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乐-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郎皱了皱眉,“此人是个性情很磊落的义士,他之所以为人所陷害,也是因为为他人抱打不平,便是素不相识之人,他都愿意相帮,何况我父对他又有救命之恩,他定然会愿意为我父亲出头。可”
郑侍卫看他神色便知道他在犹豫什么,“大郎可是觉得若是找那郑余做此事,有挟恩图报之嫌?”
李大郎有些羞惭的别开眼,“我父亲性情耿直,他平日里对他人广施恩惠,却从来都不图他人报答,可此番我却要利用他人报恩的心理,让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我父亲,实在愧对我父往日的教导。”
郑侍卫忙说道,“大郎此言差矣,既然李大人对那郑余有恩,那让他办此事便再合适不过了,既能让他报了恩,又能救了大人不是一举两得吗?何况此事风险也并不是很大,那宣旨钦差本就心中有鬼,只要那郑余能在气势上压住他,众目睽睽之下,他自然也不敢对郑余如何!”
李大郎知道如今为了救父亲,便是心中再愧疚,也只能事急从权了。
郑侍卫接着问道,“那郑余如今在何处,大郎今晚可能寻到他,咱们还需向他细细交待一番,明日行事决不能有任何纰漏,一旦有失,那便真的再也救不了李大人了。”
李大郎点头,“郑余此时也在府中,他本就一直担心我父亲的安危,对此事也一直愤愤不平,还曾冲到书房去救我父亲,却被那厮的几个随从拦在了书房之外,还是我硬把他拉回去的。”
郑侍卫满是欣赏的说道,“果然是个好汉,若不是事情紧急,我到真想与此人相交,好好痛饮一番。”
李大郎说道,“此事若能顺利,郑壮士何妨多留几日与他相交一番。”
李大郎直接回了前院寻了那叫郑余的汉子回了小木屋,幸好此时天色已经全暗了,这一来回,两人都没有惊动府中其他人。
知道自己能够出头救自己的恩人时,郑余自然是一万个愿意,而且对于出了这个主意的郑侍卫更是一见如故,若不是时机不对,只怕当场就要与郑侍卫结成兄弟了,不过即便没有结成,此后两人便也直接兄弟相称了,连带着李大郎也对着两人叫哥哥,说若是结拜自然也要加上他一个。
如此,三人便在小木屋里一起又商讨了一番之后,定下了明日行事的细节。
第42章 宴请当日()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李大郎便派出几个家丁,逐个的到城里士绅乡老家送宴客的帖子。果然不出所料,接到帖子的人大多都直接回了话说一定会到。
原本如他这样一早发的帖子,宴请的时间却是当日的午间,这么做是极其失礼的事情。但州府衙门里发生的事情,本地这些士绅们多半都是清楚的,因此此时收到李大郎发的帖子,便也猜到了李家遭遇到的难处,需要用到他们了。
所以,平日里自诩与李家关系亲近的人家,便都有着雪中送炭之意,这也是平日里李大人与人为善造就的前因,如今却反馈到他自身身上了。
不过这只是几句题外闲话,到不必太过计较。
这一日还未到午时,这些接了帖子的士绅们便一一都来到州府后衙早就准备好的宴厅里,李大郎在大门处迎接着这些高义之士,心中自然是感激万分。
一直在书房守着李大人的传旨钦差,听到耳目提起李大郎今日宴请州府诸多士绅乡老,虽然心中疑惑,但李大郎几人行事隐秘,等宴请之事传入他耳里时,事情已成定局,便是他再如何是皇命钦差,也已经无可奈何了。
而此时的李大人,虽然依旧坚持着没有饿昏过去,但却已经无力开口了。这几日或许是他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天之骄子,这辈子最狼狈最痛苦的时候了。
昏花的眼中不是闪过一丝痛苦之色,饥饿的肠胃如被灼烧一般疼痛难忍,但他却依然坚定的没有痛晕过去,他转头看向坐在书房中的钦差那方向,视线已经模糊,但他却依然死死的盯着那个方向。
只是盯着,却没有丝毫的情绪出现这眼中,此时便是最了解他的大儿子大概也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什么吧!
这次宴请很匆忙,李大郎又不过是个性子耿直的粗心男子,因此宴会厅里准备并不是很充足。幸好在这个时候还会来此地人,自然都并不是真的来做客,对于简陋的宴厅也都没有丝毫的怨言。
待奉上了茶水,众人端着茶盏浅饮几口之后,便把茶盏都放到了一边,不约而同的都把视线转向此次宴会的主人李大郎。
李大郎咳嗽而来一声,便开口道,“小子有幸跟随父亲来到这道州,常听家父提起道州诸位叔伯兄长,却一直都未曾正式拜见诸位,实在是失礼。近日,恰逢京中有皇命钦差莅临州府衙门,父亲身子不便,小子自认资质浅薄,实不敢担当招待钦差大人的重任,因此便想请诸位出山帮帮小子。”
李大郎话音一落,众人面面相觑一会儿,便也都捧场的接了他的话茬。如
“不错,不错,李大人身染重病,如何能怠慢钦差大人,我等身为李大人的知交,对大人疑难之事,自然当仁不让。”
“是啊,是啊!贤侄年纪尙小,不知礼节,或有怠慢之处,自然得由我等叔伯之辈帮着描补才行。”
“”
李大郎与掩藏众人之中的郑余对视一眼,嘴角便微微勾起。
郑余便站起身开口说道,“郑某乃李大人门下宾客,原本招待钦差大人乃是郑某分内之事,奈何郑某人微言轻,实在是怕请不动那钦差大人,只能有劳诸位仁人志士与郑某一同请出钦差大人如何!”
在场的诸位对于州府衙门里的事情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看到这架势,自然知道李大大郎几人想要伙同他们把那钦差大人从书房中逼出来。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这番是被李大郎几人利用了,但早在耳闻到府衙里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便早就已经愤愤不平,此时便是明知被利用,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计较。
所以当郑余当着他们的面嘱咐小厮,说整个州府的士绅乡老来到府衙愿一见钦差大人的风采的时候,他们便都沉默默认了。
小厮去了书房报信的时候,那位传旨钦差自然不敢怠慢,只能看了一眼奄奄一息的李大人,叹了口气嘱咐几个随从看好书房不要让任何人接近之后,便转身出了书房。
他是绝对不敢得罪整个州府的士绅乡老的,虽然这些人家里或许没有人当过官,甚至他们有些都算不上是书香人家,只不过都是些升斗小民,但却决不能小看这些人的力量。
当今朝廷,对于官员在民间的声望是极其重视的,曾经有许多的科考进阶的读书人,好不容易中个举人进士的做了官,但却仅仅因为民间传出这样那样的坏名声,便生生的断了自己的仕途。
而官员在民间的名声是如何传到朝廷耳中的呢,这便就是这些士绅乡老不能得罪的原因了,因为在民间,即便是其中一个两个这样的人,若是到县衙告上你一状,都不需要证据,你便能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这位即便是在朝中堪称五品大臣的钦差大人,听到这么多士绅乡老等着见自己,也只能乖乖的从书房中出来与众人相见。
“钦差大人到!”随着小厮的唱名声想起,李大郎等人便都从座位上站起,对着门口方向长长的一揖。
“拜见钦差大人!”
对着厅中众人,这钦差大人自然不敢太失礼,忙几步走进宴会厅,对着众人还礼,边连连说道,“诸位免礼,免礼,本官劳诸位久等了,真是怠慢,怠慢了!”
“哪里,哪里,我等也是才刚刚到而已,大人事物繁忙,能抽出时间与我等相见,已是我等的荣幸,和谈怠慢二字!”
这些士绅乡老们能在本地有这样的地位,自然个个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虽然未见得多看的上这位钦差大人的作为,但面上的礼节却是不愿有失的。
李大郎领着钦差大人让到了上座,再着人奉上了茶水,众人便在厅中相互寒暄了起来,但话题都是饶着钦差大人的身上。
半晌过后,李大郎见众人把客气话说的差不多了,便对着郑余又使了眼色。此时郑余也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某郑余,乃是李大人属下宾客,敢问钦差大人,您身为宣旨钦差,到州府衙门几日了,也已见过了郑某的主公,为何却迟迟不肯宣旨?此为何意?”
钦差大人虽料到了今日这或许是鸿门宴,但却未料到李大郎这么沉不住气,竟这么快就向他发难了!
他哪里知道,明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挨饿受苦,却只能强忍着内心的煎熬还要筹谋救父之法的李大郎,此时是多么的心急如焚。他只知道他此时多拖一刻钟,他的父亲便要多挨一刻钟的饿。
钦差大人稍微顿了顿,便回道,“本官有何尝不想早日宣旨,可奈何李大人病重,连起身的不能,又如何能够顺利接诏呢?”
这便是把当初李大郎延迟接诏的借口作为理由了,李大郎心中暗恨,但却也知道自己这方不能以这个理由逼他宣读诏书。
不过幸好他们本就没有打算用这个理由。
郑余也同样没有理会,只是继续说道,“我家主公如今病的这样严重,近日只怕都未必能清醒过来,何况是起身接旨,莫非钦差大人当真要等着我家主公病愈之后才能宣旨不成,万一主公不仅这几日病着,后几日,或后一月都病着,钦差大人您能继续拖着,朝廷也能容你这样拖着不成。”
钦差大人摇头回道,“朝廷自然是有朝廷的规矩,本官此番也只是体量李大人病体未愈,才拖延几日,只要等到大人病况稍好一些,自然”只要等到他咽气,本官自然就不用等了。
“原来钦差大人是要等到我家主公病况好一些啊!”郑余缓缓站起身,蓦地横眉倒竖道,“可依郑某看,钦差大人您只怕是想要等到我家主公一命呜呼以后,才能想到宣旨吧!”
第43章 剑拔弩张()
他这话一出,宴厅中便顿时一片沉寂,那钦差没想到他就这么单刀直入的问出来,不由的一愣,随后看了看四周所有人尴尬的表情,忽然大笑了三声。
随后便一掌拍打在茶几上,怒道,“本官乃是皇上钦命的宣旨钦差,来道州宣旨本就是本官分内之事,本官体量李大人的难处,便打算稍后几日等李大人病愈之后宣旨,这是本官一片善心,你一个小小的庶人,竟敢如此污蔑本官?”
郑余自然没有被他吓住,“既然大人也说要等我家主公病愈之后宣旨,那你又为何要把我家主公软房之中,还不许我家主公进食。”
“大胆,你这庶人,本官何时曾软禁过你家主公,又何时不许你家主公进食,只不过因为本官身怀诏书,不得不亲自照看李大人,但本官不曾阻止过你家主公延医请药,来人探视也都一律放行,没想到竟然还让你们如此血口喷人,污蔑本官,真是岂有此理!”
“你”郑余见他竟然还如此理直气壮的否认,心中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他所说却又是事实,他确实没有阻止李大人进食,但李大人自尽被救之后,身体根本动弹不得,他只不过任由送进去的食物冷掉馊掉也不给李大人喂食而已。而李大郎这些李大人的家人们却被他拦在了书房外面,此时便是说破天,他也是没有责任的。
郑余忍下怒火,“好,就当我家主公挨饿不关你事,但如今我家主已经奄奄一息,你为何还要拖延不肯宣读诏书,既然朝廷时要赐死我家主公,左右是个死,你何不干脆的把诏书打开让我等看看,也好让我家主公干干脆脆的就死,不必再受这么多折磨!”
这话一出,那钦差还没有多少反应,但周边的那些士绅乡老们却心中一哽,他们不知诏书并不是赐死,因此听到郑余竟然这么说,倒是有些气郑余没有分寸,不由纷纷的看向李大郎,想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谁知,此时李大郎却正死死的盯着那钦差,想要看看那钦差是否有心虚之意,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场那么多人都在看着他。
李大郎此时心中也是忐忑,虽然京城来的郑壮士说过这诏书只是贬官制而已,但他并未亲眼看见,始终还是放不下心,只怕有个万一,自己反而把父亲给害了。
那钦差听到郑余这句问话,知道他们今日请了这么多士绅乡老来,只怕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心中有些怀疑李大郎他们是不是已经知道诏书之事,但此时他早就已经骑虎难下,自然不会就范。
“笑话,本官乃是堂堂钦差,如何宣旨,何时宣旨乃是本官分内之事,与你这小小庶人何关,诸位士绅乡老再此,你这庶人且不要在此无理取闹了。”
郑余本想再接再厉,可却反而被身后的一位乡老拉住了袖子,轻声在他耳边说道,“郑郎,你不要在胡闹了,那可是赐死诏书,你让钦差大人早日宣旨,不是害了李大人么?”
他这话说的虽然小声,但厅中该听见的都听见了,便是此时藏在宴厅暗格之内的郑侍卫也一样听见了。
三人顿时不约而同的暗叫了一声不妙,他们昨日匆匆定计,便是想要让郑余出面逼着钦差当着众多士绅乡老的面把诏书打开当众宣读。
因为他们是知道这诏书只是贬官制,只要众人都听到诏书的内容,那钦差便是想要暗中做些什么手脚也不可能了,而李大人的危机自然也就解除了。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士绅乡老并不知道这诏书并不是赐死诏书,自然不肯跟着郑余一起逼迫那钦差宣读诏书。
虽然他们心中也如同郑余所说的那般想,与其让李大人这么慢慢饿死遭受非人的痛苦,还不如直接接了诏书速死来的干脆。
但可别忘了,那钦差是带着一把长剑来的,这可是要让人家自刎啊,时人多迷信,奉行死了要留全尸的说法,认为人死时若是尸体受损,下辈子就不能投胎成人了。
这也是李大人知道自己要被赐死,还要先一步上吊自尽的原因,至少能留个全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