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男在七零-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挑食,不存在的。
煮成什么样,就吃什么。
不会有不喜欢吃的菜,就闹脾气绝食。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狗蛋这个哥,都不会纵容他们,爱吃不吃,不想吃,饿几次,就知道了。
现在都会自己洗衣服,收拾自己了。
李国祥不敢相信,娘说的是自己儿子吗?
一直到儿子过来。
中气十足地说着乡下好玩的地方,掰着手指头说着他都帮忙干了什么,还说要把他挖到的野菜,可惜不能放几天,不然还可以给爹娘尝一尝他的劳动成果。
还说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
山上真多能吃的东西。
他在学校里看见几个家里条件不好的同学,衣服都是穿别人的,就问能不能把他的衣服寄几套过来,给同学。
李国祥放下电话,还一脸懵逼,这是他亲儿子吗?
咋感觉换了一个人似的。
就算是有人喊他,都恍若未闻。
好不容易等整理好思绪,二话没说就跑去跟大哥和二哥炫耀去,平时都是他听两个哥哥炫耀孩子,终于有一次可以压过去的了。
还是他的小儿子。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哥,你没亲眼听到,我这心里舒坦啊!”
小儿子终于懂事了。
还是娘会教孩子。
“别以为就你儿子跟着娘回乡下,我闺女也在,不行,我得打电话去问问。”
李国忠不甘示弱,可不能让老三家的得意,不过想着小闺女的霸王性子,到了李家村,还不知道怎么闹腾的。
再暗暗摸了摸大腿某处紫了的地方,媳妇太狠了。
不是孩子跟娘去玩几天嘛!
而李国兴就这样看见老大和老三当着自己的面夸孩子,再想想他小女儿,他都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地方。
这个孩子冷血着,无论你是打还是骂,都无所谓。
不过等三个小的回京里的时候。
三个粗心的男人看见自家的孩子晒成黑炭头的画面,绝对没心情炫耀孩子了,估计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而李寡妇的粗养孩子,明显是非常成功的。
第120章()
李狗蛋可不会把弟弟妹妹当小孩子看;按了他在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想着弄口粮了。
他养弟弟妹妹的办法,就是带着上山,对两个妹妹还好;对李大龙这个弟弟就舍得下狠手了。
要是不会养家;还不努力;以后怎么娶媳妇。
对山上的东西;还挺有讲究;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不然你辛苦十天半个月;还不如别人上山半个小时。
看着弟弟妹妹崇拜的小表情,特别有成就感,就说更多了。
打到什么就吃什么。
要自己会认好东西,才不会让人骗了。
不会;那肯定是你笨,不是他不会教。
上山下河,住山洞;做树房
让三个小的大开眼界,居然还可以这样;比在城里有意思多了。
恨不得天天都当李狗蛋的小尾巴,没一个叫苦的,恨不得把狗蛋的一身本领学到手了。
就是李寡妇和老校长都没想到孙子和孙女,一次退堂鼓都没有打过;背地里还讨论过,肯定是儿子和儿媳妇不会教孩子,瞧一瞧,才回来多久,都知道争着帮忙干活了,主动跟大人要求学习。
而且一点都不小气,家里寄来的东西,都会分给村里的小伙伴。
一点娇气样都没了。
不像刚回来的时候,什么都嫌弃。
就是有一点,是不是太爱钱了。
天天琢磨着挣更多的钱,还不同意交给大人,一个个主意大得很。
至于抱回来的猪和鸡鸭,无论是给吃的,还是给一点钱,大把人争着帮忙干活。
村里的大人还忍不住竖起来大拇指,不愧是李寡妇的孙子孙女,这么小年纪就会自己挣钱了,人家怎么养孩子的。
老校长憋屈坏了,想着狗蛋都不没这么爱钱的,跟谁学的。
他完全忘记了,谁说狗蛋不爱钱的,为了知道什么最值钱,差一点把图书馆全部翻过了,只不过前头有李寡妇挡着,什么都得给准备好了,才没暴露这点。
可是老校长不知道啊,天天扒村里的小孩子,绝对是别人带坏自家孩子的。
而在李寡妇眼里,就是欣慰了,有自己的风范。
果然小一辈的都没个蠢的,还好没像了儿子。
就是现在让三个小的回去,都没人乐意了。
天天打电话炫耀在村里发生的事情,引得大人都想丢下事情回李家村住几天了。
自家孩子不仅仅说学费不用爹娘给了,回来的时候还要给带东西。
李家三兄弟天天攀比自家孩子最有出息。
就是李国兴都知道主动打电话,跟小闺女搭话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进行。
“要不是我们狗蛋厉害,老二家的,老三家的孩子,咋会这么懂事,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把本事藏起来。”李国忠看自家的孩子自然是什么都好,忍不住跟媳妇抱怨,“你说狗妹自己学本领就行了,居然教着村里的小孩子学,要是谁家有困难,拉扯一把就算了,狗蛋的本领可不能教给外人。”
可惜在电话里面不敢说出来,只能回家的时候,跟媳妇抱怨一下。
听村长说,只要是谁愿意学,狗蛋是没耐性教别人的,倒是三个小的傻,给几把青菜,就教村里的人学武了。
太容易哄了。
后悔把小闺女养得太天真了。
“你怕什么,有娘看着,你觉得我们家孩子会吃亏,娘都没有说什么,估计是没问题的,你记得给闺女打电话,都教别人了,把我娘家的人都教一教。”
一只羊是赶,一群也是一样的。
朱晓丽不以为然,她还特地打电话给娘家人,要经常去看闺女,狗蛋又没带过妹妹,就怕闺女在乡下过得不好,受委屈。
谁知道闺女居然乐不思蜀,都不愿意去外家玩了。
这个小没良心的。
说是这样说,可前提是她脸上的笑容别太明显了。
小闺女懂事了,还说以后要养爹娘,挣了多少。
本来就最是担心小闺女,不像狗蛋和黑娃有能耐,现在看来,还是她和男人把闺女给耽误了。
“我是说这么多人学会了狗蛋的本领,你就不担心吗?”
李国忠纳闷得不行
“我觉得娘比你可靠多了,她老人家都没发对,肯定是没问题,而且我们狗蛋的能耐,是一般人都能学会的吗?”
朱晓丽相信有婆婆在,吃亏不了,白了自己男人一眼,要是这么容易学会,当年全家人上场,谁学会了。
“我跟你说话,听到了没有?”苏四妹推了一把李国兴,忍不住抱怨起来闺女一点都不配合,就自己一个人干着急,“你还是不是孩子的爹,一点都不知道关心闺女的终身大事。”
她还想挑个女婿,还留个闺女招上门女婿的。
谁让她生不出来儿子。
对李国兴现在天天给村里打电话,非常不满。
“头发长见识短,我看多多比她几个姐姐能撑门户,要留就留小闺女在家。”
李国兴跟闺女打电话多了,虽然比不上老大和老三对孩子的感情,可父女俩比在家里时候好多了。
而且要是闺女能学会了本领,什么都不用愁。
他那舍得把这个闺女嫁出去。
“李国兴,你什么意思?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你咋就改变主意了,别是听别人说了什么。”
苏四妹不甘心,她跟小闺女八字不合,留她在家里,老了,估计都不会对自己有多上心。
这可不行!
“这个家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你也知道不关心孩子,现在反省就行,对多多好一点。”
李国兴懒得跟这婆娘争这个,反正他是不会改了。
而到了李国祥和徐小凤这里,就全是你夸孩子,我夸孩子了。
反正自家孩子就是棒。
“大龙还说等他回来要给我们钱,到时候我们可不能要,到时候还可以添钱给儿子买一套房。”
徐小凤美滋滋地想着,儿子有出息了。
都知道养她了。
“大龙说要等他养大了猪,杀了,给我吃。”
“大龙说要给我买衣服买擦脸的。”
夫妻俩比拼着儿子更喜欢谁。
李家村,后山。
“这就是村长家住着的人,真是强壮,听说还是当兵的,你说,我要不要把我们家的臭小子送去当兵,今天又有收获了。”
“就你家那几个小子,拉倒,别给我们村丢人了,瘦不拉几的,我看见都不要,还去当兵,我看你是看着他天天能打猎,心动了。”
“谁不心动,现在野物可比养的还价格高,搁以前,肉都没有多少,谁想吃,那时候最好吃就是肥肉了,那晓得现在口味都变了,说得好像你就不眼热一样。”
相对村里人的好奇,其实某人一点都不在意,他以为都自己活不过来了,结果居然送来了这么个地方。
不仅仅如此,还看见他妈嘴里的小哥。
遗憾的是妈妈的身体太差了,早在十年前就坚持不住,一场感冒,就没挺过去。
不然要是活到现在,说不定还可以见到她心心念念的亲人。
而且刚认回来的亲人特别神奇,谁家是这样对孩子的,他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两老不喜欢孙子孙女,一点都不管不顾的,而且还天天点菜,要这个,看中那个,恨不得败光孩子兜里的钱。
可是渐渐地,他不这样想了。
李寡妇和老校长越是折腾,几个小的越是越有出息。
特别是李狗蛋,不仅仅是教练武方面,想起来就教什么,教了第一次,不会,都不会重复再说一遍。
有一些招式,他都看得心动。
厚脸皮着跟小孩子学。
所有村里人天天都看见村长家那个病人,面无表情地跟着一帮小孩子中学武,就更乐意把孩子送去李家,跟着学了。
就求跟李家那几个孩子一样有出息,能跟顾明这样,能打猎,就挺好的。
老校长没想到大妹人都没了,还好留下来一个儿子,他这个当舅舅的自然是要照顾一点。
这认亲,自然不是顾明说什么,都是相信的,知道顾家的地址,就去找人打听。
结果恶心坏了。
当年大妹跟人私奔的时候,还是带了钱跑的。
为了不让胡家人找到,就跑得特别远。
当起了正正经经的夫妻,有钱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可是贫穷夫妻百事哀,没钱以后,就暴露了男人的真面目,还会打人。
偏偏为了面子问题,更是为了孩子,大妹就是没想过离婚,更不想回胡家,让人看笑话。
结果有一次打狠了,流了孩子,又没养好身体
顾父没了妻子后,就再娶了,他本来就没出息,只要他有吃有喝,谁管大儿子任何。
学都不让上。
还好外甥不是个傻的,知道顾父依靠不了,就想办法自己去当兵,不然还留在老家,给人做牛做马。
“别傻得在孩子面前露出来什么,现在大外甥有我们在,谁都欺负不去,倒是年纪这么大了,我得赶快想想办法,试探一下他的口封,要找什么样的对象。”
李寡妇觉得还是给大外甥解决了终身大事,再考虑别的。
她在心里拍一拍胸脯,还好她教孩子不是这样教法,要是换了她,怎么可能为了面子,就不想着联系家人的,太傻了,换了她,第一个挨打的时候,就闹个天翻地覆,闹得他后悔打人的。
回头一定要把这一件事告诉孙女们。
要是日子过不下去,就不别忍着,有家里长辈撑腰,别想着什么家丑不可外扬,为了面子活受罪,什么为了孩子着想,就更应该离了。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你人没了,留下来的孩子过得多艰难。
这些话,她就不说出来,免得招了老头伤心了。
“老婆子,你说我要怎么告诉爸和大哥,我这心里难受啊!”
老校长跟大妹感情是非常好的,好不容易知道消息,结果谁知道她就这样没了,要是知道,他当年说什么都想办法拉住人,就算她气自己,都不让她私奔。
心里忍不住怪起来老胡,都是这老头说什么不认他和大妹了,不然大妹说不定还能联系家里的,不至于落到这么个下场。
“难道你不说,就不难受了,要是你心里不爽,我倒是有个办法,大妹当年不是带着钱跟人走的吗?我们可以让顾家把钱吐出来啊,我们不说,就说是顾家偷的,反正谁都拿不出来证明,我听说那边每个月都要钱,吃了大外甥多少钱,就全部都吐出来,不然我就说他是拐骗妇女,要告他,不是爱打人,就让狗蛋天天去揍几次。”
就孙子的能耐,还神不知鬼不觉。
再不行,还有其他办法嘛!
让李寡妇这么一说,李校长伤心就轻了一些,平时的话,他都不支持用这样的法子,不过想到大妹的事,就忍不住点头了。
第121章()
自家人不痛快;别人也不要想痛快。
老校长从小都没瞒过李寡妇什么事,这次更是唠唠叨叨说了不少他大妹的事情。
然后要不是怕外甥回来,又提起伤心。
这才住了嘴。
李寡妇知道老校长有一些话说不出口,那干脆就让她打这个电话;让胡家知道这一件事;还有怎么安排外甥;认亲什么的。
而胡老年纪本来就大了;虽然有小儿子和小儿媳妇时不时弄到好东西;都没有忘记他的那一份;可只能让他比大部分老人相比;算是健康一点。
可是一下子就听到这个不好的消息。
整个人就受不住;还好是在家里,第一时间就有人发现了,送去医院。
清醒以后,他第一时间就是老泪纵横地拉着大儿子;“是我对不起你妹妹啊,我以为她就是没良心一点,这么多年都没有想回来看我一眼;结果”
却是天人永隔。
这可是他头一个女儿,又不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