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驭大明-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崩,因此随后找了一个理由搪塞道。
“盛哥,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杨怜儿并没有深究此事,甜甜地闭上了眼睛,此时她只想与李宏宇就这么待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年轻的天启帝几年后会驾崩。
李宏宇禁不住搂紧了杨怜儿,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凝重,他可不想当亡国奴臣服于满清,更不愿意妻儿家人受到伤害,故而唯有现在奋力一搏,届时方能于乱世中自保。
第二天上午,赵大为领着海关司和水师的人来到了澳门,与马士加路谈大明海外贸易的事情。
由于荷兰人在海上也有不少的势力,故而赵大为希望马士加路能从澳门派出一支舰队来给大明的贸易船队护航。
作为回报,海关司将把此次海外贸易的一定份额分给葡萄牙,包括上等的生丝、茶叶和陶瓷等物品。
除此之外赵大为还跟马士加路提到了火器的事情,与李宏宇的建议一样他也希望葡萄牙能帮大明建造炮厂和枪厂,为此愿意给葡萄牙更多的贸易份额。
马士加路由于没有帮大明建造炮厂和枪厂的权力,故而不能答应赵大为,不过派遣舰队给大明商队护航的事情倒在他的职权范围内。
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马士加路自然要跟赵大为讨价还价,谈判的真谛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在马士加路看来,给大明商队提供护航是接近大明的一个绝佳时机,一来可以拉近双方的关系,二来可以让大明见识一下葡萄牙海军的强大实力,三是压缩荷兰人在东亚的活动空间。
马士加路知道大明的海军只能近岸防御,一旦在远航时遭遇荷兰人的偷袭,那么将唯有逃跑的份儿,三桅战船强大的火力对大明的船队而言将是一个噩梦。
如此一来,大明肯定要被迫同荷兰人达成妥协,把海外贸易的份额分给他们非常可观的一份,毕竟荷兰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跟大明通商,进行贸易。
所以,马士加路认为在大明跟荷兰已经闹翻的情形下,不应该给荷兰人任何翻盘的机会,如果换做他的话肯定会派出舰队向大明船队展现武力,逼迫大明船队和大明朝廷就范。
相对于派遣船队,马士加路现在更在意的是那些荷兰俘虏的事情,他昨晚下令清点了人数,总共有两百多人,都是在荷兰人进攻澳门的时候被俘虏的。
不过,李宏宇当着马士加路的面报给赵大为的价格是每名俘虏四十两银子,赵大为自然不会反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
这使得马士加路心中暗暗感慨不已,李宏宇上下嘴皮子一碰就从这次的战俘事宜中白白得了一半的好处。
此次来澳门李宏宇带了一些银两,原本是为了贿赂澳门的葡萄牙人的,如今顺理成章地就派上了用场,成为了购买荷兰俘虏的资金,既拉近了与马士加路的关系又得到了那些荷兰俘虏,可谓一举两得。
虽然那些荷兰俘虏的数量不够五千两,但李宏宇显得非常大度,以讨个好彩头的名义付给了马士加路五千两。
马士加路为此非常高兴,认为李宏宇是个慷慨大方的朋友,他喜欢跟这种人打交道,为了表达感谢他特意送给了李宏宇二十支燧发火枪和一批弹药,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
按照马士加路和赵大为的约定,大明船队经过澳门的时候,马士加路派出一支船队加入其中进行护航。
等抵达南洋后,大明船队的一部分货物将与葡萄牙人的公司进行交易,以此作为葡萄牙船队护航的酬劳。
不仅李宏宇,马士加路对双方的第一次合作也充满了期待,一旦合作顺利的话那么将给葡萄牙帝国带来巨大的红利,他肯定会升官授勋。
第600章 宝贵财富()
离开澳门不久,李宏宇让人把那名被葡萄牙士兵当街殴打的年轻荷兰俘虏带来船舱见他,以打探其底细,顺便看看俘虏里有没有什么惊喜。
那名年轻的荷兰俘虏赶来的时候船舱里已经摆上了丰盛的葡萄牙大餐,这是李宏宇走的时候特意向澳门的葡萄牙厨子要的,想必那名年轻的荷兰俘虏在这段时间里吃得并不好,恐怕早已经饥肠辘辘。
当看见船舱里的一幕后,那名年轻的荷兰俘虏不由得微微一怔,对此感到非常意外。
“请坐。”李宏宇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那名年轻的荷兰俘虏在餐桌前落座。
年轻的荷兰俘虏犹豫了一下后,起身走过去坐在了李宏宇的对面,双目中浮现出疑惑的神色。
他可是知道他们这些荷兰俘虏被马士加路卖给了大明,现在的身份可是奴隶,不知道李宏宇为何会设宴。
“你叫什么?哪里人?”等杨怜儿给两人倒上酒后,李宏宇微笑着用荷语问向了那名忐忑不安的年轻荷兰俘虏。
“马克?范?德萨,阿姆斯特丹人。”
年轻的荷兰俘虏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大明官员竟然会说一口流利的带有阿姆斯特丹口音的荷兰话,随后开口回道。
“范德萨?”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他不由得想到了后世的某名足球明星,不得不荷兰人的名字很很简单,而且很长时间没有姓只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大凡带有“范”的荷兰人,基本上祖上是贵族,带有贵族血统,翻译过来就是“来自哪里”的意思。
因此,这名年轻荷兰人的名字应该是“马克”才对,但李宏宇出于习惯称呼他为“范德萨”。
“阿姆斯特丹可是一个好地方,商业繁盛,经济发达,其港口是欧洲最好的之一。”
随后,李宏宇笑着问向了马克,“运河现在修建得如何了?”
“西北的运河已经挖掘了大部分,再有三四年应该就能竣工。”
听闻此言,马克脸上的神色更加惊讶,万万想不到李宏宇竟然知道运河的事,怔了一下后开口答道。
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的移民达到了高峰,故而一个综合规划也在付诸实施,即开挖四条主要的同心的半环形运河,其末端均止于ij湾,称为运河带。
三条运河,即绅士运河、皇帝运河和王子运河的沿岸主要为住宅区,而外侧的第四条运河辛厄尔,也就是后世的施塔德豪德用于防御和水处理。
这个规划还设计了辐射状运河使这些主要运河相互联通,按照计划,万历四十一年时,阿姆斯特丹的西北部开始挖掘第一条运河,等其竣工后再挖掘南部和东部的运河。
李宏宇后世时到过阿姆斯达特,参观过阿姆斯达特的运河故而清楚这段往事,如今更好用来跟马克套近乎。
果然,李宏宇说了运河的事情后马克的紧张心情缓和了许多,感觉李宏宇去过阿姆斯特丹,否则不会有如此纯正的口音,而且还知道运河的事情。
“你犯了什么案子?”见马克的神色轻松了不少,李宏宇于是语峰一转,不动声色地问道。
“杀人。”马克闻言怔了怔,随后神色一黯,口中吐出了两个字。
听闻此言,一旁立着倒酒的杨怜儿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荷兰语是她所接触的西洋国家语言中最简单的,故而她能听懂“杀人”两个字,没想到马克年纪轻轻竟然犯下了如此大罪。
“看你不像那种穷凶极恶之人,想必有不得已的苦衷。”李宏宇见马克的神色黯淡了下来,知道其必有难以言喻的往事,于是微微颔首后说道。
“来,今天咱们也算是认识了,我敬你一杯。”随后,李宏宇笑着端起面前的酒杯向马克说道,“跟我谈谈阿姆斯特丹吧。”
马克闻言精神一振,端起酒杯与李宏宇虚空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咳咳!”
下一刻,马克顿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脸上涨得通红,端起一旁的茶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着。
虽然李宏宇和马克使用的酒杯不大,但里面的白酒劲道却不小,这对喝惯了葡萄酒和啤酒的马克而言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李宏宇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西洋诸国此时物资贫瘠,岂会舍得用好粮食来酿白酒?
这顿酒宴结束后,喝得酩酊大醉的马克被两名水师士兵架了出去,安排在一间船舱里睡下。
李宏宇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品着茶,灌醉马克这种白酒领域的菜鸟他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完全是手到擒来,现在连一丁点的醉意都没。
从马克那里李宏宇得到了关于这群荷兰俘虏的信息,这里面大多数都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剩下的都是后勤人员,包括医生、厨师和修理工等等。
毕竟,荷兰人的舰队需要完善的后勤保障,必须要带那些后勤人员,而在与葡萄牙人的交战中一些后勤人员成为了俘虏,而这些人员正是李宏宇所需要的。
“盛哥,你怎么知道这个马克犯了罪?”杨怜儿关上房门,不无好奇地问向了李宏宇,这是一直压在她心中的疑惑。
“马克是他的名字,德萨勉强算是他的姓氏,而中间那个‘冯’通常是贵族的标志,跟咱们大明的勋贵类似。”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后笑着向杨怜儿说道,“西洋诸国普遍国小人少,为此他们国家采用了跟咱们大明流配相类似的做法,把那些犯了罪的人充军,让其去开拓海外疆土。”
“原来是这样!”
杨怜儿聪明伶俐,故而闻言后立刻明白了过来,以马克的贵族身份十有八九不会冒险前来大明,故而李宏宇猜到其可能犯了罪,结果果真如此,看不出来马克还杀过人。
“盛哥,你准备把这些人安置在哪里?”随后,杨怜儿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笑着问道,谁能想到这次前去澳门竟然带回了一堆荷兰俘虏。
“把他们送去上海!”
李宏宇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回道,他早就想好如何安置那些俘虏了,正在建设的上海城中已经划出了专门给外国人居住的区域,这些荷兰俘虏将有幸成为第一批居民。
事实证明,李宏宇把那些荷兰战俘从葡萄牙人手里买回来的决定是无比的明智,这些人虽然在马士加路的眼中不值一文,但对大明而言却是宝贝。
这些荷兰俘虏后来都加入了大明的水师,对水师了解、学习西洋军事和科技大有裨益,毕竟现在大明在航海和自然科技方面远远落后西洋诸国,而这些荷兰俘虏却带来了这方面的宝贵信息,打开了大明认识西方世界的一扇窗户。
那些阅历丰富的水手、士兵、医生和技工,给水师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使得大明水师的战术素养整整提升了一个档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南洋之行李宏宇带上了十余名经验丰富的荷兰俘虏,以了解南洋的局势以及西洋诸国海军的情况,尤其是医生和技工是李宏宇所带俘虏中的重点人物。
李宏宇一行人回到广州后的第三天,从福州和上海赶来的海外贸易的货船在上海水师和福州水师的护航下抵达了港口,使得港口变得更加热闹和拥挤,吸引了大量百姓前来看热闹。
这次海外贸易上海的货船是主体,占据了百分之六十的货物份额,福州的货船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货物份额,广州的货船占据了百分之十五的货物份额。
上海的货船中三艘小山般的庞然大物成为了岸上百姓围观的焦点,这几艘体积巨大的船只就是赫赫有名的郑和宝船。
在李宏宇的帮助下,龙江船上的人从南京工部一个陈旧的仓库里找到了仅剩的郑和宝船的资料,进而日以继夜赶工,终于赶在第一次海外贸易之前造出了三艘郑和宝船。
建造郑和宝船的同时,海关司从沿海的渔民中招募了不少青壮年男子担任水手,已经训练了一年半,没有熟练水手的话很难驾驭得了像郑和宝船这样巨大的船只。
郑和宝船的出现在沿海的城市中引发了轰动,人们还从未见过像小山一样的巨船,从他的体积和造型上不少人都猜出了他就是两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为此欢呼雀跃,兴奋异常。
算上运输货物的货船和水师的船只,此次参与海外贸易的各类船只有三十多艘,虽然比不上郑和下西洋时的规模但这已经尽了李宏宇最大的力气,毕竟万事开头难,只要第一次能成功那么后面的事情都不是问题。
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李宏宇为这次海外贸易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精力,而且他和赵欣已经把李家和赵家的全部家当都投了进去,所有的家当都悄悄抵押给了别人用以筹集李宏宇所需要的资金。
换句话而言,两家名下所有的产业现在已经被别人攥在了手里,两家只剩下外表光鲜的空架子而已。
李宏宇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海外贸易上,因此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不单单是失败那么简单,两家将破产一无所有。
楚王府和漕帮为此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拿出了手头几乎所有的资金来支持李宏宇。
赵欣是李宏宇的未来的妻子,故而赵老爷子自然要全力支持李宏宇这个孙女婿,虽然风险很大但回报也极为丰厚,在有生之年赵老爷子决定为赵家博一下。
至于楚王府和漕帮,因为朱婉婷和杨怜儿的关系自然要鼎力而助,就算是提前给朱婉婷和杨怜儿的嫁妆。
正是有了这些帮助李宏宇才把海关司和水师的场子给撑了起来,要不然的话他可就要为钱大伤脑筋了,没有足够财力的支持事情进展得绝不会像现在这样顺利。
第601章 无言以对()
七月初,广州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携家带口地赶往港口前去看大明海外贸易船队的起航仪式。
此事,广州码头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一派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
此次海外贸易的船队在港口前的水面上集结,三十多艘船排成数排,看上去颇为雄伟壮观,不少渔船在远处游弋着,船上的人兴冲冲地看着热闹。
广东巡抚、广东巡按御史、广东布政使、广东按察使和广东都指挥使等广东各衙门的大员悉数到齐,给出海的船队送行。
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