起,东边一排,西边一排,中间用一道布帘隔开。

    正在犹豫要把行李放到哪里,帐篷门口进来一个护士打扮的年轻小姑娘,看到叶蓁蓁站在帐篷门口犹豫,好心地提醒说:“东边那排是女生住的,西边那排住男的。”

    “男女都住在这个帐篷里?!”叶蓁蓁忍不住回头惊问道。

    年轻的小护士也是一脸无奈,“没办法啊,物资太紧张了,帐篷都用来安置村里的病人了,我们工作人员只能先将就一下,挤一挤吧,明天就有新帐篷送来了。”

    没想到炮楼村的情况这么严重,在小护士的指引下,叶蓁蓁把行李包放到女生区,简单收拾了一下,叶蓁蓁坐在简易床铺上开始仔细打量整个帐篷,军绿色的帐篷搭成了长方形,东西两排简易床铺,中间一条长布帘子隔开,算是男女分区了。

第10章 村名由来() 
现在还没到晚上休息的时间,中间的布帘子是拉开的,叶蓁蓁朝对面床铺上望了望,男生区满员,女生区还有一张空床位,再朝对面仔细一看,一个熟悉的背包放在对面床头,正是这次出发的时候,南之乔背在身上的,棕色的背包,鼓鼓囊囊……

    叶蓁蓁望着背包出神,脑海里不自觉地涌现出与南之乔有关的一幕幕,这次还是第一次跟南大神以同事关系出差,跟在他身旁,别人看自己的眼神也变得尊敬起来,蓁蓁觉得自己被地方疾控的人称为专家,是沾了南之乔的光,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

    “蓁蓁,你在发什么愣呢?”

    南之乔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休息帐篷里,看到叶蓁蓁正盯着对面床铺上自己的背包发愣,于是开口打断蓁蓁的走神状态,叶蓁蓁忽地抬头,看到南之乔,忙站起身,“南学长,有什么工作要安排的?”

    南之乔拿出两个一次性饭盒,递到叶蓁蓁面前,“先吃晚饭,吃完之后,跟我去隔离区的病人帐篷里看一下。”

    “好。”

    叶蓁蓁接过饭盒,还是两个,这也太多了,吃不完啊,南学长虽然知道我的饭量大,但也吃不完这么多……

    叶蓁蓁正用悲壮的眼神盯着两个饭盒,南之乔笑了笑,说:“饭盒有我一个。”

    叶蓁蓁默默地拿着饭盒,尴尬地笑了笑,转移话题,“去哪吃,帐篷里挺挤的。”

    南之乔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夕阳西下,光线不强不弱,刚刚好,“跟我走,我知道一个地方。”

    叶蓁蓁跟在南之乔身后,穿过正在分发晚饭的营区,一前一后朝河边走去。

    炮楼村前的小河是山溪汇集而成,河水清澈见底,河边是一片凹凸的山石,南之乔找了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坐了下来,叶蓁蓁也跟着坐到旁边。

    石头上还有夕阳的余温,坐在上面,微微有些暖意,两人面朝小河,并排坐在一起,叶蓁蓁把手中的一个饭盒递给南之乔,顺便又拆开一双一次性竹筷子,也递到南之乔手里。

    饭盒里的晚餐就是普通的米饭加两个素菜,一个荤菜,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晚餐,叶蓁蓁已经很知足了,况且还有美男陪在身旁……

    叶蓁蓁吃着饭,欣赏着美景,脸上不禁笑意盈盈,南之乔见了,笑着问:“来这里,你很开心?”

    “嗯,第一次跟南学长出差,还是来疫情现场第一线,有些小兴奋,小开心。”叶蓁蓁毫不掩饰自己现在的心情。

    南之乔吃着饭盒,难得在吃饭的时间跟叶蓁蓁聊天,“嗯,先开心吧,过一会儿可能就高兴不起来了。”

    “为什么?”叶蓁蓁咬了一口鸡腿含在嘴里,模糊不清地问。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先吃晚饭。”南之乔没有直说,只是慢条斯理地吃着饭。

    叶蓁蓁心里有疑问,吃饭的速度不自觉地加快,同时回头看了看,目光越过忙碌的营地,定在远处的炮楼村,古老的村庄,青砖红瓦,掩映在群山之中,本是一道秀美的风景,可是因为突然爆发的疫情,给古老神秘的村庄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

    “南学长,这个村子为什么叫炮楼村呢?炮楼村……听起来怪怪的,难道村子里真有炮楼?”叶蓁蓁忍不住好奇,问身旁的南之乔。

    南之乔虽然吃饭看起来慢条斯文,可是速度一点不慢,蓁蓁的饭盒里还有小半米饭和半个鸡腿,南之乔已经吃完收起饭盒,拿出随身的两瓶矿泉水,一瓶递给叶蓁蓁,另一瓶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慢慢地说:“炮楼不在村子内,而是在村子后山的半山腰。”

    “真有炮楼啊,南学长,你见过?”

    “没有,只是上午的时候听炮楼村的村长提过,说是以前这个村子不叫炮楼村,而是叫刘家村,后来,抗日战争期间,这里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山上修建了两个碉堡,当地人把碉堡称为‘炮楼’,渐渐地,当地人把这座山就叫做‘炮楼山’,而山脚下的刘家村也被称作“炮楼村”,解放后,‘炮楼村’这个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原来是这样。”叶蓁蓁把最后一口饭扒进嘴里,喝水漱口后,从大石头上站起身,“好了,南学长,现在就出发,我们一定要遏制住疫情的蔓延,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村庄。”

    叶蓁蓁说的慷慨激昂,南之乔最喜欢蓁蓁身上的这种精神,也跟着站起来,“嗯,这是我们的责任。”

    行动起来,还要靠南之乔的指挥,两人穿戴好生物安全防护服,走进炮楼村前的病人隔离区,一排帐篷,病人根据症状的轻重分类,分别隔离在不同的帐篷内,不时有医生护士进进出出。

    两人穿着防护服走进其中一个帐篷,迎面遇到一个中年男医生,男医生也是全副武装着白色防护服,南之乔与之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男医生指着帐篷一角的一张病床,说:“南主任,刘大柱用药之后已经清醒了。”

    南之乔走到男医生所指的病床前,微微俯身,看着病床上的病人,病人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

    老头儿似乎感觉到有个白衣身影站在床前,睁开眼,盯着南之乔的脸,沙哑着声音问:“南主任,你又来看我,是不是还有什么事要问?”

    看来南之乔之前就跟病床上的老头儿打过交道,这次来询问有关疫情的事,这么多病人中,单单选中这个老头儿,看来他一定有不同之处,叶蓁蓁心里琢磨着,安静地站在南之乔身旁。

    南之乔拉过来一张椅子,穿着防护服,略显得有些笨重地坐了上去,看来是要聊天的样子,“老村长,我这次就想问一下,炮楼村最先发病的那户人家的情况。”

    老头儿躺在床上,黝黑的脸上布满皱褶,嘴唇很苍白,但精神看起来还不错,老头儿挣扎着想坐起来,叶蓁蓁忙上前帮忙,将枕头竖起来,让老人依靠着半坐在床上。

    改成坐姿的老头儿说话明显顺畅起来,“你是问刘石头他们一家啊,说起来,他们一家祖孙六口,平时都很老实,人缘也很好,从来不做什么坏事,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呢?祖孙六口,一夜之间全死了,还把这种瘟疫带给了全村……”

第11章 深夜谈话() 
老头儿说着就开始掉眼泪,情绪也激动起来,叶蓁蓁忙安慰说:“瘟疫一般都是天灾,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阻止瘟疫的扩散,挽救更多的人,我们已经知道了引起这次疫情的病原体,只要及时救治,病人就能痊愈,但对这次疫情的起源和传播途径,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一点线索。”

    老头儿稳住情绪,说:“你们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都说。”

    南之乔望了蓁蓁一眼,心里赞赏她刚才安慰人的反应,目光又定在老头儿身上,开始问:“刘石头一家人在出事前,有哪些外出的经历?”

    “外出?下地干活吗?我们村里人每天都是去庄稼地里干活,这个算不算外出?”

    “庄稼地都在哪里?”

    “就是村前小河两岸,还有后山的果园,都不远。”

    南之乔顿了顿,继续问:“比如走亲戚,外出采购之类的呢?”

    老头儿想了想,用不太确定的语气说:“我们这里是每逢五、十,统一去镇上赶集。”

    叶蓁蓁有些听不明白,每逢五、十,是什么意思?

    蓁蓁细微的表情变化,被老村长看在眼里,老村长及时解释说:“就是每逢农历日子尾数是五或十,就是去镇上赶集的日子,每次赶集时间间隔基本都是五天。”

    原来如此,叶蓁蓁立刻追问,“您能确定刘石头一家在发病前去过集市上吗?”

    “应该没有,平时我们村子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现在又是冬天,村子里去赶集的人少,就算去过,也是在发病前四五天的样子。”

    叶蓁蓁脑海中闪过炭疽病的潜伏期,一般是一到五天,最短仅十二小时,最长十二天,从刘石头的外出记录看,并不能排除传染源在镇上的可能。

    叶蓁蓁和南之乔心有灵犀地对望一眼,刚才老头的话也算是一个线索,去赶集的小镇也要去查一下。

    “刘石头的亲戚呢?最近有没有走动?亲戚来,或是刘石头一家去亲戚家。”南之乔追问。

    问到这里,老村长好像忽然想起什么,说:“说起亲戚,还真有走动,刘石头的闺女嫁到隔壁百子村,生了两个女娃娃,两家三天两头地来回跑,刘老头的大孙子小虎,经常去百子村看他的小表妹。”

    说到百子村,叶蓁蓁和南之乔的心都提了起来,G省发现的疫情,最开始还是从百子村出现的。

    “刘石头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刘秀英。”

    叶蓁蓁和南之乔同时抬起头,对望,这个刘秀英正是百子村死亡人家在外打工的儿媳妇,因为不在家里,所以避开了这次瘟疫,可是留守在村里的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却无一幸免,既然炮楼村的刘石头和百子村的刘秀英两家有来往,那么两个村庄的疫情就有可能联系在一起。

    叶蓁蓁忽的又想起,之前在G省疾控做的炭疽杆菌序列进化图,从炮楼村和百子村分离出来的炭疽菌株同源性低,却分别与日本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株同源性高,这种序列分析结果又说明,在两个村子里发生的疫情不是从一个村子传到另一个村子,而是由两株同源性较低的炭疽菌引起。

    序列分析结果中,炮楼村跟B市城区分离出来的炭疽菌株同源性非常高,两者之间必有联系。

    叶蓁蓁刚想到这里,南之乔已经脱口问:“老村长,你知不知道炮楼村的村民最近有没有谁去过B市城区?”

    “没有,这我确定。”

    “炮楼村这么多村民,你怎么能确定呢?”叶蓁蓁忍不住疑问。

    “最近我的风湿病又犯了,想着去城区拿药,我腿脚不方便,就想让村里有去城里的人帮忙带一些,等了七八天了,也没有人去,所以,这个我清楚。”

    “没人去城里……”叶蓁蓁想着别的可能,“那有没有城里的人来过炮楼村呢?”

    “没有陌生人来,我们炮楼村地处偏僻,又不是旅游风景区,平时很少有人来。”

    老村长说的很肯定,叶蓁蓁感觉炮楼村和B市城区的线索也要断了。

    南之乔突然问:“炮楼村是不是有农副产品会卖到城里?”

    “有啊,而且种类很多,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蔬菜水果,还有家禽、牲畜,这些都能卖到城里,城里人最喜欢我们这里的农产品,叫什么……哦,对了,是原生态,就前几天,还有人来这里挨家挨户收家猪呢。”

    “收猪?你还记得是什么人来收购的吗?”南之乔追问。

    “就是镇上的一家生猪屠宰产,他们把生猪买回去之后,宰杀处理好,再运往各个销售点卖。”

    叶蓁蓁心想,这就能解释通了,为什么B市城区分离出来的炭疽菌株跟炮楼村分离出来的菌株同源性这么高,炭疽菌很可能就是通过猪肉这样的农畜产品途径,从炮楼村传到了B市城区,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传播途径一定要阻断。

    叶蓁蓁看向南之乔,南之乔心里也想到了,但并不急着离开,而是继续对老村长问道:“我们明天白天想去村里看一看,尤其是有病人的家庭和最近卖出生猪的家庭,老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