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奇幻人生-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徐奕微微一笑,也不反驳,继续问道:“听君一席话,似乎林太守已注定独领扬州之地,陈刺史毕竟总领扬州之地,占土多年,岂能轻让,你说林太守欲夺扬州,可有凭证?”
虞翻补充问道:“可有时间?”
“这有何难?”聊的嗨了就变得不同,从刘晔一开始的不愿言语,此时也变得健谈起来。眼中散着狂热,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刚才之时,遍地街道就新张贴起了招兵告示,这便是凭证。更早之前,林太守在潘阳湖上兴建水军,也是凭证。”
“至于说时间,成军之期恐需三月,然以夏至为隔,还需再等些功夫才是,等到真正的用兵之际,秋分最佳,就以此为时。”
这刘晔也是厉害,凭借一些细节之处,就能把自己的想法猜的八九不离十,这要到战场上,可是要出大问题的,林凡也不禁猛出一身冷汗,果然不愧为谋主级别的人物。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林凡长于大势,然而对这精细之处可谓一窍不通,可谓危险万分,这次若能得到贤才辅助,定能取长补短,事半功倍。
徐徐间,林凡颇有深意地望了刘晔一眼,望向刘晔的时候,却发现刘晔正在打量着自己。
两者眼神一冲突,刘晔立刻便是收回了眼神。
“哈哈,这第三档说完,还有诸多诸侯未说,这之后如何?还有哪位贤才一叙?”徐奕继续控场。
又是无人应答。
“哈哈哈哈”一阵狂笑,阚泽起身道:“其他诸侯,或据弹丸之地,或据山川湖波。或是未曾发家,又或是我等不熟,如何能论?天下英雄多入牛毛,先胜者未必全胜。等以后形势变化了再论不迟啊!”
厅中众人附和,皆是此理!
说的也是合理,大家都不熟悉,怎么去评价?有可能连面都没见过,更远在千里之外,又如何说别人好坏?
林凡却摇摇头,厅中众人,刚才只是就事论事,然而熟悉历史的林凡,却知道他们遗漏了三人,还是非常重要的三人,即为:曹操、刘备、公孙瓒。
曹操与刘备现在连一郡之地都未曾占下,穷苦潦倒,称之为不入流也可。不过公孙瓒,手中握有数万精锐兵马,可谓巨头,还是不被人看好,这就是问题了,这也是公孙瓒手下甚少谋士的原因了。
林凡起身,朗声问道:“莫急,我还有一事不明,诸位如何看曹操其人?”
有了新的讨论话题,厅中又变得嘈杂起来。
不时有学子上前应声,说着自己的看法,褒奖有之,叹息也有,林凡粗略估计,有近八成的人不看好曹操。
阚泽与虞翻也简单地说了说自己的看法,都是不看好曹操,听得林凡疑惑不已。
边上刘晔小声为林凡解释道:“曹孟德虽有贤名,然兖州之地地处四州之间,可谓四战之地,州中群狼虎视,曹孟德发家不易,然就算他发家了又如何?兖州之地夹在二袁之间,东结司隶,西临徐州,左右冲突不成,翻身不得。。。。”
确实,就难易程度而言,曹操的那块地盘真是险阻,不被看好也是合理。曹操的战局,泯灭于世是本分,披棘而起则是他的本事,刘晔如此一说,林凡就明了了,如今的世人,没见过曹孟德的本事,这般想法也是必然。
林凡点点头,表示了解。
。。。。。。。
等等,为什么刘晔要单独给自己解释?
转瞬间,林凡转头诧异地望向刘晔,刘晔的脸皮稍显稚嫩,眼神飘向了远处。
“子扬兄”
“嗯。。。刘晔见过太守大人。”刘晔小声回话道,身体微低,以示见礼。
自己的身份轻易就被人看穿了,林凡一阵苦笑。这有智之人真是猴精猴精的。
厅中讨论声变得越来越小,天下诸侯都已论完,该说的话也都说完了,厅中人也各自散去,林凡旁边的人走的四散,只有阚泽还迟迟未走。
林凡苦笑一声:“子扬兄真是好本事,面面俱到。”
“哪里哪里,末学也是后知后觉,不值一晒,说来惭愧,厅中早就有人明了,有人引路,晔这才反应过来。”
刘晔似有所值,林凡惊讶地望着阚泽:“德润兄何时发现的?”
“议会起始!”阚泽微微一笑:“会稽阚德润拜见太守大人。”
徐奕此时也带着虞翻过来了,后知后觉的不属刘晔,当属虞翻才对,虞翻听了这话,稍显惊讶,迅速回过神来,也是拱手拜见林凡。
林凡急忙将人拉起来:“三位博学之士,今能来九江一叙,凡旁听左右已是万幸,不必当礼。”
转头问阚泽道:“德润为何知我身份?”
阚泽掰着手指头:“其因有三,徐大人今日聚众论题,必然是有考校之意,今早阴陵城中兵马调动,一派不寻常之意,必然有大人物前来旁听,当然,这也是猜测而已,其后这第二条也印证了这一点;其二,徐大人每点一人,都是介绍一番,厅中我等相悉之人,毋需如此,此便是不寻常,泽遍寻厅中未曾见过之人,就寻到了这里,然前两策只是确定有大人物莅临而已,并未指出是太守大人,如此还需最后一条”
说到这不说了,众人屏住呼吸,就连脑袋都是越凑越近,可阚泽就是悬在半空。
“你这小子,还要耍你这纵横家手段,也不分场合吗?”虞翻一句话点醒了众人,众人才醒悟过来,又着了道了。
阚泽一笑:“这第三,便是这招兵之事,必然是林太守回来了。综合上面两条,一一印证,林太守回到九江郡中,急着来考校一番,才有了后来聚众之事。”
虞翻又有不同意见:“不妥,不妥,招兵之事只需太守大人之名即可,从招兵之事也看不出林太守是否归来,你这话漏洞却大。”
自古纵横家说话,八分真两分假即可,遇上这经学大师,真是有苦难诉。阚泽气急:“吾不愿与汝同伍!”
阚泽就是爱演戏,也没人把他当做正行。虞翻也不以为意,哈哈大笑。
笑闹了几句,阚泽正了正心神,轻咳了几句:“咳咳,听我一言,我出口之话自然有其章法,绝非无的放矢,说是能看出,就是能看出。。。。。今日起早,我在城边看到张辽将军驰骋飞过,张辽将军一直都在寿春之中,这次快马来阴陵之中,必然是林太守回来了,如此说法可行否?”
众人笑骂,虞翻接着道:“可行!可行!但这是你之所见,并非你之计策!”
第263章 出海事宜()
仔细一想,刚才阚泽弃了虞翻,改来林凡这桌,当时还以为他发戏,而今一看却有深意。一通笑骂,气氛显得活跃,三人原本就有投效之意,林凡也有收服之意,言语了几句,两方一拍即可。于是乎,林凡手下又收了三员贤才。
至于是否真心投效,来了就不走了?这事情,还要等到以后在说了。
林凡也有信心,这事情就跟谈恋爱是一样的,不能强求,有人前来投效,此事就成了一半,只要林凡表现的不是很差,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人皆是博学之才,林凡都有封赏。暂时以杂号将军之位,充于府掾之中,就任与徐奕麾下。
。。。。。。。
五日之后,林凡仅带着三两随从,由三壮带领着,并着周瑜,来到潘阳湖水军营寨之中,荆、扬之地,往来河道甚多,阡陌纵横,水军重要非常。
周瑜与蒋钦各领一军,互相比较,然此时募兵之举,还是蒋钦来负责。
来到营寨之中,真是好不热闹,九江本就是水乡,楼船,艨艟,冒突,斗舰等无数,林凡接任后,更是重视这造船之术,水军器械一应不缺,远远观之,这兵马也是愈加精锐。
江东儿郎,论水性,还不曾输给别人。
营房外的空地上,以及潘阳湖水边,甚至水中,到处可见训练的士兵,数千兵卒正在军校的带领下操练军阵,以前的水贼则分散到了兵卒之中担任基层干部,纪律严明。
也有新招募的兵卒,刚来什么都不会,还是很青涩的样子,水性了得可不代表能大战,还得改造才行。
以旧带新,新兵也变得纪律严明,蒋钦之才可好好称道一番,加上周泰的加入,意志和作风可算硬朗,行军成型也快,所缺的只是一场战争的洗礼。
没有经过战火洗礼的军队,还不足以成为真正的精锐。
林凡策马进去营中,蒋钦得了消息早早迎在门口。
“主公来了,蒋钦(周泰)拜见主公!”
林凡接着,挥手让蒋钦起身,林凡也是翻身下马,一行人往帅帐中徐行。
一路边走边看,林凡点点头,满意地说道:“不错,训练的不错,今日前来,第一事就是要考校一番昔日的成果,潘阳湖原有三千水军,成军也有一年半载了,今日一看,效果甚佳,新兵募集的怎么样了?可还顺利?”
蒋钦道:“新兵募集顺利,再有三五日功夫便能募集完全,这还是挑精去弱的结果,等募集完全,稍做训练,我就给周都督送去。”
周瑜插话道:“蒋将军,你乃水上智将,熟悉水战,今次又有周泰将军相助,如虎添翼,这分兵之事可不能偏颇于我。总得让我下得台来才行啊!”
蒋钦微微一笑:“我自知道,绝不会亏待了你,予你两千老兵,一千新兵如何?”
“善!”周瑜急忙答话。
林凡本想制止,却制止不及,只能苦笑着对蒋钦说道:“公奕啊!你中了这小子的圈套了,你莫要小看了这滑头小子,诡计多着呢!算了,此事既然你两都定下了,我也不管那么多,走走走,军帐中说话。”
蒋钦未见过周瑜本事,现在还不相信,一个小小书生能有多大本事,还能上阵杀敌不成,心中不由地暗自诽腹着。
来到帅帐中坐下,林凡直截了当对蒋钦说话,道:“公奕,幼平,此番到你军中来,却有两事。第一件事,我立刻便要往江都一行,心想着走水路方便些,你二人熟知江河变化,寻一熟悉水道之人为我带路。”
“末将领命!”蒋钦一抱拳,“末将这就率水军随行!”
林凡摇摇头,摆摆手:“无需调集大军前往,只是三两人引路即可,对了,此次秘密出行,切勿声张!”
“那就让幼平作陪,幼平熟识江东水道,必然万无一失!”蒋钦答道,周泰也抱拳出列。
“不可耽误了军务!”
“许是一两日功夫,不会耽误军务。”
林凡点头:“如此也可!还有这第二件事,更是紧要万分,不可声张,切记,切记。”
“我扬州多粮少马,而幽辽地区多马少粮,早些时候,我与幽州公孙瓒协商易物之事,以我粮草易彼之马匹。幽州之地,也是靠近海边,与我扬州之地有想通之处。然先前相商易物之事也是千难万难,需要从南边海岸出发,游荡至北海岸。凡不明白其中艰难,此次特来请教大家。”
“这。。。。。唉。。。。。这却是有些苦难。”蒋钦面露难色:“海上行船不比江河湖泊,风浪大了数倍不止,明岛暗谯更是无数。。。。”
林凡也明白,这等说法却是难为人,自古南北便有分隔,从未有这海上行船之法。等以后隋时开通京杭大运河,才将南北之地有了联系。但就算那个时候,也未曾实施走海上之路。
“不行就算了,也不必勉强,昔日我与公孙瓒之间也是戏言罢了。”
“非也,海上行船获利极大,有不少出海的勇者为我等先行,流传下佳话,前人虽未实现,今也可一试。”蒋钦摇摇头,指着外边的楼船道:“主公请看,我水军之中,最大的便是那艘楼船,可藏兵五百至七百之数,已经是了不得,然而若是要在海上行船,这楼船就不够看了,还得更大更坚固才行。能藏兵五百却不意味着能藏五百马匹。以我之见,恐怕一半都不够。此为一条,楼船需要更大更稳固才行。”
林凡看着外边的楼船,已经是非常大体积了,还需要更大,实在是无法想象,至于蒋钦的意思,林凡也明白,一次拉不回来足够的马匹,还要计算损耗,最后得到的利润就不够看了。
“其二,便是这领导之人,出海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舵手之选,更是重要,我两兄弟若要出海,也不是不行,只是其中风险不可预估。适才主公询问,让我想起了一人,若是有他在,定有手段,能助主公成事。”
说完,蒋钦与周泰对视一眼,都是明白了所说何人,引得林凡发问:“到底何人?快快说来。”
“此人翻江倒海,脱羁衔帆,长江之大,纵横锦幔,逍遥自在,横跨益、荆、扬三州,无人能出其右者,锦帆甘宁甘兴霸是也!”
竟是甘宁,当得蒋钦如此一说。林凡震惊拜服。
第264章 拜见张纮()
没过多久,一行五六人,撑着小船,朔流而下,不过半日功夫,就快要到江都城了。
南方的春天,空气中还是有些湿冷,空气中吹着寒风,又是在江流之上,风力更大,吹在人身上还是有一股透人的寒意。
这行船果然快捷,借助水利,轻便快捷。骏马也是快,但比不上行船轻便,耗损更大。
来到江都城南,林凡立在当头,一身白衣,双手因为寒冷笼罩在衣袍袖口之中。上门递了拜帖,一行人就静静地等在门外。
慢慢地,远处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不见刚才的门童,却是一另外之人,身上所着装饰也不像个下人,衿衿有礼的样子。笑容也是淡薄和善。
少年躬身为礼,道:“不想林九江远驾光临,蔽舍蓬荜生辉。家父在厅中等候,请随我来。”
那少年带路,林凡道了声感谢,跟随着进去了。在路上,与那少年通了名号,却是张纮之子张玄。
随即走进厅堂之中,不大的院落之中却别有一番趣味,布置的各种花花草草,正值春日,开的艳丽,正是百花争春之景。
张纮的辈分极高,一幅好学老道模样,正在厅中喝茶,静静等林凡进来。
汉末的茶,未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