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72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572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41章 临津江() 
临战一身胆,解放军的部队对打仗不害怕,可是制约他们的后勤补给也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入朝一个多月,连续打了两个大战役,休整还没有几天三次战役就又要开始了,连续的高强度作战让本来就是短板的后勤问题越发突出。

    大战即将爆发,可是粮食在哪里?粮食在哪里?各级指挥员急的嘴唇起大泡,就差要跳脚骂娘了,好消息是,后勤部门总算是做了一回好事情,不但及时运送上来大批的炒面还有大锅的牛肉汤,还是用辣椒炖的。

    是牛肉汤啊!这可太管用了。

    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连续趴了好几天,身上早就被寒冷冻透了,这时候一大碗烫嘴的牛肉辣椒汤吃进去是什么感觉?舒服的简直跟上天当神仙一样,且不说各级指挥员感谢的心情,战士们的议论就更多了,有的说要给为他们弄来辣椒牛肉的首长请功,他们还要向上级打报告,要写很多很多的表扬信。

    主要攻击方向上的志愿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六团一样乱烘烘的,不过,战士们要去给负责后勤首长请功的行为都被吴团长给挡了回去,吴宝光认为,他娘的,人家上级首长还用你们去表扬?就算是他娘的请功也用不着你们这帮家伙乱起哄吧!

    牛肉和辣椒等等这一切当然都是李勇带着人弄回来的,李勇了解当时部队的难处,其实辣椒和牛肉早就准备好了,因为数量有限,只能在大战前配发下去,为的就是让战士们在战前最为关键的时候吃上几顿热气腾腾的辣椒牛肉汤,这就叫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在就是用的最好时机。(史料证实,三次战役前有一部分志愿军的部队确实吃上了辣椒牛肉汤,但不是全部)

    三四六团的任务是要突破敌人防御最为坚固的中段防线。从敌人防御最为厉害的地方撕开一条口子,为大部队开路。任务既艰巨又光荣,所以吴宝光的心情也和他所领受的任务一样,惊喜、紧张和焦虑交织在一起,他给自己的兵做的战斗动员是:

    “咱三四六团是个啥样的部队首长们都知道,那是专门啃硬骨头的王牌,所以首长才把最难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团,这是我们团的光荣,我老吴跟首长立了军令状了。不突破敌人的防线我就不回来见首长。”

    战前动员只是紧张的准备工作中的一项,三四六团要突破的地域是敌人严密布防的临津江。

    临津江,是汉江的一个主要支流,发源于太白山脉,全长两百五十多公里,纵惯朝鲜半岛中部,是朝鲜半岛上最为著名的一条河流,以水量充沛闻名,江两岸是大片的稻米产区,江面宽二百多米。平均水深一米五致两米。

    临津江的中游一段正好处在三八线上,因此,这段地段就成了三十九军要突破的地域。

    二百多米宽的江面。两米左右的水钢筋水泥混合在一起的永备工事,还有大量的看见与看不见的明暗火力点,加上强大的炮兵和美国海军空军航空兵,都是三六四团的对手之一,怎么才能克服这些困难突过去,就是团长吴宝光和他的兵们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

    会议开了无数次,办法拿出来一个又一个。今天吴宝光特意很早来到他的指挥所为的就是要等一个人,等他们团的派出去的侦察员张国汉。

    天黑糊糊的。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江面上什么也看不到。吴宝光知道,在指挥所里是不可能看到身披白色伪装的张国汉,可是他实在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他很担心自己正在执行危险任务的兵,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老兵。

    张国汉是他们全师有名的侦察英雄,以胆大心细闻名全军,昨天半夜出发的张国汉应该快回来了。

    夜半,寒风刺骨,一个志愿军战士正趴在冰冷的江面上一点一点向前爬行,身后是一条由身体压出来的浅浅的雪沟,呼啸的寒风在几秒钟后就把这个志愿军战士爬行所带来的痕迹扫没了,连带着这个战士也隐没在风雪中——刺骨的寒风不见得全是坏事。

    向前爬行的正是志愿军三四六团的侦察员张国汉,为了减少被发现的目标,张国汉向首长请求由他自己单独去执行任务,并且保证他能够活着回来。

    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为了完成任务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

    江面上的积雪有半尺多厚,白毛风夹杂着细碎的雪粒子从他的领口和袖口灌进去,再把身上本来就不多的热气一丝丝带走,披了一条白被单的张国汉就觉得自己手脚越来越不听使唤,全身都要冻僵了。

    冷,太冷了,可是越冷张国汉的心里越高兴,因为寒冷的天气里敌人的哨兵就会马虎大意,就会为了躲避寒冷而忽略对江面上的观察,敌人的马虎对他完成任务会更方便,最重要的是,寒冷的天气能让江面结冰,冰层越厚对部队突破就越有利。

    二百多米宽的江面,两米左右的水深,如果不结冰,张国汉想不出部队用什么办法突过去,搭浮桥肯定是不行,一是会暴露目标,二是会招来敌人的飞机和优势炮火的轰炸,武装泅渡?那样损失会更大,想过来想过去,似忽只有趁江面结冰冲过去才是部队能过江的唯一方法,而自己就担负着为全团侦察攻击线路的任务。

    任务太重要了,张国汉明白,自己每一个微小的疏忽都有可能给部队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想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张国汉越发的小心翼翼了。

    手表是临出发前团长给的,是团长自己的表,听说是打小鬼子的时候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是日本货,爬到江心的张国汉借助月色看了一眼腕子上的手表,他已经爬了一个多小时。

    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爬到了江心,他停了下来,用一侧的耳朵贴在冰面上仔细聆听,江心是水流最为湍急的地方,也是冰层最薄的地方,当然了,也是张国汉最为关心的地方。

    部队能不能过去就全看这里了,只要江心的冰层够厚实,凭借三四六团的战斗力应该能突过去,他相信自己的战友有这样的能力,也相信让自己骄傲的三四六团,想到这里张国汉狠了狠心站了起来,不但站起来还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在冰层上使劲蹦。

    嘣嘣嘣的响声在夜晚能传递出很远,这样做的张国汉很危险,因为很容易暴露自己,也很容易被敌人的值班机枪射杀,可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张国汉管不了这些了,他一定要弄明白江心冰层最为薄弱的地方是否能禁的起部队的冲击,一定要弄清楚。

    张国汉是个身体壮实的东北汉子,体重不轻,结冰太薄的河流是禁不住他这样蹦跳的,冰层破裂有前奏,会发出一种令人心颤的咔咔声,让张国汉高兴的是,他使出了全身力气的蹦跳并没有给江心的冰层带来什么变化,江面硬邦邦的纹丝不动,应该是冻结实了。

    寒冷天气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江对面联合国…军的士兵们没有发现这个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还敢于胡乱蹦跳的家伙,可能他们的值班人员顶不住刺骨的寒冷,都去喝煮开的热咖啡了,那里还有工夫去看江面上是否有人在活动。

    从小生活在东北的张国汉对寒冷的气候适应力很强,蹦跳了一阵子后就觉得身上不怎么冷了,手脚也活动开了。

    回去吗?到这里任务就应该算是完成了,可是张国汉并不死心,他心里始终有个疑问弄不明白,那就是——三八线是个什么东西,他想亲手去摸一摸。

    胆子大的冒泡的张国汉没有着急回去,而是继续向前爬,他认为,老子在江面上乱蹦敌人都没有发现,说明联合国…军士兵的警惕性并不怎么样,既然值班的敌人是个糊涂蛋,他就要趁机会多摸点情报,好让首长们的决策多一点依靠,可能张国汉这么做还有好奇心在作怪,他要爬过去摸摸首长们天天挂在嘴里的三八线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张国汉继续向前爬,这个胆子大的出奇的老战士要弄明白三八线是个什么样的玩意,如果情况允许他还要缴获几根这样的线给首长们看看。

    可是让他惊奇的是,一直爬到了江对岸,爬到敌人阵地前沿也没看到有什么线,别说线了,连根绳子都没有,眼睛看到的全是碉堡和工事,这让张国汉很是郁闷,老子都爬过江了,一根线也没弄到,这不是白来一趟吗。

    当然不能白来,咱解放军啥时候干过赔本的买卖!老子都过来了,说什么也要弄点东西回去,想到这里的张国汉在心里嘿嘿笑了几声,就算弄不到什么三八线咱也得捞点东西回去,反正是不能空手来一回。(以上篇幅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战斗英雄张国汉的真实历史事迹改编,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第842章 上级首长() 
搞侦察也算是战斗,是战斗就要有缴获,秉承解放军一贯老传统的张国汉可不想就这样轻轻松松向回爬,好歹也要搞点啥吧。

    捞点什么东西回去呢,眼珠子乱转的张国汉借着清冷的月光看到了一道铁丝网上的挂雷。

    这是一种特制的拌发雷,也叫防步兵雷,为的是给冲击中的部队造成麻烦,现在它们左一个右一个挂在铁丝网上,在夜晚的寒风中来回晃荡。

    这可是个好东西,不但体积小威力还大,这要是弄几个回去不但能向首长证实他爬过了江,打仗的时候也能用的上,他娘的,美国佬的好东西就是多,这么好的玩意也舍得挂在铁丝网上。

    看着铁丝网上的雷张国汉眼热不已,他们连里的战士如果谁能有几个这样的拌雷肯定都是要藏在怀里当成宝贝的,不到关键时候不会动用。

    想到这里的张国汉马上行动,手脚并用爬到了铁丝网的下面,半支起身子去摘挂在铁丝网来回乱晃荡的拌发雷。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举动,一不小心触发就会被炸的尸骨无存,可是这一切都难不到张国汉这个老战士,类似的危险场面他见的多了,哪一次不都是顺利回来了,这一次也一样,他有这个信心。

    天亮前的一段时间是最黑的,一直在指挥所里等待消息的吴宝光团长终于看到了自己派出去的兵,张国汉在黎明前由几个战士架着回来了。

    吴宝光团长几步抢上前去,伸出两手在张国汉的身上一阵乱摸,张国汉则是嘿嘿傻笑的看着自己的团长,嘴里有点磕巴的说道:“团——团长,你就别摸了。啥零件都没少,就——就是冻坏了,你看。咱还摸回来几个美国佬的雷。”

    几个被去掉引信的拌发雷被张国汉象变戏法一样拿了出来,吴宝光多少都有点吃惊。因为这意味他派出去的这个兵不但过了江还摸到了对岸敌人的阵地上,还是最前沿的阵地。

    他娘的,这胆子比倭瓜都要大了,吴宝光团长有点好笑也好气的踹了张国汉一脚:“有话说,有屁放,都侦察出什么来了,赶紧给老子说说。”

    接到了命令的李勇和他的小分队今天一早就出发了,他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指定的志愿军三四六团阵地去。还要和三四六团的指挥人员一起讨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即将开始的战斗,总部几个首长让李勇只是参加会议,不参与军事指挥,一切行动都由三四六团自己说了算。

    二百多人,全都身穿的韩**队的服装,包括一直在跟随小分队行动的朝鲜向导金英子也是一样,为了联络方便,李勇特意向上级打报告把金英子这个姑娘留在小分队里。

    穿着敌人的服装在自己一方阵地附近活动也不好受,一个弄不好容易被误会。李勇可不想自己和小分队的战士们被自己人给打死,所以临行动前特意通知了三十九军的司令部人员。

    四野的人李勇认识不多,但入朝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几个主力军的军长和政委还是认识的,听到了消息的三十九军首长机关派了几个战士把李勇和小分队等人接到了军部。

    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这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李勇按照自己一贯对老革命都很尊重的习惯给吴军长敬礼,并且大声问候:“首长好。”

    李勇要来的消息三十九军早就知道了,吴军长也认识这个很年轻的总部后勤副部长。

    吴军长哈哈笑着接了出来,还边走边说:“李副部长,你这个首长的称呼我可有点担当不起呀。志司是上级机关,是大衙门。怎么敢当你的首长。”

    李勇知道,这是吴信泉军长在开玩笑。但说实话,他这个志愿军总部的副部长到底是啥级别连他自己心里都不太明白,当时我军还没有实行军衔制,李勇从国内又来的很急,闹的别人也是不太明白。

    李勇嘿嘿一笑:“吴军长,您是前辈,年龄又比我大,叫声首长是应该的,就别谦虚了。”

    话都说开了,吴信泉军长也不太计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又接着给李勇介绍道:“志司机关早就把消息告诉我们了,今天正好,一一六师的师长和政委都在,你就和他们一起回一一六师,也省得用专人给你们带路。”

    三十九军正在召开作战会议,所以师一级的指挥员到的都很齐全,大步走进会议室的吴信泉军长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汪洋。”

    到,一个年轻的军人应声站了起来,吴信泉军长指着这个站起来的军人给李勇介绍:“我们三十九军的一员虎将,一一六师师长汪洋,你一会就跟他回去,保证走不了瞎道。”

    吴信泉军长回过头来冲着一屋子的人嚷嚷道:“这位是李勇同志,咱们志愿军总部的后勤副部长,今天李副部长来我们军执行特殊任务,大家欢迎,特别是汪洋,等一下李勇同志就跟随你们一一六师行动,要确保上级首长的安全,喂,我说汪洋,你小子听到我说的话了吗?”

    别说一一六师的汪洋师长了,一屋子的人都有点发蒙,还是老原因,因为李勇太年轻了,这么个小年轻就是总部的首长了?还是个什么副部长?大家心里都点琢磨不透,觉得军长是在开玩笑。

    不过,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也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吴军长介绍的时候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