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冷冷一笑,道:“谁也不愿眼看右友军覆没而不顾,相互增援乃蜀川抗战根本所在。”
顿了顿,又厉声道:“然凡事不可拘于成法,明知救援必会全军覆没,还要去做,结果损失的是蜀川力量,绝非良将所为。退一步说,战前,我已知会时知军分散撤退,却不采纳,仗打到这个份上,我部吸引探马赤军回援,仁至义尽。”
“去,两军同时覆没,不去,尚可保留力量。三哥,你去问问诸军将士,明知必死之局,看他们如何说。”
上官平哑口无言,亦知众人绝不会为必死之局,做飞蛾投火之事,李易显然动了真怒,开口否认他是合格将帅,备身营指挥使,无论如何也担当不下去了。
李易不愿过分紧逼,口气缓和,道:“用兵之道,上善若水,今日救援无异于自杀,但我等战绩,足以弥补损失,边看他们。”
他指了指李庆,朗声道:“有他们这些忠义之士,毅然投效,未来足以斩杀塔都,为今日阵亡英灵报仇雪恨。”
李庆闻言精神大震,李易之言肯定了他,令他还有几分惶恐,消去不少。
“那他是何人?”上官平瞥了眼黄桂,那身蒙古军的军服太显眼了,对方的神色又很镇定,显然不是在审讯俘兵。
相对上官平充满杀气的目光,黄桂被吓得退了两步,失声道:“二哥。”
“嗯。”上官平眉头微蹙,转首瞪着李易,叶开忍不住转首看向别处,不想介入兄弟的争端。
“这是我从前的故人。”李易很平静地回答。
“故人,难道老六你。。。。。。。”上官平目光逐渐凝重,脸色间更多某些狐疑。
“要说袍泽,也未尝不可!”李易的语气依然平淡,似乎没有发觉遽然紧张的气氛。
“什么,老六,你曾经在虏人军中?”上官平被吓的惊吼,几乎是下意识倒退握住刀柄。
(本章完)
第292章 撤退()
叶开和李庆惊讶地看着李易,哪里想到对方那么坦率,轻易承认自己曾经是蒙古军士卒,绝对是惊爆眼球的大事,曾有如此过去的人领军,掌控自己的命运,任谁也不会全然放心。
“不错,还参加过洛阳之战。”李易完全没有保留,又抛出颗重磅炸弹。
“你。。。。。。”上官平紧紧盯着李易,目光全然是质问。
相对于李庆的尴尬,叶开不由地龇牙咧嘴暗叫坏了,要放在营地里说了,大家还能心平气和地质问,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又牵扯到增援时当可,李易坚持不去援救,放在寻常时倒也能说过去,现在可就引人遐思了,矛盾不然会突然爆发,他也不敢肯定。
“此事,战后再议论,现在立即组织脱离战场。”李易也有些觉得自己孟浪,不该此时指认黄桂,让兄弟平白生出怀疑,算是自己尚不成熟的表现,要换成曹友闻或赵彦呐,恐怕人家会采用另种委婉的方式。
上官平心下的确怀疑,甚至有老六是蒙古人细作的想法,李易话说的相当坚决,没有半点容人反驳余地,更加激起他胸中的怒火,战场上的男人都特别激动,一言不合就能打生打死。他实在不能忍受李易,紧握刀柄厉声道:“老六,我还称呼你老六,你要问心无愧,那就去救援时太尉。”
氛围居然的紧张,空气似乎凝固了,李庆生硬的咽了口口水,作为刚刚战场归顺的将校,身份是相当的尴尬。
叶开也颇为头疼,直接挡在李易身前,用身体隔开了两人,沉声道:“三哥,六哥说的有道理,虏人精锐云集,我们现在去也晚了。”听了黄桂的话,仔细琢磨再三,他也意识到救援似乎不妥,很可能让他们吃大亏。
“老十,你。。。。。。”上官平不想叶开顶撞他,竟然还维护李易,顿时有些恼怒了,他也不想怀疑自家兄弟,却在严酷现实面前不能不去想,试问让身份不明的人掌控数千人命运,甚至干系到蜀川的战局,任谁都不会等闲视之。
“我说过,这里是战场,我的事情回去自然有分辨,现在我的话就是军令。”李易没时间墨迹,发出了最强音。
叶开脸色大变,先不说拱辰军十杀令,就是普通军规也是战场违命立即格杀,下属挑衅上官的权威是鲁莽的,相信李易绝对能做出来。
“各位太尉,王二哥是被抓了壮丁,才不得跟随大军到了洛阳,我们也不愿从军打仗,他们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黄桂不知哪来的勇气,忽然开口为李易争辩了句。
虽然,仍不足以让上官平释疑,对于李易来说算是足够了,他不免多看了眼黄桂,这厮胆子倒也不算小。
叶开见事有缓解,立即抓住机会道:“三哥,六哥的事情回去再说,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弟兄们带出来。”
上官平脸色阴晴不定,抉择,对他而言太难了!
吴天佑匆匆走了过来,急促地道:“老六,斥候发现有几支马队正在集结,看路程是向时太尉方向而去。”
李易沉默不语,叶开脸色也很震惊,就是上官平也吸了口凉气,不好小看几支马队,能够独立行动的蒙古军马军,至少也是百户队列,以拱辰军参战的兵力,恐怕去也是送菜,他心中的天平瞬间倾斜了。
吴天佑凝视李易,正色道:“军情紧急,你看怎样?”
李易听明白吴天佑仍没放弃,毕竟时可当是蜀川名将,近在咫尺不去救援,无论怎样说都说不过去。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他不可能做无用功的事情,人没有救出来反而搭上自己,当年生硬地道:“全军撤退,四哥,派出斥候打探战场,断不可被对方缠住。”
吴天佑摇了摇头,神色复杂地去分派士卒,上官平却不言不语,脸色很不好看地站着。
“好了,各部赶紧回归,不得擅自开战。”李易心中也憋着气,生死与共的兄弟不信任,任谁也不可能开心。
众人纷纷上马,叶开却走到上官平身边,低声道:“三哥,你错了,真的错了。”
上官平目光沉凝,盯着叶开不言不语,双眼密布着血丝。
“三哥,六哥不是不想救,而是不能救,作为主帅他的心情却无法再说。”叶开轻轻一叹,转身离去。
上官平感觉孤立无援,难道真的做错了,李易不是铁石心肠,更非不愿救援,难道真有不得已的苦衷,那从前为何隐瞒?既然是兄弟为何不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也不曾提到过从前的往事。
黄桂是胆战心惊,他不可能去追李易,那是不现实的事情,只能追着召集部众的李庆,献好地道:“太尉,我跟随你走成不成?”
面对这个赖皮脸,李庆不知说什么是好,碍于对方竟然是李易的袍泽旧识,也不好过分拒绝,矜持地点了点头道:“暂时先跟随着,想必回去后王都监另有任用。”
“多谢吉言了,没想到竟然会在此遇到二哥,真是天不绝我啊!”黄桂心情还是不错的,至少有个大粗腿能抱。
李庆嘴角微抽,刚才那紧张萧杀氛围历历在目,你这厮还没心没肺,真不知该如何说是好。
拱辰军全军撤退,撤到白环堡东北二十里,各队卸甲休息,毕竟拼杀良久,又匆匆赶路,人马疲惫不堪。
此时,李易才相对放心,设下营寨休息=清点兵马,拱辰军共战死三十二人,新附军战死一百一十六人,负伤一百七十余人。伤亡不能不说惨重,如果没有探马赤军随从,他根本不敢发动伏击战。
收获绝对大于损失,四百余名随从,百余名探马赤汉军,并有数十名吐蕃、女真族探马赤军归附,这些都是无需训练的骑兵,分发战马、甲仗便可上战场的存在。
战马倒是获得两千余匹,,甲仗、弓矢不计,只是财帛几乎没有,不能不说是遗憾。
最大的收获,是陆陆续续收拢忠义军散兵,聚集了数十人,在他们的述说中,终于认定李易判断的正确。
(本章完)
第293章 往事()
当拱辰军撤退不久,时当可的悲剧性结局开始了,当几支援兵抵达外围警戒,塔都改变战法,他可以完全投入主力,不在担心外围宋军可能展开的偷袭,以部分骑兵下马迂回,在叠阵侧,给予忠义军致命一击。
时当可孤立无援,再也无法坚持,忠义军军心大乱,四散逃命,被蒙古军骑兵圈起来屠杀,除了少数侥幸者,其他全部战死,时当可也在乱军之中,被割了首级。
按时间算,如果李易伏击探马赤军,再去救援时当可,不禁忠义军以四散溃败,拱辰军数百骑兵,将会遭遇数千蒙古军骑兵,胜败几乎无需言明。
上官平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他几乎把背嵬军兵权放弃,由秦臻掌控全军。
李易在当地选择一片风水之地,埋葬一百四十八名阵亡者,即便是新附军,也冠以拱辰军军兵名号,给予高规格葬礼,出战全军将士集体为之送行。
此举,不仅让士卒免于暴尸荒野,有了体面地葬礼,更让士卒们感到,他们无论是生是死,都会得到拱辰军的照料,对认同感和士气,是一次极大地提升。
李易在陵墓前,敬上三杯酒,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绝无半点造作,阵亡的将士,足以担当他的大礼。
全军回归石门,得到全军隆重迎接,这可是一场大胜仗,众人皆大欢喜。
李易立即召集营指挥之上将官会议,议定把归顺的数百人编入拱辰军。
经众人议定,探马赤汉军百夫队,抽五十人入背嵬军,其余数十人,加上从马军营抽调百名骑兵,与三百随从编为第九营,李庆出任指挥,其余近二百随从并数十名探马赤军女真、吐蕃人编入第二营,这些人都是经历过战火的,可以拿上来就用,剩下了许多的麻烦。
当然,战马的分配也很到位,除了种马归辎重营放养,其它战马,绝大多数全部配备备身、马军三指挥,全部实现副马制,神机营也得到五十匹战马,二百匹落骡马,机动性大为增加。
辎重营当然也得到数百匹骡马,用于转运,各步军营分配十余匹、数十匹战马或骡马。第五营甚至成立一个步马什,步兵骑马机动下马作战。
宋军精良的甲仗,令新加入的将士叹为观止,即便是装备较好的探马赤军,也为之惊叹。
李易公平公正,有赏有罚,在赏赐参战将士后,对上官平做出处罚。
原因很简单,上官平并非提出建策,而是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公然违背主帅号令,几乎酿成新附军军心不稳,情形尤为恶劣,按照军法本应当即斩首,但念其有战功,功过相抵免去死罪,罢军统领降为第九营副指挥。
呼延信、王孝仁等亦无言以对,李易做的公允,甚至照顾到兄弟情份。战场上,下属顶撞主帅,罪责非常严重,主帅可以当场斩杀,留上官平一命,降为使副属法外开恩。
是夜,李易请呼延信和王孝仁、上官平、吴天佑、余千仞、李易、尹宗正、成轩、明皓、王柏、苍进、叶开、梅殷小聚,只是浊酒一壶,小菜数碟,相当的简陋寒酸。
“三哥,兄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三哥见谅!”酒过三巡该说正事,李易先提了对上官平的处罚,算是开胃菜。
上官平满饮浊酒,放下杯子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权力,副指挥就副指挥,没什么大不了的。
呼延信瞥了眼上官平,淡淡地道:“老六处置很不得当,战场上不听大将军令,就算当即斩杀也不为过。”
王孝仁摇头苦笑,无奈地道:“大哥,老六的处罚也算得当,就不要强人所难了,三哥也是认罪了。”
“算了,老六做的够仗义,我也无话可说。”上官平黑着脸摆了摆手,算是把事情定了下来。
李易点了点头,既然上官平把话说定了,代表着兄弟们都认可,那下面就该说说他的事情,当下品了口酒咳了声,缓缓地道:“三哥事出有因,却是为了我的事情。”
这件事没有外传,当时吴天佑、叶开果断下了封口令,连黄桂也被告诫不可说,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既然他提了出来,显然要开始说了,众人的神色变的凝重起来。
“要说这段事,还真的有点惭愧,我家是广都县人氏,自幼家贫父母不在,我只能入青城道观混口饭吃。因家兄病故,寡嫂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我不得不回到家中。。。。。。”就这样,李易把自己的事情简单又明了地说了遍,该说的毫无保留,不该说的自然也要说,只不过做了稍许的变通,最大的就是他曾经随法主北上,入了神宵道北方道统真虚观,这点没有人能去验证查看。
至于出手误伤广都孙家小官人,他只是用建康府的事情来调侃,自己和姓孙的犯克,引的众位兄弟哄堂大笑。
众人算是明白了,为何李易会认识黄桂,曾经是蒙古军中的人,原来是逃亡过程中被抓了壮丁,最终还是偏军甚至拒绝了塔喀什加入正军的邀请。关乎这点很明确,李易不可能撒谎,有黄桂等俘兵在场,根本就无法撒谎。
“看看,我就说六哥忠于国事,非得要疑神疑鬼,平白做了许多误会。”叶开大大咧咧地道,似乎忘了自己也曾经疑惑犹豫,甚至没有全力阻止上官平。
“就你行。”上官平心下好生惭愧,事情再明白不过了,过程也相当的合情合理,有南霁云、徐敏子这样的文武大臣知道,也有刘斐这种富商作证,李易的清白不容置疑,他是相当的尴尬,战场上是急了点。
“呵呵,没想到老六过往曲折如斯,牛尾道是何等的艰难,还是走下面的道路,想想就让人心惊胆战。”呼延信摇头大笑,心中却相当的佩服,作为驻扎利州路御前诸军的将校,他对牛尾道再清楚不过,从上面走都让人心惊胆战,就别说下面的艰难了,那真是百不存一,竟然被趟了出来。
(本章完)
第294章 太尉,错了()
“大哥过讲,小弟差点就没走出来。”李易相当的谦虚。
“相对于牛尾道还好说,那退了狼群的确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