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

第3部分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3部分

小说: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国王陛下正拿着一本圣经翻看着,看的格外的虔诚。

    亨利八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诗人斯克尔顿是他的教师,稍长时他会见并请教过伊拉斯莫和一些文艺复兴名人。他懂得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和一些西班牙文、希腊文,爱好诗歌音乐,并能作曲演奏。亨利八世在其统治初年,他的某些作为显示了文艺复兴新思潮的影响。他称誉博学多才,大力攻击教会的腐朽与教士的愚昧的人文主义者科勒特为“我的博士”。

    亨利八世还非常博学多才,他的宫廷是学术和艺术创新的中心。他甚至用拉丁文写了一本书。发现美洲(新世界)给亨利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舞台,他是最早研习全球地理的欧洲统治者。

    晚年的亨利八世是猜忌多疑的,这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皇帝还是西方的国王,都免不了。

    但是国王陛下对于爱德华从来没有过怀疑和呵斥。

    爱德华的到来打扰了国王,亨利八世抬头一看是爱德华,充满怒气的表情如雪化般成开兴的神色。这也难怪伊丽莎白嫉妒他了。

    躺在床上的亨利八世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心情不觉得轻松起来,用宠溺的语气问到:“我亲爱的小爱德华,找我有什么事吗?”

    “额!父亲,今天伊莎陪我玩累了,晚上就不要上礼仪课了吧!”爱德华有点受不了国王的语气,就像哄小孩子似的,虽然他目前的身体是个小孩。

    “好的,只要你开心就好!”亨利国王很是柔和的说道。

    “不过,爱德华!我最近身体越来越差,你要做好承担都铎王室的责任了。”国王的声音略显的低沉,“上帝的交给我们牧羊人的使命即将传到你的手中!”

    “孩子!我即将去见上帝了!”国王的语气带着点悲伤,“你将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王者,任何阻挡你前进的石头将被踢走。”

    爱德华被亨利国王的话惊呆了,既吃惊于国王的身体快到崩溃的地步,又惊于国王的杀气腾腾的话外的意思。

    事实证明国王的话没有白说,1946年底了亨利八世!通过议会决定缉捕反对宗教改革的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掀起了又一波清洗反改革人士的浪潮。

    而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就是保守派的首领。

    托马斯·霍华德(1473~1554年)原名ThomasHoward,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名门贵族。第二代诺福克公爵之子。1513年任海军大臣,协助在佛洛顿战役中击败苏格兰人。他1524年继承其父的公爵爵位后,带头组织了反对时任皇室会议主席的托马斯·沃尔西的派别斗争,并在1529年取其位而代之。1533年支持其外甥女安妮·博林与亨利八世的婚姻,但1536年又主持了对安妮的审判。他巧妙地镇压了求恩巡礼的反叛,在1540年左右成为最有权势的国王宠臣。1542年他的侄女凯瑟琳·霍华德被处死以及他儿子亨利·霍华德(1517~1547)因叛逆罪被处死后,他的地位被削弱。他被控与儿子同谋而入狱,1553年玛丽女王下令将其释放。

    总体上来说他也是罪有应得,一直在作,其子在历史上伊丽莎白时期因谋反被处以绞刑。

第六章国王的逝去() 
深秋,天气阴。诺福克公爵府前的梧桐已经凋零,红的,黄的,一层层重叠着,泛起一丝别样味道。

    而拥有这一百来英亩的公爵府主人——托马斯。霍华德,正在书房点着蜡烛奋笔书写着什么,若有识字的人看到就会大吃一惊。

    “亲爱的约翰。弗劳尔杜爵士,我们的努力还是没有改变国王陛下篡改上帝法令意愿!”公爵思考了一下,似乎下定了决心,咬牙写道。

    “于是,我们决议用武力的方式让上帝重新宠幸整个英格兰,希望你能发动地方的绅士们一起来支持我们!”

    诺福克公爵写的很是激动,长久抑郁的心情似乎快要喷薄而出,幻想着亨利八世赶下王座,霍华德家族成为英格兰的主宰。

    突然,寂静的空气忽然被什么东西给切断。

    一阵敲门声急咚咚传来,一个略带沧桑的声音响起,“尊敬的法官阁下!请问你为什么打扰诺福克公爵府?”声音突然又严厉起来。

    “难道你不知道无故骚扰一位公爵大人的休息是一项什么罪名吗?”公爵大人听出这是自己的管家安德鲁的声音。

    “哦不!管家大人,我这是听从国王陛下的旨意前来!”那个年轻的声音带着圆滑,突然又直硬起来。

    安德鲁听到这是国王的旨意,忽的就被噎死。

    自从前代玫瑰战争的发生,国王的实力大肆发展,而贵族再也无法与国王对抗。

    玫瑰战争:该战争大部分由马上骑士和他们的封建随从组成的军队所进行。兰开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国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东部。

    玫瑰战争所导致的贵族的大量伤亡(男爵以上贵族阵亡约65人,中小封建主数以千计,家兵80000余人),是贵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都铎王朝控制下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发展。

    事实上经过后人的统计,在1600年时候,整个英格兰才有61个爵爷。而在现在的1546年,恐怕只有不到50个拥有爵位的贵族了。

    都铎王朝与欧洲大陆依靠贵族统治不同,他所能依靠的是一群地方的绅士治理。

    16~17世纪的英格兰,没有常驻的地方政府,只有常驻的乡绅,他们提供的是自愿服务。

    乡绅自治与伦敦中央政府的联系比较松散,而且更多的依赖人与人的关系。

    就是说,这是一种以地方主义为中心、以传统文化习俗为纽带、以乡绅自愿担任公职进行管理的社会治理方式。

    说白了,就是地方上让乡绅自治,司法权归中央,而且不付工资的白干,王权不下乡。

    回到正题,诺福克公爵听到这里,急忙将刚写到一半的信用蜡烛点火烧掉。

    年轻的杰克逊法官推开安德鲁管家,直接闯进书房。

    “哐当!”大门被法官粗暴的打开,年轻的面孔直对公爵,“亲爱的公爵大人,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杰克逊不敢向对待管家一样对待公爵大人,因为贵族们关系网上下联通,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可以出来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诺福克公爵刚被抓走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三波贵族前来求援,搞得亨利八世上下不得。只能关押起来。

    随着时间的一步步过去,国王的病情也一步步加重,而爱德华和伊丽莎白,还有大姐玛丽,一直陪着国王不曾离开。

    国王的神智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浑身疼痛无力。

    爱德华对此很是无力,他前世不过是个文科生,从未学过医术,只懂的一些医学常识。

    尽管只与亨利八世生活了五年多,但是爱德华得到的父爱丝毫没有比别人的少,所以爱德华现在心里的难受不亚于伊丽莎白他们。

    1547年,1月28日,温莎堡的怀特霍尔宫。

    怀特霍尔宫又称白厅,是1530年至1698年间英国国王在伦敦主要的居所。位于英国伦敦,位置在现在的怀特霍尔大街。

    此时的都铎王室已经移居到了怀特霍尔宫,准确的来说是亨利八世,爱德华,长公主玛丽,二公主伊丽莎白这四个人。

    整个王宫一片寂静,侍女们走路的声音更加轻微,气都不敢大喘,气氛显得十分压抑。

    在国王的卧室里,王后凯瑟琳。帕尔坐在亨利八世的床边,轻声的抽泣着。

    1543年,年迈的亨利娶了在宫廷任职的凯瑟琳·帕尔为他的第六任妻子。

    凯瑟琳·帕尔是个结过两次婚的寡妇,她的宗教观点激进,亨利却是保守派。两人经常争论,几次险些让她丧命,但她总能及时让步。

    受到王后影响,亨利和两个女儿玛丽、伊丽莎白和解。凯瑟琳·帕尔将亨利的孩子玛丽、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照顾得很好,让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也很好地照顾了晚年疾病缠身、容易动怒的亨利。

    所以整个王宫的人都对这个温柔贤惠的王后尊敬有加,也只有她和爱德华可以劝阻晚年暴怒的亨利八世。

    床上的国王陛下正紧闭着双眼,突然睁开了,雪白的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了。

    房间里的众人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更加悲伤起来。一般人都知道临死之人都会有回光返照的现象,而国王陛下现在就是这样。

    “普朗克,记一下我将要说的话!”国王中气十足的对身旁的书记官说道。

    “是,国王陛下!”书记官忍着悲痛的心情回应着。

    “我死之后,王位由康沃尔公爵爱德华继承,若是其无嗣的话就由玛丽继承。”

    国王没有顾虑到爱德华的尴尬,立马又说:“若是玛丽还是无嗣的话就由伊丽莎白继承王位!”

    还考虑到爱德华年纪的原因,“由爱德华。西摩,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沃里克伯爵约翰。达德利……组成摄政委员会!”国王考虑了一下,又说道:“他们代理王事,直到爱德华成长到19岁为止。”

    国王似乎用完了所有的力气,就直接的躺了下来。

    房间里的大臣们纷纷议论开来,国王给他们开了一个难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摄政制度。

    旁边的爱德华。西摩顿时露出了笑容,他是爱德华的舅舅,一个新教徒,也是一个升官三级跳的家伙。

    突然,一个小侍女用手试了试国王的鼻子,忽的一下又收下来,大声喊:“上帝带走了国王陛下!”

    爱德华一直憋着的眼泪不受控制的流满了稚嫩的小脸。

第七章加冕() 
翌日,在温莎堡的圣乔治大教堂,举行着盛大的入殓礼。全体十六位摄政委员都赶来参加,领地在伦敦附近的贵族也堪堪赶到。

    先是入敛礼,侍女们将国王的遗体清洗、化妆、穿戴整齐,衣服尽可能的华丽庄重。

    再移到圣乔治大教堂,整个直系王族全体随待在侧,祷告唱诗,同时将遗体放入棺木,盖上第一层透明压克力板,等丧礼完毕,瞻仰遗容再完全封棺。

    入殓时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主持,唱诗祷告。

    随后众到来的都铎王室的旁系贵族来瞻仰遗容,因为天主教主张死后去天堂,所以来参加仪式的人都面带笑容,向着国王的遗体鞠躬致敬。

    入殓礼举行的时间一般为七天,将棺木停到圣乔治大教堂中,每天都有各地贵族和各国的使者前来瞻仰遗容。

    入殓礼后是丧礼,丧礼时间没有特定日子,只要大家方便,一般是在晚上举行。

    参加入殓,主要对象是故人遗族,也藉此见故人最后一面。

    参加丧礼,主要对象范围较广,除了故人熟识的亲朋好友外,遗族的亲朋好友也都参加,所以,丧礼比较隆重,而有一定的礼节。祷告唱诗,同时将遗体放入棺木,盖上第一层透明板,等丧礼完毕,瞻仰遗容再完全封棺。

    圣乔治教堂是温莎堡西区的主要建筑之一,被称为不列颠皇家圣殿。这座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475年,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中有10位国王、6位王后死后被安葬在这里。包括在位63年的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6世、当然也包括赫赫有名的‘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国王……爱德华8世。(逊位后称温莎公爵)教堂每年在内厅举行加德骑士勋章获得者朝觐国王的庆祝大典。

    整个英格兰的人们都沉浸在国王的死亡悲伤中,而有见识的人都为主幼臣强的国家局面担心着。

    整个国王的葬礼进行了几乎一个月,最后国王陛下与他的第三位妻子珍。西摩合葬在一起,因为她为国王陛下生下唯一的男性继承人——爱德华。

    来看看后人对他的评论:亨利八世在位期间,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对国家政府机构作了全面改革,在欧洲以均势外交政策保障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

    这些促使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体制、文化、思想、宗教各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并使英国最终形成为统一集权的近代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亨利八世作为拥有空前权力的专制君主起了重大作用。

    虽然他后期乱出昏招,使得都铎王室在宗教改革中获得的大部分收益变卖出去,让整个政府的财政雪上加霜,是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引线。

    嘿嘿!后来的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因为加税而导致的克伦威尔领导的起义。

    这也算因果报应吧!谁叫他斯图亚特家族占了个大便宜,空手就得了个大国家,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便宜可以占的。

    1547年,2月25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Abbey),爱德华身着盛装,单膝跪地,前面站着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

    自从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后,国王就代替教皇成为英国宗教届的领袖。而坎特伯雷主教就是除国王之外的最高的职务,实际上领导着英格兰的安甘宗新教。

    现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是个激进的改革派,是亨利八世改革的重要助手。

    爱德华老早就起来,跟着侍女露娜来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提早练习加冕仪式,避免到时出丑。

    走在大教堂的走廊里,发现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显得格外的壮观,威严。各式各样颜色的玻璃在阳光下,反射出的炫彩,更突显出教堂与众不同的华丽。

    威斯敏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960年,坐落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由“忏悔者”爱德华建造,并于1065年被封圣。

    亨利三世为了纪念爱德华,发誓建立一座哥特式更加威严的教堂,致使原来的结构所剩无几。

    它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包括现任女王在内的38位英国君主在此加冕,同时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英国皇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