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471部分

权驭大明-第471部分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放弃辽西大片土地,毁坏城堡,烧毁粮刍,护送民众退入关内。

    非常可惜的是,熊廷弼选择了最后一种方案,并没有尝试守住辽西。

    或许,这可能是他先前受到排挤而心灰意冷有关,故而采取了消极应对的办法。

    不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熊廷弼一贯用兵谨慎,如果采取前面三种方案的任何一种,虽可冒死与后金一战给予敌以一定的打击,但要想取胜,阻滞后金的进攻实在是不太可能。

    此时的明军兵败如山倒,将领逃命,士卒溃散,无一人有心恋战。

    再加上广宁城内情况异常复杂,许多将领不愿再战,都在作投降后金的准备,这使得孙得功成功控制了城中大部军队,民众也为保性命逃走的逃走,没走的也准备投降。

    而后金为胜利之师,军威大振,士气高昂,兵锋锐不可当。

    如果拚死一战,兵败身死并不足惜,还可赢得个英雄烈士的美名,然而辽东明军将损失殆尽,百姓将惨遭屠戮,军械物质将尽落敌手。

    显而易见,后金不缺土地,缺的是人口与物质,所以在那样一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尽快转移百姓与物质,毁掉城堡,保存军队,什么都不留给敌方。

    后来也确如熊廷弼所料,敌因占领辽西后战线过长,无人可守,无粮可资,不得不弃之而去,引军退回大凌河以东。

    这才使得袁崇焕得以在宁远锦州建立坚固的防务。

    所以,李宏宇心中也认可熊廷弼当时的决断,虽是一场大败退,但其意义却不在意于一城一池的争夺,而是以保存自己,不给敌人将劣势化作优势的机会为目的,实在是明智的决断。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保存下来的军队后来也成为袁崇焕抗击后金的中坚力量。

    而且,在后金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下,熊廷弼能从容不迫将残军和百万民众顺利转移,未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一件武器,从中可见他杰出的组织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当然了,当大明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中,熊廷弼此举绝对是贪生怕死之举,在历史上也成为了他被砍头传递九边示众的主要原因。

    确实,熊廷弼有性格上的缺陷,性情刚愎,气量狭小,好骂人,睚眦必争,与朝中许多大臣不合,导致经常受到攻击,事事都被掣肘,性格的缺陷是酿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原因。

    然而,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明朝的体制与制度,其言官议政体系成为了党同伐异的工具,各派系利用言官彼此攻讦,相互揭发,从而达到控制官员的目的,故而明代党争最激烈。

    熊廷弼前两次经辽,皆因为言官挟私报复,妄加弹劾,致使他被罢黜,使本以恢复的辽东形势遭受重挫。

    最后一次,广宁溃陷则同样跟朝廷过多干预前线军事有关。

    其实,战场上的形势,转瞬即变,朝廷应给予前线指挥官充分的权力。

    而且,朝廷却处处掣肘,致令经抚失和,好的战略战术得不到贯彻执行,岂有不败之理?

    据李宏宇所知,由满清修编的明史称熊廷弼有盖世之才,他虽未死于战场成为千古追悼的英雄,但死于屑小之手反倒更衬出其死得冤屈,也更增添了他英雄之气。

    李宏宇与袁崇焕越聊两人的心情越失落,辽东局势在短短三年间就逆转了形势,由大明的领地落进了后金之手,实在是可叹。

第683章 后金叛将() 
李宏宇抵达山海关外的难民营后在难民中引发了轰动,谁也没想到李宏宇会来看望他们,一时间群情振奋。

    李宏宇和袁崇焕分头走访难民,了解难民营的境况以便提供解决方案。

    经过与袁崇焕的谈论李宏宇才知道,熊廷弼和王化贞这次带进关的百姓高达上百万,朝廷已经往京畿各州府安排了数十万人。

    由于手头缺兵,李宏宇于是让人在难民营里招兵,许诺提供丰厚福利待遇。

    或许是被后金打怕了,又或许是要照顾家中父母老小,故而只有不多的年轻人应募,李宏宇对此也唯有暗自苦笑,他完全理解那些未应募的人的想法。

    “禀大人,有一个辽民求见大人,说有要事禀报。”就在李宏宇在一个棚户房里看望一家难民时,一名护卫赶来禀报。

    李宏宇闻言觉得有些奇怪,于是跟那家神色激动的难民寒暄了几句后离开。

    一处僻静的山脚下,一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穿着难民衣衫的男子在一棵大树下等着他,边上立着数名警惕的护卫监视着那名男子的举动。

    “罪人刘爱塔,叩见李大人。”那名大汉见李宏宇在众人的簇拥下前来,于是单膝向李宏宇跪了下去。

    “刘爱塔?”

    李宏宇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他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随后不无惊讶地问道,“你是努尔哈赤的女婿?”

    “正是罪人!”刘爱塔闻言神色一黯,向李宏宇点了点头。

    刘爱塔是辽东开原人,幼年时后被努尔哈赤的人掠到建州女真地区,在建州其以才干出众且伶俐善解人意,故而深得努尔哈赤器重与赏识,被分到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还娶了努尔哈赤的一个女儿。

    作为后金的将领,刘爱塔参与了后金进攻明朝挺进辽沈之战,以击敌、追逃等功授备御,并迅速高升直至副将,受命管辖金州、复州、海州、盖州,辽东南四卫之地,成为后金国中声名显赫的汉官。

    李宏宇自然听说过刘爱塔的名字,只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

    “你为何来此?”随后,李宏宇压抑着心中的震惊问道,按理说刘爱塔在后金活得好好的。

    “罪人向努尔哈赤大汗请命,前来山海关探查大明的虚实。”

    刘爱塔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神色,抬头望着李宏宇说道,“可罪人实在看不下去他们对汉人的欺凌,故而决议归附大明,还望大人恩准。”

    “归附大明?”李宏宇顿时微微一怔,对此感到颇为意外。

    原来,后金攻占了辽东后对当地的汉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采取了民族压迫和奴役,汉人惨遭蹂躏,完全被当成了女真贵族的努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这深深震动了刘爱塔的良知使得他无法再坐视不理,进而有了反抗后金的念头,归根结底他还是汉人。

    本来,刘爱塔此次混在难民中混进山海关只是想打探明军的虚实,然后汇报给努尔哈赤。

    兵不血刃拿下广宁城后已经打乱了努尔哈赤原先的部署,而熊廷弼和王化贞一撤千里更是给努尔哈赤出了一个难题。

    辽东地区的局势原本就不安稳,后金军队是疲于应对各地百姓的起事,如今一下子又多出了辽西这么大的一个地盘,这使得努尔哈赤非常伤脑筋。

    因此,努尔哈赤准备派人去山海关探听明军的虚实后再做决定,他之所以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并不是偶然,而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对情报工作异常看重,这是他年轻时从李成梁那里学来的宝贵财富。

    面对辽西现在的这种混乱局势,努尔哈赤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虽然广宁的明军败了但大明兵多将广,天知道会不会再调兵前来与后金交战。

    所以后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努尔哈赤要根据所得到的情报来作出决定,因此他派出了不少探子混进了难逃的难民中,刘爱塔就是这样进的山海关。

    目睹了山海关难民营中的种种凄惨的景象后,刘爱塔的心灵再动被触动,他知道有不少辽西百姓被后金军屠戮,逃进山海关的百姓里不少人的亲人都死在了后金士兵的手上。

    其实,刘爱塔希望大明能尽快组织军队打回去,可是他打探到的情形却令他倍感失望。

    时值今日,面对后金军咄咄逼人的气势,明军好像还没有决定下一步究竟如何做,故而山海关的五万兵力只是驻扎在关外的“八里铺”,这令他倍感失望。

    在刘爱塔看来,如果明军能趁着后金军在辽西立足未稳之际进行反击,那么就算无法再夺回广宁,也应该把战线维持在广宁地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远远地躲在山海关和八里铺,白白把辽西的那些城池交给后金。

    刘爱塔此次出来探查时日已久,就在他准备回去把探查到的消息告诉努尔哈赤时,李宏宇忽然之间来了山海关,这给了刘爱塔一个惊喜,使得他心中有了明军在辽西击败后金军队的希望。

    虽然刘爱塔不想向努尔哈赤禀报实情,但问题是努尔哈赤派来的探子不止他一个,不要是说谎的话肯定会被拆穿,因为唯有实话实说。

    刘爱塔对李宏宇并不陌生,当年铁岭之战时他是后金大贝勒代善的手下,战败后随着代善一起逃了回去,那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后金军会被打败。

    这也使得李宏宇成为了后金军将领的谈之色变的人物,令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后金将领是颇为忌惮,这也是为何后金军将领宁愿攻打城高墙厚的广宁城也不愿意跟李宏宇交手。

    因此,刘爱塔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决定向李宏宇投诚,他实在无法忍受再看见辽地的汉人被后金当做奴隶一般奴役。

    “刘将军请起。”李宏宇已经从刘爱塔的神色上猜到了他向大明投诚的原因,于是微笑着走上前扶起了他。

    “李大人,女真人兵力不足,如果大人能率军反攻的话,罪人相信女真人会弃守广宁城逃回辽河以东地区。”

    刘爱塔起身后郑重其事地望着李宏宇说道,所谓人的名树的影,不说别的,单单李宏宇的名号就足以令努尔哈赤等人有三分忌惮之心,更何况李宏宇用兵如神定能力挽狂澜。

    李宏宇闻言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苦笑,当年辽东时他还能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可如今内喀尔喀部等与他关系亲密的蒙古部族已经西征,林丹汗可不会用他本部兵马帮大明打仗。

    王化贞为了拉拢蒙古人,想要蒙古人像帮李宏宇一样帮他可是花了不少钱,可林丹汗还是不为所动,也使得王化贞希望借助蒙古人来攻打后金的事情成为了一个笑话。

    至于大明的官军,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以及广宁之战已经把大明的精锐损失得七七八八,大明虽然有着规模庞大的卫所部队,但能与后金作战的寥寥无几。

    因此,李宏宇一时间哪里能凑出一支让他率领反攻后金的队伍,单单整编部队就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如果不是辽西局势危急的话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随着他的到来已经意味着朝廷现在对辽西战局失去了控制,否则朝廷也不会发紧急公函把他从朝鲜调过来。

    “本官正有此意。”

    李宏宇自然不会让刘爱塔知道明军现在的处境,沉吟了一下后镇定地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望着刘爱塔问道,“刘将军,努尔哈赤现在是否在广宁?”

    “回大人,广宁城城防坚固,努尔哈赤担心在辽西受到大明军队的反击,故而应该会待在那里。”

    刘爱塔沉吟了一下后回道,他跟在努尔哈赤身边那么久,自然对努尔哈赤的性格非常了解。

    “广宁城!”李宏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口中低声说道。

    “大人,您是否想要重新夺回广宁,届时罪人愿意为内应接应。”

    刘爱塔的眼前一亮,神色有些兴奋地说道,李宏宇最拿手的就是出其不意的奇袭了,当年铁岭之战皇太极和代善就是被李宏宇的奇袭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最终落败。

    “女真人善于野外作战,我军不宜长途奔袭,那样的话将是以短击长,不划算。”

    李宏宇闻言摇了摇头,他刚才真的有奇袭广宁的念头,可话又说回来了,广宁城里一定驻有后金的重兵,就算奇袭成功偷袭的明军也必定死伤惨重,根本无法驻守。

    况且,李宏宇现在能依仗的人只有正在从天津赶来山海关的那八千禁军和水师,这可是他稳定辽西战场的主力,轻易不会跟后金硬拼。

    “大人,罪人现在镇守辽东的海州等四城,大人如果调兵进辽东的话,罪人愿意献出海州四城,这样女真人就会不得不从广宁退军自保。”

    刘爱塔的双目顿时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不过他知道李宏宇说的没错,在野外作战的话明军根本就不是女真人的对手,因此很快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准备袭扰后金的后方。

    李宏宇闻言心中暗自苦笑着,他岂会不知道围魏救赵之计,可现在朝鲜兵尚未整编完毕无法与后金兵交战。

    从大明内陆调兵海运到朝鲜或者辽东的话不算太难,可关键是大明现在没有能立刻上战场与后金兵交战的军队,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整训才能上战场,否则的话那就是白白去送死,而且交战时很容易溃败,那样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684章 眼线() 
“刘将军,本官知道你为国效忠的心意,可如今官军新败短时间内无法向建奴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因为就算得到了海州四城恐怕也无法将其守住。”

    李宏宇知道刘爱塔立功心切,因此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望着他说道: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依照目前的形势,刘将军与其献出海州四城不如想办法留在建奴的中枢,这样一来朝廷就能得知建奴的动向。”

    “刘将军,你放心,本官回京后就把你的事情禀报皇上,皇上得知后一定龙颜大悦。”

    说着,李宏宇的脸上流露出了笑容,给刘爱塔安排了一条退路以作安抚,让其好安心留在后金传递情报。

    “罪人谢大人恩典。”

    刘爱塔感到有些失望,不过李宏宇说的没错,明军刚刚经历了辽西的败仗现在惊魂未定哪里有能力去收复海州四城,故而躬身向李宏宇道谢。

    无论如何李宏宇肯接纳他,已经大出刘爱塔的意料,如果换作别人的话很可能把他作为奸细给抓起来。

    “刘将军,本官在建奴中的名声如何?”李宏宇微微笑了笑,然后饶有兴致地望着刘爱塔问道,他想知道努尔哈赤等人如何看待他。

    “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