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230部分

宋时风韵-第230部分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一处山坳边缘,已经离镇子很远了。此处,向北是一片平地,然后是川流不息的大江,对岸是高耸的悬崖峭壁,除了田地中零散的农夫,已经很少有人迹。

    “你可以说了。”李易双目四顾扫去,目光落在陈敏脸上,手紧握刀柄,似乎一言不合便要斩杀。

    文封紧紧盯着陈敏,全神贯注,但需陈敏有任何异动,他将毫不留情地一击。

    陈敏并未回答李易问题,反倒是笑嘻嘻地道:“学士无需紧张,小人是好心前来提醒学士。”顿了顿,瞥了眼文封,玩味地道:“权当还了学士茶水之情。”

    文封脸色尴尬,李易又何尝不是,干干地笑道:“我倒是装扮的不错,你竟能认出来,匆匆一面,似乎有点。。。。。”

    “学士无需纠结。”陈敏呵呵第笑了,玩味地道:“小人平素练几把乡里把式,对刀剑颇感兴趣,学士一把好刀,让人艳羡。当日,我若拔刀恋战,恐怕要毙命于学士刀下。”

    李易恍然大悟,感情自家颇有信心的伪装,自信能骗过守军,却不想百密一疏,忘记了标志性地物件,他的兵刃直刀。如今,在蜀川将士眼中,这把百炼利刃,已成为他行不离身的标志。

    就算是在外界,可能也会提醒对方他所佩戴的兵刃,看来陈敏是通过直刀认出他,别人或许也可以,想想当真一阵发虚,还是有些大意了。想想,他双目闪烁光芒看着陈敏,颇感兴趣地道:“壮士当真心细,竟能通过兵刃,把我认出来。”

    陈敏嘿嘿地笑了,戏虐地道:“毕竟,是险些要我性命的家伙,怎能不留心。”

    李易点了点头,忽然觉得陈敏颇为入眼,对其目的似乎有了几分把握,谨慎地问道:“你来此,恐怕并非提醒我,是否有何教我?”

    陈敏闻言双目精光闪烁,抱拳笑道:“学士痛快,小人也不矫情。此番,特来投奔学士。”

    李易并没有特别惊讶,他已隐隐有所察觉,没人会傻不拉几,跟着要缉捕的人,来到偏僻的山坳找死。

    文封目光闪烁,充满了对陈敏的欣赏。

    “为何要投奔于我,要知能不能过夔门,尚在不知。”李易盯着陈敏,仍不放松一丝。

    “良禽择木而息,在下虽不才,却也自负能砍杀几个人,有点眼力界,不然,上次便做学士刀下之鬼。”李易口吻中有些许欣赏,陈敏稍有激动,把小人改成了在下,完全抛弃驿卒身份。

    李易玩味地看了眼对方,温和地笑道:“我说当时你那么快,调转马头边走,原来早有疑惑。”

    “盗匪频繁出没,不小心谨慎,早就被人吃的剩骨头了。再说,学士风姿伟岸,一看便不是寻常人,岂能不留心一二。”陈敏不动声色地拍个马屁,想起当日情景,至今他还是一身冷汗,虽是小心谨慎,却仍险些被李易斩杀。不过,他是不会说的。

    李易眉头微挑,对陈敏有多了层认识,身手不错,心思慎密,还很有眼色,倒是个妙人。心下,确有几分招揽之心,道:“难道,你在此便是为捕拿我?”

    陈敏点了点头,正色道:“正是,自在下如实禀报,孟学士便留在下于夔门外,只为等待学士。”

    李易眨了眨眼睛,撇撇嘴,微微一笑。

    文封却冷冷地道:“好你个厮鸟,出卖学士,竟还敢出现。”他对背叛之人颇为鄙夷,原本对陈敏印象颇佳,乍听陈敏把李易行至暴露,一时没有多想,紧握刀柄就要发作。

    陈敏却异常冷静,毫无顾虑地看着人李易,坦言道:“在下原本驿卒,把官塘送到,职责所在而已,路上遇到学士,知会当地率臣也是本份,何来出卖?”

    话声一顿,瞥了眼文封又道:“虽说,蒙学士留下徘徊,在下缉拿学士,我却知不过是一时利用,不屈职责,对得起每月数千银钱。在下素问学士高义,当此用人之际,在下自问也有驱逐虏人之志,故毛遂自荐。”

    李易闻言,心下明了,陈敏也是有志向之人,更是知道衡量轻重之人,知逆境中投奔颇有雪中送炭之意,好过千百锦上添花。这种人的确是妙人,如能收入麾下,好生调教,必是一个方面将帅,成就在呼延信之上。

    文封却望向李易,他对陈敏的自荐理由颇为折服,良禽择木而息,一点不错,既然完成了份内职责,投奔明主自当别论。要说悖逆之心,他绝不承认,自从跟随李易逃离临安,事实上他也走上一条悖逆之路。

    只不过,在他看来,李易一心要得到朝廷的谅解,朝廷却不顾大局,宁可蜀川再被蒙古人攻破,也要除去李易,这样的天子,这样的重臣,已经失去为他们效忠的资格。

    李易点了点头,问道:“夔口各处布防如何?”

    陈敏稍加思量,低声道:“孟学士秘密调集荆湖北路三百将士,在夔门前乔装打扮,等待学士。”

    (本章完)

第526章 脱身之策() 
    “果然不出我所料,孟璟还真看得起我,战事将起,兵力捉襟见肘,他竟为我调了三百人。”李易哑然失笑,其中却是气愤,三百人听起来不多,却要看用在何处,搞不好这些人能够阻挡上万大军。

    陈敏捏了捏鼻子,神色古怪地道:“昨日听传闻虏人大军即将压境,孟太尉所率不过万余人,前日刚过两千荆湖北路兵也是杯水车薪。如果能留住学士,孟太尉便能节制蜀川数万大军,日后未尝不是另一支武卫军。”

    “哼,武卫军也配。”文封很不满地轻声嘀咕。

    李易眉头微动地多看眼陈敏,目光中充满了欣赏意味,温声道:“能够退去虏人,便是孟太尉取代蜀川大军,那又有何妨呢!”

    陈敏露齿怪笑,似乎不太相信李易的话,却不曾开口驳斥。

    李易说罢也是相当的尴尬,说实在的他的话实在太虚伪,没有人会逃过朝廷追杀,把手中赖以保命的资本,轻易给予朝廷大将,除非那是傻子。

    “学士,三百人加上夔门守军,已有近千人,要安全通过几乎不可能。”文封考虑的很现实,放在他也杀不过去,毕竟这里不是战场,哪怕是战场单骑薄阵,那也是有着大军的支持,更有勇士的接应,这里可仅有他和李易两人。

    李易点了点头,最艰难的一关尚未有把握通过,谈别的事情似乎太早。明面上的守军加上三百暗探,他通过的几率实在不大,最后的艰难终于摆在他的眼前。

    不过,正如刚才所揣测那样,似乎有峰回路转的机会,他把目光落在陈敏身上,缓缓地道:“有何办法,可以过去?”

    陈敏看了眼李易,毫不犹豫地道:“但需学士委屈一二,或许还有补救。”

    李易大喜,果然没有料错,陈敏既然敢投奔他,除了看重他潜在的价值,让其有一展抱负的可能,又岂能没有让他脱身的办法。

    陈敏见李易面带笑容,轻轻颔首,底气壮实地道:“学士扮作乞人,由在下驱使担西关口茅厕。。。。。。”

    “混账,怎能让学士去做那下贱事。”文封勃然大怒,说到乞丐时他倒没有多想,那也是易容装而行,但要李易去运茅厕屎尿,却让他忍受不了,那也是统率方面人能做的?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谈。

    陈敏怔了怔神,毕竟李易是道门出身,又是力挽狂澜的俊杰,如今更是蜀川的掌控者,作此下贱事的确太过分。再说,他新投靠的人有此建议,其心让人不免有几分揣测。

    不过,他倒想看看李易能否答应,是不是他心目中想象的隐忍之人,可不能让自己太失望了!

    李易摇了摇手止住文封,淡然笑道:“古有孙膑装疯,淮阴侯胯下之辱,我虽不如古人,却也那么大的骂名都担下来了,还怕去运轮回之物?”

    陈敏双目精光闪过,躬身一礼诚恳地道:“学士放心,如今四面被封锁,除非能翻越关山险峻,否则只有这一途。”

    翻越巫山,笑话,简直是天大笑话,不要说那些绝壁深壑,绝对无法越过,便是山中的毒蛇猛兽,便不是人所能对付的,甚至连水也不能乱喝以免中毒,进入无人山区绝对九死无生,半点虚假也玩不得。

    李易时经历过牛尾道的,更知道其中的艰难,要不是命大恐怕早就交代了,陈敏确实是好意,当下温声道:“你能站在我面前,已经是我的袍泽,我的兄弟,无论前路如何危险,我必然选择相信袍泽。”

    陈敏脸色越发恭敬,嗓音有几分激动地道:“多谢学士,在下计划让学士扮成乞人,由我带着去西营寨掏粪,然后用小船进奉节,学士可选择多路出行。”

    李易目光闪烁,能够进入夔门就是胜利,不由地大喜道:“只要入了奉节,便可选小道,自开州北上入利州两路。”既然定策他也不拖拉,立即考虑几个细节,让文封装扮一下,先随陈敏去探探路混个脸熟。

    虽然,文封心里是十二个不愿意,装扮成乞丐,还要去掏粪坑,传出去真的把脸都丢尽了,回到蜀川也被背嵬军那帮同僚笑死。但是,这是能让李易安全脱身最佳机会,再不愿意也得忍下这口气,心下暗暗发誓,但需安全回归,定要好好教训陈敏这小子,太他娘地损了。

    陈敏却相当的满意,李易能屈能伸,不愧是能够欺骗蒙古人,短促时间夺取四路的人。

    此时,远在临安凤凰山宫城都堂公厅阁间内,乔行简疲惫不堪地软在卧榻上,神色是相当的萎靡。

    余天赐坐在卧榻边的高背椅上,神色不定,慢慢地道:“南玥已西行二日,却不知相公为何让区区女流去蜀川?”

    他的确很郁闷,乔行简让南玥入蜀,虽有牵制李易之意,却不免有几分牵强。有孟珙率军进驻利州路,忠孝军区区数千人,能有何作为,即便恢复两万余人建制,又岂是李易对手?更何况李易在蜀川声誉极高。

    在另外的层面上来说,用一个女子让朝廷重臣颜面全失,难道天下男儿都不如区区女子?

    乔行简古波不惊,却在回想几天来的变故,他在南玥勉强同意后,便入宫面见赵昀,足足谈了两个时辰,是他自回行在担任平章军国重事后最长的一次。

    从几种可能性,来分析李易可能的举动,并毫不掩饰地指出,当时判定李易生死之际,赵昀和他都错了,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都低估了李易的能量,也没有去想对方能来临安的忠诚,现在任何事都晚了!

    他向赵昀坦言,时下只有两种状况,重新拿下李易,进而挟制蜀川大军,在孟珙的统率下击退蒙古军的进犯,继续对李易示以恩宠,却不可再让其外放。最糟糕的是,李易回归蜀川,以朝廷对其的态度,恐怕方镇割据要重现蜀川。

    赵昀决不能容忍割据势力,更不能容忍李易在蜀川站稳脚跟。开始,李易能逃出的可能,不屑一顾,并对乔行简用南玥表示不可理解,认为孟珙即可,何须利用区区女子。

    (本章完)

第527章 两府新谋划() 
    乔行简力陈可能发生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以蜀川大局为重。点明蜀川保全,朝廷不仅能度过危机,还能保留反击的能力;蜀川再次沦陷,恐怕就要万劫不复,朝廷将失去一搏能力,只能坐等挨打。

    他到底是老道,眼力端地非常毒辣,抬眼就看出蜀川的重要性,只不过话说的隐晦。在他看来,蜀川被毁坏,大宋将一蹶不振,只能坐视一点点被蒙古人蚕食。

    赵恒非常不愿相信,甚至龙颜大怒,吓的董宋臣不敢靠前,只能给乔行简作揖请罪。这也是作为奴臣的悲哀,君臣之间差生巨大分歧,这些奴臣只能两头劝慰,搞不好要承受双方的怒火。

    最终,在乔行简的坚持下,不得不冷静下来,同意乔行简的策略,进行两手准备。能捕拿住李易更好,便用孟珙守卫蜀川,逐渐吞并李易旧部,若李易回归蜀川,将维持现状,继续加封李易,虽是长远隐患,却能保证京湖战线稳定,并得到蜀川的战略物质,快速恢复国力。

    同时,大力扶持忠孝军,使之成为能与李易抗衡的力量,至少要控制夔州路对渗透利州二路。

    从李易有能力逃脱,可以看出其势力庞大,竟把触角伸到临安,足见其亲信颇多。如果杀了他,必会激起蜀川大军叛乱,未为古人所趁蜀川局势大坏,京湖何两淮也会重归战火,是有点得不偿失。

    认清了这点,赵昀也心情沮丧,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压下心头怒火,传召夔州路金子牌加紧搜捕李易,反正只要能缉捕得力,一切都不用再丢面子了。

    乔行简轻轻地叹息,颓废地道:“纯父,你看李易能有几分回归可能?”

    余天赐怔了怔神,感觉乔行简态度起了微妙变化,不再考虑捕拿李易,而是为李易逃回善后。想想,他深深吸了口气,沮丧地道:“不大。”

    乔行简一阵默然,然后道:“不大,也是有可能的。”

    “孟珙足矣!”余天赐摇了摇头,不接乔行简的话。

    “一山容二虎,何况蜀川不容有失。”

    “学士,难道任由李易所为?”余天赐站在朝廷立场,与先前维护李易并不矛盾。

    “李易有心,你我却错了,他若回去能与孟珙携手,仍不失可争取之人。”乔行简顿了顿,目光更加浑浊,道:“或许他尚有忠贞之心,可惜官家不能容忍,李易羽翼已丰,老夫年事已高,无力挽回,只能仓促布局,以忠孝军在内,孟珙在外,共同维持局面,希望后人能妥善解决。”

    余天赐吃了一惊,乔行简有匡扶社稷之心,被重新重用,正是利用威望,大展宏图之际,却不想竟生出丧气之心,难道大势真不可为?

    “南玥虽是女子,却不让须眉,老夫却也放心。不过,她终究是女子,却不可维系太长,还需物色合适人选。”

    “忠孝军改为四川路忠孝军,上官昭或可担当大任。”要说手段,余天赐绝不弱,须叟间便使出杀招。

    忠孝军是地方民兵,完全可以在以四川制置使司名义,各军州招募兵马树立军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